A. 深沟球轴承的配合怎么选择
你好,
选择配合的依据 根据作用于深沟球轴承上的载荷相对于套圈的旋转情况,轴承套圈所承受的载荷有三种:局部载荷、循环载荷、摆动载荷。通常循环载荷(旋转载荷)、摆动载荷采用紧配合;局部载荷除使用上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宜采用紧配合。当轴承套圈承受持动载荷而且是重负荷时,内、外圈均应采用过盈配合,但有时外圈可稍松一点,应能在轴承座壳体孔内作轴向游动;当轴承套圈承受摆动载荷且载荷较轻时,可采用比紧配合稍松一些的配合。
如果是轴旋转,那么轴一般选用k6,k7;孔选用用H7,H8。
如果是孔的座子旋转,那么轴一般选用h6,h7;孔选用K7,K8.
B. 如何进行轴承与轴配合的检测
精度提高法INA轴承在主机中安装完毕后,如测量主轴的径向跳动,可发现其每一转的测值都有一定的变化;连续进行测量时,可发现经过一定转数后,此变化会近似地重复出现。衡量这种变化程度的指标为循环旋转精度,变化近似地重复出现所需的转数代表循环旋转精度的“准周期”,在准周期内的量值变化幅值大,即为循环旋转精度差。如对主轴加以适当的预负荷,将转速逐步升高至接近工作转速,以实行INA轴承的“磨合”作用,可以提高主轴的循环旋转精度。
提高INA轴承精度的一种方法如某厂试制精密仪器,主轴用6202/P2型INA轴承而其精度仍不能满足要求,后加粗轴颈并在其上制作滚道以代替内圈,并将钢球进行精密测量,以尺寸大小每三粒一组,每组钢球取接近120°的间隔分开,由于减少了一重加工表面,又减少了一重配合表面,同时又提高了轴一轴承系统的刚度,而最大三粒与最小三粒钢球的接近等距分布,又提高了轴的回转精度,于是满足了仪器的精度要求。
INA轴承与轴的配合间隙必须合适,径向间隙的检测可采用下列方法。
1、赛尺检测法
对于直径较大的INA轴承,间隙较大,以用较窄的塞尺直接检测。对于直径较小的轴承,间隙较小,不便用塞尺测量,但INA轴承的侧隙,必须用厚度适当的塞尺测量。
2、压铅检测法
用压铅法检测INA轴承间隙较用塞尺检测准确,但较费事。检测所用的铝丝应当柔软,直径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径为间隙的1.5~2倍,实际工作中通常用软铅丝进行检测。
检测时,先把轴承盖打开,选用适当直径的铅丝,将其截成15~40毫米长的小段,放在轴颈上及上下轴承分界面处,盖上INA轴承盖,按规定扭矩拧紧固定螺栓,然后在拧松螺栓,取下INA轴承盖,用千分尺检测压扁的铅丝厚度,求出INA轴承顶间隙的平均值。
若顶隙太小,可在上、下瓦结合面上加垫。若太大,则减垫、刮研或重新浇瓦。
轴瓦紧力的调整:为了防止轴瓦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转动和轴向移动,除了配合过盈和止动零件外,轴瓦还必须用INA轴承盖来压紧,测量方法与测顶隙方法一样,测出软铅丝厚度外,可用计算出轴瓦紧力(用轴瓦压缩后的弹性变形量来表示)
一般轴瓦压紧力在0.02~0.04毫米。如果压紧力不符合标准,则可用增减INA轴承与轴承座接合面处的垫片厚度的方法来调整,瓦背不许加垫。
滑动INA轴承除了要保证径向间隙以外,还应该保证轴向间隙。检测轴向间隙时,将轴移至一个极端位置,然后用塞尺或百分表测量轴从一个极端位置至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窜动量即轴向间隙。
当滑动INA轴承的间隙不符合规定时,应进行调整。对开式INA轴承经常采用垫片调整径向间隙(顶间隙)。
C. 轴和轴承用什么配合
轴和轴承的配合:
(1)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
(2)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几um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3)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精度有点偏低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4)一般选用是:
轴承内圈与轴配合,轴选k6;
…….外……孔……,孔选K6或K7
轴和皮带轮的配合:
电机轴和皮带轮间隙配合,然后加的定位键,如果是 过度配合的话,电机轴发热膨胀会涨坏皮带轮,因此要有间隙!
D. 轴承的内圈与轴颈配合如何选定
请参考百库中<<基孔制与基轴制>>一文。
E. 机械零件设计中轴承的配合如何选择,组装时应该注意什么
轴承是外购件,轴与轴承内圈配合选基孔制,至于配合的松紧,要看使用要求,组装当然是要平稳的装进去了。轴承外圈与箱体配合选基轴制
F. 轴承和轴一般是什么配合
轴承和轴一般选取k6配合。如果直径尺寸比较大,如Φ100以上,或者轴受冲击载荷的话,可以选取m6配合。
G. 选择、确定轴承配合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选择、确定轴承配合时,应考虑负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以及转速的大小旋转精度和拆装是否方便等一系列因素。
H. 轴承的装配间隙配合应该怎么确定
轴与轴承孔属于基孔制配合,一般比轴承孔大0.005-0.01,如果经常拆,则大0-0.005,还有就是轴承比较大,而且发热多则小0-0.005
I. 轴承的配合
抱歉看到问题有点晚!
51103轴承
与轴的配合:选用h6、Js6或者j6配合。
h6公差带:上差 0 ,下差 -11 。
js6公差带:上差+5.5,下差-5.5。
j6公差带:上差+8,下差-3。
单位:μm
以上数据来源于NSK,仅限51103轴承。
J. 轴承配合
无油轴承的选型手册上有明确标明。轴承座与无油轴承外圈为过度配合(H7/m6),内圈与轴为间隙配合(F7/e7),其中e7对应轻载,若是重载则d8,若是高精度则f7。
2.无内圈的滚针轴承与无油轴承类似,轴承座与轴承外圈为过度配合(K7/h6),滚针与轴为间隙配合(H7/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