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靠近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铸造性好
1、结晶温度范围窄,属于逐层凝固方式,容易产生集中性缩孔,一般通过设计冒口就可以让缺陷到冒口上;
2、熔点低,很容易就熔化,相同温度下,过热度高,流动性好;
3、减少了Fe3C相,减少其对集体的割裂作用。
(1)为什么选共晶进行铸造扩展阅读
对可锻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由于钢加热呈单相奥氏体状态时,塑性好、强度低,便于塑性变形,所以一般锻造都是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锻造时必须根据铁碳相图确定合适的温度,始轧和始锻温度不能过高,以免产生过烧;始轧和温度也不能过低,以免产生裂纹。
铸铁的流动性比钢好,易于铸造,特别是靠近共晶成分的铸铁,其结晶温度低,流动性也好,更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从相图的角度来讲,凝固温度区间越大,越容易形成分散缩孔和偏析,铸造性能越差。一般而言,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所以低碳钢比高碳钢更容易焊接。
Ⅱ 为什么大多数铸造合金的成分都选择在共晶合金附近
成分
接近于
共晶合金
,
合金元素
的
含量
远大于极限
溶解度
,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
铸造性能
的
铝合金
。也就是这种铝合金可以直接铸造成各种
形状
复杂的
部件
,但不适于压力加工。
它的
牌号
主要有
铝硅系ZL101/ZL102/ZL103/ZL104/ZL105/ZL106/ZL107/ZL108/ZL109/ZL1010/ZL1011
铝铜系
ZL201/ZL202/ZL203
铝镁系
ZL301/ZL302
铝锌系
ZL401/ZL402
Ⅲ 为什么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
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有利于铸件的补缩,能够降低铸件的缩松倾向。
Ⅳ 为什么铸造合金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结晶温度间隔非常小,层状凝固,有益于克服铸造缺陷。
详见《铸件形成理论》或者《铸造工艺学》
Ⅳ 为什么接近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的铸造性能好
从铁碳相图上看,共晶点的成分是含碳量4.3%。
由于时间使用的铁碳合金中有Si等促进 石墨化的成分,所以可以理解为碳当量 4.3%。
理论上讲,这个成分不会在共晶反应之前析出一次渗碳体(过共晶 Wc>4.3%)、也不会在共晶反应之前析出初晶奥氏体(亚共晶 Wc<4.3%),而是直到共晶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有液相变为固相的奥氏体和渗碳体。
开始固液转变的温度低,铸造性能中最关键的流动性就相对的提高了。
个人理解你问题中的铸造性能好的原因。
Ⅵ 为什么铸造合金选用共晶成分的合金
液固相线距离大→枝晶偏析倾向愈大,合金流动性也愈差,形成分散缩孔的倾向也愈大,使铸造性能恶化。所以铸造合金的成分常取共晶成分和接近共晶成分或选择
Ⅶ 为什么铸造合金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而需进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铸造合金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因为其结晶温区小,铸造流动性好,可获得较好的铸件质量。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是因为其塑性好,变形抗力小,易于加工成型。
Ⅷ 为什么大多数铸造合金的成分都选择在共晶合金附近
因为选在共晶合金附近结晶温度区间小,所以液体流动性好啊,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好,充型能力好,铸件获得完整的结构,精度也较高啊!
Ⅸ 为什么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流动性好
它们的凝固温度区间最小,因而流动性好,分散缩孔少,可以获得致密的铸件。共晶成分合金的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结晶过程从表面开始向中心逐层推进,由于凝固层的内表面比较平滑,对尚未凝固的液态合金流动的阻力小,有利于合金充填型腔。
此外,在相同的浇注温度下,共晶成分合金凝固温度最低,相对来说液态合金的过热度(即浇注温度与合金熔点温度差)大,推迟液态合金的凝固,因此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9)为什么选共晶进行铸造扩展阅读
对可锻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由于钢加热呈单相奥氏体状态时,塑性好、强度低,便于塑性变形,所以一般锻造都是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锻造时必须根据铁碳相图确定合适的温度,始轧和始锻温度不能过高,以免产生过烧;始轧和温度也不能过低,以免产生裂纹。
铸铁的流动性比钢好,易于铸造,特别是靠近共晶成分的铸铁,其结晶温度低,流动性也好,更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从相图的角度来讲,凝固温度区间越大,越容易形成分散缩孔和偏析,铸造性能越差。一般而言,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所以低碳钢比高碳钢更容易焊接。
Ⅹ 为什么共晶合金具有较好的铸造工艺性能而单相固溶体却具有较好的塑性成形性能
共晶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适宜铸造,形变铝合金加热时能形成单相固溶体组织,塑性较好,适于压力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