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和使用skf推力滑动轴承有哪些简单检测技术要求
滑动轴承种类很多,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径向(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轴向)滑动轴承两类。
向心滑动轴承又可分为整体式和部分式,整体式滑动轴承用螺栓与机架连接。轴承座孔内压 ,轴承座顶部装有油杯,轴套上有进油孔。整体式滑动轴承构造简单,但轴承工作表面磨损过大时无法调整轴承间隙;轴颈只能从端部装入。剖分式滑动轴承主要由轴承座、轴承盖、剖分的上下轴瓦组成。上下两部分由螺栓联接。轴承盖上装有润滑油杯。为了安装时容易对中,剖分面上制有阶梯形的定位止口,轴承上部油孔中的小油管亦有止转作用。剖分式轴承装拆方便,应用较广。
推力滑动轴承是承受轴向推力并限制轴作轴向移动的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推力轴承和流体静压推力轴承的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流体膜隔开,适用于高中速运行。而两摩擦表面不能完全被流体膜隔开的推力轴承在边界润滑下工作,适用于低速运行。
2. 描述测量汽轮机推力间隙的步骤
3.1.9.2测量推力间隙:
1) 推力轴承在组合状态,盖上推力轴承的外盖,打入销子,拧紧水平中分面螺栓。
2) 在推力轴承外壳上装一百分表,测量杆支在推力瓦球枕上且与轴平行,以测量瓦枕的轴向移动量。
3) 另一只百分表测量杆支持在转子的某一平面上,并与轴线平行,用千斤顶两只,将转子来回推向前后极限位置,读出百分表的最大与最小的指示值。转子百分表的差值便是总窜动量,此窜动量减去瓦枕移动量。即为推力间隙,推力瓦的轴向位置及轴向间隙都可通过调整瓦枕外轴向调整环垫片解决。另外在轴瓦沿轴线上装一百分表用来监视轴瓦的移动量,要求不超过0.15mm,作为一个参考值。
3. 轴承间隙怎么计算
在各种传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轴承的间隙问题,蜗轮减速机与齿轮减速机作为最常见的传动设备,下面对减速机滚动轴承的间隙产生原因及调整方式进行介绍:
一、滚动轴承的故障原因
滚动轴承依靠主要元件之闻的滚动接触来支持转动零件。滚动轴承因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少、起动容易、能自动调整中心以补偿轴弯曲及适量的装配误差等优点,故以滚动轴承的滚动摩擦取代了滑动轴承的滑动摩撩,因而在现代机器设备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生产运用中,滚动轴承也易发生故障,究其主要原因为间隙调整不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滚动轴承在机器设备中最常见的故障有:脱皮剥落、磨损、过热变色、锈蚀裂纹和破碎等。
制造质量不合格及润滑保养不良问题,只需在检修安装前仔细检查,检修安装后建立起严格的定期加油保养制度,就能克服由此而引起的轴承故障。因此,间隙调整不当就成为轴承故障的主要原因。
二、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滚动轴承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4部分组成。内圈与轴颈装配,外圈与轴承座装配。当内外圈相对转动时,滚动体即在内外圈的滚道问滚动。
三、齿轮减速机滚动轴承的间隙及其量方法
1、滚动轴承的间隙
轴承问隙是保证油膜润滑和滚动体转动畅通无阻所必须的。其间隙数值均有标准或规定。根据轴承所处的状态不同,其间隙有原始间隙、配合间隙和工作间隙。
原始间隙是轴承未装配前自由状态下的间隙值。
配合间隙是轴承安装到轴和轴承座后的间隙。由于配合的过盈关系,配合间隙永远小于原始间隙。
工作间隙是轴承工作时的间隙。由于内外圈的温差使工作间隙小于配合间隙,又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使滚动体和内外圈产生弹性变形,工作间隙又大于配合间隙(一般情况下,工作间隙太于配合间隙)。
2、间隙的测量
测量原始间隙可用百分表。测量配合间隙时,可用塞尺或铅丝放入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盘动转子,使滚动体滚过塞尺或铅丝,其塞尺或被压扁铅丝厚度即为轴承的径向配合间隙。轴向配合间隙可用深度卡尺测量或压铅丝法测量。
四、间隙的调整
齿轮减速机运行时转轴温度较高,调整后,将垫片增加到0.20ram。即:调整后膨胀端径向间隙(ram):0.014-}-0.20:0.214
膨胀间隙可根据公式计算,该引风机设计运行温度为135℃,室温按20℃计算,因此为115℃(135—20),两轴承座中心距离f为5m。故:膨胀间隙f(mm):1.2×(115+SO)×C100—9·9。
根据引风机要求还应考虑冷缩间隙,一般冷鳍间隙为0.50mm。因此,通过加垫片调整,把膨胀间隙调整到11.5mm,同时解决冷缩间隙。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引风机轴承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来的两端轴承径向间隙太小,受热后膨胀,产生紧力,导致膨胀端无法游动,所以轴承温升。
4. 汽轮机推力间隙是如何调整
附图:(网络知道不能上传图片,需要的话请联系我),给你个汽轮机推力瓦全部检修及调整程序,比单独讲调整间隙更直接和深刻,可惜不能上传间隙标识图
1.1.1推力轴承检修
1.1.1.1推力轴承解体:
a推力轴承盖上油杯介体,拆除温度计,拆开平头紧固螺钉,旋出罩盖,取出透明罩,外罩,最后旋出油杯。
b拨出推力轴承盖上靠高压侧的立销,和中分面定位销两只。
c松水平结合面螺帽,吊出轴承盖。
d拆除推力瓦内盖水平结合面螺栓,用支头螺钉均匀顶起轴承内盖30-40mm左右,然后吊去轴承盖。
e拆松球枕水平接合面螺栓,拨出锥销,用特殊吊环吊去球枕,并拆除推力瓦块温度计引出线。
f将挡油圈上拉弹簧松下,取出两半挡油圈(改形后,是浮环式油挡,只需拆除平面螺钉即可取出挡油圈)。
g拆去推力瓦安装环平面螺栓,取出上半只正反方向的推力瓦安装环,再挖出下半只正反向的推力瓦安装环。
1.1.1.2测量推力瓦间隙:
a推力轴承组合状态,盖上推力轴承的外盖,打入锥销,拧紧水平中分面螺栓。
b在推力轴承外壳上装一百分表,测量杆支在推力球枕上且与轴平行,以测量瓦枕的轴向移动量。
c另一只百分表测量杆支持在转子的某一平面上,并与轴线平行。用千斤顶两只,将转子来回向前后级限位置,读出百分表的最大与最小的指示值。转子百分表的差值便是总窜动量,以窜动量减去瓦枕移动量、即为推力瓦间隙,都可通过调整瓦枕外轴向调整环垫片解决。
1.1.1.3检查推力瓦块:
a检查瓦块乌金工作面并测量瓦块厚度与原始值比较,如异常应查明原因,作必要处理。
b检查瓦块背部摇摆线和销钉,推力瓦组合后,检查每块瓦块的摇摆度。
c检查测温元件和导线。
d检查推力瓦块楔形进油间隙:
用钢皮尺搁在瓦块乌金面上,用塞尺测量楔形外口油隙,根据轴承乌金上接触痕迹,观察油隙形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e瓦块组合后在平板上检查接触状况。
1.1.1.4检查档油圈乌金及间隙。
1.1.1.5检查回油档油环间隙并调整(按轴瓦内油档调整方法进行)
1.1.1.6检查推力轴承外壳及附件。
1.1.1.7按解体程序逆序组装,组装结束后,复测推力瓦间隙并检验组装是否正确。
1.1.2检查发电机后轴承及励磁机轴承座绝缘,为防止在运行中产生轴电流而造成轴瓦乌金的电腐蚀,在发电机后轴承,励磁机轴承座底部和油管法兰间加装绝缘层(包括螺栓绝缘套管,垫圈):
1.1.2.1绝缘电阻在汽轮发电机中心调整结束后,进行测量。
1.1.2.2将发电机转子用行车起10mm左右。
1.1.2.3用厚0.5mm左右的绝缘布或青壳纸垫在轴颈与轴瓦间,使轴与轴瓦完全隔开。
1.1.2.4用500伏摇表测量轴承座对地电阻。
1.1.2.5如发现电阻小于规定值,应逐步分解找原因,一般可先拆除油管,然后逐只松座架螺栓,直至吊起轴承座重新检查垫片为止。
1.1.3紧基础底脚螺栓(不常修项目,各道轴承座底脚螺栓每次大修要检查,每隔一次大修或机组有振动时应将底脚螺栓紧一遍)。
1.2质量标准
1.2.1轴承合金表面光滑,无脱胎,碎落,裂纹腐蚀,过热和异常磨损。
1.2.2轴瓦间隙(mm)
第一瓦(¢300) 两侧油隙:0.20-0.30
顶部油隙:0.30-0.55
顶轴油隙:0.02-0.04
顶轴油面积:35×45
第二瓦(¢325) 两侧油隙:0.25-0.35
顶部油隙:0.45-0.60
顶轴油隙:0.02-0.04
顶轴油面积:40×55
第三瓦(¢325) 两侧油隙:0.25-0.35
顶部油隙:0.45-0.60
顶轴油隙:0.02-0.04
顶轴油面积:40×60
第四瓦(¢300) 两侧油隙:0.20-0.30
顶部油隙:0.30-0.55
顶轴油隙:0.02-0.04
顶轴油面积:45×65
第五瓦(¢160) 两侧油隙:0.10-0.15
顶部油隙:0.15-0.25
顶轴油隙:0.02-0.04
顶轴油面积:45×65
1.2.3轴颈与下瓦接触均匀,接触角60度左右,轴瓦两端5-10mm范围内保持与轴颈间0.02mm
楔形间隙,以免引起轴向振动。
1.2.4档油板间隙mm
A:0.30-0.5
B:0.08-0.14
C:0.1-0.32
D:0.1-0.30 见图“档油板间隙”
1.2.5档镶入的齿片不松动,水平结合面无贯穿槽纹或张口(0.05塞尺塞不进)。
1.2.6承紧力或间隙:
1.2.6.1瓦枕与球面壳体间紧力 0-0.02mm
1.2.6.2球面壳体与球枕紧力 0-0.02mm
1.2.6.3球枕与轴承盖间紧力 0.10-0.15mm
(以上紧力值均为运行状态下的应有数值,具体安装值应根据各道轴承内外温差作适当修正;即外壳温度高的轴承宜适当增加紧力。)
1.2.7瓦枕的每块垫铁接触痕迹应占总面积70%以上,均匀分布,瓦上每块瓦枕铁里垫片不超过四张,且薄厚均匀平整,无毛刺。
1.2.8吊去转子后,球枕左右有两块垫铁塞尺塞进,底部可塞0.05-0.07mm。
1.2.9瓦枕:球面壳体,瓦枕结合面接触良好,0.03mm塞尺塞不进,红丹粉检查接触面积不少于75%且接触均匀。
1.2.10轴承座进排油口畅通清洁,油室内清洁无杂物。
1.2.11座盖之结合面平整光滑、无贯穿斑痕。
1.2.12顶轴油管清洁畅通不渗漏。
1.2.13推力瓦块乌金表面完整,无裂纹剥落,脱胎,磨损、电腐蚀痕迹和过载发白、过热熔化、或其它机械损伤各瓦块工作印痕大致均匀类同。
1.2.14推力瓦乌金厚度一般为1.50±0.10mm、瓦块厚度与原始记录比较无明显磨损,瓦块楔形油隙区符合图纸要求入口间隙0.50mm。
1.2.15瓦胎内外弧及销钉孔无磨亮痕迹、摇摆支承线无明显磨损、瓦块组装后能沿摇摆线自由摇摆。
1.2.16推力瓦轴封间隙(mm)
a:0.04-0.12
b:0.04-0.12
δ1(工作面) 0.10
δ2(非工作面) 0.50
1.1.1推力瓦两侧浮环密封档油圈组装正确,拉弹簧无严重变形。上、下半只螺纹槽互相吻合。乌金无脱胎、裂纹、剥落。组装后用0.03mm塞尺检查中分面无间隙。
1.1.2推力瓦轴向间隙0.04-0.06mm;瓦枕窜动〈0.05mm。
1.1.3推力瓦块在全组合状态下检查与推力盘接触的印痕面积不少于75%(各瓦块大致相等并接触均匀)。
1.1.4推力轴承外壳结合面定位销与孔拂配不松动、弯曲:外壳上下两半不错位。
1.1.5推力瓦回油调节阀开度符合正常回油量要求(运行中瓦温正常)。
1.1.6组装后推力瓦内无垃圾杂物。
1.1.7推力轴承挡油圈拉紧弹簧装复后应拉长58-65mm,以保证挡油圈上、下中分面密合。
1.1.8轴承座底部的绝缘板清洁无油垢(最好采用两层绝缘垫板并与钢垫片交错堆选呈塔状、绝缘垫片用汽油或丙酮洗净烘干)。组合后绝缘值大于1兆欧。
1.2注意事项
1.2.1吊出轴承盖或球枕,球面壳体时注意检查平面或顶部有无垫片。如有垫片应测量厚度,作好记录,并妥善保管。
1.2.2第一道轴承吊出前,应先吊去调速部分盖。
1.2.3吊低压后轴承盖时,应先拆除低压轴承外油档上半只的垂直面螺栓、待吊出轴承盖后再取出油档。
1.2.4园筒形和椭圆形轴瓦,压油隙前应先调整好瓦衬的紧力。
1.2.5压青铅丝测油隙时,青铅丝放置的位置应避开上瓦顶部回油槽。
1.2.6轴瓦油隙不正确,不应盲目处理、应对照历次记录、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1.2.7目前制造厂不供应桥规,各厂应自制桥规并将机组编号及轴承编号打在桥规上。测量时按标记位置放置平稳,使用塞尺不超过三片,将塞尺紧压在轴颈上、轻轻地在间隙中移动,以塞尺正好碰上桥规凸缘而又能通过间隙时为准。
1.2.8外油档与轴承座用螺栓紧固时,螺孔不可与油室贯通,以免油从螺纹中漏出,用修刮平面的方法调整油档上下间隙时,不可修刮过多以免固着螺孔锉得过大、从螺孔中漏油。
1.2.9捻打油档铜齿时,注意勿使铜齿断裂。
1.2.10注意检查保持内油档疏油孔(口)畅通。
1.2.11用青铅丝测油隙紧力时放置在顶部的青铅丝不能太粗,以免轴承盖螺栓紧力过大使轴承盖变形、引起测量误差、青铅丝放置的部位不能有凹坑麻点等、测量铅丝厚度时应取最小值。
1.2.12球面壳体紧力不足时,可在球枕平面抽垫片或拂平面、但不可将垫片加在球面上。
1.2.13轴瓦平面垫片应和轴瓦平面外形一致,不可碰到轴颈,不可挡住环形油室。
1.2.14研刮轴瓦垫块前、应先查明垫块前后位置记号和洼窝情况和中心情况,以免重复反工。
1.2.15研刮操作时在洼窝内移动量宜小,一般动15-20mm即可。用大锤在轴瓦平面敲击移动时要衬垫铝板,防止将轴瓦平面敲毛。开始时应尽量先使左右两侧先接触,避免底部顶硬,使轴瓦左右摇晃造成假象。修拂结束转子吊入后应复查桥规值。
1.2.16球面不宜过度修拂两侧,以防两侧刮松后造成报废。
1.2.17拂轴承平面时,注意平面倾斜度、防止拂偏。
1.2.18轴承扣盖时,结合面涂料不宜涂得太多,以免剂入轴承室内,靠内侧留一条边不要涂。
1.2.19禁止用砂头清洗轴承和轴承箱。
1.2.20进油孔的节流孔板不可装反,或漏装,孔口斜面应在进油侧。
1.2.21装上半轴承时,注意检查调整油隙或紧力的垫片不可漏装。
1.2.22轴瓦上及联轴器护罩上的螺栓都要有防松装置并装置牢固。
1.2.23低压缸后轴承上油档垫片比较难装,轴承座上油杯垫片比较窄,装的时候均要注意放准,防止漏油。
1.2.24装油杯银温度计表袋时要检查表袋顶端不可和油杯顶煞。
1.2.25推力瓦块的编号与位置不可任意交换、拆下的另部件都应做好记号,特别注意正反方向不可调错。
1.2.26四只推力瓦回油调节螺栓(节流阀)的长度(或开启圈数)应先量好,做好记号,按原位置装复。
1.2.27测量推力轴承间隙时,百分表架必须固定在静止件上、不可放在轴瓦平面等可动部位。千手斤顶不可顶在叶片,叶轮外缘或联轴器波形节等处,以防变形。千斤顶顶到百分表指示针不动时,应立即停止,不可硬顶。记录表计读数,应将千斤顶松去后读出。
1.2.28推力瓦块的热电偶线装复时不可碰坏,不可拎在电线上将瓦翻入。在装复球面座时,注意推力瓦块热电偶引出线的密封,不可有油漏出。
1.2.29装复推力轴承时,检查上、下球面座之间不可有错口。
1.2.30设备解体后应将绝缘垫片,垫圈,套筒立即揩清烘干。
1.2.31测量未道轴承座绝缘时应将进出油管装复后一起测,如果仅测轴承座,则油管装复后应复测,电转子冷却水管装复时应复测转子对地绝缘。
1.2.32大修结束油漆时,注意不可把油漆涂到绝缘垫片上以免破坏绝缘。
5. 滑动轴承的间隙一般是多少
滑动轴承的间隙一般是0.01到0.02毫米。
按轴瓦结构可分为圆轴承、椭圆轴承、三油叶轴承、阶梯面轴承、可倾瓦轴承和箔轴承等。
轴瓦分为剖分式和整体式结构。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常在其内径面上浇铸一层或两层减摩材料,通常称为轴承衬,所以轴瓦又有双金属轴瓦和三金属轴瓦。
轴瓦或轴承衬是滑动轴承的重要零件,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轴承材料。由于轴瓦或轴承衬与轴颈直接接触,一般轴颈部分比较耐磨,因此轴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
轴瓦的磨损与轴颈的材料、轴瓦自身材料、润滑剂和润滑状态直接相关,选择轴瓦材料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
(5)如何测量推力滑动轴承的间隙扩展阅读:
制造材料
1) 金属材料,如轴承合金、青铜、铝基合金、锌基合金等
轴承合金:轴承合金又称白合金,主要是锡、铅、锑或其它金属的合金,由于其耐磨型好、塑性高、跑合性能好、导热性好和抗胶和性好及与油的吸附性好,故适用于重载、高速情况下,轴承合金的强度较小,价格较贵,使用时必须浇铸在青铜、钢带或铸铁的轴瓦上,形成较薄的涂层。
2) 多孔质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
多孔质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是一种粉末材料,它具有多孔组织,若将其浸在润滑油中,使微孔中充满润滑油,变成了含油轴承,具有自润滑性能。多孔质金属材料的韧性小,只适应于平稳的无冲击载荷及中、小速度情况下。
3) 非金属材料
轴承塑料:常用的轴承塑料有酚醛塑料、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塑料轴承有较大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可用油和水润滑,也有自润滑性能,但导热性差。
6. 测量径向滑动轴承间隙有几种方法如何让用抬轴法测量
常用方法有三种:压铅法、抬轴法、假轴法。抬轴法:在轴径靠近轴瓦处安装一块百分表,用时再轴瓦上外壳顶部安装一块百分表监视,将轴径轻轻抬起直至接触上瓦,但不能使上瓦壳移动量过大,此时轴径上百分表读数减去上瓦壳的移动量即为轴瓦间隙。
7. 制冷机组滑动轴承间隙要测量那几个项目,分别用什么方法测量
制冷机组滑动轴转轴之间的空隙应该和几项风格用什么方法,良知这个良知应该用米尺或者是更适合两制的材料。
8. 在滑动轴承中 相对间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是什么之比
相对间隙是直径间隙(直径间隙=D-d)和公称直径之比。
滑动轴承相对间隙是一个物理概念,指滑动轴承的轴瓦和轴套。
滑动轴承,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
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高速轻载工况条件下。
(8)如何测量推力滑动轴承的间隙扩展阅读:
滑动轴承注意问题
滑动轴承是面接触的,所以接触面间要保持一定的油膜,因此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这几个问题:
1、要使油膜能顺利地进入摩擦表面。
2、油应从非承载面区进入轴承。
3、不要使全环油槽开在轴承中部。
4、如油瓦,接缝处开油沟。
5、要使油环给油充分可靠。
6、加油孔不要被堵。
7、不要形成油不流动区。
8、防止出现切断油膜的锐边和棱角。
滑动轴承也可用润滑脂来润滑,在选择润滑脂时应考虑下列几点:
(1)轴承载荷大,转速低时,应选择锥入度小的润滑脂,反之要选择锥入度大的。高速轴承选
用锥入度小些、机械安定性好的润滑脂。特别注意的是润滑脂的基础油的粘度要低一些。
(2)选择的润滑脂的滴点一般高于工作温度20-30℃,在高温连续运转的情况下,注意不要超过润滑脂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3)滑动轴承在水淋或潮湿环境里工作时,应选择抗水性能好的钙基、铝基或锂基润滑脂。
(4)选用具有较好粘附性的润滑脂。
2、滑动轴承用润滑脂的选择:
载荷<1MPa,轴颈圆周速度1m/s以下,最高工作温度75℃,选用3号钙基脂;
载荷1-6.5MPa,轴颈圆周速度0.5-5m/s,最高工作温度55℃,选用2号钙基脂;
载荷>6.5MPa,轴颈圆周速度0.5m/s以下,最高工作温度75℃,选用3号钙基脂;
载荷<6.5MPa,轴颈圆周速度0.5-5m/s,最高工作温度120℃, 选用2号锂基脂;
载荷>6.5MPa,轴颈圆周速度0.5m/s以下,最高工作温度110℃,选用2号钙-钠基脂;
载荷1-6.5MPa,轴颈圆周速度1m/s以下,最高工作温度50-100℃,选用2号锂基脂;
载荷>5MPa 轴颈圆周速度0.5m/s,最高工作温度60℃,选用2号压延机脂;
在潮湿环境下,温度在75-120℃的条件下,应考虑用钙-钠基脂润滑脂。在潮湿环境下,工作温度在75℃以下,没有3号钙基脂,也可用铝基脂。工作温度在110-120℃时,可用锂基脂或钡基脂。集中润滑时,稠度要小些。
3、滑动轴承用润滑脂的润滑周期:
偶然工作,不重要零件: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5天一次;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3天一次。
间断工作: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2天一次;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1天一次。
连续工作,工作温度小于40℃: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1天一次;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每班一次。
连续工作,工作温度40-100℃: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每班一次;轴转速>200r/min,润滑周期每班二次。
既要使轴颈与滑动轴承均匀细密接触,又要有一定的配合间隙。是指轴颈与滑动轴承的接触面所对的圆心角。接触角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
接触角太小会使滑动轴承压强增加,严重时会使滑动轴承产生较大的变形,加速磨损,缩短使用寿命;接触角太大,会影响油膜的形成,得不到良好的液体润滑。
试验研究表明,滑动轴承接触角的极限是120°。当滑动轴承磨损到这一接触角时,液体润滑就要破坏。因此再不影响滑动轴承受压条件的前提下,接触角愈小愈好。
从摩擦力距的理论分析,当接触角为60°时,摩擦力矩最小,因此建议,对转速高于500r/min的滑动轴承,接触角采用60°,转速低于500r/min的滑动轴承,接触角可以采用90°,也可以采用60°。
参考资料:网络-滑动轴承
参考资料:网络-滑动轴承相对间隙
9. 滑动轴承的轴向间隙和膨胀间隙如何确定
您好这些都是配合,一般指的是孔和轴的配合。
1.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孔和轴之间的配合有松有紧,国家标准规定配合分三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2.间隙配合是孔与轴配合时,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间隙的作用为贮藏润滑油、补偿各种误差等,其大小影响孔、轴相对运动程度。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轴间的活动联系,如滑动轴承与轴的联接。
3.过盈配合是孔和轴配合时,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其代数差为负值为过盈。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过盈配合中,由于轴的尺寸比孔的尺寸大,故需采用加压或热胀冷缩等办法进行装配。过盈配合主要用于孔轴间不允许有相对运动的紧固联接,如大型齿轮的齿圈与轮毂的联接。
4.过渡配合 是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过渡配合主要用于要求孔轴间有较好的对中性和同轴度且易于拆卸、装配的定位联接,如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