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张士诚铸造什么钱币

张士诚铸造什么钱币

发布时间:2022-03-24 03:43:55

① 明朝货币详细介绍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明太祖洪武八年开始制造,称“大明宝钞”,同时也在铸造了不少铜钱,大明所有的钱币统称“通宝”,当时交易金额大的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保值,交易金额数量小用钞钱(钱和钞因为制作工艺和通货膨胀容易贬值)。

不同帝王在位时,合法的货比都是用当代帝王称号的通宝,不同帝王利用这种强制使用帝王称号的通宝实现对经济的控制明,朝通宝应为更换朝代,在民间可以根据铜币的成色来换当时帝王称号的通宝。

② 明朝时中国用的什么钱币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国初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

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可见,这项钱币改革以失败告终。

明朝各阶段货币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

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

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

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

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仄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侯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铸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据福州铸隆武,永明王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明末,李自成与张献忠,雄据南北,加速了明的灭亡,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黔,称东平王,铸兴通宝。

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通宝,耿精忠在福建铸裕民通宝;1678年吴三桂昭武通宝;吴世番铸洪化通宝。

③ 在中国的元朝时期有铸造过铜币吗

有的,元朝有铸造过铜币的。


以下几种元朝比较重要的铜币:

“大朝通宝”,是元代建元之前的货币,比较稀少。“中统元宝”,钱文有真、篆两种字体,是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3年)铸造的年号钱,同时期有“中统钞”纸币。“至元通宝”,是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铸造,同时期有“至元通行宝钞”纸币。“大元通宝”,不是年号钱,是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的一种铜币,钱文有蒙、汉两种字体,还有“大元国宝”、“大元至治”钱文者,钱面有的饰四弧线纹。“至正通宝”,是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368年)铸的年号钱,背有蒙、汉文纪年、计值,既然有计值,说明此铜钱应当是流通货币。“至正之宝”,是元顺帝至正年间铸造的一种权钞钱,正面有“至正之宝”四字,背面上部有“吉”字,右为“权钞”,左分别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伍钱”字样,分为大小五等的权钞钱,此应是与钞币可换算的流通货币。

元末还有一些农民起义军所铸铜钱:韩林儿铸有“龙凤通宝”,徐寿辉铸有“天启通宝”、“天定通宝”,陈友谅铸有“大义通宝”,张士诚铸有“天佑通宝”。


④ 我有一枚唐朝古币天佑元宝能卖多少钱

用过天佑年号的有以下诸人:
1、唐昭宗、唐哀帝、李茂贞
2、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镠
3、大理保定帝段正明
4、金朝时期乞奴
5、元末张士诚
6、越南后黎朝英宗黎维邦
4、5二人是不可能有时间铸钱,6是个越南人,没这技术铸钱。当然,1是最有可能铸钱的,但是2、3你也无法排除他们铸钱的可能。
而且你也应该发现了——几乎所有“天佑”年间都是战乱频繁、国力疲弱的时候,这种时候铸的钱质量都不会太好,竟然能保存近两千年,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假的吧?
要知道,铜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才能能当做钞票使用。而钱这东西被人反复使用后,难免损坏,价值就会随之打折。于是每一个新的朝代开始后都会将前朝的“坏钱”,也就是损坏的铜钱重新熔铸成十足分量的新钱发行。铸钱本身是个赚钱的差使,流通凭的是国家的信用,铸造本身需要场地、技术和威信。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雍正年间,国家亏空巨大,国库空虚,于是所有的雍正通宝都是四分铜六分铅。这样铸造出来的钱质地很差,只是帮助王朝挨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而用,到了乾隆朝立刻就重新回炉铸造了。所以雍正通宝质地差就保存不易,回炉的多于是传世就少。即使传世,器形都不完整,本身质地就差,于是就不值钱了。
钱币收藏自古就属于一个冷门金石类的收藏。值钱与否决定于1、它的来历真假。2、器形是否完整。3、质地是不是够好。4、存世量是不是稀少。5、历史是否够久。
这个存世量一方面决定于一下几个方面: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国家能不能太太平平地把钱币铸造出来;这个年号用了多久(多数就是皇帝活了多少年);当然,质地好坏导致的损坏率高低在在考虑范围。
这枚硬币如果真是唐朝天佑年间的,质地不会太好。因为铸所谓通宝来当钱用本来从是唐玄宗开始的,那么唐朝的铸钱技术不会那么完善的。晚唐时期国力疲弱,中央政权根本就只能管到自己眼皮底下这一点点地方而已。铸造能力只能来自于祖宗残留下来的一点家底。而唐昭宗这一世都是颠沛流离,在战乱中度过的,最后还枉死。他留下的钱币质地一定不好,铸造也粗糙,但是存世量一定少的可怜。
凭着它稀少的存世量,以及它几乎是所有通宝类钱币的祖宗的收藏地位,应该是能卖出个比较好的价钱的。但肯定不是天价,说不定还不如“顺治通宝”值钱也不一定。

⑤ 天佑通宝是什么时期的钱币

元末起义军张士诚铸。
你想买的话
,如果对这行不了解
,那你就该慎重了,真品的话:一般的价格每枚500元左右,包浆好、且保存完整的可卖到1000元。
如果是想搞收藏的话,切记要理性选择,不要留下
什么
“花钱买教训”
一类的自欺欺人的话语

⑥ 天佑通宝是哪个朝代铸造的

元朝。
“天佑通宝”是由元未张士诚所建立的政权所铸。

据说是张士诚率部攻下平江城后用承天寺的铜佛铸成的。张士诚的年号,也是受了承天寺的“承天”二字启发而采用的。张士诚铸行的“天佑通宝”沿用了当时的至正钱的形制,边廓齐整,面文楷书,背文用篆书。篆文有“一”、“贰”、“叁”、“五”等记值字样,钱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天佑通宝铜钱发红,可能跟用铜佛所铸有关。天佑通宝钱本身发行就少,再加上朱元璋的搜缴销毁,所以传世不多,尤其是背穿上有“贰”字者就更难见了,属极罕见品。

据博宝艺术网专家介绍,我国历史上帝王年号作“天佑”者还有一个人,是唐朝末期唐昭宗李晔,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就是“天佑”。李晔的年号“右”字左偏旁是“衤”,而不是“亻”,所以有人在鉴定古币时不够细心,把“天佑通宝”当成了唐代钱币,这是错误的。

⑦ 张士诚的原来的上司是谁呀他是如何得到兵权的呀

张士诚,字确卿,乳名九四。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出生于兴化白驹场(今属江苏省大丰市)的一个贫苦的盐民之家。他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领导了江浙海盐民反对元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 毫无疑问,早期的张士诚是对元作战的盖世功臣。当第一阶段反元大起义进入低潮的时候。百万元军已经打破了红巾军长江防线恢复了南北元军的联系。作为非红军系统的张军的坚守导致脱脱率领的元军主力崩溃。从此开始了各路反元义军的第二次高潮。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效力张士诚。红巾军起义同时又有张士诚,他所领导的反元斗争,牵制了元朝的军力,壮大了红巾军的声势。 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历史局限性,在革命后期,他领导的起义军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投降了元朝统治者,倒行逆施,成为镇压江南农民起义军的工具,最终被朱元璋打败。他究竟是义军领袖,还是“农民军的叛徒”,至今仍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至正十三年(1353年),因受不了盐警欺压,张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攻占泰州、兴化、高邮等地。 次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佑为年号。高邮曾一度被元大军包围,后因主帅丞相脱脱临阵遭贬,元军自乱,他乘势出击获胜。 十五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南攻。次年初,攻占常熟、平江(今江苏苏州)、松江、常州等地,并定都平江。随后,与朱元璋军交兵。十七年,败于朱元璋军。 1357年元朝派兵攻打张士诚,张士诚由于面临被元军与方国珍夹击的情况便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之后张士诚的势力也不断扩张,拥有北至徐州、南至绍兴的割据实力,并且曾多次运粮至大都。 二十三年,派吕珍进攻安丰(今安徽寿县),逼走刘福通和韩林儿,在平江自立为吴王,其弟张士信为丞相,用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但是之后张士诚的势力并没有继续扩大。 张士诚与朱元璋的势力不断交战。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明太祖实录》卷十八)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张士诚。 在朱元璋讨灭陈友谅之后,于1366年开始对张士诚的势力进攻,并且于1367年包围张士诚所居的平江;平江城被攻破后张士诚被俘,之后被押解至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张士诚在高邮称王 元末,扬州路领一府(高邮府)、五州(泰州等)两县。至正十三年(1353),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大丰)32岁的张士诚(小名九四子),同他的弟弟士义、士德、士信结交一批盐丁壮士揭竿而起,声名大震。这个自称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的私盐贩子深受欺压,饱尝艰辛,生性豪爽,秉公好义,顽强机诈,是一个地道的绿林草莽汉子。这支由18条扁担聚众起兵的队伍迅速扩充到9万多人,很快抢占泰州城,占领戴家窑,大战得胜湖,攻取兴化城,血战澄子河,直捣高邮府,以期占个大些的城池,好称王点将打天下。 当年五月,张士诚如愿以偿。这股江淮地区异军突起的起义队伍裹挟着三垛大捷的得胜之威,一鼓作气攻占了高邮。当时高邮城池周长11里多,城高河宽,易守难攻。传说是张士诚派少数精兵乔装元兵越墙进城煽风点火,趁乱打开城门,一举攻克古城。也有人说,当时攻城时武器不够,张士诚让不少攻城的勇士在扁担上绑上了鲫鱼,在那月色朦胧的夜晚挥舞起来,像闪闪发光的大刀,伴随着铺天盖地的杀声击溃了守城的元军。从此,高邮地区的鲫鱼有了一个别称:刀子鱼。张士诚的队伍占领了下辖宝应、兴化的高邮府后,平川炸雷,声震朝廷。元顺帝下诏书劝降,以万户武官官职诱其就范。当年刚刚到任的高邮知府李齐奉命进城劝降,未成,反遭杀身,亡命在张士诚的剑下。同年,淮南行省官员盛昭听信了张士诚愿降的谣言,好不容易才进得高邮城,准备受降授官,却被威风凛凛的张士诚痛斥一番,结果,这位劝降者遭受活剐丧身。 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张士诚选择了高邮城北多宝楼桥西、至元年间把常大士所建的“承天大梵讲寺”作为称王宝地。他在此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佑,都是表明他秉承天意,顺天行事,亦祈求上天保佑大周长治久安。这是继隋末唐初李子通在江都建吴国之后,又一个建立在扬州境内的农民政权。 张士诚称王不久,义军就占领了扬州,当时的扬州只剩下蜀冈下宋大城一部分,无“险”可守,旋又退出,固守高邮。元末,农民起义烽火四起,元朝奉行“谁称王就去打谁”的策略。其时,张士诚威名大震,淮南慑服,元兵便大军压境,“大周”局势十分严峻,而“缓称王”的朱元璋却讨了个避开元军锋芒的便宜。 从张士诚称王的第二个月起,元军对高邮城的进攻总是难以奏效。 有个枢密院都事叫石普,是个出名的铁头犟。他向当朝丞相脱脱进言,说他谙熟高邮地理环境,只要有3万名步兵,就能收拾张士诚,包取高邮。这个石普领得军令,日夜兼程,直扑高邮。一天深夜,四周漆黑,正在城北挡军楼上巡视的张士诚忽然听到野鸭子在远处腾腾起飞的声音,一会儿,又是一阵阵野鸭子从头顶上飞过,张士诚断定元兵来袭,就迅速调遣了义军,将偷袭的元军打得落花流水。铁头犟石普不甘心,约定淮南总兵“三日后派奇兵抄城东夹击”,结果有人做了手脚,“奇”兵变成了“骑”兵,在水网地区被义军杀得人仰马翻,损失惨重。石普带领攻城的队伍也一败涂地,他本人战死高邮。 更为激烈的战事是脱脱奉旨率领百万大军攻打高邮。元史载,丞相脱脱统领各王、各省的优势兵力进攻一个弹丸之地高邮,可谓前所未有,“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此时的义军首领张士诚表现了他的胆识、勇气和决心。元朝的百万大军于九月奉诏发兵,一路扫荡,十一月攻抵高邮城下,从此,元军包括火炮在内的各种武器都投入战斗,日复一日,攻势不减,连续三月,久攻不下。张士诚和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带领义军坚守着高邮城和城北的承天寺。在那年寒冬,他们在既无援军,又缺粮草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体恤下属,关爱百姓,坚持着艰苦卓绝的高邮战役。在以他们为首的起义者心中,有着这样的一个信念: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 看似弱小的高邮城就这样坚持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局势的巨变出现在高邮城的外城即宋代建的城池之外的新城被攻破、内城即将被元军攻克的时刻,元朝政府内部的争斗,即元顺帝的一道诏书急递至脱脱的帐中,诏书称,对这位百万大军统帅,解其兵权,削其官爵,发配云南。皇帝担心手握大权的将军在外造反,限令其临阵易帅。于是,由此引起的大溃败如山崩地塌,成全了一方枭雄张士诚。他在事业发祥地高邮终于转危为安,反败为胜。这场罕见的战役也成就了张士诚的历史地位。从此,张士诚名扬天下。至正十五年(1355),雄心勃勃的张士诚渡江南下,连续攻克苏、浙的富饶地区,势力控制鲁、皖、苏、浙大片土地,亦成了当时全国最富有的人。后来,他定都平江(今苏州),自称吴王,也曾降元受封,接济元都。张士诚在位时,慷慨大度,待人宽厚,重然诺,讲义气,亲文人,对百姓也轻徭薄赋,只是目光短浅,缺少见地,难以扭转乾坤,称雄神州。这位成就一方霸业的张士诚被朱元璋俘获后,很是显露了几分骨气。抱定了决死信念的他杀死了自己所有亲属后自杀未遂。在押到应天后,面对朱元璋重臣李善长的审问,只有一句话:“你不过是条狗而已,让你的主人出来吧!”他回答朱元璋的审问也只有一句话:“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即“只是上天照顾你,不照顾我而已”。张士诚最终自缢而亡,也有人说是朱元璋杀死了张士诚,并将其尸体烧成灰,这就是所谓的锉骨扬灰。对一代枭雄的消失,有人评说,有些英雄“不及高邮张九四,至今犹得苏人怜”。 高邮,曾被张士诚及部属管辖了13年。明初,他的下属、兵丁或吴地臣民也纷纷迁徙至高邮等地区,与他铸造的“天佑通宝”一起,都凝固成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十八条扁担起义的盐贩 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农历七月三十,张士诚出生于兴东台白驹场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随后,他的三个弟弟士义、士德和士信也相继降生。 泰州,古称海陵,地处江北咽喉要地,因当地盐业发达,是中国历代盐税的主要来源之一,到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统治者将海陵由县升为州,名泰州,取国泰民安之意。 泰州自古就是东南沿海主要的盐产地之一。到了元代,泰州滨海共有三十六处盐场,隶属于两淮盐运使司,张士诚所在的白驹场就是其中之一。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史料记载,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四十年间,盐价上涨了十六倍。 虽然盐价不断提高,但东南沿海的盐民依然生活无着。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倾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庄稼颗粒无收,盐场附近的老百姓只能在官府运盐的纲船上撑船运盐,依靠卖苦力挣来的一点钱养家过活。“斥卤茫茫草尽枯,灶底无柴空积卤,借贷无门生计疏,十家村落逃之五”,当地流传的一首《盐丁叹》形象地刻画了盐民生存艰难的境况 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据史料记载,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由于给官家运盐收入微薄,张士诚和几个胆大的同乡一起做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他们在给官府运盐的同时,随身夹带一部分食盐,卖给当地的富户。从周代开始,食盐的生产和经营就一直由官府垄断经营,《周礼·天官》中有记载:“盐人掌盐之政令,供百事之盐”。由于食盐专卖事关国家安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民间私自贩卖食盐的行为都进行严厉打击,到了元朝,相关的法律更为全面。据《元史 刑法志三 食货》记载,元朝对待私盐贩子的惩罚措施是“杖七十,徒二年,财产一半没官,于没物内一半付告人充赏”。白驹场的富户们常常以举报官府相要挟,不仅不给张士诚盐钱,而且对他非打即骂。由于身份低微,而且贩私盐是违法行为,张士诚等人只得忍气吞声。 为了稽查私盐贩子,元朝廷在各处盐场都设置了盐警。白驹场当地有一个盐警名叫邱义,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这个邱义不但常常克扣白驹场盐民的劳动所得,而且盐民们每月还要向他上贡,一有疏漏,就对盐民非打即骂。张士诚和盐民们慑于他的淫威,只能暗气暗憋。 元朝末年,各地反抗元朝暴政的武装起义如雨后春笋。至正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在台州发动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率红巾军起义;濠州的郭子兴、孙德崖随后响应。各地农民义军反对元朝统治的斗争节节胜利,这使得张士诚备受鼓舞。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张士诚秘密联络了十七名胆大的盐民,积极筹备武装暴动。事关重大,为了防止秘密泄露,张士诚他们把起义的地点选在了白驹场附近的草堰场。一天夜里,十八名热血盐民在草堰场的北极殿中歃血为盟,抄起挑盐用的扁担,在寒风中悄悄摸进盐警邱义的家中,把这个平日里为害乡邻的恶霸乱棍打死。 随后,十八个人又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把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张士诚等人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草堰场附近的盐民,他们纷纷响应张士诚的的号召,投身到反元的起义大军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士诚领导的盐民起义军就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成为元末反元起义军中的主力军之一。

⑧ 货币起源

货币起源,应该是对劳动的性奖励,从原始的海贝看,每只海贝上多有一个人工园孔,到了后来,骨贝,木贝,石贝上,就出现阴毛,这样,更形象化女性的生殖器管特征。

⑨ 朱元璋:张士诚为什么富甲天下

张士诚派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隆平府城外的南园和北园两片荒地,全部种植粮食作物,并减免当地农民一年的赋税;大周政权取消了农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赋税,并把当年四成赋税返还给农民,把地主和富户的粮食衣物赐给贫民和老年人;在郡和县两级行政区分别设立劝农使和劝农慰,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在隆平府,张士诚命人把承天寺的铜佛融化,铸造“天佑通宝”,取代元顺帝发行的至正钞在江浙地区流通,有效地稳定了江浙地区的物价和市场。张士诚的一系列鼓励农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地流民纷纷返乡,重建家园。

⑩ 历史:张士诚的简介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元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境)人。原名九四。元朝末年江浙地区割据势力。

张士诚出身盐贩,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克兴化。五月,克高邮。次年正月,称诚王,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此后六年间,逐年向元输纳漕粮。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遣吕珍攻安丰,逼走韩林儿、刘福通。九月,称吴王,停供漕粮。与朱元璋战,屡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时年四十七岁。

(10)张士诚铸造什么钱币扩展阅读

经济

张士诚派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隆平府城外的南园和北园两片荒地,全部种植粮食作物,并减免当地农民一年的赋税;大周政权取消了农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赋税,并把当年四成赋税返还给农民,把地主和富户的粮食衣物赐给贫民和老年人;

在郡和县两级行政区分别设立劝农使和劝农慰,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在隆平府,张士诚命人把承天寺的铜佛融化,铸造“天佑通宝”,取代元顺帝发行的至正钞在江浙地区流通,有效地稳定了江浙地区的物价和市场。张士诚的一系列鼓励农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地流民纷纷返乡,重建家园。

阅读全文

与张士诚铸造什么钱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金件深拉伸用什么材料 浏览:176
公路验收长度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131
kfr36g加什么制冷剂 浏览:331
机床斜铁怎么用磨床磨 浏览:568
冰箱制冷管结冰漏水怎么办 浏览:971
洗手台热水阀门漏水怎么办 浏览:64
3系改装排气阀门控制盒放哪 浏览:4
医药器材公司内勤工作怎么样 浏览:954
刚开始做直播哪个设备较好 浏览:871
什么叫设备内密封点 浏览:100
水质检测仪器哪些比较好 浏览:681
以下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装置 浏览:568
如何找到qq我的设备 浏览:706
捷达高配仪表功能怎么切换 浏览:358
煮面条的设备多少钱 浏览:239
数学器材室里面有哪些器材 浏览:236
仪器驱蛇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566
东莞市电动工具维修点 浏览:468
内径15外径34轴承是什么型号 浏览:976
公司买2000的仪器怎么做账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