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临近空间侦察器材属于什么

临近空间侦察器材属于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09 13:14:11

『壹』 光电侦察技术主要包括

光电侦察,用光电器材接收并处理目标自身的或由其反射的光辐射,以发现和识别目标的侦察方式。按侦察环境,分为地面侦察、海上侦察、航空侦察和空间侦察;按器材的工作原理,分为可见光侦察、红外侦察、激光侦察、电视侦察、微光侦察等;按器材的工作方式,分为主动侦察和被动侦察。

『贰』 临近空间的应用价值

临近空间 ,其下面是的空域我们通常称为“天空”,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活动空间;其上面的空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太空”,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临近空间”这个词目前只是一个学术概念,还没有公认的“官方定义”,对她的称呼也有很多种,如“近空间”、“亚轨道”或“空天过渡区”, 美国也有人称之为“横断区”,而中国学术界过去则有“亚太空”、“超高空”、“高高空”等称呼。
临近空间拥有着大气平流层区域(指距地面18到55公里的空域)、大气中间层区域(指距地面55到85公里的空域)和小部分增温层区域(指距地面85到800公里的空域),纵跨非电离层和电离层(按大气被电离的状态,60公里以下为非电离层,60公里到1000公里为电离层),其绝大部分成分为均质大气(90公里以下的大气,上面的是非均质大气)。应该是一块非常重要和有利用价值的空域。
中国关于临近空间的研究也在悄然起步。最近,由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张东江博士领衔承担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法律问题研究”项目在北京通过鉴定,从而填补了中国临近空间法律规范研究方面的空白。
短短几年时间,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可以用“异彩纷呈”来形容。目前各国在研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按照飞行速度大致可分为低动态飞行器(马赫数小于1.0)和高动态飞行器(马赫数大于1.0)两大类型。低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主要包括:平流层飞艇、高空气球、太阳能无人机等。它们具有悬空时间长、载荷能力大、飞行高度高、生存能力强等特点,能够携带可见光、红外、多光谱和超光谱、雷达等信息获取载荷;可作为区域信息获取手段,用于提升战场信息感知能力,支援作战行动;又可携带各种电子对抗载荷,实现战场电磁压制和电磁打击,破坏敌方信息系统;还可携带通信及其他能源中继载荷,用于野战应急通信、通信中继及能源中继服务。
高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主要包括: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亚轨道飞行器等。它们具有航速快、航距远、机动能力高、生存能力强、可适载荷种类多等特点,具有远程快速到达、高速精确打击、可重复使用、远程快速投送等优点;既可携载核弹头,替代弹道导弹实施战略威慑,又可选择携载远程精确弹药,作为“杀手锏”手段,攻击高价值或敏感目标,还可携带信息传感器,作为战略快速侦察手段,对全球重要目标实施快速侦察。
临近空间作为科技与军事应用的新空间,无论低动态还是高动态飞行器关键技术都在被迅速突破,尤其是美国不断推出新型飞行器飞行演示。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开发和利用临近空间必将成为作战能力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临近空间飞行器加入陆、海、空、天信息网络系统后,必将对各国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目前,世界各国提出了多种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方案,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平流层飞艇、浮空气球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上。其中,平流层飞艇是地球同步卫星之外另一种重要的定点平台。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显著的特点,可以作为卫星和飞机的有效补充。
与卫星相比,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优点是:效费比高、机动性好、有效载荷技术难度小、易于更新和维护。此种飞行器距目标的距离一般只是低轨卫星的1/10~1/20,可收到卫星不能监听到的低功率传输信号,容易实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其缺点是:视野小,临近空间属各国领空范围,受领空限制。
与传统飞机相比,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优点是:
⑴持续工作时间长。
传统飞机的留空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留空时间则以天为单位,目前正在研制的临近空间平台预定留空时间长达6个月,规划中的后续平台预定留空时间可达1年以上,易于长期、不间断地获得情报和数据,可对紧急事件迅速做出响应,而且人员保障少、后勤负担轻。
⑵覆盖范围广。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在传统飞机之上,其侦察覆盖范围比传统飞机要广得多。
⑶生存能力强。
气球或软式飞艇的囊体采用非金属材料而且低速运行,雷达和热反射截面很小,传统的跟踪和瞄准办法不易发现。与传统飞机相比,气球或软式飞艇的缺点是:充灌氦气的时间较长,在充气时需要保持稳固,有时还需要占用机库;在放飞、通过平流层上升、下降、回收和放气的过程中,由于其庞大的体积,容易受到风和湍流的影响。

『叁』 空间侦察与监视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空间侦察与监视是利用航天器上的光电遥感和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获取侦察情报的技术,使用卫星进行侦察是空间侦察与监视的最主要方式。由于卫星侦察面积大、范围广、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侦察速度快、提供的情报精确可靠,如今已成为最为可靠的军事情报源,是现代作战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侦察与监视是50年代末、60年初出现的现代化侦察手段,它的出现给整个侦察技术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那么,搞侦察为什么要跑到天上去,为什么一定要用卫星呢?这是因为空间侦察与监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轨道高,发现目标快,侦察范围大,可在短时间内侦察辽阔的地域。唐朝大诗人王之涣在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颗近地点高度为150~200公里的照相侦察卫星能够把4万多平方公里(比我国台湾省还要大)的地区拍在一张照片上;二是既可长期、重复地监视全球,又可定期或连续地监视某一地区。例如在极地轨道上以90分钟左右周期运行全球拍照侦察卫星,每天可绕地球飞行16圈,每隔几天即可将全球拍照一遍。若是发射几颗卫星组成空间侦察“网”,更是可以大大缩短侦察间隔;三是可在短期内或实时地提供侦察情报,能满足军事情报时效性的要求;四是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的限制。目前国际上一般认为,100公里以上的空间不属于领空范畴,而算做外层空间,属于国际共有。在外层空间进行侦察不是“侵略”,所以空间侦察是目前唯一“合法”的侦察方式。

这种空间侦察与监视系统主要应用在几下几个方面。携带着照相机,从天上侦察地球表面军事活动的卫星,称为照相机侦察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即是发展最早、发射最多的卫星,也是空间侦察监视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因而被称为神秘的“天眼。”

早在1959年初,美国即开始研制照相侦察卫星,到1962年共发射了38颗(其中24颗成功)。前苏联的第一颗侦察卫星于1962年4月发射成功。目前,侦察与监视卫星已发展到第六代。其中60年代发的前三代卫星,根据卫星重量和侦察设备的有效期别,分为普查型和详查型两种。普查型轨道近地点一般为200~300公里,携带广角、低分辨率照相机,对敌方国土进行普遍拍摄,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式把照相信息发回地面站,以从中发现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目标;详查型的轨道近地点一般在130~200公里,利用高分辨率、窄角照相机对某些特定地区进行照相,通过回收胶卷的方式获取精确的目标信息。

衡量照相侦察卫星好坏的一个指标,叫做地面分辨力,即可以分辨出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地面分辨力的高低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照相机焦距的大小、卫星运行高度、地面目标亮度和对比度,以及大气密度和空气流动、散射等,对分辨力都有很大影响。

位于150公里高空的卫星,极限分辨力为10~15厘米。这就是说,直径大于10厘米的物体放在一起刚好能被分辨开。目前,世界各国的照相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力都没有超过它,所以,它根本看不清人的胡子楂儿。当然,对公路、铁路、水渠等线性目标,即使其宽度仅为照相机分辨率的1/10~1/20,往往也能被分辨出来。

电子侦察卫星是指那些安装有天线和无线电侦察接收机的卫星,它能把敌方各种无线电频率的电信号记录下来并贮存起来,在飞经自己国家上空时,把信号传送给地面站,或者在侦察到敌方无线电信号的同时,不延迟地转发给自己的地面站。

电子侦察卫星和照像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能完成什么任务、起到多少作用呢?它的第一项任务便是侦察敌方雷达。因为现代武器系统与相应的雷达装置相联系,有的使用雷达搜索目标,有的使用雷达制导。准确地掌握某一地区雷达信号的变化,即可掌握该地区武器系统部署的变化,并据此判断对方战略或战术意图。电子侦察卫星的第二项任务是窃听通信。当然,它只能窃听卫星与卫星之间、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通信,以及超短波通信和散射通信等。电子侦察卫星的第三项任务是接收导弹试验向基地发回的遥测信号,以掌握敌方战略武器的发展情况。

电子侦察卫星一般运行在300~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有时为了了解敌方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也可能把电子侦察卫星送入更高的轨道。由于在这样高的轨道上空比较稀薄,卫星受到的阻力极小,故而卫星可停留半年以上的时间。另外,因轨道较高,卫星的侦察范围就广,侦察半径可达2000~3000公里。

电子侦察卫星的关键设备是天线和无线电侦察接收机。天线的作用是把雷达或电台发射出来的无线电波收集起来,送给侦察接收机分析。接收机接收到大量信号后,从中挑选出有用的信号,分析出雷达的频率、脉冲宽度等参数记录下来,或直接传给地面接收站,以确定对方雷达的性能和具体位置。

为了连续监视某地区,或连续窃听通信内容,一般采取多星组网的方法,即在同一轨道内,发射4~8颗卫星。当一颗卫星飞过去后,另一颗又飞了过来,可接力式连续窃听通信。

洲际弹道导弹从发射到命中8000~10000公里以外的目标仅需30分钟的时间。这就要求卫星能在导弹弹头落地爆炸前,尽可能早地提前发现它们,以做好应对准备。这种能够提前发现敌人发射导弹,并及时发出警报的卫星,就是弹道导弹预警卫星。

预警卫星的轨道有两种:一种是同步静止轨道,一种是大椭圆轨道。尽管两种轨道各有千秋,但都比其他侦察器材站得高,看得远。

同步静止轨道在赤道上空,离地球3?6万公里。由于卫星绕地球中心旋转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一致,所以从地球表面看,卫星好像是静止不动的。这对于连续监视某一地区是非常有利的。由于这种卫星“站”得高,地球的弯曲度对它的影响很小,导弹发射后90秒,卫星就能发现并自动把信息传送回地面站。正因为预警卫星“站”得高,再加上它自身以每分钟6圈的速度自转,所以它的望远镜只要张开10°,一颗卫星就能侦察地球表面3/5的地区。若在赤道上空相隔120°放置3颗这样的卫星,则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任何地方发射导弹,都逃脱不了它的眼睛。

大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在南半球,离地球约600公里;远地点在北半球,离地球约4万公里。卫星运行周期约为12小时,其中约有8小时位于北半球上空。若在这样的轨道上等距离放置3—4颗卫星,就能保证全天任何时间都有卫星监视北半球。这既解决了连续监视问题,又弥补了同步静止预警卫星侦察不到北极地区的漏洞。

1979年9月22日凌晨,一颗离地球11万公里的卫星发现非洲南部至南极一带,在直径约4800公里的范围内,出现了一道神秘的闪光,并且在一秒钟之内闪动了两次。这与核武器试验的闪光完全相同。10月底,美国政府发表声明,说在该地发生了一次核爆炸。虽然南非等国矢口否认与此有关,但谁也无法排除卫星侦察到的结果。这颗卫星就是美国于1971年发射的核爆炸探测卫星——“维拉”(拉丁语,监督者的意思)。它是美国专门为了监督禁止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核爆炸试验条约执行情况而研制的,从1959年到1971年底共发射了6对。

核爆炸探测卫星是怎么探测到核爆炸的呢?原来,卫星上面安装有二十几个特殊探测器,有的能探测核爆炸产生的X射线、Y射线;有的能计算出核爆炸产生的中子数目;有的能记录核爆炸火球的闪光;有的能测出核爆炸发射出的电磁脉冲。只要地面上或空中有核爆炸,卫星上的探测器就能感觉到,并向地面站发出信息。根据卫星收到信号时的位置,可大致估计出核爆炸的地点。为了避免地球周围辐射带的影响,这种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10~11万公里。为了避免宇宙射线触发探测器,发出假警报,卫星都是成对发射,相隔140~180度。这样一来,宇宙射线同时触发两颗卫星探测器的可能性就很小,从而减少了虚警。

总的说来,空间侦察与监视系统具有得天独厚的长处。目前,人们正从以下各个方面来提高侦察卫星的性能:携带多种遥感器,提高综合侦察能力;提高近实时侦察能力;提高卫星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提高抗攻击能力等。可以想象,未来的空间侦察系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肆』 侦察系统包括什么

从空中、海上回到地面,我们看到许多的兵器器材,还依然是用来作侦察的。太空的侦察卫星,低空、高空的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侦察飞机,地上的传感器,高倍率望远镜,炮射电视,尤其是众多的遍布陆海空军中的雷达,等等,真像是在编织一张张天罗地网,拼命地捕捉每一个可以捕捉到的信息。

侦察技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

从军事目的上说,可以分战略侦察和战术侦察。或者可以分作为长远目标作准备的,就像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收集;以及为近期的当前的特定目标的情报收集。

如果从空间地域分,那就有地面侦察,航空侦察,空间侦察,水下侦察。

要是从技术手段上分,大体有电磁波侦察,声学侦察,力学侦察等。细分起来,仅电磁波侦察一项,又有光学照相侦察,多光谱侦察,夜间侦察,雷达侦察,传感器侦察。

全世界军队中究竟有多少兵力用在侦察方面,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每天收集有多少信息,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有人写文章说,一架飞机飞到重要战区上空300米以上高度,可能会有1000部雷达跟踪监视。这话也许说得过了,但是有许多部并且性能不一的雷达监测,是肯定无疑的。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世界上侦察器材真多呀!

『伍』 防爆钢叉、盾牌头盔、防刺服属于什么

防爆钢叉、盾牌头盔、防刺服属于反恐防暴装备,根据要求的不同反恐防暴器材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杀伤性武器:手枪、冲锋枪、步枪、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迫击炮、无后座炮。

2、非致命武器:非致命武器概论、警用剌激剂、崔泪弹、动能弹、声学弹、 麻醉弹、染色弹、防暴枪械、警用防暴喷射器、电击非致命武器、捕撌多发射器、新型非致命武器。

3、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集群通信设备、短波通信设备、单兵任务电台、图像传输设备、指挥调度设备、GPS及GIS 。

4、侦察观测器材。

单警装备主要包括:

警服、警棍、手铐、催泪喷射器、强光手电、警用制式刀具、警用水壶、急救包、多功能腰带、防割手套等必配项目,以及枪支、对讲机、警务通、防刺服及多功能警用装备包选配等项目共15种。民警将按不同警种的工作需求,配备相应的警务装备。

防暴盾牌:

防暴盾牌是一种单兵防护装备,能够有效抵御各种攻击性冷武器,用于在镇暴过程中推挤对方和保护自己,可以抵挡硬物、钝器以及不明液体的袭击,也可以抵挡低速子弹,但是不能抵挡爆炸破片和高速子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警用装备

『陆』 侦察兵的侦察器械都包括那些

侦察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敌方的兵力部署、战术战略意图、兵力转移做侦察,为战斗发起做准备 主要武器有:匕首(刀,不能太大)、短突击步枪(微声冲锋枪也可以)、捕俘装备(麻药、绳索)、救生装备、定位设备等 侦察兵并不指一个两个,通常派出的是一个分队 分队中又分若干小队,有主抓的小队、有负责掩护的小队(比如狙击手和重机枪手)...

『柒』 侦查监视技术,是指在全时空内用于什么所采取的技术

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在全时空内用于发现、区分、识别、定位、监视和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察监视技术原理是:利用多种媒介传感器,探测目标的红外线、光波、声波、应力(振动)波、无线电波等物理特征信息,从而发现目标并监视其行动。各种侦察监视器材装备搭载不同的作战平台,就形成了对战场侦察监视的不同手段。


(7)临近空间侦察器材属于什么扩展阅读

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战场上的应用,使战场侦察与监视手段显著改善。侦察手段多样化,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大大提高了大面积监视能力、精确侦察能力、夜间或复杂条件下全天候侦察能力、实时或近实时侦察能力和识别伪装的能力,对作战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作战空间扩大:千里眼,顺风耳

现代侦察技术装备可以覆盖整个战场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纵深、大面积的侦察和监视。陆战场监视系统侦察纵深可达150千米以远;高空侦察机飞行距离4800千米,值勤时间12小时,每小时监视能力达38.9万平方千米;卫星侦察与监视可覆盖数百万平方千米,作战侦察距离的增大,为实施远距离作战提供了条件;又使传统近战战法受到严重挑战,必须探索新的对敌作战方式。

2、信息获取手段改善:装备先进,手段多样

侦察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情报侦察方式发生了变革,过去战场侦察主要是依靠侦察兵或特工人员使用目视观察器材进行侦察,而现代战争的情报侦察主要是使用配备有先进的光、电、磁传感器的侦察设备,获取军事情报,为制定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提供依据。使用现代侦察手段,可以深入敌人后方,全面详细地了解掌握战场的情况。

3、指挥质量提高:情报准确,及时性强

现代战场复杂多变,实时获得高质量的情报信息越来越显重要。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后,使获取信息的范围显著增大,速度和准确率也大大提高。高技术侦察装备这种实时、快速、准确传递信息能力和手段,极大提高作战指挥时效性。

现代侦察监视系统不仅能为指挥员提供直读、直观、直闻的不同距离的、全方位的、有声有色的情报,可用计算机的逻辑功能帮助计算、分析和判断,可对指挥员作出的计划方案进行“对抗模拟”,比较方案的可行性,以便于选择最佳方案,提高了指挥质量。

4、促进反侦察技术发展:以假乱真,以假当真

侦察技术在战场上的运用,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战场“透明度”越来越大,部队隐蔽行动企图更加困难,必须探索新的伪装方法和行动方法。如常用的伪装方法对目视侦察和微光侦察有效,但热成像器材出现后,这些方法失去了作用。高技术侦察设备大量使用,使战场目标的生存面临更大的威胁。为提高战场目标的生存能力和达成战役战斗的突然性,必须发展反侦察技术。

阅读全文

与临近空间侦察器材属于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的调节特性与什么有关 浏览:911
设备20万现金20万怎么写协议 浏览:130
仪表盘的油e代表什么 浏览:689
管道试压可以用阀门切断吗 浏览:448
空调管道阀门安装技术要求 浏览:20
过程控制实验实训装置实验报告 浏览:408
如何清除仪表盘上的保养提醒 浏览:964
浪琴机械手表如何调日历 浏览:191
实验室制氰化氢装置 浏览:183
三一335挖机液压泵轴用什么轴承 浏览:340
装置艺术设计教材 浏览:881
建恒超声波流量计是做什么的 浏览:452
煤气灶阀门拔不开怎么办 浏览:146
预作用报警阀汽包装置 浏览:375
中型饭店厨房设备要多少钱 浏览:536
铸造用耐高温涂料抛不掉怎么办 浏览:974
面点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540
卡扣机械鼠标怎么拆开 浏览:179
五金机电门市广告牌 浏览:427
车子空调怎么调制冷 浏览: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