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铁佛像从什么时候开始铸造
从唐朝年间。唐朝全国的铁产量远远超出前面任何一个朝代,最高年产量达到了800吨。制造佛像用铁有了充足的保证。
㈡ 中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的时间是在哪个年代
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春秋后期。
从近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之际铁器来看,有用“块炼法”制造的,也有用铸铁铸造的,更有把铸铁件经过加热退火柔化处理而成为展性铸铁的.①从炼得铸铁,铸成器件,进而采用加热退火的方法,对铸铁件加以柔化处理,必须有一个试验改进的过程.由此可以断定,我国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应该更要早些.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这种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们从公元前五一三年晋国铸刑鼎这件事,就可以了解这一点.我们知道,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的文字不多,总该有些条文,要把这些条文铸到铁鼎上,这个“铸型”不会大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的话,就不可能铸成功.毫无疑问,中国古代由于改进了炼炉的鼓风方法,提高了炼炉的温度,很早就发明冶炼铸铁的技术,使炼出的铁成为液体,从而加速了冶铁过程,提高了铁的生产率.这对于冶铁业的发展和铁工具的推广使用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到战国中晚期,冶炼铸铁和铸造铁器已开始分工,新郑郑韩古城的内仓、西平酒店村和登封告城镇,都已发现战国铸铁遗址.
告城镇发现了熔铁炉底及炉衬残片,还发现有拐头的陶鼓风管以及木炭屑,可见当时熔铁炉和炼铁炉同样以木炭为燃料.①近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以迄汉魏铁农具,大多数是铸铁制造的;在同时的手工业工具中,铸铁件也占很大比例.一九七七年七月长沙窑岭春秋战国之际楚墓出土铁鼎,口径二十三厘米(相当于当时一尺),高二十一厘米,腹深二十六厘米,出土时重三千二百五十克(相当于当时十三斤),金相鉴定表明含有少量石墨,基体为铸铁.
㈢ 生铁铸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㈣ 铸铁术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它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呢
铸铁术大概是在我国的公元前四世纪被发明出来的,后来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铸铁术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因为在商周时期,人们高度集中精力去发展青铜器这类的工业,这样就使人们的生产能力以及各类技术更加有了质的飞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铸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也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最开始人们研究铸铁技术的时候,发现铸铁技术与青铜铸件技术非常的类似,早期人们开始铸铁技术都是使用了白口铁,但是这类铁它很硬,而且不容易被弯折,弯折之后也会出现断开的情况,所以人们没有利用这种物质继续进行铸铁术。
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㈤ 古代从什么时候会炼铁
已知中国最早的铁器是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后确认为是用含镍较高的陨铁锻成。另外有同时代北京平谷的陨铁刃,河南商末的铜兵铁刃。
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就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块炼铁和生铁冶炼两种工艺几乎是同时生产。原始的炼铁炉是由石堆炼铁法改造而成的。在土中挖一坑洞,周围用石块堆砌,称为地炉。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加一层的放在地炉中利用自然风力进行燃烧,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冷却后,取出铁块。这种炼铁法叫块炼铁。其炉温大约1000摄氏度左右,离纯铁的熔点(1534摄氏度)相差甚远。块炼铁得到的铁质地疏松,还夹着许多杂质不坚韧,并无多大实用价值。后来经过不断的实践,人们发现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经过反复锻打,就可以把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此时铁的机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在反复锻打铁块的基础上,古人又得出了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因块炼铁质柔不坚,渗碳块炼钢又太坚硬,人们又发明了炼钢的淬火工艺,进一步提高了块炼钢的机械性能。
从战国到西汉,生熟铁并用平行发展。早期的铸铁都是白口铁,铸造性能较好。但是碳是以化合碳的形式存在于铁中,导致生铁脆硬,不耐碰击。因此,在战国早期,人们就创造了白口铁柔化术。即通过长时间加热,将白口铁中的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消除大块的渗碳体,这时提高铁的柔性起了良好的作用。
西汉,再块炼渗碳的基础上兴起了“百炼钢”技术。他的特点是增加了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这样既加工成型,又是夹杂物减少,细化和均匀化,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西汉中期,又出现了炒钢,即将生铁炒到成为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并进行搅拌,利用铁矿物或空气中的氧气进行脱碳,借以达到需要的含碳量,在反复热锻,打成钢制品。这省去了烦难的渗碳工序,又使钢的组织更加均匀。炒钢的发明,也打破了先前生铁不能转为熟铁的界限,使原先各行其是的两个工艺系统得以沟通。成为统一的钢铁冶炼技术体系。
㈥ 铁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
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铸铁的国家之一。炼铁技术最早出现在西亚地区(公元前2000年)。我国发明炼铁术虽然不是最早,却后来居上。春秋战国时期已懂得使用人力鼓风以提高炉温,冶炼出可以浇铸的铁水,铸造铁鼎。汉代发展为畜力鼓风,水力鼓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用煤炼铁。唐宋时期,铁产量每年超过1000万斤,铁器曾经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货物。先进的冶炼技术是我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欧洲11世纪开始知道使用水力鼓风炉,14世纪才得以推广)。
在中世纪的欧洲,只有修道院或者主教人士才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炼铁工业中去。炼铁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仰仗于宗教机构的势力。如1408年,不列颠的达勒姆主教建立了第一座有文件为证的,利用水力于鼓风器的熟铁吹炼炉。它的出渣口在炼炉之侧。此外,由于采用水力鼓风器,就有可能进行连续作业,从而可用高炉炼铁,高炉的特点是铁水和炉渣从炉口底部排出的。
16世纪的高炉在两侧各开一个口,一个是风口,另一个为出铁口。高炉第六天(一个冶炼期)大约只能出4~5吨铸铁。一座高炉贮存在不了这么多的铸铁。由于受到容积的限制,遂发展成早期的双炉。1549年,双炉能生产出重2200公斤的铁炉铸件。
在欧洲高炉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炉型相互竞争,一种是矮炉腹型高炉,和一种是高陡面炉腹型高炉。
175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了。在燃烧上用焦炭代替木炭,这种转变使炼铁业突破了束缚,不再为木炭的短缺而陷入困境。因为不仅民用燃烧需要大量木料,而且为了提高农业产量也在大量砍伐森林。因此,对于人口密度高的国家,要靠木炭来增加铁的产量是不易的。
到18世纪末,煤和蒸汽机已使英国的炼铁业彻底改革,铁的年产量从公元1720年的2.05×10000吨/年(大多是木炭铁)增加到1806年2.5×100000吨/年(几乎全是焦炭铁)。估计,每生产一吨焦炭需煤3.3吨左右。但是,高炉烧焦炭势必增加碳含量,以致早期的焦炭生铁含碳在1.0%以上,全部成为灰口铁即石墨铁。
高炉的尺寸在18世纪内一直在增大。从公元1650年约7米,到1794年俄国的涅夫扬斯克高炉已增高到13.5米。因为焦炭的强度大,足以承担加入的炉料的重量。大多数的炼炉采用炉缸、炉腹和炉身三部分按比例构成。19世纪末,平滑的炉衬公认为标准的炉衬,这基本上已经是现在的炉型。炉底直径约10米,炉高约30米。全部高炉都设有两只以上的风嘴。另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采用热风。20世纪后,现代钢铁业就蓬勃发展起来。
㈦ 什么时候开始铸造铁
我国的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了。
㈧ 我国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器的
春秋战国时期,铁的发现和炼铁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各方面的发展。炼铁技术的快速进步是在长期积累的青铜冶炼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铁的使用在春秋时期不广泛,战国时期的情况将大不相同。解放后,战国中后期出土了大量的铁农具或铁器。在辉县魏墓、长沙楚墓和兴隆燕遗址发现的铸造农具的铁制工具或铁制模型有几十种。其中辉县古圩村五座魏墓出土了犁铃、铁锅、铁塞、锄头、镰刀等58件农具。
春秋时期以后,对边疆的争夺仍在书本上继续。位于北部的燕国也扩大了新开垦的边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战国时期遗址和墓葬的分布比西周和春秋时期要广得多,这是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的表现。这一时期的犁在结构上仍然很原始。它的形状前端锋利,后端宽,前端笔直,但它还配备了犁壁。因此,这种犁只能破土划沟,而不能翻转土块。锄头和其他农具也必须辅助起垄和播种。同时,犁窄而轻,土壤不会太深。
㈨ 造铁技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铁矿石从地球产生就有了。我国开始冶铁的时间大约在春秋时期,在春秋晚期,我国已用 高温液态还原法得到生铁并用来铸造农具和兵器。
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开 始有炼铁业: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铁器才基本上从日常用具中排挤了铜器而占统治地 位、中国商代铜钺上就镶铸有铁刃,表明中国在公元前1000多年就熟悉了铁的锻造性能。 化学符号Fe来自铁的拉丁文名ferrum。.也有文献记载,赫梯帝国(前14世纪初~前12世 纪) 是最早冶铁的国家,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