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给生产部员工培训了计量器具的使用,培训总结材料怎么写
摘要 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计量员培训。为了进一步提计量仪器仪表的管理水平和增强自身的技能,我认真的进行了学习。
⑵ 什么是计量仪器
比如量筒就是计量液体的仪器,比如电子秤就是计量重量的仪器,比如直尺就是计量长度的。
⑶ 怎样填写计量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事实描述:检查发现,酸度计等器具报废,原因为检定不合格。但设备
测量仪器
一种管理方法,结合计量器具的管理方法意味着:
1测量仪器制造过程控制工艺参数; 2测量产品。 3生产过程;;
4家企业为环境监控,安全测量仪器;。测量
5家企业为采购和仓库设备。家电。
二,公司各部门的设备管理责任
1,登记和质检部门
1.1负责测量仪器,备案,检查,修理,大修和传出;
为> 1.2通知负责制定公司的定期检查使用部门计量器具和检验程序的下一个开发周期;
1.3负责使用部门的指导,监督和评估计量器具的管理; 1.4负责
1.5负责测量在仲裁中使用仪器的过程;;计量
1.6负责报废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管理和处置及测量仪器公司的采购技术,实用,经济的质的设备。
2,
2.1使用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良好的测量仪器,负责测量仪器的完整性。
2.3事故负责违规行为和使用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发生的;
2.2测量仪器,负责本部门的收购,转让,停用,封存,报废,并提出书面报告质检部的书面报告,质量控制部门。
3,采购部负责所有采购
3.1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并负责采购的质量;
3.2,负责计量器具不合格的采购回给供应商更换或索赔。
4,物流
4.1负责测量仪器维修的登记和保管的采购;
4.2负责发放工作计量器具;
三,测量仪器的采购,检验,入库,领用
1,采购
1.1采购部门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填写“申请单”,由主管机关签署并支付负责采购部采购;
1.2采购部应按照“征用”的采购要求,将被允许确定的测量仪器,型号,规格和数量的名称;
1.3购买测量仪器必须是合格产品;并有完整的数据。
2,测试
2.1购买测量仪器必须首先发回的QC检验;
2.2 QC成果要由相应的检验报告出具的测试。本公司没有办法检测,外部链接和提交。
2.3的设备上,用于测量仪器,测量仪器要求设备制造商提供合格的相关文件。可以通过质量控制部门被删除负责检查;不拆,三方确认由质检部,设备部后,为了确认资格使用部门。
3,仓储
3.1测量仪器的检查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测量仪器和检验报告
3.2储存仓库应被放在一起;
3.3仓库测量这已经在存储日常维护工作的工具。
4,领用
后的过户手续4.1固定资产类测量仪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应被视为使用部门领用完成;
4.2非固定资产类测量家电,根据使用领用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四
⑷ 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人员验收意见怎么写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⑴ 评审制度 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 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和各项指标测试结论,确认无质量问题方可验收。仪器设备经验收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交付使用。 ⑶ 使用制度 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建立设备使用制度,对人员、工作环境、设施条件、维修、保养等提出明确要求做作出规定。 ⑷ 记录制度 记录是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保证设备正常运销的一项基础工作,对设备管理的责任落实、制度执行及管理程序的运行和完善都很重要。每台设备从计划选购到淘汰都应保持完整的记录,内容除一般性设备档案外,还应设备购置、检定、维护的计划,论证意见或报告,调试验收报告,设备使用和校准记录,仪器故障和维修记录,运行状况,性能变化,异常现象及整改情况等。 ⑸ 核查制度 核查是证实设备符合技术规范,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举措。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后,应按照技术规程和说明书,采取自校、比对等方法,校准主要性能参数,保证仪器的准确度和量程范围符合要求。质量管理组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记录等情况,对新购置或租借的设备、现场检测使用的设备、使用频繁或漂移较大的设备,应制定核查程序,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 校准 ⑴ 校准的定义 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装置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该定义的含义是: ①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对包括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器具的特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 ② 将测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标准所复现的量值 ⑵ 校准的目的 ① 确定示值误差,并可确定是否在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 ② 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可调整测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 ③ 给任何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给参考物质特性赋值; ④ 确保测量器给出的量值准确,实现溯源性。 ⑶ 校准的依据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校准的结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校准结果。 检定 ⑴ 定义及检定对象 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9.12条》)。检定是法制计量工作中计量器具控制(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9.6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我国在1987年由国家计量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共分十二大类千余种,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即用于贸易结算、安全保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55项;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又增补了强检工作计量器具4项6种。强制检定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这些构成了我国计量器具检定的对象。 ⑵ 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 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分为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行政管理要求,具体操作是对其进行计量检查、技术检查和行政检查,这三方面的检查也称为检定的三分量。 ① 计量检查 确定计量器具的误差及其他计量特性,如测量不确定度、示值误差、准确度等级;稳定性、重复性和漂移;读数装置分辨力、分度值、电磁干扰敏感度等。 ② 技术检查 为满足计量要求而必须具备的结构、安装要求,读数的可见性,是否存在欺骗的可能等。 ③ 行政检查 包括标识、铭牌、型式批准、检定标记、许可证标记、有关证书及有效期、密封,锁定和其他计量安全装置的完整性、检定、修理和维护记录等。 ⑶ 检定的依据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在检定结果中,必须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 ⑴ 校准不具法制性,是自愿溯源的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是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⑵ 校准主要用以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符合性的全面评定。 ⑶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做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必须是检定规程。 ⑷ 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⑸ 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通知书。 仪器设备档案及标识管理 对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的考核关键在四个方面: ① 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配齐。配齐的概念是不仅包含的参数要齐,而且其量程和准确度要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 ② 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③ 计量仪器设备必须溯源到国家基准; ④ 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帐目清楚、档案齐全、管理有序,仪器设备实行标识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 按每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建档,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仪器设备履历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制造商、出厂编号、仪器设备唯一性识别号、购置日期、验收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用途、主要技术指标等; ② 仪器购置申请、说明书原件、产品合格证、保修单; ③ 验收记录; ④ 检定/校验记录及检定证书; ⑤ 校验规程(必要时); ⑥ 保养维护和运行检查计划; ⑦ 定期归档的使用记录; ⑧ 保养维护记录; ⑨ 运行检查记录; ⑩ 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 仪器设备标识与随机资料 ① 编号标识 所有仪器设备均应进行标识,且每台仪器设备的标识必须是唯一性。 ② 状态标识 根据检定/校准、比对或验证结果对仪器设备粘贴可用性识别标识。可用性识别标识分为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 a)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合格证 ● 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者; ● 经符合程序的校准,其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 ● 上述条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现,经过比对验证证明其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 不需检定的,经检查合格的辅助设备。 b)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准用证 ● 多功能检测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验合格; ● 经检测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 ● 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 c)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停用证 ● 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 ● 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 ● 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 设备编号; ● 证书批准日期; ● 有效期; ● 对仪器状态进行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 ● 负责对仪器设备受控状态进行确认的检查人员姓名; ● 对准用证应有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 ● 对停用证应有开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 ● 随机资料 随机资料包括操作规程、仪器说明书复印件、在用的使用记录等。 仪器设备异常情况控制 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如误用、误操作、超负荷(过载)或事故时,发现检测精确度不符合要求,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校准/检测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经重新检定、校准或检测证明运行满意方可使用。由于仪器设备异常情况的原因造成对检测工作影响时,按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 ⑴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作用 为保证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期间运行状态和性能符合检测工作要求,在此期间需要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即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对核查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作出判断。有利于检测机构动态掌握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并根据运行检查的结果合理确定检定/校准间隔,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可信度,而且可以缩短由于仪器设备功能异常对检测数据的追溯期,因此,检测机构应在检测设备的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进行运行检查。 ⑵ 需要进行运行检查的仪器设备 在以下情况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运行检查: ① 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 ② 漂移率大的仪器设备; ③ 经检定,但在检定有效期内已长时间不使用的仪器设备; ④ 使用一段时间发现稳定性不好或检测精度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 ⑶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方法 ① 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精密度、灵敏度、检出限、信噪比、分离效能、加标回收率等)进行检查; ② 用两台或多台同型号/规格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结果比较; ③ 利用仪器设备的自校功能进行检查; ④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验。 ⑷ 实施运行检查注意要点 ① 运行检查的性质不同于检定/校准; 运行机制检查发生的时间是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它通过验证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稳定性,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度。 ② 运行检查要运用核查标准进行过程控制 运行检查的实质是过程控制,是检测机构使用核查标准对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过程控制。使用核查标准进行运行检查,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核查标准,对被核查仪器设备的常用检测点进行核查;其次在运行检查的检测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监测,建立核查数据库,通过绘制极差控制图、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等控制图的方式来检测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 ③ 实施运行检查的仪器设备一般是重要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 并非所有重要检测设备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核查标准,因此《评审准则》9.6条有“适当时”进行说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核查标准,在检定规程建议有效期内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工作,也是保证仪器设备量值准确的一种常用手段。 ④ 运行检查应文件化,记录保存分析 对仪器设备实施运行检查时,应制定各种重要仪器设备运行检查的作业指导书,具体描述实施运行检查的过程,重点是核查标准的稳定性分析及选择、核查测量点的确定、核查频率、控制图的绘制和核查数据的分析。每次核查数据应按记录控制程序妥善保存。
⑸ 关于测量仪器使用的报告该怎么写
不满足需要,要有根据,比如标准换了还是计量不合格
可以从提高效率和数据采集上来提传输,比如可以数据分享和实施测试
用的久了不方便不是理由,应该从指标下降和劳动生存率2个方面来提
⑹ 计量法培训总结怎么写
计量员培训学习总结
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
让我有幸参加了计量员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
计量仪器仪表的管理水平和增强自身的技能,我认真的进行了学习。
这次培训学习了
《计量基础知识》
,
《压力仪表检定》
,
《温度一二次仪表的检
定》
,为了使这次培训更加实用,先按照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和使用要求,严格
检查计量器具,
再按操作步骤分步进行,
如操作中出现错误,
必须现场指出,
并
立即纠正。培训内容如下:
一:计量仪器的重要性
1
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2
计量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和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3
计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法定计量单位
1
国际单位制
-
辅助单位
2
国际单位制
-
导出单位
3
国际单位制
-
词头
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
5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6
计量值的换算
三:测量基础知识
1
测量方法
2
有效数字
3
误差
4
精度
5
偏差、标准偏差和公差
6
测量不确定度
四:计量仪器的配备与选择
计量仪器的配备要求
1
物料进、出厂的计量仪器;
2
原材料消耗和半成品流转的计量仪器;
3
定额指标管理的计量仪器
计量仪器主要特性
(
1
)有关工作范围的特性
(
2
)有关工作条件的特性
(
3
)有关响应方面的特性
(
4
)有关准确度方面的特性
(
5
)有关性能方面的特性
4
计量仪器的选择、采购
五:计量仪器的管理
1
计量仪器的验收、入库;
2
计量仪器的分类
,
计量管理体系建立;
3
计量器具借用、领用、保管制度
;
4
计量仪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
5
计量仪器周期检定、检查制度;
6
计量仪器的标志;
7
不合格设备及其数据处理。
六:计量仪器校准
1
测量标准的基本概念
2
检定、校准、比对的概念
3
强制计量管理(检定)的仪器
4
计量检定规程
5
检定
/
校准的人员资格要求
6
检定
/
校准的环境要求
7
校准周期的确定方法
七:国际质量
/
环境管理标准对计量的要求
1
ISO9001
标准
2
TS16949
标准
3
ISO14001
标准
4
量规、仪器管理作业常见之缺失
5
体系审核中常见量规仪器管理作业缺失
通过这次培训,
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仪器仪表的管理和检定,
尤其是在实际工
作中如何做好仪器仪表的维护和安装学到了很多方法,
并且对生产中如何控制仪
表和搞好仪表管理做了全面分析。
作为一名仪表员工,
我感到这次培训非常及时,
也很实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要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
很好的运用到现实
的工作中,为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⑺ 药品计量器具检定记录怎么填写
实验室安全测试和人员健康保护规定一般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化学药品的性质与危害性,熟悉电器(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以防止中毒、化学烧伤、火灾与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应设有必要的防护用具和防火设备,如防护手套、防护口罩、通风橱、灭火器等。具体防护和自理措施如下:1、防止中毒1.1 按有关规定使用化学药品,无标签或标签模糊不清的化学药品不得使用。使用剧毒药品必须严格执行《剧毒品、爆炸品等危险品管理程序》。1.2 不得在实验室内喝水、吃饭、吸烟,以避免因偶然过失而引起中毒。1.3 实验结束后必须洗手。在使用有毒或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必须带上防护手套。若不慎使其接触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1.4 对可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气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并且操作者的头部应该在通风柜外面,以防发生中毒。1.5 化学药品(尤其是毒品)浅落在实验场地上时,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溅落在地面上的汞可用稀碘液或硫磺粉处理。2、防止火灾与爆炸2.1 按化学药品试剂管理规定,使用挥发性有机试剂时应随用随取。未用完的少量试剂可临时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较低的暗室内。对易挥发及易燃的有机溶剂,加热挥发浓缩时,应在水浴上缓慢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2.2 开户易挥发试剂瓶时,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更不应在火源附近开启。2.3 黄磷、金属钠及钾等须特殊保存。黄磷在水中保存,金属钠及钾可在煤油中保存。易爆炸的苦味酸、高氯酸和高浓度的过氧化氢等药品应放在低温处单独保存,更不得与其他易燃物质存放在一起。3、防止腐蚀、化学灼烧、烫伤3.1 使用强酸、强碱、浓过氧化氢等具有腐蚀性、刺激性的化学药品时要戴上胶皮手套。3.2 稀释硫酸和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放热药品时,必须在耐热溶器中进行(烧杯)。稀释硫酸时,应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硫酸倒入水中,绝不可将水倒入硫酸中。4、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4.1 使用新电器设备前,首先应了解该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要盲目接电源。4.2 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要好,且必须有接地线的安全措施。4.3 严禁用铁柄毛刷清扫或用湿布擦电源开关,以防触电。4.4 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立即用干沙、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扑灭火灾。5、事故的急救和处理5.1 吸入有毒有害物质的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让其平卧,脚稍抬高,解开领扣使呼吸畅通,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5.2 对烫伤应立即妥善处理,并注意保护伤口不受感染。对眼睛、皮肤的化学烧伤,首先用大量清水洗涤,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5.3 一般化学烧伤的处理方法。5.3.1 当浓碱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乙酸洗涤或撒上硼酸粉等。5.3.2当浓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的碳酸氢钠洗涤或撒上氧化镁粉等。
实验室自校规程编写基本要求1、概述概述部分主要简述受检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构造(包括必要的结构示意图)。如果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和构告比较简单,认为不必要介绍和说明时,该部分内容可以省略。2、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应着重规定与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为:2.1 准确度等级(如无等级可以省略)2.2 计量性能,如准确度、灵敏度、稳定度等。2.3 物理(或机械)性能,如密度、粘度、强度、硬度、强单性、耐摩性、耐蚀性、抗干扰能力等。2.4 安全可靠性,如绝缘强度、密封性能、铅封要求和其他安全防护措施。2.5 外观质量要求,如边面粗糙度、刻度清晰度、以及对划痕、碰伤、毛刺、裂纹、气泡等方面的要求。2.6 其他有关使用要求。3、校验项目校验项目指受检计量器具的受检部位和内容。确定校验项目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合理,切实可行。其中,按照具体情况,有的计量器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校验项目,可以与新制造的校验项目有所区别。4、具体的校验方法具体的校验方法是对计量器具受检项目进行校验时所规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校验中所有的公式以及公式中使用的常数和系数都必须有可靠的根据。5、校验结果的处理校验结果的处理是指校验结束后,对被校计量器具的合格或适用性作出的结论。计量器具必须自校合格后方可使用。校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6、自校周期自校周期指受检计量器具相邻两次校验之间的时间间隔。校验周期的长短应根据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和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应根据本单位使用情况确定一个最长周期。7、附录和附加说明根据计量器具校检的需要,附录可以包括以下部分:7.1 对技术内容的补充说明7.2 各种专用校验装置或工具的有关图形或说明7.3 校验记录表等文件格式7.4 各种分度表、计算表和参数表7.5 校验数据处理(包括数字修改)和计算举例7.6 其他有关技术内容介绍7.7 起草人姓名和审批人姓名
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计量范围量的名称仪器设备编号检定规程检定单位溯源至强制检定力学质量天平JJG156-1983计量检定测试机构国家基准Y质量玻璃量具JJG196-1990Y压力压力表JJG573-188Y温度测温元件温度计JJG161-1994Y热力学温度高温炉JJG75-1995Y烘箱、干燥箱、培养箱JJG75-1995Y化学质量气相色谱仪JJG700-1999计量检定测试机构国家标准物质Y液相色谱仪JJG705-1990Y气相色谱仪-质谱仪N液相色谱仪-质谱仪N薄层色谱仪N质量分光光度计JJG178-1996计量检定测试机构国家基准Y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JJG682-1990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JJG689-1990计量检定测试机构国家基准Y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JJG594-1990Y旋光仪JJG536-1998Y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校准检测中心国家标准物质N
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样品处置规定本规定包括储存样品的分类、保存样品的界定、保存期限和数量、样品的运输和储存条件。1、保存样品的分类常温保存样品:指需在常温下(15~25℃),在保存期内性质较为稳定、不易腐败变质的样品;或指某些测试项目不会发生变化的样品。冷藏保存样品:指需在0-4℃内保存,而且不能结冻的样品。冷冻保存样品:指经冷冻加工,需在低温下(-18℃以下)保存的样品。2、保留样品的界定指在样品保存期内,其全部或部分属性不随时间变化的样品。3、样品保存期限与数量样品保存2个月(测试细菌的样品除外)。有争议或其他要求的样品保存期可适当延长。每个保存样品的重量应不少于二次测试所需量。4、样品运输、储存条件5、特殊样品的处理测试工作中若发现带有致病菌的样品,应及时高压灭菌处理。其他特殊样品,如河豚鱼、贝类毒素超标的双壳贝类等,应选择固定场所深埋或焚烧处理。
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样品室工作职责一.接待上门办事群众热情,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二.负责与客户协商,产品检测方法、判断依据、发证时限、取证方法等事宜,并协助客户细致填写好委托单。三.收样时以下几点必须做到明确清晰,样品性状、检测内容和方法、产品检测和判断依据、出证时限、检测服务金额、报告取拿方式、样品处置方式、委托方联系地址与电话。四.样品接收后,负责按样品管理程序进行登记编号,样品及时发放,以便尽快检测。五.留样物品及时填写登记表,按种类及存放条件分类存放,堆放整齐,标识清晰,对易变质样品应进行相应特殊储放。按一定程序和手续进行处理超过保留期样品。六.收到检验报告后,及时评价,认真细致地核对检测报告底稿的检测数据等,及时打印,打印后交质量负责人核对签字,盖章。报告一式二份,一份包括各科原始材料装订成册后存档,一份登记后发放到委托单位。七.做好保密工作,打印报告的电脑要加密,打印材料不得随意出借,其他工作人员和客户不得随意翻阅材料。八.负责样品室的安全,卫生整洁,经常记录样品存放条件。九.经常征求客户意见,收集汇总客户反馈意见和建议。十.未成年人请勿入内。
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试剂仓库管理规定一.试剂应有采购申请,并建立领用消耗登记。二.危险品的采购必须指定熟悉业务的专人负责。三.剧毒药品存放保险箱,仓储保管危险品应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双人管、双人发、双人运、双把锁、双人用)。四.库区和库房内要经常性保持整洁,严禁烟火,闲人免入。五.库内试剂应科学分类存放。六.试剂应遵照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求助: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菌(毒)种管理制度1.菌(毒)种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于安全的地方,双人加锁。保藏条件4-10度。工作调动时应全面交接。2.保存菌(毒)种应于规定时间内定期转种(6个月),移种时应在无菌室或接种罩内进行,以防污染。3.保藏的菌(毒)种须有详细登记,内容包括菌种编号、来源、名称、型别、分离期、传代记录等。4.菌(毒)种保管过程中发生菌种变异或死亡应在档案中记载,并报告科室负责人。5.一、二类菌(毒)种领取使用,应有二人参加,按有关规定办理。因工作需要领用三、四类菌种,须保管科室负责人同意。外单位需用菌种,一律凭介绍信经中心领导批准后方可领取。一、二类菌(毒)种一律不得向外单位发放。6.菌(毒)种保存范围、转移、销毁等须严格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7.所有菌(毒)种须派专人领取,不得邮寄。8.未经批准,个人不得以工作之便,进行国际、国内各类菌(毒)株交流。9.菌(毒)种管理人:
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洁净室管理规定一、概 述:本实验室系一密闭实验室,利用鼓风机送入新风通过初滤、中效过滤及紫外线灯杀菌等措施,使达到洁净无菌的目的。室内达一万级,工作台面达百级洁净度。专供无菌试验或需要洁净的实验使用。二、操作规程:1、实验前1h开通空气过滤和空调系数,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和实验器材,实验前0.5h打开紫外线灯消毒。2、洁净室工作人员手消毒用碘伏浸泡5min,室内消毒用0.5%过氧乙酸。3、进入洁净室前应充分洗净双手,在一更脱下外套、鞋子后进入二更穿戴专用隔离衣(衣裤)、口罩、帽子、换上专用工作鞋,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并擦干。必要时应带手套、穿橡胶鞋。开启风淋开关进入风淋室,作360°旋转活动,待风淋自动关闭后,进入洁净室开始工作。4、实验过程中,实验器材、实验标本进出洁净室,一律通过传递窗。5、实验完毕后,取出所有物品,用消毒液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再开机送风,净化空气0.5h,同时打开紫外线灯消毒。6、严禁在洁净室饮水、进食、抽烟,工作中尽量不说话、少说话。不准在洁净室存放与洁净室无关公私物品。7、实验中废弃物须置于容器中,集中消毒。所使用的隔离衣、鞋与个人防护用品须经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三、注意事项:1、净化实验室应做好温、湿度记录,运行状况及维护记录。2、经常保持洁净室整洁,每月大扫除一次,测定空气细菌一次,必要时更换滤膜,保证应达到的洁净功能。3、控制进入洁净室人员数,与实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微生物检验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一、内容和方法: 1、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控制微生物检验方法必须依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检验方法进行。采用非标方法时,必须严格按《程序性文件》中 ****/02-07《检测工作偏离方针、程序或标准(规范)的例外许可规定》执行。2、微生物检验环境的控制2.1 经常性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室间污染和实验室感染发生。2.2 对染菌物品及废物应按照本中心“三废”处理制度消毒灭菌后才可清洗或废弃,防止污染环境。3、仪器和设备功能的控制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记录,并做好运行检查及仪器维护。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使用鉴定合格的培养基是保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凡用原料配制或以干燥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都应符合以下一般要求与质量鉴定要求。4.1 购入新批号干燥培养基时,应用已知标准菌株作质量鉴定,方可使用。4.2 配制培养基应有培养基配制记录。4.3 培养基一般质量要求(1)、外观:培养基应有明确标记与配制日期。液体培养基应清晰。含倒管者,倒管内应液体充盈,无气泡;固体培养基应保持适当的硬度,接种前无菌落。(2)、PH:不定期抽样检查,要求在规定PH±0.2内。有指示剂的培养基要保持应出现的颜色。(3)、倾注琼脂平板的体积一般为15ml,斜面不超过2/3。(4)、无菌试验:无菌分装的培养基应在培养箱(36℃)过夜,无菌生长才能使用,高压灭菌培养基应随机抽样5-10%作无菌试验。(5)、保管:培养基应放在适当温度保存,制成平板培养基于冰箱保存。(6)、使用:在培养基有效期内使用,使用时观察培养基是否变质。4.4 常用培养基质量鉴定要求:用已知特性的,稳定的标准菌株作观察菌进行培养,出现观察指标中状态的培养基,判为合格培养基,使用。否则,不予使用。5、诊断血清的质量控制5.1 诊断血清必须贮存于4℃冰箱,用毕即存冰箱,防止污染。5.2 使用前应检查血清有否生霉染菌,有则不用,并注意在效期内使用,若过期血清应经鉴定认为可用才准使用。6、标准菌株的质量控制:管理和使用应严格按照《菌(毒)种管理制度》执行。7、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下发的盲样考核即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和中心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人员比对验证实验。二、考核与评价 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微生物质量控制情况对照计划要求进行检查并作出评价。
实验室化学药品、微生物培养基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卫生理化检验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检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检验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误差,以便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确保实验室内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根据我中心《质量手册》中的质量方针要求《程序性文件》规定,现制定《卫生理化检验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一、内容和方法 1、检测方法的控制 检测方法必须依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检验方法进行。采用非标方法时,必须严格按《程序性文件》中*****/02-07《检测工作偏离方针、程序或标准(规范)的例外许可规定》执行。 2、检测环境的控制 2.1 经常性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工作,检测的工作环境条件严格控制达到仪器使用的要求及检测方法所规定的要求。 2.2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应按照本中心《“三废”处理制度》执行,防止污染环境。 3、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控制 3.1 所有使用仪器、设备购买、使用、维护、管理按本中心相关《程序性文件》、《作业指导书》执行。 3.2 标准物质的购买、配制、管理和使用须按相关《程序性文件》执行。 4、抽样的质量控制 根据样品的特性选用相应采样器具(包括冷藏条件),按照规定的随机抽样方法采集样品,抽样程序和样品管理按相应《程序性文件》执行。 5、常规监测质量控制 5.1 要求每次测定样品必须进行空白试验,测定成批样品时,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一般要求水样回收达95-105%,食品、空气、生物材料的样品回收率达85-110%。当回收率低于或超出上述规定范围时,应查找原因,直到回收率符合上述要求为止。 5.2 标准曲线的绘制与线性检验:应用标准曲线的分析方法在初次使用时,可通过绘制校准曲线以确保其检测上下限和测定范围(线性范围)。为使分析结果的误差限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测定范围可规定在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之间。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性,规定每批或每次测定样品时必须带标准曲线同时进行。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应大于或等于0.995,否则应找出影响标准曲线性关系的原因并可能加以纠正,重新测定及绘制新的标准曲线。 5.3 质控样品的分析,质量控制样品的基体应尽量与检测样品基体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相同或相似,其浓度应在检测样品的浓度范围之内,质控样品可以本单位配制也可购标准物质。质控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测定时间必须与检测样品同批进行。如发现质控样品的偏差大于测定方法提供的相对标准偏差的2倍,应立即停止测定,采取措施。并对上次质控以后所测的样品重新测定。 6、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样品测定完毕后,必须检查数值记录是否准确,有否遗漏,计算有无差错,结果有无复核,报告有否签名等。对于测定结果低于检出限的数据,应报告小于检出下限,如果报未检出,应注明检出下限。 7、自拟“技术校核方法” 7.1 积极参加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及上级中心下发的盲样考核即进行实验室间比对。 7.2 使用数理统计技术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7.3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7.4 进行室内检测人员比对。 二、考核与评价 质量管理办公室对检验科是否进行质量控制基础试验和日常检测工作质量控制进行检查。
⑻ 评述性文字怎么写
外交述评、军事述评、股市评论、体育评论等,以及文献综述之类,都属于评述。以文献综述为例的写法:
1、文献综述的格式
一般都包含四部分:前言、正文、小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2、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3、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能表达综合的内容,可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4、小结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以30条以内为宜,以近三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8)计量器材评述怎么写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
2、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尽可能是近三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
3、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
4、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5、勿大量罗列堆砌文章。文献综述的目的不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不是读书心得清单。
6、勿选择性地探讨文献,要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
7、勿用过于绝对的词语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如“已经阅读完该领域内全部文献”“最新最全面”等主观绝对的表达方式。
⑼ 半年没上班,现在写年终总结,100~200字,从事计量仪器管理,该怎么写合适。
因为你是做管理的,管理的考评一般有
工作能力: 2010年度积极学习工作相关的计量专业知识,对一些的新的国家过程和管理规定充分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公司计量产品的发展规划,从全局出发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包括计量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计量知识的宣贯
工作责任:计量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公司销售的计量产品的合法性,在公司领导下对公司计量产品的质量负责。承担的责任直接关系到公司计量产品质量与合法性,对公司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承担本部门的管理工作,指导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工作与学习。
工作强度:主要负责公司产品(或者计量仪器设备等)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工作态度:从工作至今都保持着一份积极的工作热情,做事情责任心强,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勇于承担工作,维护公司的利益。
沟通协作:计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公司很多部门共同努力才可做好的工作,计量管理主要负责各部门相关工作的协调工作以及将国家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分解到公司各个相关的工作部门,这就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需要简明扼要的阐述要点,善于领会他人的观点。
分析总结:对工作进行分阶段总结是我的工作习惯,对前一段工作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摸索规律,为以后的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制订工作计划
缺点和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与同行业的相比,目前计量知识不够丰富,基本上处于中等水平,经验不足
⑽ 评述的题目怎么写
评述的题目:将你要说的事用一句最简短的话说出来就是评论文的题目。
评述的题目报告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评述的题目特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
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报告提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