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铸造剑刀属于什么材料

铸造剑刀属于什么材料

发布时间:2022-07-07 06:58:59

① 古代人怎么铸剑,用的什么材料

仔细看下面的内容,是用窑的。

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铸造一件铜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 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是范型上进行的。

(二)调剂 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规律,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提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合量的界限,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于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适于充作剑材的既坚且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作四等分,铜(金)占三分(百分之七十五),锡占一分(百分之二十五)。
近年来,冶金史研究者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时期的中原铜剑实,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很接近,大致在百分之七十五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较高的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些。这种差别可能因为,《考工记》“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铜和锡,而铜实物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之,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如此,则青铜剑实际成分中其他非铜元素的总量也就大致接近百分之二十五了。
撇开文献和实物的上述差别不管,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万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有所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百分之七十五上下和锡百分之十六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律,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便也会不尽相同,而呈现在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三)熔炼 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液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

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

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

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

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

温度再高,铜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度,一进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太多气化跑掉了,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

然后可铸也。

销炼成熟,可以浇铸了。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这里。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更番,重复煎炼。

(四)浇铸 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

(五)铸后加工 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

——装置附件,配齐剑具;

——砥砺开刃。
这样,铜剑的制作就最终完成了。但在使用过程中,剑器还要时常修治砥砺,故当时可能有一类工匠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汉代称这类工匠为“削厉(砺)工”,其技艺又称“洒削”之技。削砺就是刮削砥砺的意思;洒削,指磨刀以水洒之,泛指修治刀剑。

西汉景帝时,大臣袁盎被刺,尸体上弃有凶器,是一柄新修治过的剑,官府就在长安的削砺工中访查,一工匠说:这把剑是梁王的某位郎官来修治的。由此便查出了主使人梁孝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战国晚期大学者荀子的一段话来概括铸造铜剑的整个过程:
刑(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剂)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

黄白杂则坚且牣

战国相剑术士曾说:

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这种精良之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复合剑。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一些科学先进的工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铸造复合剑的技术最为突出。

所谓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的青铜剑。其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断折;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硬度高,特别锋利。因而刚柔相济,是古代铜剑的精品。其铸造方法也与普通铜剑有别。普通剑之剑身系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二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剑刃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

从冶金史研究者检测的一些复合剑实物得知,其剑脊的含铜量要高于一般铜剑,含锡量则低于一般铜剑;刃部的情况相反,含铜量低于一般铜剑,含锡量高于一般铜剑。如果单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制作整剑,势必过于柔软或过于刚脆,但以之分别制作剑脊和剑刃,就获得了超过一般铜剑的更为优秀的性能。这是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高超工艺,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境界。

复合剑的脊部含铜多,故呈黄色;刃部含锡多,故泛白色。剑脊和剑刃判然异色,正如相剑术士所言,所以有人称之为“两色剑”。又由于这种剑表面看起来,剑脊像是镶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称之为“铜镶剑”或“插心剑”,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名称。

器表之谜

近年来,许多冶金史研究者注意到中原地区出土的一些战国铜剑,表面呈深绿色或灰黑色,虽在地上埋没两千多年,仍光亮而不锈蚀。对这些剑所作检测揭示,其表层硬度要比深层高出许多,而且远远超出普通铜剑的表层硬度。因此学者们推测,这些剑铸成后,可能进行过特殊的表面处理,使器表生成一个复盖层,异常坚硬而不锈蚀,既显著提高性能,又起到防腐蚀的作用。有学者对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揭示,其表层组织中含铬,是三价铬化物Cr2O3,因此他们认为剑的表面经过了铬化处理。又有学者对另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揭示,其表面是一层土漆和二氧化硅所形成的高聚物涂层,即生漆漆膜。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刚开了一个头,要彻底揭开战国铜剑表层组织之谜,还有待于更全面,深入的检测和分析。

见若狐甲而利钝识

《淮南子·氾论训》记:

薛烛庸子,见若狐甲于剑而利钝识矣。

意思是说,齐国薛邑有一位烛庸子,只要见到剑身上指甲盖那么在原一块,就能够鉴别出这把剑是利还是钝。看来,烛庸子精于相剑,并因此而闻名。

所谓相剑,即通过观察器身外表(包括器形、文理、颜色、光泽、铭文、装饰等),来鉴别剑器的优劣和名剑的真伪。战国社会上专门有一类术士以此为务,被称为“相剑者”。《吕氏春秋·疑似》称:“使人大迷惑者,患剑似吴干者。”可见,即使是相剑术士,对于一般铜剑之貌似名剑也很头痛,要予以鉴别,就必须精通铸剑之术,能够识别优劣。故相剑术又以铸剑术为基础。《吕氏春秋·别类》记:“相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这句话大概出自相剑术士的相剑经,它就是以铸剑术为依据,结合铜剑的形貌特征和流传使用情况等,即今之所谓掌故,这样才能够最终鉴别名剑的真伪。《吴越春秋》记有薛烛为越王允常相剑的故事,他事先并不知情,仅凭观察,判明了各剑的名称、优劣,并历数其特征、来历和流传始末。这虽是后人编造的传说,但大致反映了相剑的情形。
《韩非子·说林上》也记有一则与相剑有关的故事:

曾从子是一位善相剑之人,客游卫国。卫君怨吴王,曾从子就说:吴王好剑,我是相剑者,请大王让我去为吴王相剑,乘机将他刺死。卫君却说:“你这样做并非缘于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富强,卫国贫弱,你如果真去了,恐怕反会为吴王用之于我。于是就将曾从子逐走了。

这个故事来看,春秋晚期似已有相剑术。尽管《说林》中的故事都是为游说而编集的事例,有些来源于传说,有些是韩非自己杜撰的,不一定真有其事;但说相剑术大约初起于春秋晚期,却完全有可能,因为古代铜剑正是在这个时期趋于成熟兴盛,并在战争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剑之所以能够流行而形成为了一门方术,与贵族中盛行的带剑、好剑之风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社会上有这么一个显赫阶层,不仅盛行佩剑,而且喜好精良华美的宝剑,于是就出现 了一些以相剑为务的术士,他们出入豪门,专为权贵鉴别刀剑。曾从子、薛烛之流,可谓典型。

② 世界中铸造的剑最好是用什么材料

铸剑最好的材料准确的说是铁合金,也就是常说的钢,古代有削铁如泥这一说,那么现在的钢铁材料刀头就可以做到,不能说削铁如泥,但是削铁如木是没问题的。

故事发生自在周宣王时代的楚国。楚王嗜杀,找来天下第一铸剑名师干将及其妻子莫邪为他铸剑。干将夫妇以王妃所孕之铁,苦干三年,为楚王锻了两把名剑。

楚王怕干将为他人所用,剑成之日就斩杀了干将。不想干将夫妇只献雌剑,未献雄剑。

击剑的起源地

击剑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4世纪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博得了广泛的美誉。此后各国贵族纷纷效仿,一时间成为上流社会趋之若骛的时尚,以致于发展到贵族之间解决纠纷,动辄拔剑相向,一剑定生死。

1588年到1601年法国决斗成灾,20年里巴黎就有8000名贵族、绅士在决斗中毙命。一言不和,便以决斗决胜负。

“我们去郊外吧”,成为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挑战语言。上流社会巨大的人员伤亡,导致了王室及贵族阶层的警觉与恐惧,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为此发出禁令不许决斗,然而直至1627年甚至将一位公爵处决也仍然未能平息决斗热。

为了满足人们的决斗热而又不至于伤人,于是人们设计出一种轻巧、剑身呈四棱状的剑。

③ 剑一般用什么材料

铸剑最好的材料准确的说是铁合金,也就是常说的钢,古代有削铁如泥这一说,那么现在的钢铁材料刀头就可以做到,不能说削铁如泥,但是削铁如木是没问题的。但是,剑的各部分不一样,比如剑刃就需要比较硬且韧,而剑本身却需要弹性好,那这样在各部分加的合金成分就会不一样,碳含量不同,加工方法也不同。

古代,剑的材料发展是这样的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

最硬的材料是天然金刚石,但是脆,并且昂贵,不适合做剑。

轻材料有铝,镁等材料但是太软,也不适合做剑。

总之,最好的剑都是千锤百炼的合金钢。

④ 铸刀剑最好的材料是什么

这得看你需要什么样的刀具了。一般世界较主流的是使用ATS34或者425M不锈钢做基础材料,比如日本的三刃木和美国巴克刀,不过在热处理加工时还需很复杂的工艺,真正打造出的刃口已经是其独有的改造材料了。另外作为工艺品,现代大马士革钢也是很不错的,不过据说比起传说中失传的古代大马士革钢差的远,说穿了也就是花纹钢。在我国花纹钢倒是一直被用做制刀剑的材料,很多名剑也都是不同工艺下的花纹钢锻造成的。你要是想自己DIY做刀具可以考虑ATS34,便宜,性价比高。

⑤ 杨过的玄铁宝剑和倚天屠龙记里边的屠龙刀铸造材料是铁吗

是的,杨过的玄铁宝剑和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屠龙刀的铸造材料是铁。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一直都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并且在他所著的小说当中,很多都是有关联的。比如《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当中就将玄铁剑和屠龙刀、倚天剑联系到了一起。

后来杨过后期武功高强,内力强大,并且在江湖地位无人能敌的时候,虽然杨过已经慢慢的不再使用玄铁剑进行防身了,但是杨过也一直佩戴着玄铁剑。直到杨过慢慢的淡出江湖时候,杨过将剑赠给了郭靖,之后郭靖和黄蓉为玄铁剑在得到玄铁剑12年之后襄阳城破的时候为玄铁剑寻找到一位炼铁工匠,将其铸成了倚天剑和屠龙刀,所以以玄铁剑为主要材料的屠龙刀自然也是铁。

无论是玄铁剑还是倚天剑、屠龙刀等等都是金庸先生所绘写的江湖篇章中的江湖武器,这些武器也一直陪着江湖的少侠和侠女们勇闯江湖,留下了精彩的轨迹。

⑥ 古代武侠里的剑、刀是用什么制成的。是不是铜啊

呵呵,你这个问题太业余了。古代铸造兵器的材料很多,夏商周的铜剑较多,但后基本上就铁剑了,还有所谓的百炼钢之类的,也都是铁剑的范畴。发展到后来,又出现了很多合金的兵器,其实无非就是让兵器更加轻巧,更加锋利,同时又不容易折断

⑦ 剑(刀)的铸造

人类最早的武器是从石器再进化到青铜器时代,起初青铜器都是以铸造方式制造,因此中国人都把造剑称为铸剑,可是进入铁器时代以后,由于大多数钢的铸造组织脆性都很大,不适合承受冲击力,必须经过随后的锻造及热处理来改善其组织性能,而锻造不但可以使组织细致化,还可除去组织中的杂质,并使材料内部组织沿着拉伸方向呈纤维状分布,所以人类开始了锻冶钢铁的技术研究,金属铸造因为容易掺杂气泡与矿渣而影响强度,所以人类又发明了冶锻钢铁的技术,所有的钢铁兵器都是以锻造的方式为之,因此若以铸剑来称呼钢铁刀剑的制造方法,已经是错误的了。

即使时至今日,钢铁材质的刀剑仍然有一个先天上互为矛盾的问题难以克服,那就是硬度与韧性的两难,钢铁中所含的碳素,经过淬火(急冷)后,来不及扩散迁移,被强制地限制在铁原子的晶格之间,造成了原子晶格的畸变,破坏了平衡状态下碳的分布,当碳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一种硬而脆的组织,材料学中称之为马氏体组织,随着碳量的增多,脆性增大,影响刀剑挥砍时的耐冲击度,若要保持钢材的韧性,却得牺牲它的硬度,如此一来,刀口将不够锋利,甚至会在劈到硬物后翻卷,这种硬度与韧性的两难,是古今中外所有刀匠一致面对的最大课题。
古代铸造铜剑的工序 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铸造一件铜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 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是范型上进行的。

(二)调剂 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规律,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提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合量的界限,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于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适于充作剑材的既坚且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作四等分,铜(金)占三分(百分之七十五),锡占一分(百分之二十五)。

近年来,冶金史研究者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中原铜剑实,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很接近,大致在百分之七十五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较高的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些。这种差别可能因为,《考工记》“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万分——铜和锡,而铜实物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之,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如此,则青铜剑实际成分中其他非铜元素的总量也就大致接近百分之二十五了。

撇开文献和实物的上述差别不管,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万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有所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百分之七十五上下和锡百分之十六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睛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律,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便也会不尽相同,而呈现在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三)熔炼 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液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

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

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

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

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

温度再高,铜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度,一进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太多气化跑掉了,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

然后可铸也。

销炼成熟,可以浇铸了。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这里。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更番,重复煎炼。

(四)浇铸 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

(五)铸后加工 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

——装置附件,配齐剑具;

——砥砺开刃。

这样,铜剑的制作就最终完成了。但在使用过程中,剑器还要时常修治砥砺,故当时可能有一类工匠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汉代称这类工匠为“削厉(砺)工”,其技艺又称“洒削”之技。削砺就是刮削砥砺的意思;洒削,指磨刀以水洒之,泛指修治刀剑。

⑧ 古代锻造刀剑的步骤

步骤为:1.制范 2.调剂 3.熔炼 4. 浇铸 5. 铸后加工

⑨ 剑都是用什么材质打造的

这属于是军事上的知识了。我找了一些军事上的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我感觉真正的好刀好剑都是要量身订做的,用特殊材料。440-C : 美国制之优质不恴钢材, 含铬量高达16-18%。 最初被应用於外科手术刀具及船舶业, 耐蚀性及耐恴能力极优; 韧性强。 现更广泛应用於手制刀及优质厂制刀具。 含碳量约1%(440系分A, B, C, 及F级; C级及F级含碳量最高, 而A级刖刖较少)。 经熟处理後可达HRc58之硬度。
154CM : 美国制之优质不恴钢材, 铬含量达15%, 钼含量达15%, 钼含量达4%; 故定名为154CM。 乃近代手制刀之一代宗师 R.W.Loverless 率先所采用。 加工性极优, 耐蚀性, 刀锋耐损性及韧性皆强, 但售价较高, 故只见被应用於手制刀具。 含碳量约1.05%,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1之硬度。
ATS-34 :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针对美制154CM 而开发之优质不 钢, 用料和 成份与154CM相近, 而各方面之性能皆达至154CM之标准, 且犹有过之, 但价格则较廉, 被业内认定为最佳刀具钢材之一, 现已成为手制及优质厂制刀具应用之主流。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1硬度。
AUS8(8A) : 日本 “爱知制钢” 所开发之优质不 钢材, 耐蚀性, 刀锋耐损性及韧 性皆达优异水平, 多被应用於日本制之优质刀具。 AUS 钢种分为10A (含碳量约1%), 8A (含量0.8%) 及6A (含碳量约0.6%) 三种。 8A 经热处理後HRc58~59之硬度。
D2 : 金属机械加工用之耐磨工具钢材D2, 属风硬钢 (Air-Hardening steel) ; 被广泛应用砍伐刀或猎刀次制作, 含碳量高达1.5%, 含铬量亦高达11.5%,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之硬度, 但相对地廷展性(韧性)较弱, 耐 能力亦不甚佳, 钢材表面亦难作镜面磨光处理。
Hi-Speed Tool Steel (高速工具钢): 高度加工制成成之工具钢材, 含碳量高, 而含铬量则低(约4%), 故打磨钢材表面之光泽较暗,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2之高硬度, 但耐 性能不甚佳。
Cowry X(RT-6): 日本大同特殊纲 (株) 於1993年开发之超级粉末系合金钢材, 为近代日本冶金技术的新突破, 现已被日本刀匠们应用於大型砍伐刀具, 钢材含碳量高达3%, 经热处理後可得HRc67之高硬度。
Cowry Y(CP-4): 日本大同特殊钢 (株) 於1993年开发之优质粉末系合金钢材, 含碳量达1.2%, 更罕有地混入金属元素 ‘钶‘ 达0.2%,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3之高硬度, 却仍保有极佳之延展性能。
A-2 : 金属加工用之高韧性耐磨工具钢材A-2, 属风硬钢, 含碳量颇高, 约1%,经热处理後可达HRc57之硬度, 铬含量约5%, 经打磨後钢材表面光泽较暗, 耐蚀性优, 延展性(极强), 刀锋之耐损性亦佳。
VG10 : 日本 “武生特制钢” 之「V金10号」不 钢材, 乃「V金」, 系钢材之最优级别, 含碳量约1%, 含钼1.2%及钴1.5%,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2之硬度。 VG-10加工性优, 韧性及耐蚀性皆强, 多被应用於日制之优质刀具。
BG-42 : 极优质之不 钢材, 含碳量1.15%, 含钒量则高达1.20%; 故钢材组织微粒细密,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1之硬度, 加工性优, 耐蚀力极强, 韧性亦佳。 BG-42最初被应用於航天工业, 作为制造滑轮及机轴等之材料, 因价格颇高, 於制刀业则多被应用於刀匠之手制刀具。
SANDVIK : SANDVIK 公司是北欧制钢及五金工业之翘楚, 120C不 钢材乃SANDVIK 之优良钢种之一, 含碳量约1%, 含铬量约14%,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56-58 之硬度, 加 工性优, 朡性 , 北欧出产之名厂刀具多以SANDVIK 之钢材制作。
1095 : 高碳钢中最优质者莫过於1095, 其含碳量达1.03%, 经热处理後可达HRc58-60之硬度, 韧性十分好, 但不耐 , 多被应用於传统之欧洲式猎刀, 大型砍伐刀及军用刀。 如二次大战时美国 “着明之 KA-BAR 军刀便是以1095作为刀身材料。
W-2 : 高碳工具钢材被命为W型者为水硬钢(Water-Hardening Steel), 为工具钢中最廉价者。 W-2钢材(经热处理) 容易达至高硬度(HRc65), 兼且容易局部硬化, 兼且容易局部硬化, 以使邻近各部位硬得可以耐磨, 而又可以软得容易制造, 加工性极优良, 故用途广泛。 但W-2耐 力很差, 故钢材之表面多以涂层保护, 以防 蚀。
O-1 : 油硬级(Oil-Hardening types)之工具钢材最广泛被使用, 而其中最佳者是O-1型, 其高锰伴同铬与钨可增加硬化能, 使钢材可不需剧烈之水淬 (代之以嵹鵐的油淬) 也能硬化至高硬度(HRc62)水平。 O-1钢之加工性佳, 但韧性及耐 力则较弱。 美国着名刀匠Randall便多以O-1工具钢作其刀身之材料。
ZDP-189 : 日本 ‘日立金属工业‘ 於1996年开发之粉末系新钢材, 其研发目标与 ‘大同特殊钢 (株) 之Cowry X钢材一脉相承, 优良加工性之超硬合金钢, ZDP-189含碳量达3%, 含铬量亦高达20%, 经热处理後可得HRc67之高硬度, 加工性极优, 金属组织微粒比ATS-34及440-C更均一细密, 耐蚀性及朡性皆 , 故 ‘日立‘ 对外宣称ZDP-189乃「跨向21世纪之次世代刃物钢」。
GIN-1(G-2): 日本 ‘日立金属工业‘ 之「银纸一号」钢材, 为「银纸」系钢材之最优级别, 钢材特性与 ‘爱知制钢‘ 之8A相近, 但硬度则比8A稍软(HRc57-58), 价格较廉。
ATS055 : 日本 ‘日立金属工业‘继ATS-34後所开发之优质尸刃物钢材, 为ATS-34之改良品种。 ATS-34含钼量约4%, 故能耐极高温度, 适应范围较广(可适用於制作机械零件, 如机轴, 滑轮, 气舱阀等)。 ATS-55则减低了钼含量至0.6%, 但亦加入了0.4%之钴。 此毕令钢材本身减低了耐热性却增加了朡度(更适用於制刀业)。 整整体而言, ATS-55性能稍逊於ATS-34, 但比同厂之G-2较优。
CPM440V : CPM (Crucible Particle Metallurgy)粉末系钢材乃美国Crucible原料公司开发之新一代刃物钢, 厂方曾声称CPM440V乃超级钢材(Super custom knife steel of the 90‘s)。 虽然CPM440V之含碳量比传统的440-C多出近一倍, 经热处理後得出之硬度却只为HRc57-58, 皆因受其他所含原素之影响(5%之钒, 17%之铬)。 其真正杰出之处 在於保留刀锋之耐损性及延展性(朡度)这两方面, CPM440V之售价颇高, 故多应用於手制(刀匠手作)刀具。
CPM420V: 美国Crucible原料公司於1996年再次研制出较CPM 440V更高一级之CPM钢材: CPM420V, 它比CPM440V多出近一倍之钒及钼含量, 故能保有更优越之刀锋耐损性及耐蚀性(比CPM440V优胜25-50%之多)。经热处理後可得之硬度则与CPM440V相等。 CPM420V之售价颇昂贵, 比ATS-34高出一倍。
420J2: 420系钢材之碳含量低於0.35事无补, 经热处理後所得之硬度只得HRc52-55, 而耐损性等各方面之性能并不太出众。 因较容易切割及打磨, 故适宜於用作大量生产之厂制刀具, 420钢亦因碳含量低而耐 力极 , 故亦是生产潜水刀具之理想钢材。
425m: 420系钢材之改良(Modified)品种, 定名为425M, 将含碳量提高至约0.55%, 并加进1%之钼, 经热处理後可违较理想之硬度(HRc58), 却保留了420系钢材之优良加工性, 故极宜应用於厂制刀具。 美国着明之BUCK及GERBER两大刀厂已於90年代选用425M作为其刀身材料。

⑩ 古代的刀剑是用什么做的铁

一般都是青铜器

阅读全文

与铸造剑刀属于什么材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探岳仪表3个座椅是什么 浏览:744
医疗器材文员是做什么的 浏览:239
皮带传动装置原理 浏览:421
聚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107
机械外包图纸项目怎么接 浏览:18
尼尔机械纪元怎么开挂 浏览:683
阀门在工商行业中什么类别 浏览:125
3000头猪粪处理全套设备要多少钱 浏览:329
直线轴承钢球掉出来是什么原因 浏览:459
轮胎翻新整套设备多少钱 浏览:699
机械表测表仪可以测什么 浏览:453
供暖水管安装什么阀门 浏览:829
超声波发生器怎么加大电流 浏览:679
哪里能买到正品海鸥设备 浏览:697
有哪些精密仪器 浏览:679
主机上如何加装机械硬盘 浏览:943
燃气阀门井事故案例 浏览:298
换前轮轴承后轮多少钱 浏览:841
外径55内径30是什么型号的球型轴承 浏览:329
石市哪卖电动工具 浏览: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