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轴承检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1)、追踪轴承在轧机中的位置并记录。轧辊颈轴承保养服务记录卡,可用于记录轴承座号,轧辊号,机架号,轴承在轧机上的位置,外圈承载区和轧制产品吨位和轴承工作小时数等数据。记录卡应该随时更新并且方便维修人员查用,底部空白处可以记录轴承测量数据和其它检测详细内容;
2)、从轧辊上卸下轴承座,从轴承座中卸下轴承。无论是从轴承座上卸下轴承还是进行轴承检查时都需要特别的吊装方式和工具,提供吊装工具和特殊吊装方式建议;
3)、清洗轴承。在清洗轴承过程中应去除所有的剥落、水、残留的润滑剂以及其它任何会造成轴承严重磨损的污物。清洗轴承所采用的清洗方式和清洗剂是根据要清洗轴承尺寸或轴承数量决定,小轴承或少量轴承可用煤油,矿物油或其它商业溶剂。对于大轴承或大量轴承,可用40°C 时粘度为22cSt(或100°F 为100SUS) 的中性油在清洗箱中清洗。
4)、检查轴承,包括外观检查和小修。在可拆掉滚子的内圈外表面或滚子表面上,如果发现出现了小的剥落或表皮裂痕,通常用打磨机将金属剥落磨去并磨光剥落面边缘。
5)、应定期检查轴承磨损程度,可通过测量轴承游隙来评估轴承的磨损状况;
6)、根据需要,检查并维修轴承座;
7)、将轴承装回轴承座中;
8)、根据需要,检查并维修辊颈;
9)、将带有轴承的轴承座安装到轧辊上。
『贰』 轴承检验一般都检验哪些项目
轴承的检测分为两大检测项目:尺寸公差与粗糙度,几何公差。
几何公差主要检查,平行度、垂直度、径向跳动、圆柱度、圆度、同轴度。
尺寸公差按照图纸要求检查。
『叁』 B、V、T轴承检测
滚动轴承热轴的故障检查和判断
一、检查判断轴温
滚动轴承的温度,主要由滚子与内外圈滚道间的滚动摩擦、滚子与保持架间的滑动摩擦、滚子端部与内圈挡边间的滑动摩擦、以及滚子与润滑脂间的摩擦等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同时,还与轴承上的载荷、运行速度、线路状态、气温、风速、连续运行时间及阳光照射等因素有关。轴承的温度直接反映着轴承的运用状态,轴承温度正常即表明其运用状态良好;轴承过热则表明其运用状态不良。检查轴温应于列车停站后立即进行并运用货车无轴箱滚动轴承‘七字’检查法(听、看、摸、捻、转、诊、监),对滚动轴承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其内部破损故障的明显外观症状,是防止滚动轴承内部故障的重要方法。以手或测温仪检查轴温时,其检查位置应以轴承外圈外径下部为准,不应在前盖、后挡、密封罩处,这是因为它们在橡胶油封的摩擦下,特别是新组装后其温度比轴承和承载鞍处高得多的缘故。
新轴承在运用初期处于饱和阶段,一般温度都比较高,但轴承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之差最高不应超过70℃。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轴承温度比大气温度高10~30℃左右。若以速显示快速测温仪测量,轴承温度高于外温40℃以上或手摸轴承外圈不能停放2s左右时,均视为轴承过热。货车无轴箱滚动轴承轴温计算经验公式:
正常温度 Tt≤40℃
微 热 Tt≤70℃
强 热 Tt>70℃
式中 T—实测轴承温度;
t—外界大气温度。
对于行包快运棚车(K2型转向架)和X1K集装箱快运平车,绝对温度不超过80℃(实测温度),相对温度不超过55℃,如超过上述温度时,才视为轴承过热须甩车处理。
二、检查轴承外观状态
(1)承载鞍与轴承零件摩擦、碰撞
检查承载鞍状态时,应注意观察承载鞍是否正位,与前盖、后挡或密封找罩有无摩擦、碰撞。若发现承载鞍或轴承零件发生非正常的移动,即表明承载鞍与轴承零件有摩擦、碰撞的可能。
(2)轴承外圈裂损
检查轴承外圈状态时,应注意检查外圈边缘有无裂损。若发现外圈边缘有横向黑道,可使用检点锤轻轻地敲击,看其是否在敲击时出油,出油者即为裂损。
(3)轴端螺栓松动
检查轴端螺栓状态时,应注意检查轴端螺栓有无松动或丢失,防松片止耳是否被扳平。使用检点锤轻轻地敲击螺栓头部,若发出异常声音,即为螺栓松动。
(4)前盖凹陷、变形
检查前盖状态时,应注意观察前盖是否凹陷、变形。若发现前盖有碰撞或外物击伤的痕迹则前盖凹陷、变形可能是由此而引起的。
(5)后挡松动
检查后挡松动时,应注意检查后挡与车轴防尘板座配合处有无相互转动现象。使用检点锤轻轻地敲击后档,若发出与车轴防尘板座离体的‘劈啪’声音,即为后挡松动。
(6)密封罩松动、变形
检查密封罩状态时,应注意检查密封罩是否松动、变形。若发现密封罩与外圈配合不密贴而发生相对转动即为密封罩松动;若密封罩有磕碰痕迹、不圆或凹陷则为密封罩变形。
三、检查润滑状态
(1)判断油脂漏泄程度
无轴箱滚动轴承在运用中的润滑状态检查,主要是根据油脂的漏泄情况来判断其漏泄程度的。通常油脂漏泄有以下几种类型:
a.渗油
外观检查轴承内的油脂泄漏情况,若发现轴承外圈牙口与密封罩配合处有少量的油迹,而且油迹比较干燥即为渗油。
b.漏油
外观检查轴承内的油脂漏泄情况,若发现轴承外圈牙口与密封罩配合处有大片的油迹,擦去油迹和尘砂,可看到配合缝隙的油迹比较湿润,同时,在密封罩上或前盖、后挡的外缘内面有油迹和尘砂积聚即为漏油。
c.甩油
外观检查轴承内的油脂泄漏情况,若发现密封罩、前盖、后挡上有大片湿润油迹,而且污染了承载鞍、侧架、轮辐或车底架等,并在其上有油滴积聚即为甩油。
(2)外溢、变色油脂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用2号防锈极压锂基脂,正常时为淡黄色,但混入异物或油脂变质后,会使油脂劣化,以致运行中外溢、变色。因此,轴承润滑状态还应通过鉴别外溢、变色油脂来判断。
a.混砂
外观检查外溢、变色油脂,若发现轴承温度偏高并在轴承外圈牙口与密封罩配合处附有沙粒,手捻油脂有颗粒状感觉即为轴承内部混砂。
b.混水
外观检查外溢、变色油脂,若发现轴承温度偏高、油脂乳化变稀,呈乳白色或棕红色即为轴承内部混水。
c.混金属粉末
外观检查外溢、变色油脂,若发现轴承温度偏高,油脂呈黑灰色,手捻油脂有颗粒状感觉即为轴承内部混金属粉末。
四、检查轴承的旋转灵活性
转动轴承检查轴承的旋转灵活性时,应使用千斤顶顶于侧架到、导框处。起轴前,先用压轮器顶住轴身与中梁,以防起轴时车轮随之抬起,然后用长100mm以上、直径14mm以上的U形卡子插入侧架小圆孔内,用U形销一边挡住承载鞍而不下落,或用长150mm、厚15mm、宽25mm的楔铁打入承载鞍与侧架导框处,使承载鞍与顶起的侧架一起上移,起到承载鞍与轴承离开为止。
检查时,以手转动轴承外圈观察其旋转是否灵活的,有无异音和卡滞现象。
正常的轴承以手转动时是灵活的,手感圆滑无声,无卡滞和异音。如果不是这样则为异常。
(1)轴承内缺油或保持架兜孔磨耗过甚。以手转动轴承,发出轻微、均匀的‘哗啦哗啦’声是正常的,这是滚子离开负荷区(轴颈上面),落在保持架横梁上发出的声响,每转一周音响是一致而连续的。当轴承内缺油或保持架兜孔磨耗过甚时,将有滚子冲击保持架横梁的有规律的冲击感和比较大而清脆的‘哒哒’声。
(2)滚子或滚道剥离、卡伤
(3)轴承内、外圈的滚道或滚子的滚动面上一旦出现剥离、卡伤,由于滚动面上有损伤及掉落的金属碎屑,轴承的转动不会灵活自如,而且每转至剥离、卡伤处有卡滞现象。同时,还有间歇的‘空空’振感,此种现象多为滚子或滚道局部剥离、卡伤。
(4)滚子或保持架破碎
(5)当滚子或保持架破碎时,根据其破碎和散乱的程度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旋转不灵活性,直至难以旋转开兼有零乱无规则的振感或声音。以手转动轴承,若转动不自如或根本转不动时多为滚子或保持架破碎。
(6)轴承内部锈蚀或存在有异物。当轴承内部锈蚀或存在有其他异物时,以手转动轴承就会出现异音和卡滞现象。
(7)轴承内部有辗皮。以手转动轴承若发出‘沙沙’的干摩擦声,而且稍有颤抖的感觉,此种现象多为轴承内、外圈滚道面或滚子的滚动面辗皮。
(8)后密封座划伤轴颈。以手转动轴承,若旋转轴承有阻力并发出摩擦声时,多为后密封座划伤轴颈。
五、测量轴向游隙
(1)用磁座百分表测量
检查轴承的轴向游隙时,应转动轴承,看其旋转是否灵活。旋转几圈后,首先把磁力表座吸在轴承外圈某一位置上,使百分表测头触到前盖或轴端螺栓端面上,然后记下表盘指针所在的刻度位置并将其作为零位。用双手沿轴向推轴承外圈到向里边的极限位,记下表盘指针顺时针显示的数值;再拉轴承外圈到向外端极限位,记下表盘指针逆时针显示的数值,两数值之和即为该轴承在压装状态下的轴向游隙。其游隙不应大于0.75mm。
(2)用钢板直尺测量
检查轴承的轴向游隙时,在无磁座百分表情况下可用钢板直尺测量。其测量位置应以轴承前盖内缘为基点至外圈端面间的间隙。测量时,用双手沿轴向推轴承外圈到向里边测量,再向外拉外圈测量,用推时测量的数值减去拉时测量的数值即为该轴承在安装状态下的轴向游隙。
六、测量承载鞍与侧架导框间隙
测量无轴箱滚动轴承承载鞍与侧架导框间隙时,应将梯形塞尺伸入到承载鞍导槽与侧架导框之前后、左右各间隙处测量,然后把前后、左右之间隙尺寸分别相加即为承载鞍与侧架导框间隙。其前后间隙不应大于9mm,左右间隙不应大于12mm。
七、测量车轮踏面擦伤、剥离
(1)测量车轮踏面擦伤深度
检查发现车轮踏面擦伤时,可用第四种检查测量其深度(第四种检查器结构见图1),具体测量方法:
尺框带有踏面磨耗测尺,在导板上左右移动到擦伤或凹陷最深处,来测量磨耗型踏面局部擦伤或凹陷深度尺寸。
如在擦伤或凹陷处测量为3.5mm,在同一直径线上未擦伤或凹陷处测量为2mm,则擦伤或凹陷深度为1.5mm。滚动轴承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应超过1mm。
(2)测量车轮踏面剥离长度
检查发现车轮踏面剥离时,可用第四种检查器轮辋厚度测尺15在踏面剥离处进行测量。
计算时,两边宽度不足10mm的剥离尖端部分不计算在内;长条状剥离其最宽处不足20mm者亦不计算。
滚动轴承车轮踏面剥离长度:一处不应大于50mm;二处(每处长)不应大于40mm。
『肆』 如何判断轴承异常
轴承故障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所有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因素的影响和轴承故障,他们的分析是不容易确定。在正常情况下,在一般情况下,您可以考虑和分析因素和内部因素。
用于调整的主要因素是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维修,等符合技术要求。安装条件是使用轴承的因素之一是往往造成不正确的安装包各部分之间的状态变化的承重力的首要因素,在异常状态的操作和早期失效。根据轴承的安装,使用,保养,维护的技术要求操作的轴承接触负荷,转速,温度,振动,噪声和润滑状态监测和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调整回正常。此外,油脂和周围介质的质量,气氛也非常重要的分析测试。
轴承的倒角不决定轴承的质量,但却反映了轴承的加工方法。倒角为黑色,说明经过淬火等热处理,这样轴承的硬度,而有些人认为倒角为黑色不好看是没加工完全,这是误区。
一体保持架比两体好,虽然新工艺都使用一体保持架,但它仅仅是节省了材料,而对回转等性能比两体的差。轴承的倒角不决定轴承的质量,而有些人认为倒角为黑色不好看是没加工完全,这是误区。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结构设计,质量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有三个因素决定了轴承的质量。
首先,结构设计与先进的同时,将有一个较长的轴承寿命。轴承制造会经过锻造,热处理,车削,磨削和装配的多道工序操作。处理的合理性,先进性,稳定性也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影响轴承的热处理和磨削工艺,往往与轴承的故障有更直接的关系相关的产品质量。近年来,研究轴承的表面层的恶化表明,磨削过程中密切与轴承表面质量相关。
轴承材料的冶金质量的影响是主要因素滚动轴承的早期失效。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如轴承钢,真空脱气等),提高了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质量因素在轴承故障分析中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但它仍然是轴承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是否恰当仍是必须考虑的轴承故障分析。
轴承安装结束后,为了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要进行运转检查。小型机械可以用手旋转,以确认是否旋转顺畅。检查项目有因异物、伤痕、压痕而造成的运转不畅,因安装不良,安装座加工不良而产生的力矩不稳定,由于游隙过小、安装误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力矩过大等等。如无异常则可以开始动力运转。
拆卸下轴承检修时,首先记录轴承外观,确认润滑剂的残存量,取样检查用的润滑剂之后,洗轴承。作为清洗剂,普通使用汽油、煤油。
拆下来的轴承的清洗,分粗清洗和细精洗,分别在容器中,先放上金属的网垫底,使轴承不直接接触容器的脏物。粗清洗时,如果使轴承带着脏物旋转,会损伤轴承滚动面,应该加以注意。在粗清洗油中,使用刷子清除去润滑脂、粘着物,大致干净后,转入精洗。
精洗,是将轴承在清洗油中一边旋转,一边仔细地清洗。另外,清洗油也要经常保持清洁。
为了判断拆卸下来的轴承是否可以再使用,要在轴承洗干净后检查,精心检查滚道面、滚动面、配合面的状态、保持架的磨损情况、轴承游隙的增加及有无关于尺寸精度下降的损伤、异常。非分离型小球轴承,则用一只手将内圈支持水平,旋转外圈确认是否流畅。
轴承等分离形轴承,可以对滚动体、外圈的滚道面分别检查,大型轴承因不能用手旋转,注意检查滚动体、滚道而、保持架、挡边面等外观,轴承的重要性愈高愈须慎重检查。
大型机械不能手动旋转,所以空载启动后立即切断动力,机械空转,检查有无振动、噪音、旋转部件是否有接触等等,确认无异常后,进入动力运转。
动力运转,从空载低速开始,缓缓的提高至所定条件的额定运转。试运转中检查事项为,是否有异常音响、轴承温度的变化、润滑剂的泄漏或变色等等。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中止运转,检查机械,必要时要拆下轴承检查。
『伍』 交流轴承启动力矩问题
(1)大型工厂所使用的大量相同型号的轴承,其失效形式主要为滚动表面的磨损,疲劳或微动磨蚀,特别是损坏零件多为保持架或滚动体,而套圈或垫圈仍有修复价值;
(2)大型和特大型轴承,濒于失效或虽已失效而零件尚无重大损伤,或贵重NTN轴承必须设法延长其有效使用期的;
(3)某些确实难以购到的轴承品种,失效后无备用件而不得不修,特别是进口轴承;
(4)轴承有轻微损伤,例如库存时期产生的轻微水锈,以及运输过程产生的轻微的微动磨蚀,这类情况修复容易而弃之可惜。
除了经济性以外,NTN轴承的修理还有其技术性,这就要求修理者充分了解轴承相应的技术要求,与轴承及其零件在结构上、工艺上以及材料上的特点,否则很难保证轴承修理有合乎要求的效果。
用户在修理轴承的业务中,如能取得专业轴承企业的合作,将可能得到以下好处:
(1)可以明确修理的各个工序的技术要求,以及怎样保证所修理轴承的总体质量,
(2)可以利用专业轴承厂的许多专门经验,这些经验能可靠地、高效率地而又经济地达到工艺要求;
(3)可以向专业轴承企业订购工卡量模具,借用于修理业务,可能较为经济而且省却很多麻烦;
(4)可以向专业轴承企业订购诸如保持架,滚动体、铆钉等配件,可能使修理工作简单方便而经济。
若NTN轴承安装在紧定套上,确定轴承座的方向。轴承座顶盖的油嘴位置应总是在紧定套螺母的另一侧。必须注意整个轴承座的方向,因为顶盖和底座须按原来的方向安装。
1.轴承的安装和拆卸有时会涉及到;重物的搬动、工具和其他设备的使用或高压油的使用。
2.确保环境清洁。
3.检查轴颈的尺寸和形状公差。
4.检查支撑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2.5μm。平面度公差应为IT7。对于要求较低的应用,可用IT8。
『陆』 如何对SKF轴承进行安装后运转检查
轴承安装结束后,为了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要进行运转检查。小型机械可以用手旋转,以确认是否旋转顺畅。检查项目有因异物、伤痕、压痕而造成的运转不畅,因安装不良,安装座加工不良而产生的力矩不稳定,由于游隙过小、安装误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力矩过大等等。如无异常则可以开始动力运转。
大型机械不能手动旋转,所以空载启动后立即切断动力,机械空转,检查有无振动、噪音、旋转部件是否有接触等等,确认无异常后,进入动力运转。
动力运转,从空载低速开始,缓缓的提高至所定条件的额定运转。试运转中检查事项为,是否有异常音响、轴承温度的变化、润滑剂的泄漏或变色等等。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中止运转,检查机械,必要时要拆下轴承检查。
轴承温度,一般可根据轴承座的外部温度推测。但利用油孔直接测量轴承外圈的温度更加准确。轴承温度,从运转开始逐渐升高,通常1~2小时后温度稳定。如果轴承安装不良,温度会急剧上升,出现异常高温。其原因诸如润滑剂过多、轴承游隙过小、安装不良、密封装置摩擦过大等。高速旋转的场合,轴承结构、润滑方式的选择错误等也是其原因。
轴承的转动用听诊器等检查,有较强的金属噪声、异音、不规则音等说明异常。其原因有润滑不良、轴或轴承座精度不良、轴承损伤、异物侵入等。
轴承常见故障如下:
1、瓦面腐蚀:光谱分析发现有色金属元素浓度异常;铁谱中出现了许多有色金属成分的亚微米级磨损颗粒;润滑油水分超标、酸值超标。
2、轴颈表面拉伤:铁谱中有铁系切削磨粒或黑色氧化物颗粒,金属表面存在回火色。
3、轴颈表面腐蚀:光谱分析发现铁元素浓度异常,铁谱中有许多铁成分的亚微米颗粒,润滑油水分超标或酸值超标。
4、表面拉伤:铁谱中发现有切削磨粒,磨粒成分为有色金属。
5、瓦背微动磨损:光谱分析发现铁浓度异常,铁谱中有许多铁成分亚微米磨损颗粒,润滑油水分及酸值异常。
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
『柒』 安装轴承之前对轴要做哪些检查
1、在检查轴承开始之前,先要将轴承内外小盖的旧润滑油拿出来,接下来安全使用毛刷汽油将轴承内外小盖进行维护清洁清洗干净,进行维护清洁后将刷毛或棉丝清理清洗干净,千万别遗留在轴承内。
2、对进行维护清洁后的轴承做好认真仔细的查看,上陌贝网,掌握更多轴承实时供需信息,轴承应清理完好,无过热、裂纹、脱皮、凹沟杂质等,内外滚道光滑,各个地方间隙符合标准,倘若支撑架松旷引起支撑架与轴承套摩擦时,应进行更换新轴承。
3、检修后的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4、在检查轴承内、外小盖应无磨损,有磨损应查出原因做好正确处理。
5、轴承的内套与轴的相互配合应紧固,否则的话应做好正确处理。
6、装配新轴承时,应用油加热或用涡流法对轴承做好加热,加热温度以90~100℃为宜,在高温下将轴承套装在电动机轴上,并保证轴承装配到位,严禁冷态将轴承加进去,以防损坏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