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轴承装配原则及注意事项
滚动轴承的配合主要是指轴承装配内圈与轴的配合及外圈与座孔的配合,轴承的周向固定是通过配合来保证的。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所以与其他零件配合时,轴承内孔为基准孔,外圈是基准轴,其配合代号不用标注。实际上轴承的孔径和外径都具有公差带较小的负偏差,与一般圆柱体基准孔和基准轴的偏差方向、数值都不相同,所以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比一般圆柱体的同类配合要紧得多。 滚动轴承配合种类的选择原则应根据转速的高低、载荷的大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来决定。配合过松,会使旋转精度降低,振动加大;配合过紧,可能因为内、外圈过大的弹性变形而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也会使轴承装拆困难。一般来说,转速高、载荷大、温度变化大的轴承应选紧一些的配合,经常拆卸的轴承应选较松的配合,转动套圈配合应紧一些,游动支点的外圈配合应松一些。与轴承内圈配合的回转轴常采用n6、m6、k5、k6、j5、js6;与不转动的外圈相配合的轴承座孔常采用J6、J7、H7、G7等配合。由于滚动轴承的配合注意事项通常较紧,为便于装配,防止损坏轴承,应采取合理的装配方法保证装配质量,组合设计时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安装轴承时,小轴承可用铜锤轻而均匀地敲击配合套圈装入。大轴承可用压力机压入。尺寸大且配合紧的轴承可将孔件加热膨胀后再进行装配。需注意的是,力应施加在被装配的套圈上,否则会损伤轴承。拆卸轴承时,可采用专用工具,如图9-24所示,为便于拆卸,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应低于内圈高度,其值可查阅轴承样本。套杯内的轴承装拆时轴向移动的距离较长,通常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其内、外圈分别装配,操作较方便,且套杯内孔非配合部分的直径应稍大些(图9-22a),既利于轴承外圈的装入,又减少了内孔精加工面积。本文地址: http://www.nskfag.org/news/201012_32331.html
㈡ 机械零件设计中轴承的配合如何选择,组装时应该注意什么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编辑本段]配合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带
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
1)
轴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㈢ 有哪些因素影响轴承的配合
轴承配合的目的在于使轴承内圈或外圈牢固地与轴或外壳固定,以免在相互配合面上出现不利的轴向或圆周方向的滑动。
这种不利的滑动(称做蠕变)会引起异常发热、配合面磨损(进而使磨损铁粉侵入轴承内部)以及振动等问题,使轴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轴承来说,由于承受负荷旋转,一般必须让套圈带上过盈使之牢固地与轴或外壳固定。
轴及外壳的尺寸公差
公制系列的轴及外壳孔的尺寸公差已由GB/T275-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标准化,从中选定尺寸公差即可确定轴承与轴或外壳的配合。
轴承配合的选择
轴承配合的选择一般按下述原则进行。
根据作用于轴承的负荷方向、性质及内外圈的哪一方旋转,则各套圈所承受的负荷可分为旋转负荷、静止负荷或不定向负荷。承受旋转负荷及不定向负荷的套圈应取静配合(过盈配合),承受静止负荷的套圈,可取过渡配合或间隙较小的动配合(游隙配合)。
轴承负荷大或承受振动、冲击负荷时,其过盈须增大。采用空心轴、薄壁轴承箱或轻合金、塑料制轴承箱时,也须增大过盈量。
要求保持高旋转时,须采用高精度组合轴承,并提高轴及轴承箱安装孔的尺寸精度,避免过盈过大。如果过盈太大,可能受轴或轴承箱的几何形状精度影响轴承套圈的几何形状,从而损害轴承的旋转精度。
非分离型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内外圈如果都采用静配合,则轴承安装、拆卸极为不便,最好将内外圈的某一方采用动配合。
1)负荷性质的影响
轴承负荷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内圈旋转负荷、外圈旋转负荷及不定向负荷,其与配合的关系参照轴承配合标准。
2)负荷大小的影响
内圈在径向负荷作用下,半径方向即被压缩又有伸展,周长趋于微小增加因此初始过盈将减少。过盈减少量可由下式计算:
这里:
⊿dF:内圈的过盈减少量,mm
d:轴承公称内径,mm
B:内圈公称宽度,mm
Fr:径向负荷,N{kgf}
Co:基本额定静负荷,N{kgf}
因此,当径向负荷为重负荷(超过Co值的25% )时,配合必须比轻负荷时紧。
若是冲击负荷,配合必须更紧。
3)配合面粗糙度的影响
若考虑配合面的塑性变形,则配合后的有效过盈受配合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近似地可用下式表示:
〔磨削轴〕
⊿deff=(d/(d+2))*⊿d......(3)
〔车削轴〕
⊿deff=(d/(d+3))*⊿d......(4)
这里:
⊿deff:有效过盈,mm
⊿d:视在过盈,mm
d:轴承公称内径,mm
4)轴承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动转时的轴承温度高于周边温度,而且轴承带负荷旋转时,内圈温度高于轴温,因此热膨胀将使有效过盈减少。
现设轴承内部与外壳周边的温差为⊿t 则不妨可假定内圈与轴在配合面的温差近似地为(0.01-0.15)⊿t 。因此温差产生的过盈减少量⊿dt可由式5计算:
⊿dt=(0.10 to 0.15)⊿t*α*d
≒0.0015⊿t*d*0.01......(5)
这里:
⊿dt:温差产生的过盈减少量,mm
⊿t:轴承内部与外壳周边的温差,℃
α:轴承钢的线膨胀系数,(12.5×10-6)1/℃
d:轴承公称内径,mm
因此,当轴承温度高于轴温时,配合必须紧。
另外,在外圈与外壳之间,由于温差或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反过来有时过盈也会增加。因此在考虑利用外圈与外壳配合面之间的滑动避让轴的热膨胀时,需要加以注意。
5)配合产生的轴承内部最大应力
轴承采用过盈配合安装时,套圈时会膨胀或收缩,从而产生应力。
应力过大时,有时套圈会破裂,需要加以注意。
配合产生的轴承内部最大应力可由表2的式子计算。作为参考值,取最大过盈不超过轴径的1/1000,或由表2的计算式得到的最大应力σ不大于120Mpa{12kgf/mm2}为安全。
配合产生的轴承内部最大应力
这里:
σ:最大应力,MPa{kgf/mm2}
d:轴承公称内径(轴径),mm
Di:内圈滚道直径,mm
球轴承……Di=0.2(D+4d)
滚子轴承……Di=0.25(D+3d)
⊿deff:内圈的有效过盈,mm
do:中空轴半径,mm
De:外滚道直径,mm
球轴承……De=0.2(4D+d)
滚子轴承……De=0.25(3D+d)
D:轴承公称外径(外壳孔径),mm
⊿deff:外圈的有效过盈,mm
Dh:外壳外径,mm
E:弹性模量,2.08×105MPa{21 200kgf/mm2}
6)其他
精确性要求特别高时,应提高轴与外壳的精度。与轴相比,一般外壳难加工、精度低,因此放松外圈与外壳的配合为宜。
采用中空轴及薄壁外壳时,配合必须比通常紧。
采用双半型外壳时,应放松与外圈的配合。对于铸铝或轻合金外壳,配合必须比通常紧一些。
7 )沟道圆形和圆度的影响
轴承的沟道的圆形、圆度和波纹度也会对旋转负载变化时的轴承配合施加影响,优良的磨削和超精工艺状况决定了轴承的综合配合精度水平。
㈣ 轴与轴承的配合要求是怎样的
轴和轴承的配合:
(1)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
(2)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中灶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几um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3)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精度有点偏低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4)一般选用是:
轴承内圈与轴配合,卖拦扮轴选k6;
…….外……孔……,孔选K6或K7
轴和皮带轮的配合:
电机轴和皮带轮间隙配合,然后加的定位键,如果是 过度配合的话,电机轴发热膨胀会涨坏皮带轮,因此要有间隙衡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