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轴承有哪几部分组成
轴承都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润滑脂组成
1、内圈通常与轴紧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
2、外圈通常与轴承座孔或机械部件壳体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应用场合,也有外圈旋转,内圈固定,或者内、外圈都旋转的。
3、滚动体借助保持架均匀地排列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4、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隔开,引导滚动体在正确的轨道上运动,改善轴承内部载荷分配和润滑性能。
5、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
(1)滚动轴承为什么要说是装配图扩展阅读
轴承分类
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 滚动轴承 和 滑动轴承 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
1、滚动轴承组成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 内圈、 滚动体 和 保持架 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润滑油 六大件组成。简单来说,只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义为为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 球轴承 和 滚子轴承 两大类。
2、滑动轴承组成
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 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
B. 滑动轴承装配图
(1)整体式滑动轴承(轴套)的装配
轴套装到机体内的作业程序是压入、固定轴套,装配后检验、修整。装配时,根据轴套的尺寸和配合的过盈量大小以及轴套在机体上的位置,可用冷压、加热机体或冷却轴套尘铅的方法来装入轴套。
①压入轴套的方法和工具。根据轴套在机体上的位置和轴套的尺寸,可用手锤或压力机将轴套压入。图9-39a所示为一种最简单的压入方法(用垫板和手锤打入)。打入轴套时派镇好,开始必须放正位置,边压边检查,待找正后,再加大力打入。否则会使配合表面擦伤,使轴套变形。
图9-42 轴瓦的不正确配合
为了保证轴瓦与轴颈配合良好,在装配时,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和修刮。先在轴颈上涂好显示剂,接着把轴放在装有下半轴瓦的轴承座上,将轴转动2~3圈,然后把轴取下来,按照研出的斑痕来判断轴瓦与轴颈的配合情况。如果在轴瓦上的斑痕很大而且不均匀,必须进行修刮。当在轴瓦的全长上都有了斑点以后,再将上半轴瓦装上,拧紧上盖的螺栓,使轴旅州紧紧地转动几圈后,按着色情况刮削上下轴瓦,直到轴瓦上出现要求的斑点数目为止。刮完轴瓦后,还要用垫片调整轴瓦与轴颈的间隙,以保证形成油膜而达到液体润滑。
轴瓦上的油槽,可用油槽錾子錾出,也可用车床车出或铣床铣出。
C. 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如何装配
(1)压入法
当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外圈与壳体配合较松时,应先将轴承装在轴上,如图9-33a所示;反之,则应先将轴承压入壳体上,如图9-33b所示。如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同时外圈与壳体也配合较紧,则应将轴承内孔与外圈同时装在轴和壳体上,如图9-33c所示。
图9-38 油池加热法
取出轴承后,用比轴颈尺寸余亮衫大0.05mm左右的测量棒测量轴承孔径,如尺寸合适应立即用干净布揩清油迹和附着物,并用布垫着轴承并端平,迅速将轴承推入轴颈,趁热与轴径装配,在冷却过程中要始终用手推紧轴承,并稍微转动外圈,防止倾斜或卡住(图9-38c),冷却后将产生牢固的配合。如果要把轴承取下来,还得放在油中加温。也可放在工业冰箱内将轴承或零件冷却,或放在有盖密封箱内,倒入干冰或液氮,保温一段时间后,取出装配。
D. 有轴套的轴安装在孔中,装配顺序是什么呢
先把轴套与孔配合后,在将轴安装在带轴套的孔上。
轴的装配要求
轴承是用来支撑的部件,也是用来支承轴上回转的零件,轴承的种类按摩擦性质分:有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装配要求分别是:
1、滚动轴承的装配
滚动轴承具有摩擦小、轴向尺寸小、更换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
(1)装配的技术要求
①滚动轴承标有代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方向,以便更换时查对。
②轴颈或壳体孔台阶处的圆弧半径应小于轴承上相对应处的圆弧半径。
③轴承装配在轴上和壳体孔中后,应没有歪斜现象。
④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随轴热胀时产生轴移动。
⑤装配滚动轴承时,必须严格防止污物进入轴承内。
⑥装配后的轴承,须运转灵活、噪声小、工作温度一般不宜超过65℃.
(2)、装配方法
装配轴承时,最基本要求是要使加的轴向力,直接作用在所装轴承的套圈的端面上(装在轴上时,使加的轴向力要直接作用在内圈上,装在孔上时使加的作用力要直接作用在外圈上)。尽量不影响滚动体。装配的方法有锤击法、压力机装配法、热装法、冷冻装配法等。
① 锤击法
用锤子垫上紫铜棒以及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后再锤击的方法,要注意不要使铜末等异物落入轴承滚道内,不要直接用锤子或冲筒直接敲打轴承的内外圈,以免影响轴承的配合精度或造成轴承损坏。
②螺旋压力机或液压机装配法
对于过盈公差较大的轴承,可以用螺旋压力机或液压机装配。在压前要将轴和轴承放平,并涂上少许润滑油,压入速度不宜过快,轴承到位后要迅速撤去压力,防止损坏轴承或轴。
③热装法
热装法是将轴承放在油中加热到80℃-100℃,使轴承内孔胀大后套装到轴上,可防止轴和轴承免受损伤。对于带防尘盖和密封圈,内部已充满润滑脂的轴承不适用热装法。
(3)圆锥滚子轴承间隙是装配后调整的,主要方法有用垫片调整、用螺钉调整、用螺母调整等。
(4)装配推力球轴承时,应首先区分出紧环和松环,紧环的内径直径略小点,装配后的紧环与轴在工作时是保持相对静止的,它总是靠在轴的台阶或孔端面处,否则轴承将失去滚动作用而加速磨损。
E. CAD滑动轴承装配图
表达方案确定的原则:在绘制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时,要从有利于于生产,便于读图出发,恰当地选择图样。生产上对装配图表达方案的要求是在“完整,准确,清晰”的前提下,图样的数量尽量少。画装配图时,一般将装配体的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的位置;以最能反映配体的装配关系,传出路线,工作原理及结构形状的主要装配线方向作为画主视图的方向。如装配体的工作位置倾斜,通常应先放正后,再进行绘图。主视图确定后,应由其它视图补充表达主视图没有表达而又必须表达的内容。所选视图要求重点突出,相互配合,避免重复。
装配图的表达方式与零件的表达方法有很多共同点,因此零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在装配图中仍然适用;但是由于装配图和零件图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在画法方面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对装配图的画法又作了一些其它规定。
关于接触面(或配合面)和非接触面的画法 相邻两零件的接触面和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的工作面只画一条线(间隙配合也只画一条线);轴承与轴孔和轴承盖间没有间隙,只画一条线而不接触面,间隙再小也必须画两条线,螺钉头与端盖上的孔,键的顶面与齿轮上键槽的顶面间都有间隙,要画两条线。
在准备阶段要熟悉装配线的情况;运动传递的情况,各个零件相对位置如何确定;哪些地方有配合关系,有间隙。只有熟悉和掌握着些情况,才能准确无误绘制出一张好的装配图。为了保证机器或部件能顺利装拆,并达到设计规定的性能要求,必须使零件间的装配结构满足装配工艺的要求。接触面的要求 密封的要求 联接的要求 定位的要求 拆卸的要求,接触面为了保证零件间接触良好用做的两个相互接触的零件,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对接触面,在孔口倒角或轴根切槽,填料压盖与阀体端面之间必须留有 间隙,才能保证填料压紧。且为了保证螺纹旋紧,内螺纹长度应留出一定余量保证联接件与被联接件间接触良好,被联接件上应设沉孔或凸台,同时被联接件通孔的直径应大于螺纹大径,以便装配。装在轴上的滚动轴承及齿轮等一般都要有轴向定位结构,以保证轴向不产生移动。轴上的滚动轴承及齿轮是靠轴的台阶来定位的,齿轮的一端用螺母,垫圈来压紧。
F.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的配合各有什么特点其配合在装配图中如何标注
滚动轴承的配合是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
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故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根据轴承工作载荷的大小,性质,转速高低等确定。转速高,载荷大,冲击振动比较严重时应选用较紧的配合,旋转精度要求高的轴承配合也要紧一些。
游动支承和需经常拆卸的轴承,则应配合松一些,对于一般机械,轴与内圈的配合常选用m6,k6,js6等,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常选用J7,H7,G7等。由于滚动轴承内径的公差带在零线以下,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比圆柱公差标准中规定的基孔制同类配合要紧些。
(6)滚动轴承为什么要说是装配图扩展阅读:
滚动轴承使用注意事项:
1、滚动轴承是否有生锈,碰伤:轴承内是否清洁干净,轴承的内,外套和滚珠有无毛刺和裂纹,轴承附件是否齐全,轴承运转起来是否轻快自如。
2、轴承的窜动间隙:单列圆锥滚珠轴承应有轴向窜动值,主要根据两轴承中心距之长度,轴与设备机体温度差,内外套温度差与轴承尺寸计算。
3、轴承的配合 :当选择轴承配合时必须考虑到负荷的大小和特征,旋转速度,轴承类型和安装条件,当轴承与轴颈之间有相互滑动时,会产生强烈磨损,引起轴颈损坏。
4、如果轴承内,外圈装配均过盈,则由于温度升高会引起滚珠或滚柱受挤压而损坏,轴承内圈与轴是紧密配合,采用基孔制(H7/k6),轴承外圈与设备壳体配合较松,采用基轴制(K7/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