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铸造流动性的名词解释
铸造合金流动性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它首先取决于金属本身的流动性,同时又受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是金属的铸 造性能之一,与金属的成份、温度、 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能有关。流动性好的合金,由于其充型能力强因此易充满型腔,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流动性差的合金,充型能力就差,容易使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铸造缺陷。
❷ 试述铸钢的铸造性能及铸造工艺特点
铸造性能:①钢液的流动性差;②铸钢的体积收缩率和线收缩率大;③易吸气氧化和粘砂;④铸钢的铸造性能较差,易产生缩孔和裂纹等缺陷。
工艺特点:铸钢件在铸造工艺上必须首先考虑补缩问题,防止产生缩孔和裂纹等缺陷,铸件壁厚要均匀,避免尖角和直角结构,还可设置铸造小肋(防止铸件结构内侧因收缩应力而产生热裂)、提高型砂和型芯的退让性、多开内浇道、设置冒口和冷铁。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❸ 铸造中 影响合金的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取决于金属液体本身的流动能力(即流动性),同时又受铸造工艺隐身(如:铸型性质、浇筑条件及铸件结构等)的影响。合金的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容易获得形状完整、轮廊清晰的铸件,有利于铸造出薄壁活形状复杂的铸件;金属液中的气体、非金属夹杂物容易上浮和排除,也容易对合金冷凝过程中的收缩进行补缩,有利于获得优质铸件。反之,合金的流动性不好,充型能力差,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气孔、夹杂物和缩孔等缺陷。合金的流动性是合金重要的铸造性能之一。
液态合金的流动性以螺旋形试样的长度来衡量.在相同的浇筑条件下,所浇出的试样越长,合金的流动性就越好。 试验得知:灰铸铁,浇筑温度1300摄氏度,试样长度1800mm;铸钢,浇筑温度1600摄氏度,试样长度100mm。在常用铸造合金中,灰铸铁、硅黄铜的流动性最好,铸钢的流动性最差。
决定合金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合金的种类、合金的成分、杂质与含气量等。合金的熔点、导热系数、合金液的黏度等物理性能都影响合金的流动性。铸钢的熔点高,在铸型中散热快,凝固快,流动性差;铝合金导热性能好,流动性较差。同种合金中,成分不同时,流动性也不同,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较好。
❹ 简述影响铸铁铸造性能的因素
铸钢的铸造工艺特点 铸钢的机械性能比铸铁高,但其铸造性能却比铸铁差。因为铸钢的熔点较高,钢液易氧化、钢水的流动性差、收缩大,其体收缩率为10~14%,线收缩为1.8~2.5%。为防止铸钢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和缩松、裂纹及粘砂等缺陷,必须采取比铸铁复杂的工艺措施: 1、由于钢液的流动性差,为防止铸钢件产生冷隔和浇不足,铸钢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浇注系统的结构力求简单、且截面尺寸比铸铁的大;采用干铸型或热铸型;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一般为1520°~1600℃,因为浇注温度高,钢水的过热度大、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流动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浇温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热裂、气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状复杂的铸件,其浇注温度约为钢的熔点温度+150℃;大型、厚壁铸件的浇注温度比其熔点高出100℃左右。 2、由于铸钢的收缩大大超过铸铁,为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在铸造工艺上大都采用冒口和、冷铁和补贴等措施,以实现顺序凝固。 此外,为防止铸钢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裂纹缺陷,应使其壁厚均匀、避免尖角和直角结构、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 心型芯和油砂芯等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 (1)铸钢的熔点高,相应的其浇注温度也高。高温下钢水与铸型材料相互作用,极易产生粘砂缺陷。因此,应采用耐火度较高的人造石英砂做铸型,并在铸型表面刷由石英粉或锆砂粉制得的涂料。为减少气体来源、提高钢水流动性及铸型强度,大多铸钢件用干型或快干型来铸造,如采用CO2硬化的水玻璃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