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哪个3000年前的青铜器,证明了武王伐纣和发生的时间
以前学历史,有明确纪年的历史是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对于武王伐纣及西周建立,书本中往往说是“前11世纪末”或者“约公元前1046年”,具体时间不得而知。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通过C14测西周初年的土,专家认为,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时间范围。
但一件文物的出土,改变了这一情况,这个文物就是利簋。
由于价值极高,所以早在17年前,利簋就被确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到2002年,经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反复权衡,又确认利簋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不过,还有一点就是,铭文解读还是有争议,比如有人认为铭文中“珷”指武王,而“王”则是说成王,就是说这件文物是在周成王时所造,诸如此类等,上面选择的是最被认可的一种。
『贰』 利簋用途是什么
利簋主要是祭祀用的。簋是一种食器,也可以制作为祭祀用的礼器,用于盛放稻、黍、稷饭,相当于现在的碗。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因为作器者名“利”,所以叫“利簋”。“利”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就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是现在发现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利簋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叁』 西周利簋的名称来源
铭文中所提到的有司,是当时中国古代的官职,在中国商周时期,青铜被称为“金”,是只有王族才能使用的贵重金属,商军溃败之后,身为有司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并铸造了一件铜簋,作为永世的纪念。由于这件青铜簋是利所铸造,所以人们就称它为利簋。
因为利簋铭文中所记载的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星当空,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
『肆』 利簋所记载的铭文有怎样的意义
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0克。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与天亡簋相似,为典型的西周早期风格。簋腹和方座饰有饕餮纹、夔纹,圈足饰有夔纹、云雷纹。腹内底部有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樽彝。
译文大意是:武王征伐商国,甲子日早上,岁祭,占卜,能克,传闻各部军队,早上占有了朝歌,辛未那天,武王的军队在阑驻扎,赏赐右史利铜,用作檀公宝樽彝。
内壁铭文有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当中天;战胜商朝8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地的军队驻地赏“有司”利以铜,利觉得很荣耀,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纪念这件事。
分析起来,从开战后的第八天,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
通过对利簋周围炭样检测,著名的“武王征商”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上面的铭文内容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做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能确知的昀早的西周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