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齿轮泵的轴承一般靠什么润滑
主要有两种:1、滚动轴承的润滑采用滚动轴承的齿轮泵轴承润滑方式,有的利用端面间隙高压油泄漏引到轴承腔,有的采用和吸油腔相连的低压润滑。
2、滑动轴承的润滑
采用双金属薄壁轴承和采用DU轴承压配结构的滑动轴承润滑方式,目前以在轴承内孔加直槽或螺旋槽结构为主。
齿轮轴由一根长的驱动轴和一根短的从动轴组成,齿轮套和轴是一体的;齿轮为渐开线型圆柱直齿轮;齿数为14;齿轮轴的材质为高合金工具钢。滑动轴承长短轴的两端各有一个整体式的滑动轴承,轴承的润滑是利用所输送的熔体自身进行润滑:在每一个轴承的内径表面开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2条纵向沟槽和一条约三分之一周的环向沟槽,其中一条纵向沟槽和三分之一周的环向沟槽位于泵出口侧,并通过一D8mm的通孔与出口侧的高压熔体相通;另一条纵向沟槽位于泵的进口侧,并通过一D6mm的通孔与进口侧的低压熔体相通。这样,从理论上分析,每个轴承运转时都能形成润滑通道,并通过出口和进口侧的熔体压差将熔体导入轴颈间隙,从而建立承载润滑膜,防止发生干磨使轴承和轴颈咬死。
❷ 有一轴类零件,工作中主要承受交变弯曲应力和交 变扭转应力,同时还受到震动和冲击
先粗加工,然后调质处理已获得韧性较好的芯部组织,然后半精加工,然后轴径部分表面淬火已获得较硬的表面达到耐磨的目的。
❸ 津昌lsy螺旋输送机需要哪些技术要求
巩义义利解读螺旋输送机的技术需求:
一、螺旋输送机介绍:
⑴、螺旋输送机俗称绞龙,适用于短距离水平或垂直输送粉状、粒状和小块状物料,不适于输送易变质、粘性大、易结块的物料,使用环境温度通常为-20~50℃。
⑵、螺旋输送机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密封性好等优点,但输送距离短,叶片和机壳易磨损,能耗高,且物料易被压碎。
⑶、螺旋输送机常用型号有:GX型、LS型和LC型。
1、GX型螺旋输送机:螺旋直径共有150、200、250、300、400、500、600mm等七种规格,机身最短为3m,最长可达70m,级差为0.5m,根据不同现场需要可组成相应输送系统,用于水平或倾角小于20°的单向输送。
2、LS型螺旋输送机:LS型螺旋输送机是GX型螺旋输送机的换代产品,螺旋直径为100~
1250mm,计有十一种规格,驱动方式有单端驱动和双端驱动两种形式;LS型螺旋输送机身长度每0.5m一档,根据不同现场需要可组成相应输送系统,与GX型螺旋输送机一样,用于水平或倾角小于20°的单向输送。
3、LC型垂直螺旋输送机:适宜于垂直或有较大倾角地输送粉状或粒状、粘性不大、松散密度在0.5~1.3的干燥物料。LC型垂直螺旋输送机螺旋直径有200、250、315等几种定型规格,最大提升高度一般不超过8m,机身高度每0.5m一档,根据不同现场需要可组成相应提升输送系统。
⑷、螺旋输送机按安装形式分:固定式螺旋输送机和移动式螺旋输送机。
⑸、螺旋输送机按输送方向或工作转速分:水平慢速螺旋输送机、垂直快速螺旋输送机和可弯曲螺旋输送机。
1、水平慢速螺旋输送机:其输送物料温度小于200℃,输送机倾角β小于20°,输送距离一般小于40m,最大不超过70m。
2、垂直快速螺旋输送机:其输送物料温度小于80℃,垂直提升高度不超过8m。
3、可弯曲螺旋输送机:螺旋体由挠性轴和合成橡胶叶片组成,易弯曲,可根据现场或工艺要求任意布置,进行空间输送。
⑹、螺旋输送机机座安装形式有:地面支承安装、悬吊支承安装、通廊或地沟支承安装。
⑺、螺旋输送机由六大部件组成:头节、中间节、尾节、驱动装置、进料装置、排料装
置等。
1、头节:主要有止推轴承、螺旋体、机壳等三部分,止推轴承是承受物料移动时的轴向推力。当采用圆柱齿轮减速箱时,还要承受驱动装置附加的悬臂载荷。
2、中间节:主要有吊轴承、螺旋体和机壳,吊轴承支撑着螺旋轴,使螺旋正常工作。
3、尾节:主要有平轴承、螺旋体、吊轴承、机壳等四部分,平轴承不仅支撑尾部螺旋,而且用以调整整台螺旋输送机在安装中,轴向长度的微量变化。
4、驱动装置:有电动机、减速器、联轴节等。
5、进料装置:用角钢和钢板焊成,与加料设备相联接,位于尾部上侧。
6、排料装置:有固定排料口、手推式排料口、齿条式排料口等三种不同型式。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其中一种,位于头部下侧。
⑻、螺旋输送机表示方法:LSS25(螺旋叶片直径cm),水平式S、立式C、移动式Y。
⑼、螺旋输送机工作原理:旋转着的螺旋力图带动落在它表面上的物料一起旋转。物料的重力以及与机壳的摩擦力则阻止物料的旋转。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螺旋输送机是利用固定的螺旋体旋转运动伴随的直线运动使被输送的物料在机壳内沿着螺旋轴向前做平移运动。
二、螺旋输送机基础(按照土建设备基础图):
1、基础的几何尺寸允许偏差≤±20mm。
2、基础纵、横中心线与设计的中心线允许偏差≤±20mm。
3、基础上各中心线间的距离允许偏差≤±5mm。
4、地脚螺栓孔与基础中心线距离允许偏差≤±10mm,但预埋地脚螺栓与基础中心线距
离允许偏差≤±2mm。
5、地脚螺栓孔倾斜度误差≤20mm/m。
三、机壳(料槽):
1、料槽材料有碳钢和不锈钢,但常用2~4mm厚的薄钢板制成,横断面两侧壁垂直,底
部为半圆形;垂直快速螺旋输送机料槽横断面为圆形,通常采用薄壁无缝钢管。
2、每节料槽的端部和侧壁上端均用角钢加固,以保证料槽刚度。
3、料槽底部应设置铸铁件或角钢焊接件的支承脚。
4、料槽法兰之间宜采用石棉垫调整机壳和螺旋体长度之间的累积误差。
5、相邻料槽法兰面连接应紧密平整,其间隙不大于0.5mm;料槽内表面错位不大于1.4mm,壳体间可以加垫片,以保证密封。
6、料槽中心线与螺旋轴应保持良好的同轴度。
7、各节料槽中心线应重合,其同轴度允许偏差≤±5mm。
8、料槽水平度允许偏差0.3mm/m,全长≤5mm。
9、料槽直线度允许偏差≤6mm(机长15~30m)。
10、料槽中心标高允许偏差≤±5mm。
四、螺旋体(螺旋轴、螺旋叶片):
螺旋体的主要规格尺寸为螺旋叶片直径D(mm)、螺旋轴直径d(mm)和螺距s(mm)。
⑴、螺旋轴:
1、各螺旋轴之间可采用花键和法兰两种方式连接。
2、螺旋轴与吊轴承、头、尾轴联接均采用嵌入式,安装,拆卸方便。
3、螺旋轴与吊轴采用滑块连接。
4、螺旋轴通常采用直径为φ30~φ70mm空心钢管。
5、螺旋轴两端同轴度允许偏差≤φ1.0mm。
6、各螺旋轴中心线应重合,其允许偏差≤±3mm(机长15~30m)。
⑵、螺旋叶片:
1、螺旋面的形式有实体螺旋(S制法)、带式螺旋(D制法)、月牙式、橹桨式等几种。
2、螺旋叶片材料采用高强度耐磨钢,螺旋叶片制作时采用冷作硬化的表面处理,硬度和耐磨性比普通叶片提高一倍左右,外沿硬度可达HB240。
3、螺旋叶片通常用1.5~4mm厚的薄钢板冲压或剪切成带缺口的圆环,将圆环拉制成一个螺距的叶片,然后将若干个单独的叶片经焊接或铆接于螺旋轴形成一个完整的螺旋叶片。
4、叶片常规制作法有两种:一种是冷扎成形法,适用于批量生产;另一种是单个叶片焊接法,适用于非标制作生产。
5、按叶片在螺旋轴上盘绕方向不同分右旋(顺时针盘旋)和左旋(逆时针盘旋)。
6、螺旋体输送物料方向由叶片旋向和螺旋轴的旋向共同决定,具体确定时,先确定叶片旋向,然后按左旋用右手,右旋用左手的原则,四指弯曲方向为螺旋轴旋转方向,大拇指伸直方向即为输送物料方向。
7、螺旋叶片旋向和螺旋轴的旋向必须符合物料输送方向的要求。
8、同一螺旋体上有两种旋向的叶片,可同时实现两个不同方向的物料输送。
9、同一根螺旋轴上叶片的磨损速度也不相同,由于进料端的物料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对叶片的磨损最为严重(尤其是输送粒料时)。
10、螺旋体安装后应对其进行静平衡试验。
11、螺旋叶片螺距误差≤5mm,且叶片表面光滑。
12、螺旋叶片的间距和导向角度要求较严,倘若相邻叶片之间的间距和导向角度误差较大,那么按误差制作后,其使用时将摆动大,振幅加大,其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差,而且由于输送量较大,极易造成扭曲变形损坏,磨损加速,给生产带来损失。
13、螺旋叶片与机壳两侧间隙≥7.5mm(螺旋公称直径φ600~φ800m)。
五、轴承:
1、中间吊轴承座材料多采用铸钢或铸铝。
2、按其安装位置和作用不同分头部轴承、尾部轴承和中间轴承。
①、头部轴承:主要由向心推力轴承、轴承座、轴承盖、油环等部分组成,它安装于头部卸料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所以其轴承应采用向心推力轴承。
②、尾部轴承:安装于尾部进料端,只承受径向力,采用向心球面轴承,结构较简单。
③、中间轴承:对于螺旋轴在3米以上的螺旋输送机,为了避免螺旋轴发生弯曲,应安装中间轴承,中间轴承一般采用悬吊结构,且其横向尺寸应尽可能小,以免造成物料堵塞。
3、吊轴承分M1滚动吊轴承和M2滑动吊轴承。
①、M1-滚动吊轴承:采用80000型密封轴承,轴承盖上另有防尘密封结构,常用在不易加油、不加油或油对物料有污染的地方,密封效果好,轴承寿命长,输送物料温度不大于80℃。
②、M2-滑动吊轴承:设防尘密封装置,轴瓦材料有铸铜瓦、合金耐磨铸铁、铜基石墨少油润滑瓦,但一般采用粉末冶金,常用在输送物料温度比较高的地方。
4、头、尾部轴承移至壳体外,中间悬吊轴承采用滑动轴承,有多层密封和配合密封技术,轴承使用寿命长。
5、拆卸悬吊轴承不用移动螺旋体,不拆卸盖板也可以润滑吊轴承。
6、吊轴承为万向节结构,使螺旋体、吊轴承和尾部总成形成一个整体旋浮体,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旋转避让,不卡料,不堵料。
7、吊轴承采用变径结构,增大吊轴承处容积,避免吊轴承与物料接触,吊轴承寿命可达两年以上。
8、尽可能缩小中间悬吊轴承的横向尺寸,以免吊轴承堵料。
9、各悬吊轴承的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允许偏差≤0.5mm。
10、轴承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允许偏差≤1.0mm。
11、吊轴承与连接轴之间径向间隙应在0.10~0.14mm之间。
12、销轴与轴套圆度允许偏差为0.012mm。
13、无负荷运转大于2小时,轴承温度不超过40℃。
六、进、出料装置:
1、进入螺旋输送机的物料进行必要的清理,并均匀喂料。
2、无载启动,空载卸车,保证进料连续均匀,避免堵料。
3、进料口的连接法兰面与机壳平行度允许偏差≤1.5mm。
4、进、出料口位置应保证料口至端部的距离,同时避免料口与吊轴承加油杯和机壳连接法兰相碰。
5、排料装置分类:固定排料口、手推式排料口、齿条式排料口。
6、加大出料口或加长出料槽端部,以解决排料不畅或来不及排料。
7、出料端配有清扫装置。
8、在出料端盖板上开设防堵门,发生堵塞时,由于物料堆积,顶开防堵门,同时通过行程开关切断电源。
9、安装料仓料位器和堵塞感应器,实现自动控制和报警。
10、装卸闸门可以调节物料流量。
七、驱动装置(联轴器、减速机、电动机等):
⑴、联轴器:
1、联轴器端面间隙在1.0~1.5mm范围内。
2、联轴器径向允许偏差≤0.05mm。
3、联轴器端面跳动值允许误差为0.4mm/m。
⑵、减速机:
1、冬天用30#机械润滑油;夏天用45#机械润滑油;吊轴承和前、后轴承用钙基润滑脂。
2、减速机的低速轴和螺旋机前轴应在同一直线上。
⑶、电动机:
1、水平慢速螺旋输送机:物料在向前输送的同时,伴随着圆周方向的翻滚运动,所以水平慢速螺旋输送机转速不能太大。
2、垂直快速螺旋输送机:利用螺旋体的高速旋转,使物料与料槽间形成足够的摩擦力,以克服叶片对物料的摩擦阻力及物料自身重力,保证物料向上输送。
八、螺旋输送机常见故障及处理:
⑴、螺旋输送机堵料:
1、合理选择螺旋输送机的各技术参数,如慢速螺旋输送机转速不能太大。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无载启动、空载停车;保证进料连续均匀。
3、加大出料口或加长料槽端部,以解决排料不畅或来不及排料的问题。同时,还可在出料口料槽端部安装一小段反旋向叶片,以防端部堵料。
4、对进入输送机的物料进行必要的清理,以防止大杂物或纤维性杂质进入机内引起堵塞。
5、尽可能缩小中间悬挂轴承的横向尺寸,以减少物料通过中间轴承时堵料的可能。
6、安装料仓料位器和堵塞感应器,实现自动控制和报警。
7、在卸料端盖板上开设一防堵活门。发生堵塞时,由于物料堆积,顶开防堵门,同的通过行程开关切断电源。
⑵、螺旋输送机驱动电机烧毁:
1、输送物料中有坚硬块料或小铁块混入,卡死绞刀,电流剧增,烧毁电机,处理方法是防止小铁块进入和使绞刀和机壳保持一定间隙。
2、来料过大,电机超负荷而发热烧毁,处理方法是喂料均衡并在停机前把物料送完。
⑶、螺旋输送机机壳晃动:
1、安装时各螺旋节中心线不同心.运转时偏心擦壳,使外壳晃动,处理方法是重新安装找正中心线。
⑷、螺旋输送机悬挂轴承温升过高:
1、位置安装不当,处理方法是调整悬挂轴承的位置。
2、坚硬大块物体混入机内产生不正常磨擦,处理方法是清理异物,试车至正常为止。
⑸、螺旋输送机溢料:
1、物料水分大,集结在螺旋吊轴承上并逐渐加厚,使来料不易通过,处理方法是加强原料烘干。
2、物料中杂物使螺旋吊轴承堵塞,处理方法是停机清除机内杂物。
3、传动装置失灵,未及时发现,处理方法是停机、修复传动装置。
⑹、螺旋轴联结螺栓松动、跌落和断裂:
1、运行时间歇受力不匀,引起螺栓松动、跌落或冲击断裂,处理方法是提高螺栓联结的强度。
⑺、螺旋叶片撕裂:
1、由于原料中异物等可造成螺旋叶片损坏,严重时螺旋叶片与螺旋轴焊接处脱焊,形成螺旋叶片撕裂,螺旋叶片损坏需提高备件质量和强度,在备件制作时要保证叶片的一致性,焊缝密实可靠,避免夹渣、气孔等缺陷,保证焊接质量,同时提高螺旋轴及传动轴的强度。
⑻、法兰焊口扭裂:
1、由于异常扭矩的产生,联结法兰焊接失效,处理方法是保证设备安装精度,不管是法兰连接还是花键联结,都要保证螺旋体的安装位置精度,安装后应接线调试确定螺旋转向,声音有无异常。试运转后检查电机、减速机、轴承温升,一切正常后,开动手动螺旋料仓闸门逐渐加料,经过调试后,使螺旋运转平稳。
⑼、螺旋轴裂缝:
1、由于长期运行磨损,抗扭强度降低,形成裂纹、裂缝,处理方法是加强设备维护防止螺旋轴磨损断裂,严格控制原料质量,避免异物进入输送机;定期对润滑部位进行润滑维护;加强驱动装置的点检和维护;对螺旋叶片质量进行定期检测,螺旋叶片异常磨损,螺旋轴变形,强度降低时,及时更换并分析原因加以防患;发现联结件松动及时紧固;设备运行出现发热、噪声等异常现象及时检查,清理异物,修整螺旋或溜槽。
⑽、螺旋轴输入轴段断裂:
由于安装时,螺旋轴同轴度超差或选轴时安全系数偏低等引起,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备改造维护,当工艺变化,超出设备性能范围时,继续运行会造成设备快速损坏,甚至满足不了生产工艺要求,影响正常生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场条件,对零部件大修更换,如变更驱动系统,改变传动比,提高备件材料性能或尺寸变化,直至更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