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菲涅尔波带片
菲涅尔波带片既有会聚透镜的作用,又有发散透镜的作用,是由透明和不透明圆环交替组成,适用于远程通信、光测距和宇航技术中。
菲涅尔波带片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来聚光的,从物点发岩兆判出的光波粗改经过各个波带片衍射时,到达像点的位相差猜前为2*pi的整数倍,产生相长叠加,光波衍射有多个主极大,菲涅尔波带片自然也就有多个焦点了。
优点
波带片与透镜相比具有面积大、轻便、可折叠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远程通信、光测距和宇航技术中。波带片的焦距随波长的增加而缩短,这恰巧与玻璃透镜的焦距色差相反,两者配合使用有利于消色差。利用衍射规律有意改变波阵面,以造成人们所需要的衍射场,这在经典光学中菲涅耳波带片是一杰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波带片
『贰』 电子衍射分析
电子束不是电磁波,而是物质波,但是它与X射线的性质类似,波长接近。1927年C.J.Davisson&L.H.Germer在电子显微镜问世前就发现了电子衍射现象,其原理与X射线衍射的原理基本相同,所获得的衍射花样也很相似。电子衍射产生的花样大多呈规则排列的点状(单晶),有时也呈同心圆状(多晶)。电子衍射与X射线衍射的区别是:①由于电子束波长更短,在同一张图像上电子衍射所得到的信息比X射线衍射的信息多;②电子衍射的强度要比X射线衍射的强度大得多,适用于对晶体微粒、表面和薄膜进行分析。现在,在透射电镜中插入一选区光阑便能获得单晶的衍射花样(请参阅本章第二节)。
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缩写为EBSD)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80年代发展成为一种实用的测试手段,并推出商品器材的。电子背散射衍射得到的图像称为电子背散射花样(Electron Backscatter Pattern,缩写为EBSP)。
上述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衍射的激发源都是平行光,而电子背散射衍射是电子束进入样品后激发出的背散射电子以各个方向射向晶体后产生的。其花样由黑白成对的线条组成,如图5-9中荧光屏上所示,每个线条对应于一个面网。
图5-9 电子背散射衍射部件示意图
为了获得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必须在扫描电镜中安装EBSD部件(图5-9)。样品不能太薄,以便产生较多的背散射电子,通常制成光片,表面还须消除研磨和抛光产生的应力。安装时使样品表面与电子束成30°相交。
1993年以后生产的EBSD部件可以对衍射花样自动检索,进行物相鉴定,还可测定样品中各个晶粒的取向,进行微织构测定(microtexture determination),获得取向图(orientatio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