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是什么
1. 滚动轴承包含滚动元件,如球、滚子或针,而滑动轴承则没有这些滚动元件。
2. 二者的运动原理和方式不同:滚动轴承通过滚动元件的旋转来实现相对运动,滑动轴承则依靠润滑油膜的形成来实现轴与轴承之间的滑动。
3. 在承载能力方面,滚动轴承通常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和轴向负载,而滑动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负载或径向负载较小的场合。
4. 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通常较低,这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和发热量。
5. 滚动轴承适用于高速旋转,而滑动轴承可能适用于低速或中速应用。
6. 在功率损失方面,滚动轴承通常比滑动轴承更为节能。
7. 滚动轴承的启动阻力较小,便于启动和加速。
8. 滚动轴承具有较高的旋转精度,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9. 安装滚动轴承通常要求较高的安装精度,而滑动轴承的安装相对灵活。
10.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外形尺寸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11. 使用寿命方面,滚动轴承通常较长,尤其是在良好的润滑和适当的操作条件下。
12. 润滑剂的使用量也有差异,滚动轴承可能需要较少的润滑剂,而滑动轴承则需要较多的润滑剂来形成稳定的油膜。
13. 维护要求上,滚动轴承相对易于维护,而滑动轴承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和维护。
14. 在更换成本方面,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可能因类型、尺寸和材料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⑵ 滚动轴承的正确使用和常见故障
汽车上有几十种轴承是滚动轴承,大大小小几乎包括了所有常见的轴承类型,滚动轴承的故撞和损伤也较为常见。由于滚动轴承一般都是装在机构内部,所以不便直观检查,只能根据故障现象先作概略判断,然后再拆卸检查。
滚动轴承的正确使用是减少轴承故障、延长轴承寿命的可靠保证,其内容包括正确的安装和合理的润滑。
下面分别介绍滚动轴承的使用要求和常见故障、损伤。
一、滚动轴承的正确使用
1.轴承的拆装
轴承安装前应清洗干净。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将辅承平直均匀地压入,不要用手锤敲击,特别禁止直接在轴承上敲击。当轴承座圈与座孔配合松动时,应当修复座孔或更换轴承,不要采用在轴承配合表面上打麻点或垫铜皮的方法勉强使用。轴承拆卸时应使用合适的拉器将轴承拉出,不要用凿子、手锤等敲击轴承。
2.轴承的润滑
滚动轴承常用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两种。当轴的圆周速度小于4-5m/s时,或汽车上不能使用润滑油润滑的部位,都采用润滑脂润滑。润滑脂润滑的优点是密封结构简单,润滑脂不易流失,受温度影响不大,加一次润滑脂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
使用润滑脂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按汽车说明书的要求,选用合适牌号的润滑脂。例如,汽车水泵轴承就不宜选用纳基润滑脂,因其耐水性较差。二是加入轴承中的润滑脂要适量,一般只充填轴承空腔的1/2-l/3为宜,过多不但无用,还会增加轴承的运转阻力,使之升温发热。特别要注意的是汽车轮毂轴承,要提倡“空毂润滑”,即只在轴承上涂一层适量的润滑脂即可,否则,不但浪费和散热不良,还会使润滑脂受热外溢,可能影响制动性能。
润滑油润滑的优点是摩擦阻力小,并能散热,主要用于高速和工作环境温度较高的轴承。润滑油的牌号要按汽车说明书的要求选用,并接汽车保养周期及时更换,放出旧油后要对机构进行清洗后再加新油,加油应加到规定的标线,或与加油口平齐(视汽车具体结构、要求而定),不可多加。
二、滚动轴承常见故障
滚动轴承的故障现象一般表现为两种,一是轴承安装部位温度过高,二是轴承运转中有噪音。
1.轴承温度过高
在机构运转时,安装轴承的部位允许有一定的温度,当用手抚摸机构外壳时,应以不感觉烫手为正常,反之则表明轴承温度过高。
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有: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润滑油粘度过高;机构装配过紧(间隙不足);轴承装配过紧;轴承座圈在轴上或壳内转动;负荷过大;轴承保持架或滚动体碎裂等。
2.轴承噪音
滚动轴承在工作中允许有轻微的运转响声,如果响声过大或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撞击声,则表明轴承有故障。
滚动轴承产生噪音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一是轴承内、外圈配合表面磨损。由于这种磨损,破坏了轴承与壳体、轴承与轴的配合关系,导致轴线偏离了正确的位置,在轴在高速运动时产生异响。当轴承疲劳时,其表面金属剥落,也会使轴承径向间隙增大产生异响。此外,轴承润滑不足,形成干摩擦,以及轴承破碎等都会产生异常的声响。轴承磨损松旷后,保持架松动损坏,也会产生异响。
三、滚动轴承的损伤
滚动轴承拆卸检查时,可根据轴承的损伤情况判断轴承的故障及损坏原因。
1.滚道表面金属剥落
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滚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脉动载荷的作用,从而产生周期变化的接触应力。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在滚动体或内、外圈滚道工作面上就产生疲劳剥落。如果轴承的负荷过大,会使这种疲劳加剧。另外,轴承安装不正、轴弯曲,也会产生滚道剥落现象。
轴承滚道的疲劳剥落会降低轴的运转精度,使机构发生振动和噪声。
2.轴承烧伤
烧伤的轴承其滚道、滚动体上有回火色。烧伤的原因一般是润滑不足、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以及轴承装配过紧等。
3.塑性变形
轴承的滚道与滚子接触面上出现不均匀的凹坑,说明轴承产生塑性变形。其原因是轴承在很大的静载荷或冲击载荷作用下,工作表面的局部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低速旋转的轴承上。
4.轴承座圈裂纹
轴承座圈产生裂纹的原因可能是轴承配合过紧,轴承外国或内圈松动,轴承的包容件变形,安装轴承的表面加工不良等。
5.保持架碎裂
其原因是润滑不足,滚动体破碎,座圈歪斜等。
6.保持架的金属粘附在滚动体上
可能的原因是滚动体被卡在保持架内或润滑不足。
7.座圈滚道严重磨损
可能是座圈内落入异物,润滑油不足或润滑油牌号不合适。
⑶ 如何检查圆柱滚子轴承是否出现故障
为使圆柱滚子轴承在良好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应有的性能并长期使用,必须对圆柱滚子轴承进行检查和保养,检查与保养对预防故障是很重要的,在运转中要重点检查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声、振动、温度和润滑剂。
当圆柱滚子轴承的性能指标低于使用要求而不能正常工作时,圆柱滚子轴承就发生了故障甚至失效,圆柱滚子轴承一旦发生失效等意外情况后,机器、设备将会停转,出现功能丧失等各种异常现象,因此需要在短期内查出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声
圆柱滚子轴承噪音一种是圆柱滚子轴承本身产生的,即圆柱滚子轴承固有的噪声;另一种是圆柱滚子轴承装机后才产生的噪声,与圆柱滚子轴承本身的噪声无关,通过听声音可以分析出一些问题。
a)与圆柱滚子轴承制造有关的噪声:这里包括保持架噪声和颤音,保持架噪声主要发生在球圆柱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圆柱滚子轴承中,当圆柱滚子轴承旋转时由于保持架的振动以及保持架与滚动体发生撞击会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具有周期性。颤音是有一定频率的声音,是由于滚道面上有较大的波纹度引起的振动而产生的。
b)固有噪声:滚道声:滚道声是由滚动体与滚道接触时的弹性特性产生的,当圆柱滚子轴承旋转时,滚动体在滚道上滚动而发出的一种连续而圆滑的声音;不正常的滚动摩擦声可发出“咯吱、咯吱”之类不舒服的金属摩擦异常声音,润滑良好时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成问题,只有噪声增大之后才需注意。
c)使用不当引起的噪声:对于各种圆柱滚子轴承均存在。当圆柱滚子轴承滚道表面或滚动体表面受到碰伤、压坑、锈蚀,那么就会产生有一定周期的噪声和振动。当圆柱滚子轴承在运转中有尘埃侵入时就会产生污物噪声,这种噪声是非周期性的,同样也伴有振动,其声音大小不固定,时有时无。
2. 圆柱滚子轴承的振动
圆柱滚子轴承的振动对圆柱滚子轴承的失效影响很明显。例如:剥落、压痕、锈蚀、裂纹、磨损等都会在圆柱滚子轴承振动检测中反映出来,所以通过采用特殊的圆柱滚子轴承振动测量装置可测量出振动的大小,通过频率分布可推断出异常振动的具体情况,测得的数值因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条件或传感器安装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对每台机器的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判定标准。
3. 圆柱滚子轴承的温度
通常圆柱滚子轴承的温度随着运转开始慢慢升高,1至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圆柱滚子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和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不合适,则圆柱滚子轴承温度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机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4. 润滑剂
润滑对滚动圆柱滚子轴承的摩擦和磨损、温升、振动等有重要影响,没有正常的润滑,圆柱滚子轴承就不能工作。分析圆柱滚子轴承的损坏原因表明,40%左右的圆柱滚子轴承损坏都与润滑不良有关,因此圆柱滚子轴承的良好润滑是减小圆柱滚子轴承摩擦和磨损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圆柱滚子轴承的润滑还对散热、防锈、密封、缓和冲击等起作用,要保证润滑剂不能过期失效,选型要正确。
⑷ 轴承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轴承是现代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减小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旋转精度。
1.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
2.滑动轴承: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
3.滚珠轴承:包含四个基本元件,即滚珠、内环、外环和保持器,滚珠位于内环与外环之间,保持器负责将滚珠保持在相同的距离内,从而使得轴承可以正常工作。
(4)滚动轴承检查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一)轴承的保养:
1.清洗:
将轴承拆下检查时,先用摄影等方法做好外观记录。另外要确认剩馀润滑剂的量并对润滑剂采样,然后再清洗轴承。轴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进行,并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属网架。通常使用的清洗剂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据需要有时也使用温性硷液等。清洗后,立即在轴承上涂布防锈油或防锈脂。
2.检查与判断:
为了判断拆下的轴承能否重新使用,要著重检查其尺寸精度、旋转精度、内部游隙以及配合面、滚道面、保持架和密封圈等。关于检查结果,可由用惯轴承或精通轴承者进行判断。判断的标准根据机械性能和重要度以及检查周期等而有所不同。如有以下损伤,轴承不得重新使用,必须重新更换。
(二)轴承的损伤及对策:
1.轴承的损伤:
一般如果正确使用轴承,可以使用至达到疲劳寿命为止。但会有意外过早地损伤,不能耐于使用的情况。这种早期损伤,与疲劳寿命相对,是被称做故障或事故的品质使用限度。多起因于安装、使用、润滑上的不注意,从外部侵入的异物,对于轴、外壳的热影响之研究不够充分等。
2.轴承的损伤对策:
滚子轴承的套圈、挡边的卡伤,作为原因可考虑,润滑剂不足、不适合、供排油构造的缺陷、异物的侵入、轴承安装误差、轴的挠曲过大,也会有这些原因重合。因此,只有知道了轴承的使用机械、使用条件、轴承周围的构造、_解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况,结合轴承的损伤状态和几种原因考察,便可以防止同类事故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