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采用什么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采用什么

发布时间:2025-03-28 14:35:05

⑴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如著名的___。

商朝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司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
故答案为:
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

⑵ 古代青铜器上纹饰是如何印上去的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简单,但是回答起来却很具体、细致!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一.块范法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

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溶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 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

1.块范法铸造的具体过程与浑铸法

(1). 制模

模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种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具体选用何钟质料要视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削,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纹饰要在其干成适当的硬度时雕刻。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而后再进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只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

(2).制范

制范亦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一般说来,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则含砂量多些,颗粒较粗。且在二者之中还拌有植物质,比如草木屑,以减少收缩,利于透气性。

范的泥土备制须极细致,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适当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还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得心应手。

从模上翻范技术性很强,是块范铸造技术的中心环节。对于较简单的实心器物象刀、戈、镞等,只需由模型翻制两个外范即可,此种外范称为二合范。

而制造空心容器的范则复杂多了,简如下:

1.在翻范以前,首先要决定外范应该分为几块及应该在何处分界。

2.翻外范的方法是用范泥往模上堆贴而成,再用力压紧。

3.对于心的制做则有三种方法:一是已从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后,利用模型来制芯,即将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刮削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型做成空心的,从其腹腔中脱出芯,并使拖出的芯和底范连成一块,再在底范上铸耳,此钟方法适用于大型器。三.利用外范制芯。

(3).浇注

将已焙烧的且组合好的范可趁热浇注,不然需在临浇注前进行预热。预热时要将范芯装配成套,捆紧后糊以泥砂或草拌泥,再入窑烧烤。预热的温度以400-500度为佳。焙好的型范需埋置于沙(湿沙)坑中防止范崩引起的伤害,并在外加木条箍紧,也是为了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

范准备好后,将熔化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浇口。器物之所以倒着浇,是为了将气孔与同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致密,花纹清晰。浇入铜液时应该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为宜,直到浇口于气孔皆充满铜液为止。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或“一次浑铸”,或者“整体浇铸”。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这是浑铸的范线特征。

(4).修整

铸件去陶范后还要进行修整,其经过锤击、锯挫、錾凿几打磨,消去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只有这样才算制造完毕。

除浑铸法之外还有分铸法,即器物的歌部位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在此就不介绍了。

二.失蜡法

失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

⑶ 商周时期青铜器,当时采用的是什么铸造法,制作青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采用了一种名为“泥范铸造法”的技术。这种方法涉及以下步骤:
1. 制作泥模:首先,工匠会根据所需制作的青铜器原型,用泥土雕刻出相应的泥模。
2. 翻制外范:接下来,工匠会将调制好的泥片覆盖在泥模上,并用力拍打,使得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当泥片半干时,他们会按照青铜器的各个部分,如耳、足、鋬、底、边、角等,将泥片切割成若干块,形成外范。这些外范会经过晾干或轻微烘烤,并修整以准备铸造。
3. 制作内范:内范是由使用过的泥模制作而成。工匠会刮去泥模的一层薄泥,然后将其烤干,形成内范。内范的厚度与最终青铜器的厚度相匹配。
4. 合范:将内范倒置放在底座上,然后将外范块按照设计合拢,形成一个封闭的模。合范的过程中,会在上方留出一个浇注孔。
5. 浇铸:在浇注孔中注入融化的青铜溶液,待青铜液冷却后,工匠会打碎外范,取出内范,最后获得铸造好的青铜器。之后,对青铜器进行打磨和修整,以呈现其最终的美态。
这种泥范铸造法确保了每一件青铜器都有独特的纹饰和形状,而不会出现完全相同的复制品。

⑷ 商周时期青铜器,当时采用的是什么铸造法,制作青铜器

商周时期,在青铜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就是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
过程是:1.制模。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2.翻外范。将调合均匀的泥土拍打成平泥片,按在泥模的外面,用力拍压,使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按照器物的耳、足、鋬、底、边、角或器物的对称点,用刀划成若干块范,然后将相邻的两泥范做好相拼接的三角形榫卯,而后晾干,或用微火烘烤,修整剔补范内面的花纹,这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3.制内范。将制外范使用过的泥模,趁湿刮去一薄层,再用火烤干,制成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所铸铜器的厚度;4.合范。将内范倒置于底座上,再将外范块置于内范周围。外范合拢后,上面有封闭的范盖,范盖上至少留下一个浇注孔;5.浇铸。将融化的青铜溶液沿浇注孔注入,等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掏出内范,将所铸的铜器取出,经过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

所以青铜器没有完全一样的。

阅读全文

与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采用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硬盘存多少合适 浏览:9
牙医设备一套多少钱 浏览:131
如何换电三轮前上下轴承 浏览:294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设计 浏览:418
轴承要加温到多少度才好安装 浏览:941
设备租赁中的租金系数如何计算 浏览:499
小区有哪些运动器材 浏览:403
别克仪表盘雾灯怎么用 浏览:759
简述cnc装置的作用 浏览:848
单相电热设备电流多少 浏览:117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变更 浏览:304
阀门a系列和b糸列什么区别 浏览:788
仪表车床长什么样 浏览:236
测量平台运动装置设计方案 浏览:518
净油装置作用是什么 浏览:612
为什么会机械表受磁影响 浏览:590
什么冰箱可以制热制冷 浏览:104
余姚工业设备回收哪里有 浏览:871
南京禄口永骋五金建材市场 浏览:124
北京多功能拉杆工具箱 浏览: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