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的配置标准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的配置标准,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版的《JY/T 0620-2019
初中化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替代2006年的版本,新标准根据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需求,修改了部分器材的配备要求,增加了部分性能及安全性更高的器材以及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生产的安全环保的器材,删除了与课标教学内容关联度、使用率不高的器材和试剂以及部分危险性大且可被替代的试剂。
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的配置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装备的配置要求,各学科都一样,该标准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配置化学教学装备使用,特殊教育学校配置常规化学教学装备时可参考使用。关于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主要分为实验室基础器材和主题学习器材两大类。
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配置标准实验室基础器材必配的有:台式计算机1~2台;危险化学品储存柜3个,参数要求≥900
mm×510 mm×1200
mm,防爆、防盗、阻燃、耐腐蚀,带双锁、灭火毯、简易急救箱、洗眼器、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毒口罩等足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化学实验废水处理装置、废液分离回收桶等成套的环保器材;教师电源、学生电源等电器;电子天平、红液/水银/数字温度计、多用电表等测量仪器;三脚架、滴定台等支架;以及足量的计量类、可加热、容器类、一般类玻璃仪器和各种试剂、药品等。
此外,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配置标准里有一项选配引起了威成亚的重视,即实验教学与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对该系统的要求是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
务管理、实验操作及教学测评、实验室智能管理等模块,能感知和控制实验室物理环境,实现对师生实验教与学行为的跟踪、记录、测评与分析,能实现数据的分级管理与共享。熟悉的朋友都知道,这就是威成亚近两年来重点推出的实验考试系统——HUI实验应用平台,具体产品介绍请持续关注威成亚了解。
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配置标准主题学习器材部分是按照学习探究的主题来配置仪器的,比如“数字化探究、物质的制备、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鉴别”等等,其中数字化探究部分标准做了大篇幅的介绍,罗列了几十种数字化传感器以及实验器,以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获得新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化学实验室
2. 材料试验机
LZ说的材料试验机有很多啊,你说的是哪一个?有 拉伸试验机,还有冲击试验机~~~~~~~
试验机的概述
1.定义
1.1试验机概念和用途试验机是在各种条件、环境下测定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械零件、工程结构等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内部缺陷和校验旋转零部件动态不平衡量的精密测试仪器。在研究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结构的过程中,试验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测试仪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建材、建工、航空航天、造船、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相关实验室。对有效使用材料、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安全可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1.2试验机的种类:试验机的种类很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传统分类方法可以分为金属材料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动平衡试验机、振动台和无损探伤机等五大类。
1.2.1材料试验机的分类:材料试验机的品种、型号很多,它们的加荷方法、结构特征、测力原理、使用范围都各不相同
1.2.1.1按用途分类:测定机械性能用试验机和工艺试验用试验机
1.2.1.2按加荷方法分类:静负荷试验机(静态)和动负荷试验机(动态)
1.2.1.2.1静态试验机主要包括:
●万能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和电子万能试验机
●压力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
●扭转试验机
●蠕变试验机
1.2.1.2.2动态试验机主要包括:疲劳试验机:动静万能试验机、单向脉动疲劳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
1.2.1.3按测力方式分类:机械测力试验机和电子测力试验机
1.2.1.4按控制方式分类:手动控制和微机伺服控制试验机
1.2.1.5按油缸位置分类:油缸上置式和油缸下置式试验机
1.3材料试验
1.3.1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表现的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称作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塑性、弹性、脆性、断裂韧性、硬度等。
1.3.2.材料试验:机械性能试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
1.3.3材料的机械性能试验: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冲击、疲劳、蠕变、持久、松弛、磨损、硬度等试验。
1.3.3.1拉伸试验:又称拉力试验,是缓慢地在试样两端施加负荷,使试样的工作部分受轴向拉力,引起试样沿轴向伸长,一般进行到拉断为止。通过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塑性特性等。
3. 如何进行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开发
精细化学品的研发一般要分为三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产品最终的工业化定型: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化放大,对应三个部门分别是合成部→中试部→工程部。
1、化学实验室小试:化学实验室是提供化学实验条件及其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小试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本质。其内有大量的仪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等实验工具,以及加氢、加压釜等成套的实验室设备。化学实验室小试处于整个项目的最前端,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实验室小试允许失败,需经过无数次的化学实验,解决了化学反应、分离过程和所涉及物料的分析认定,拿出合格试样,且收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预期要求,同时验证各项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为后续的中试实验提供更为详实的参数。
2、中试,中试过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釆用工业手段、设备、工艺管道,将小试的全流程打通,并基本达到小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规模也比小试扩大很多倍,中试过程也会有创新、发明的内容。
小试中可以将一种物料从一个容器定量的移入另一器皿,往往是用手操作;但在中试中就要解决选用何种类型、何种规格、何种材质的泵,采用何种计量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安全、环保、防腐、设备选型选材等一系列问题;这难度稍微偏大一些了,有时要解决此类问题也颇令人伤脑筋,甚至很难达到满意的结果,更甚者依据现有的技术条件根本就无法实现中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科研成果很多年了依然躺在实验室里,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中试就是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釆用工业装置与手段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不仅要保证小试中非常注意的物料衡算和水平衡,也包括小试中不大在意的热量衡算问题,为进一步实现工业化放大,实现真正工业意义的经济规模的大生产提供可靠的流程手段及数据基础 。
3、工业化放大:完成中试之后,工艺路线已经基本确定,各项工艺数据趋于稳定,产品合格率基本达标;此时进一步放大,即我们所说的工业化放大。在此阶段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更大了,涉及的广度更广了。工业化放大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有丰富现场经验、熟知各种设备的选型选材、还要有非常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设计绘图的能力和对可预见问题的快速洞见能力、要做到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经验的无缝对接。有如下步骤:
(1)工艺路线的最终确定
(2)Aspen模拟与PFD图纸
(3)设备的选型与选材:选择最适宜的工业反应器型式或称选型。选型过程包括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例如,所能达到的指标、设备投资、能耗和操作费用、设备制造和材料、环保和安全性、操作和控制以及人员素质等。
(4)关键设备的选型:如反应器采用何种型式为好,对传热、反应温度控制、催化剂寿命、中毒、再生,通过中试要搞清。另外特殊的如干燥型式,特别是浆料,应由试验选定设备。又如过滤,看似简单而实际不同物料的过滤机型式选择,滤布选择,也应由试验确定,避免工程返工。
(4)废水、废气采用何种处理方式,以期达到达标排放;
(5)出具化工工艺包文件:包含但不限于PID图、物料平衡图、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设备数据表、逻辑控制图等等。
(6)与设备厂家对接,由于不同厂家的设备条件不同,故在初步设计阶段(工艺包设计阶段),需要确定关键核心设备的厂家。
(7)将工艺包提交给设计院,与设计院对接,进行施工蓝图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