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区分气孔、缩孔、砂眼 、夹渣缺陷存在铸造缺陷的铸件是否都是废品
气孔和缩孔从外观上同样可以加以区分,缩孔的产品从外观上看会有类似于裂纹的不规则的线条在产品上,需简单抛光可见,这种缩孔通过调机一般可以改善;二真正的气孔从产品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把产品切开才能看到,调机或者修模改善;砂眼,气缩其实只是气孔的不同叫法,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存在铸造缺陷的铸件不一定都是废品,有些产品可以修补利用
② 缩孔和缩松对铸件的影响
缩孔和缩松对铸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影响铸件的气密性:
影响铸件的加工性能:
影响铸件的机械性能:
影响铸件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缩孔和缩松对铸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密性、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美观性等。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参数,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缺陷。
③ 灰铁铸件的缺陷如气孔,缩孔等检验标准是什么
气孔是一种常见的铸造缺陷,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梨形的空洞,内壁通常较为光滑,大小不一,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成群出现,分布于铸件内部或接近表面。这些气孔可能包括皮下气孔、针孔以及角部热节气孔等类型。
缩孔则是在铸件的热节或最后凝固区域形成的较大空洞,形状不规则,孔壁粗糙。这种缺陷往往出现在铸件的最后冷却阶段,导致局部区域未能充分填充金属液,从而形成空洞。
检验这些缺陷的标准需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要求以及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具体需求来确定。这些标准可能涉及铸件表面加工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对于密封件等有严格密封性能要求的产品。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可以有效控制铸造过程中的缺陷,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检验过程中,通常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等方法,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可能通过目视检查和尺寸测量等手段进一步验证缺陷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对于影响加工面加工或密封件等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检验标准会更为严格,以确保铸件的性能满足相关要求。通过这些细致的检验,可以有效识别和排除潜在的缺陷,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④ 请教一下~师傅!铸造里的缺陷气孔、砂眼、缩孔、缩松、夹渣、夹砂、裂纹...区别是什么!感谢!
区别为:
形态不同,形成的原因不同。气孔内表面较光滑,自由形状近似球形,内部通常没有固体物质,是浇注过程中型腔或铸型产生的气体没有在铸件凝固前排出造成。砂眼通常内部包含砂子或其他铸造材料,形状和掉落的砂块一致,有时在铸件表面的砂眼由于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内部的砂子掉了,所以也可能没有砂子或者很少,原因是造型的物质掉到铸型内并卷入金属中造成。缩孔通常在铸件最后凝固的热结上,内表面很不规则。分散度比较高的微小缩孔群,就是缩松,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金属液凝固过程中收缩,金属液得不到补充造成。夹渣的内部有渣子----通常是琉璃状,内壁比气孔粗糙,比缩孔光滑。夹砂在铸件表面,表面是一片薄层的金属,金属片和铸件本体之间夹着砂子,是由于铸件浇注过程中砂子开裂变形铁水钻到砂子缝里形成的。裂纹在铸件表面的裂纹或者铸件内部的裂纹,内部的裂纹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用探伤发现,表面的裂纹多数是条不规则的线,或者借助放大镜或理化手段发现,裂纹的生成是铸件的应力超出其强度造成的,尽量减少应力可有效地减少裂纹。
⑤ 铸件浇口有缩洞什么原因
金属凝固收缩时,由于金属液未对铸件有效补缩而产生的缺陷被称为收缩缺陷,包括缩孔、缩松、缩陷、缩沉等。
1、特征
① 缩孔:在铸件上有形状极不规则的孔,孔壁粗糙并带有枝状晶,称缩孔缺陷。多出现在铸件最后凝固部位。
② 缩松:铸件断面上有分散而细小的缩孔,有时借助放大镜,称缩松缺陷。如用低压铸造生产铝活塞时,有时在活塞顶部出现缩松。
③ 疏松:铸件缓慢凝固区出现的很细小的孔洞。分布在枝晶内和枝晶间,是弥散性气孔、显微缩松、组织粗大的混合缺陷,使铸件致密性降低,易造成渗漏。
④ 缩陷:铸件的厚端面或断面交接处上平面的塌陷现象。缩陷的下面有时有缩孔,缩陷有时也出现在内缩孔的附近。
⑤ 缩沉:使用水玻璃石灰石砂型生产铸件时产生的一种铸件缺陷,其特征为铸件断面尺寸胀大。
⑥ 缩裂:由于铸件补缩不当、收缩受阻或收缩不均匀而造成的裂纹。可能出现在刚凝固之后或在更低的温度。
2、产生原因
缩孔和缩松形成的原因:金属液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即体积收缩造成的体积亏损得不到补偿,即得不到补缩,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出现孔洞。与一般重力浇注不同,低压铸造是从下向上充型,浇口在下部。为使铸件得到足够的补缩,就必须形成自上而下的顺序凝固,即远离浇道处先凝固,浇道处最后凝固,否则就会产生缩孔、缩松缺陷。
3、防止措施(同时凝固或顺序凝固)
由于低压铸造、差压铸造都是反重力铸造,重力时刻都在妨碍补缩,因而无论对于砂型铸造还是金属型铸造、无论对于同时凝固还是顺序凝固的铸件,液面加压控制系统质量的好坏,都是决定铸件致密性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于薄壁件金属型铸造,凝固时间本来就不长。当充型到型顶时液态金属中固相分数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时应立即急速升压,以便克服重力的负作用,进行补缩。这时铸件致密性是极为关键的时刻。目前有些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在关键时刻仍旧按充型速度缓慢加压,还有些控制系统则更糟,它们在压力低时还能正常升压,但压力越高升压速度也越慢。即所谓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充型。
当液态金属凝固已基本结束,控制系统才将增压补缩的压力升起,显然为时已晚,这对铸件的致密度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生产中有时补缩压力已经很高(可达0.2MPa),但铸件仍有缩松缺陷,致使打压渗漏率太高。在补缩通道合理时,这主要是因为控制系统增压的时机没控制好,而不是所谓“补缩压力大小对铸件致密性影响不大”的错误说法。
⑥ 如何辨别铸造砂孔、渣孔、气孔、疏松、缩孔。
1:砂孔--由掉砂引起的孔洞,形状不规则,孔洞内表面粗糙,多位于断面较小的外表位置。:
2:渣孔--由于型腔内杂质或液体内的低熔点物质进入型腔引起的孔洞,形状不规则,深度较浅,孔内表面光滑并有光泽、色彩,近似于釉质的物质。
3:气孔--由于液体脱氧不好,型砂水分含量高,挥发性物质太多的原因引起孔洞。脱氧不好:零件局部和整体如虫穴,曲折,深邃,近似于圆形;型砂水分含量高:(主要是铸钢件)易产生皮下气,形如蝌蚪状,深度3-5mm;挥发性物质太多:多存在于渣孔中间位置。
4:缩松--由于冒口太小、温度过低或工艺不合理引起,在冒口下边,组织疏松。
5:缩孔--严重缩松,形状不规则,自上至下,有大变小,称道三角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