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鑄造技術怎麼樣

鑄造技術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1-22 10:37:41

① 什麼樣的鑄造技術最好

找要做的刀的模型或真刀一把,沒有的話就要畫圖紙讓師傅做手扳,可以是木質的,叫木模,到鑄造車間找師傅幫你做一個砂箱型腔(砂模),這個過程叫翻砂或造型,造型時會用到你預先找到的模型或木模。混雜在其他砂箱中,其他澆鑄工人也不知道是什麼,不然不給你澆鑄,很多工人家裡缺個什麼配件就是這樣做的,然後澆鑄鋼水(如果是鐵刀澆鑄鐵水,依次類推),澆鑄完畢冷卻後打開砂箱,就會看到刀的鑄件毛胚,修整打磨後配個手柄就大功告成了,如果要刀或劍或匕首鋒利又韌性,要熱處理,就是淬火,燒紅了往水裡一淬,再到砂輪機上打磨,條件好的到熱處理車間找師傅幫你到熱處理油里淬一下,效果更好。最好的劍是打出來的,就是爐火純青,鐵匠打鐵,這樣劍的組織是纖維狀的,就像竹筷子和釣鉤,不容易折斷,這也是為什麼面條和餃子皮要反復揉面的緣故,為什麼說千錘百煉?就是煉好的鋼再鍛打出來的劍最好,不卷韌又有彈性,一般馬氏體組織最硬脆,這鍾鋼一般選用4cr13鋼,碳高點,就硬,鉻高點超過13%就不容易生銹。
兄弟,不要害人啊,是銳器也是凶器!不要開刃!

② 鑄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我國鑄造技術發展趨勢

3.1 鑄造合金材料

以強韌化、輕量化、精密化、高效化為目標,開發鑄鐵新材料;重點研製奧貝球墨鑄鐵(ADl)熱處理設備,盡快制定國家標准,推廣奧貝球墨鑄鐵新技
術(如中斷熱落砂法、中斷正火法等);開發薄壁高強度灰鑄鐵件製造技術、鑄鐵復合材料製造技術(如原位增強顆粒鐵基復合材料制備技術等)、鑄鐵件表面或局
部強化技術(如表面激光強化技術等)。

研製耐磨、耐蝕、耐熱特種合金新材料;開發鑄造合金鋼新品種(如含氮不銹鋼等性能價格比高的鑄鋼材料),提高材質性能、利用率、降低成本、縮短生
產周期。

開發優質鋁合金材料,特別是鋁基復合材料。研究鋁合金中合金化元素的作用原理及鋁合金強化途徑。研究降低合金中Fe、Si、Zn含量,提高合金強
韌性的方法及合金熱處理強化的途徑。

研究力學性能更好的鋅合金成分、變質處理和熱處理技術;開發鎂合金、高鋅鋁合金及黑色金屬等新型壓鑄合金。

開發鑄造復合新材料,如金屬基復合材料、母材基體材料和增強強化組分材料;加強顆粒、短纖維、晶須非連續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原位鑄造金屬基復合
材料研究;開發金屬基復合材料後續加工技術;開發降低生產成本、材料再利用和減少環境污染的技術;拓展鑄造鈦合金應用領域、降低鑄件成本。

開展鑄造合金成分的計算機優化設計,重點模擬設計性能優異的鑄造合金,實現成分、組織與性能的最佳匹配。

3.2 鑄造原輔材料

建立新的與高密度粘土型砂相適應的原輔材料體系,根據不同合金、鑄件特點、生產環境、開發不同品種的原砂、少無污染的優質殼芯砂,抓緊我國原砂資
源的調研與開發,開展取代特種砂的研究和開發人造鑄造用砂;將濕型砂粘結劑發展重點放在新型煤粉及取代煤粉的附加物開發上。

開發酚醛—酯自硬法、C02-酚醛樹脂法所需的新型樹脂,提高聚丙烯酸鈉—粉狀固化劑-C02法樹脂的強度、改善吸濕性、擴大應用范圍;開展酯硬
化鹼性樹脂自硬砂的原材料及工藝、再生及其設備的研究,以盡快推廣該樹脂自硬砂工藝;開發高反應活性的樹脂及與其配套的廉價新型溫芯盒催化劑,使制芯工藝
由熱芯盒法向溫芯盒、冷芯盒法轉變,以節約能源、提高砂芯質量。

加強對水玻璃砂吸濕性、潰散性研究,尤其是應大力開發舊砂回用新技術,盡最大可能再生回用鑄造舊砂,以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節約資源消耗。

開發樹脂自硬砂組芯造型,在可控氣氛和壓力下充型的工藝和相關材料,加強國產特種原砂與少無污染高潰散樹脂的開發研究,以滿足生產薄壁高強度鋁合
金缸體、缸蓋的需要。提高覆膜砂的強韌性,改善覆膜砂的潰散性,改善覆膜砂的熱變形性,加快覆膜砂的硬化速度。

建立與近無餘量精確成形技術相適應的新塗料系列——大力開發有機和無機系列非佔位塗料,用於精確成形鑄造生產。對單件小批量生產精密鑄件用的金屬
型、熱芯盒及模具等開發自硬轉移塗料,對精密砂芯開發微波硬化的轉移塗料,為提高汽車缸體缸蓋重要鑄件內腔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解決鑄鋼件殼型鑄造中粘
砂、表面粗糙等問題,推廣非佔位塗料或高滲透、薄層塗料技術與覆模砂技術的結合應用。

大力開發滿足樹脂砂機械化流水線生產優質鋼鐵鑄件用的流塗、浸塗塗料和設備,開發能控製冷卻速度、提高輕合金質量、減少脫模(芯)阻力、提高生產
效率的金屬型系列塗料,開發能阻隔樹脂砂型(芯)中有害氣體侵入鑄件抑制氣孔裂紋等缺陷的燒結屏蔽型塗料(如防滲碳、滲硫塗料),開發適應於粘土型砂的濕
型噴塗塗料。

加強塗料性能及其膠體化學、流變學的基礎研究,開展塗層微波、遠紅外等乾燥硬化工藝的研究,開發並制定塗料用原材料及性能的檢測方法(包括測試儀
器)和標准,建立其信息資料庫。

在鑄造生鐵質量改善和採用脫硫技術的前提下,改進球化劑配方,降低鎂、稀土含量、提高球化效果:開發特種合金用球化劑及特種工藝用球化劑。

增加孕育劑品種,開發針對性強的孕育劑,提高孕育劑粒度的均勻性。

開發新型脫硫劑(如CAO)復合脫硫劑等)。

發展立足國內資源的Sr鹽或A1—Sr變質劑及晶粒細化劑,加強Sr變質與精煉工藝的綜合研究。

開發適應RID、F1技術的精煉劑和精煉—變質一體化鋁合金熔劑。

推動計算機專家系統在型砂等造型材料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3.3 合金熔煉

發展5t/h以上大型沖天爐並根據需要採用外熱送風、水冷無爐襯連續作業沖天爐;推行沖天爐—感應爐雙聯熔煉工藝;廣泛採用先進的鐵液脫硫、過濾
技術(開:發燒結溫度低、燒結時間短的新型低成本泡沫陶瓷過濾器、適用於各種活性合金、高溫物化性能穩定的新型泡沫陶瓷過濾器、適用於熔模鑄造、金屬型鑄
造等特種鑄造工藝的異形泡沫陶瓷過濾器、深入研究泡沫陶瓷過濾器的過濾凈化機制和對金屬凝固過程的影響機制、系統研究泡沫陶瓷過濾器的應用技術,包括孔徑
和厚度的選擇、安放方式和澆注系統的設計、澆注溫度和速度及金屬液壓頭的控制等、開展泡沫陶瓷過濾器的系列化和標准化工作)、配備直讀光譜儀、碳當量快速
測定儀、定量金相分析儀及球化率檢測儀,應用微機技術於鑄鐵熔體熱分析等。推廣沖天爐除濕送風技術,沖天爐廢氣利用,消除對環境的污染,提高鐵液質量。

感應電爐具有靈活、節能、效率高等優勢,採用感應電爐是今後鑄鐵熔煉技術發展的方向。開發新的合金孕育技術(如遲後孕育等),推廣合金包芯線技
術,提高球化處理成功率,降低鑄件廢品率並提高鑄件綜合性能。

採用氬氣攪拌、鈣線射入凈化、AOD、VOD等精煉技術,提高鋼液的純凈度、均勻度與晶粒細化程度,減少合金加入量,提高鑄件強韌性,減輕鑄件重
量與降低廢品率。

鋁合金鑄件生產中,著重解決無污染、高效、操作簡便的精煉技術、變質技術、晶粒細化技術和爐前快速檢測技術,針對不同牌號、不同用途的合金,採用
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研究固溶、時效處理工藝參數的優化,以發揮材料潛能、提高材料性能。引進和消化RID、FI等先進精煉技術,提高鋁合金熔煉水平。

深入研究鎂合金熔煉工藝,加強鎂合金熔煉用無污染高效溶劑的系列化商品化開發,強化高純鑄造鎂合金材料、鎂—稀土耐熱鑄造鎂合金材料及鎂基復合材
料的鑄造、回收、重熔技術的開發,進一步加強鎂合金壓鑄、擠壓鑄造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以適應我國汽車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完善鈦合金熔煉設備、解決鑄型材料現存問題,開展真空下鑄型加熱方式及鑄型預熱溫度對鑄件質量影響的研究、真空熔煉下合金元素揮發行為及對合金成
分影響的研究、雜質元素對鈦鑄件質量影響的研究、不同合金不同條件下熔鑄工:藝參數的優化研究、鈦合金熔模鑄造材料和工藝的研究、熱等靜壓及鑄件焊補工藝
的研究。

3.4 砂型鑄造

大力改善鑄件內在、外部質量(如尺寸精度與表面粗糙度)、減少加工餘量,進一步推廣應用氣沖、高壓、射壓和擠壓造型等高度機械化、自動化、高密度
濕砂型造型工藝是今後中小型鑄件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採用納米技術改性膨潤土,或採用在膨潤土中加助粘結劑技術來提高膨潤土質量,是推廣應用濕型砂造型工
藝的關鍵。

開發三乙胺冷芯盒法抗濕性及抗鑄件脈紋技術,以節約粘結劑、減少污染、減少鑄件缺陷、降低生產成本。

改進和提高垂直分型無箱射壓造型機和空氣沖擊造型機的性能、控制系統的功能,同時對造型線輔機應按通用化、系列化原則進行開發,提高配套水平。

抓緊開發適合於形狀復雜模樣造型或多品種批量生產所需要的個性化、實用型氣流-壓實造型機。

提高砂處理設備的質量、技術含量、技術水平和配套能力,盡快填補包括舊砂冷卻裝置和適於運送舊砂的斗式提升機在內的技術空白,努力提高砂處理系統
的設計水平。

研製多樣化、使用效果好、壽命長的樹脂自硬砂成套設備,增加品種提高性能。

著重開發冷芯盒射芯機系列產品及芯砂混制和送砂設備。

建立拋丸設備試驗基地,對拋丸器、丸砂分離及降躁聲裝置等進行系統研究開發,研製技術性能和技術含量高的拋丸清理機。

面對入世後國際市場劇烈競爭的局面,鑄機行業要根據我國國情的需要和可能,產學研相結合,開拓創新,下大力氣開發先進、高效、低耗、實用、且具有
自主知識產權的鑄機新產品,為改變我國大多數鑄造企業工藝技術裝備的落後面貌,闖出一條投資小、見效快的捷徑。

優先推廣樹脂自硬砂、冷芯盒自硬工藝、溫芯盒法及殼型(芯)法;開發無或少污染粘結劑、催化劑、硬化劑及配套的防污染技術,開發能消除樹脂砂鑄件
缺陷的材料和樹脂砂復合技術。

推廣新型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在大、中型鑄鋼件上的應用,以逐步淘汰粘結強度低、水玻璃加入量大、型砂潰散性差的C02—普通水玻璃砂的硬化工藝。

開發精確成形技術和近精確成形技術,大力發展可視化鑄造技術,推動鑄造過程數值模擬技術CAE向集成、虛擬、智能、實用化發展;基於特徵化造型的
鑄造CAD系統將是鑄造企業實現現代化生產工藝設計的基礎和前提,新一代鑄造CAD系統應是一個集模擬分析、專家系統、人工智慧於一體的集成化系統。採用
模塊化體系和統一數據結構,且與CAM/CAPP?ERP/RPM等無縫集成;促使鑄造工裝的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展開CAD/CAM/CAE
/RPM、反求工程、並行工程、遠程設計與製造、計算機檢測與控制系統的集成化、智能化與在線運行,催發傳統鑄造業的革命性進步。

3,5 特種鑄造

開發熔模鑄造模具、模料新技術,用硅溶膠或硅酸乙酯做粘結劑造型;採用精密、大型、薄壁熔模鑄件成形技術;採用快速成形技術替代傳統蠟模成形技
術,簡化工藝,縮短生產周期;研製適合我國的壓蠟設備、制殼機械手、燃油型殼焙燒爐;開發優質型殼粘結劑,增加可鑄合金種類、擴大工藝適用面。

深入研究壓鑄充型、凝固規律,開發新型壓鑄設備及控制系統,改善液面加壓系統性能以滿足工藝要求;開展半固態合金壓鑄及新型壓鑄塗料研究;開發新
壓鑄技術及金屬基復合材料、鎂合金、高鋁鋅基合金等壓鑄新合金材料;採用快速原型製造技術製作壓鑄模。開
發能與工藝密切結合可滿足各種工藝參數要求的低壓鑄造設備;推行低壓鑄造模具CAD、合金液填充和凝固過程模擬,使模具滿足充填鑄型時平穩流動、順序凝
固、及時、充分補縮的要求;開發高度自動化的低壓鑄造機和高可靠性零部件;開發復雜、薄壁、緻密壓鑄件生產技術,推動低壓鑄造向差壓鑄造的發展。

提高熔煉質量、增加預處理、開發性能更優良的模具鋼,如優質高壽命的熱作模具,深入研究開發鑄造模具RPM技術和CAE技術,推動並行環境下
CAD/CAE/CAM/RPM集成技術和DNM技術的發展。

改進擠壓鑄造技術,擴大應用范圍(如陶瓷纖維增強和反應合成金屬基復合材料);抓緊進行水平擠壓鑄造、半固態擠壓鑄造技術的研究,加強與塑料、化
工行業的協作,開發模樣新材料,如研製低密度、尺寸穩定的高發泡率EPS珠粒,創建先進、實用的模具CAD/CAM系統及快速製造技術;開發高效震實台,
搞清干砂緊實特性;開發EPC工藝與其他鑄造工藝復合的新技術;研究由EPC工藝引發的環境

問題及對策,如EPC車間廢氣有效凈化裝置和方法;研究鋁鑄件疏鬆滲漏、鑄鋼件增碳增氫、鑄鐵們:出現皺皮等缺陷的機理和消除辦法;開發高效高精
度制模機、粘合機並實現其國產化系列化;擴大非佔位塗料的應用,發展表面合金化塗料、控制凝固塗料、孕育塗料、屏蔽塗料、消失模塗料、離心鑄管塗料、激冷
塗料等功能塗料。進行塗料性能檢測儀的開發;推動塗料的標准化、商品化。

發展金屬半固態連續鑄造技術;推廣樹脂砂、金屬型及覆砂金屬型等高精度、近無切削的高效鑄造技術;推廣無鑄型電磁鑄造技術;開展噴鑄技術的研究和
應用。

充分借鑒冶金界電渣技術的研究成果,著重解決電渣熔鑄工藝的技術難點,如電渣熔鑄大型異形復雜鑄件的結晶器設計、渣料配製及工裝技術等。

3.6 質量保障

改進、完善現有較成熟、實用的各類鑄造儀器、設備,努力實現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對鑄造生產各環節進行分散在線測控。採用微機和
CAD專家系統模塊將相關環節的自動化測控儀器設備聯機,配以執行機構,實現各環節閉環自動控制。將各環節智能測控系統與工廠管理中心計算機系統相聯,組
成工廠智能化閉環自控系統,實現生產質量預測與控制。將工廠自控系統通過高速信息通道與行業信息網路、專家系統相聯,實現遠程「會診」與控制。

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鑄件產品質量的概念、含義、指標評價體系及具體量值;研究鑄造企業質量體系特點、結構、質量手冊編寫方法、體系要素支撐標准
的構成及建立、貫徹的方法;為適應全球經貿一體化的趨勢,加快推行、主動申請質量(1S09000)、安全、環境(1SOl4000)等第三方認證制度,
加快採用國際標準的步伐,以取得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扎實深入到企業(團體)業務實踐的細節,策劃有效的解決方案,使管理體系真實調整到提高產品(服務)
質量、防止浪費,提高效率,滿足顧客要求的基準目標上來。配合並適應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抓緊制定先進鑄造技術標准,積極採用先進。製造技術標准。要以法
律、法規、標准為依據,建立質量保證及環境管理體系。

3.7 信息化

開發既分散又集成、形式多樣的適用於鑄造生產各方面(如設計、製造、診斷、監督、規劃、預測、解釋及教學等)需要的計算機專家系統。並在生產使用
中不斷完善,向多功能、高效率、實用化目標發展,使之與鑄造CAD/CAPP/CAE/CAM集成;推進在線專家系統控制的前沿性研究。

重點開展能涵蓋鑄造企業所有行為(包括企業市場營銷、物料進出、生產組織與協調、行政管理、與外界信息交流等)的集成化鑄造信息處理系統研究開發
和應用,用現代先進技術迅速改造傳統鑄造業;開發適應中國國情的鑄造行業MRP-Ⅱ
(製造資源計劃)系統,並進一步向ERP(企業資源計劃)發展。

推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藉助計算機網路、資料庫集成各環節產生的數據,綜合運用現代管理技術、製造技術、信息技術、系統工程技術,
將鑄造生產全過程中有關人、技術、設備與經營管理要素及信息流、物質流有機集成,實現鑄造行業整體優化,解決參與競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最終實現產品優
質、低耗、上市快,從而在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研究互聯網對鑄造產業的影響與對策,建立自己的主頁,開發鑄造企業網上技術交流、電子商務、鑄造異地設計和遠程製造技術、分散網路化鑄造技術
(DNC),盡早駛上「信息高速公路」,利用網路化高新技術的巨大動力推動鑄造業的現代化深刻變革。

4 結束語

鑄造技術的發展必然要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大局所左右,「綠色鑄造」的概念體現了高速發展著的文明進程的人性化特徵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
求。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及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綠色鑄造」的呼聲正在迅速成為鑄造技術發展的指揮棒,特別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發布的
有關環境管理體系的IS014000系列標准,也在推動著「綠色鑄造」的強勢發展,目標都是使鑄件從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
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從而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最優化。「綠色鑄造」是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製造業中的一個體現,
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組織、管理和運行的新模式。和傳統鑄造生產模式相比,「綠色鑄造」模式對企業信息化運作水平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綠色鑄造」模式
下鑄件生產面臨的關鍵是即時採用先進適用的鑄造新技術來實現鑄件「綠色生命周期」的全過程。、(end)
摘自 佳工網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鑄造工藝技術員發展如何

我幹了一輩子鑄造工藝員,現在已經退休了。我可以給你說說鑄造工藝技術員的職責。這個在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在國企和民營企業,都很不相同。一般地說在國企、外資、大型民企工藝員的分工是比較細的(一下是指的砂型鑄造),主要有四種工藝員:造型和制芯工藝員、配砂工藝員(主管工藝材料的性能)、熔煉工藝員(主管產品材質性能)、綜合工藝員(不屬以上四種的工作全管)。第一種工藝員----造型和制芯工藝員管得面較寬,從接產品圖論證可行性,並做工藝設計圖開始直到該產品正式正常投產的設計、訂貨、調試、鑒定、投產的一切工作都要經辦。如果平時沒有新產品,主要的任務是分析廢品、改進工藝工裝、對工人進行工藝教育和工藝監督。配砂工藝員和熔煉工藝員你從字面上就可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了。在小型的民營企業分工就不是這么細了,幾種工藝員的工作你都要知道都得干。以上主要說了砂型鑄造的情況,在鑄造行業這是最多的。此外就是特種鑄造了,有失蠟鑄造、消失模鑄造、壓鑄.....太多了,造型方法不同於砂型鑄造,熔煉是相同的。
關於鑄造工藝員的發展。目前我國鑄造人才有點青黃不接----斷檔。由於鑄造行業工作環境差(熱、臟、累、事故多),待遇又不是很高,所以很長時間年輕人不願從事這個專業,因此目前很多企業的技術人員沒有文革前的學歷高,有不少是從工人中選拔的,他們雖然經驗多些,但是由於缺乏系統教育,到一定程度很難再提高。從長遠來說,只要中國仍是個製造業大國,鑄造永遠是不可少的,而且會規模越來越大,因此只要你業務精通,經驗豐富,永遠不會擔心失業,工資在全社會中可拿到個中等吧。

④ 鑄造工程師怎麼樣

鑄造工程師是指負責產品鑄造工藝開發設計、改進鑄造加工工藝並解決鑄造環節相關問題的工程技術人員。一般月薪在3500元左右;擁有豐富經驗和嫻熟操作技術的鑄造工程師年薪可達到8-10萬元。

⑤ 連續鑄造技術的發展狀況如何

連續鑄造技術的發展狀況:
液態金屬連續鑄造的概念早在19世紀中葉就已提出。1840年Seller、在美國申請了連續鑄錠鉛管的專利。1846年Besseme:採用水冷、旋轉雙輥式連鑄機生產了錫薄、鉛板和玻璃板。隨後,移動結晶器連續澆注的概念和垂直澆注的立式連鑄法也相繼提出。1933年連續鑄造的先驅者德國人Junghans採用立式帶振動結晶器的連鑄機,首先澆注銅鋁合金獲得成功,使有色合金的連續鑄造早在30年代就應用於生產。40年代,Junghans又建成第1台澆注鋼液的試驗連鑄機。當時就已經開始研究振動的水冷結晶器、浸入式水口和保護澆注等技術,為現代連鑄機奠定了基礎。隨後相繼在美國、英國、奧地利、日本等國建成了中間性試驗連鑄機。在20世紀50年代,連續鑄造技術仍處於工業試驗階段。60年代,連續鑄造進入了工業應用階段,許多連鑄設備相繼問世。70年代,連續鑄造技術在能源緊張的壓力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80年代,連續鑄造技術成為1種成熟的技術在冶金工業中得到了廣泛採用。90年代,連續鑄造技術又掀起了一場新的變革,許多新的連鑄技術被先後提出,部分已處於開發試生產階段。
在連續鑄造的早、中期發展過程中,連鑄設備和技術的日益完善和成熟,是與許多新技術的出現分不開的。其中代表性的技術有:(1)中間包快速更換技術;(2)採用鋼包回轉台實現多爐連鑄技術;(3)結晶器在線調寬技術;(4)多點彎曲和矯直技術;(5)結晶器液面控制和漏鋼預報技術;(6)無氧化澆注技術;(7)壓縮澆注技術;(8)輕壓下技術;(9)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10)氣-水冷卻、電磁攪拌應用等。
我國在連鑄技術方面起步是比較早的。1957年第一台工業性試驗鑄機在上鋼公司設計建成;次年年底,第一台生產性立式連續鑄造機就在重鋼三廠投產。60年代後,中國連鑄技術開發與應用曾掀起一股高潮,突出表現在對弧形連鑄技術的開發上。但在80年代以前,由於缺乏與國外的技術交流,不能及時有效地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我國連鑄生產技術水平與國外的差距被拉開。80年代中後期,國家對發展連鑄技術給予高度重視。1988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連鑄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發展連鑄的生產技術方針,明確了大力發展連鑄的戰略思想,成為加速發展連鑄的轉折點。
從1989年起,連鑄坯產量的增長成為中國鋼產量增長的主要部分。從1994年起,連鑄坯產量的增長超過了鋼產量增長的絕對量,帶動了中國鋼產量的迅速增長。1998年中國鋼鐵工業的連鑄比達到67%。
連鑄技術發展的基本趨勢:
常規連續鑄造技術在鋼鐵製造過程中已經全面取代了模鑄,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材料生產技術。就總的成品鋼生產來講,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連鑄比已超過90%。90年代後,連續鑄造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開發和完善新的連鑄技術;二是在連鑄技術的基礎上開發新材料。
總結:
發展連鑄是我國冶金工業進行結構優化的重要手段,將使我國金屬材料生產的低效率、高消耗現狀得到根本改變,並推動產品結構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近終形連鑄、單晶連鑄、高效連鑄、連鑄坯熱送熱裝等先進連鑄技術的發展將非常活躍,而且將帶動一系列新型材料的研製開發。

⑥ 鑄造技術

去買一本《消失模鑄造技術》,裡面有詳細介紹。

⑦ 鑄造如何

還是做機械吧,鑄造很累的,環境也不好。工資待遇相比性價比不高。。。

⑧ 鑄造生產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優點:

1.可以生產形狀復雜的零件毛坯或零件;

2.鑄件的應用范圍廣泛,不受尺寸,形狀,重量的限制;

3.鑄造生產成本較低;

4.鑄件切削加工量較少,可減少加工成本。

缺點:

1.鑄件組織不夠緻密,存在縮孔、氣孔、渣、裂紋等缺陷,晶粒粗細不均,鑄件力學性能較低,耐沖擊能力較低;

2.鑄造生產工序較多,工藝過程式控制制較繁瑣,易於產生廢品。

拓展資料:

應用鑄造有關理論和系統知識生產鑄件的技術和方法。包括鑄件工藝,澆鑄系統,補縮系統,出氣孔,激冷系統,特種鑄造工藝等內容。

鑄造工藝設計內容包括:鑄件工藝圖的設計,鑄件圖的設計,鑄型裝配圖的設計以及工藝卡的製作等。

鑄造是一種古老的製造方法,在我國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鑄大型鑄件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質量,因此,鑄造在機械製造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鑄造技術的發展也很迅速,特別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上半葉,出現了很多的新的鑄造方法,如低壓鑄造、陶瓷鑄造、連續鑄造等,在20世紀下半葉得到完善和實用化。

⑨ 鑄造與鑄造技術雜志哪個好

我認為鑄造技術好一點

閱讀全文

與鑄造技術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mpnetconnect是什麼設備 瀏覽:803
新盟機械鍵盤怎麼調燈 瀏覽:124
美博櫃式空調製冷效果不好怎麼辦 瀏覽:348
機械手錶計時了怎麼恢復正常 瀏覽:161
設備的橫向與縱向如何區分 瀏覽:1
角磨機後軸承皮套多少錢 瀏覽:49
哪裡收飼料設備 瀏覽:873
江蘇安廈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34
製冷量2350w格力空調是多少匹 瀏覽:4
內徑4外徑9厚5什麼型號軸承 瀏覽:54
惠州化學教學儀器設備有哪些 瀏覽:243
特種設備法律法規一共有多少 瀏覽:788
肺部長結節什麼儀器能查出 瀏覽:542
什麼地方賣單缸四輪車機械啟動裝置 瀏覽:609
遠景x6製冷劑加多少 瀏覽:590
廈門桐福機械製造公司怎麼樣 瀏覽:363
暖氣注水要把閥門打開嗎 瀏覽:834
超聲波測距模擬演示用什麼好 瀏覽:992
閥門的o和c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5
怎麼剪好閥門墊子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