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鑄造方法與設備是什麼
最早的鑄造方法出現在商周青銅器時期。據實物分析和試鑄結果證明,當時所用的鑄造方法可以分為渾鑄法和分鑄法兩種。
(1)渾鑄法。
渾鑄法,指整個鑄件在一次澆注中全部完成,適用於比較簡單的零件鑄造。渾鑄法鑄造成型的一般工藝步驟如圖2-4所示。從出土實物可知,中國古代鑄造青銅器時大量使用陶模。陶模由泥製成,其外形與要鑄的零件外形完全相同,上面可以制出美觀復雜的花紋。製成後一般需經過焙燒才可用來翻制鑄范。鑄造用的模也可用石頭刻制或直接用要復制的實物作模。
圖2-11商代銅制斧、斤、鑿、鋸
❷ 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
即使在古代這些所謂的寶劍,他們砍的並不是真正的鐵,而是銅。銅的硬度相對於鐵來說它的硬度比較的低,因此在古代的時候,只要這把刀足夠鋒利,而這個用到的人力氣足夠大,那麼是完全有可能將這些銅給斬斷的。但是在古代由於人們對銅和鐵這兩種物質的認識,它是比較落後的,在他們看來這兩種物質他們的硬度都是差不多的,這也因此讓他們發明出來了這么一個成語,那就是削鐵如泥,雖然說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感覺得到,在古代這些兵器的鍛造工藝還是非常先進的,甚至有一部分的鍛造技術,連當代社會的科學也都無法破解。
隨著近代工業技術的發展,人們當代社會的鑄造工藝也變得越來越先進,但是就算如此我們也依然無法來,搞清楚古代人們是怎麼製造出這些保證的,甚至根據人們的猜測,有可能在古代人們逐漸的時候,真的會用傳說中所謂的用祭祀的方法來鑄造寶劍,雖然說這種猜測非常的可怕,但是我們也並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
❸ 在古代鑄造技藝還未完善,那麼古代的寶劍、兵器到底有多鋒利
目前為止已知的古代寶劍最出名的也就是越王勾踐的寶劍了,越王勾踐劍的鋒利怎麼樣的呢?20多層的復印紙,劍從中間「唰」一聲一劃全破,而且其經歷了2400年鋒利依舊,
至於傳說中的十大神劍目前還沒見到過,誰也沒個定論。
❹ 為什麼古代的工藝技術會這么高超比如瓷器
帝王們下發給工匠的任務往往是要工匠以性命為擔保的,因此工匠們全力以赴全身心的投入設計製作,並且以性命擔保產品的質量,再加上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與時人思想境界的提高,普通產品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所以很精美
❺ 很多出土文物工藝精湛,至今無法解釋其原理,古人超前智慧都有哪些
趙州橋、秦始皇陵、長城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特點。不得不說,我國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發明的很多東西都非常的先進,有特點。如越王勾踐劍.、西漢透光鏡、青銅尊盤這三件物什就比較奇妙,他們的原理頗為費解。
最後呢就是這被稱作「天下第一盤」青銅尊盤了,也是一件逆天的寶物,這尊盤上的龍和蟠螭象徵著諸侯,是曾國的傳國之寶。它的鑄造技藝在戰國時期已經失傳,目前現代科技也無法將它復制。
中國古人的智慧實在難以想像,現代科學技術這么發達,都不能將它完全的了解清楚,瞬間特別崇拜古人,不過也希望我國能盡快探究出這些寶物的秘密,了解古人的智慧與他們的生活狀況。
❻ 古老鑄造文化
1.概述
中華文明大致經歷了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三個歷史階段,這三種材質的工具和技術的創造發明,隨著人類的繁衍,不斷推動人類文明向高級階段發展,金屬的應用使人類文明產生了根本性的奔騰,而鑄造技術的運用和金屬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列『古代很多務農的人來說,鑄造技術是一門手藝。據歷史考證,我國鑄造技術開始於夏朝初期,迄今已有5000多年。到了晚商和西周初期,青銅的鑄造技術得到了蓬勃發展,形成r燦爛的青銅文化,遺留到今天的有一批鑄造工藝水平較高的鑄造產品。
本文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僅就中國古代的鑄造工藝、鑄造方法及高質量鑄件作一簡略概述,這些人類文明史上留下的冶金技術傑作值得我們鑄造工作者驕傲和自豪,而且這些鑄造設計思想現在依然給人們啟迪,對今天的鑄造生產起到了鑒戒和推動作用。
2.中國古代鑄造術語
在古代的文獻中,有關鑄造技術的專業術語記載的較多。從大量的歷史文獻(如《考工記》、《天工開物》等)的記載來看,在先秦時期,就有「鑄金」、「鑄劍」、
「冶人」及「冶工」等鑄冶術語。鑄造業在我國古代的金屬加工工藝中佔有突出的地位,並產生過巨大的社會影響。今天我們在生活中還經常使用的「模範」、「熔鑄」、「就範」等詞彙,就來源於古代鑄造業的術語。
還有模、范、爐等術語,今天已有了引申義。《說文》葉l解釋,「模,法也」。以木日模,以金日熔,以土日型,以竹日范。《夢溪筆談》、《天工開物》中用「外模」來指鑄型。范即鑄型,《荀子·強國》中有「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然後可鑄」,而范「皆鑄作器物之法也」。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有記載:「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範為形」,說得足鑄造器皿,必有樣子容貌和型腔。《禮記·禮運》中有「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廣韻』模韻》中有「爐和火床」。《墨子·備蛾傳》中有:「五步一灶,灶門有爐炭」。古代冶煉的爐有地坑爐、陶爐和豎爐。《天工開物》冶鑄篇里記載了小型化鐵爐的生產方式:「凡鐵爐用鹽做造,和泥砌成」,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是中性物質,能有效地使鐵液脫硫。
《周禮考工記》中總結出世界上最早的銅合金配料規律,即所謂的「六齊」。《越盡書·盡越外傳》中有鑄劍的記載: 「歐治子、干將鑿茨山,拽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
3.中國古代的鑄造方法
(1)石型 即用石頭或石膏製作鑄型。先在石頭上鑿刻成簡單的器形,如魚鉤、小刀等,再把熔煉的銅液倒人,冷卻後便得到簡單的鑄件。石頭雅刻加工比較費事,碰到高溫輕易崩潰,型腔也不可能太復雜,這是最原始的鑄造方法。
(2)泥型古稱「陶范」,受制陶技術的啟發,產生了泥型鑄造,所以「陶」、「冶」兩字並稱,今天引申為培養造就的意思。泥型有單面型、兩合型或多塊合成型,還可分為一次型和半永久型兩類。商早期泥型多為就地取材,將自然泥砂料用水調和製作鑄型後經自然乾燥或低溫堆燒,鑄型硬化後即可澆注,經冷卻後將泥型打壞取出鑄件,屬一次型。所用的泥沙料經過不斷篩選和配製,如進草秸和稻殼等做出的鑄范在烘范窯進行焙燒,窯溫約850~900℃,燒製成表面光滑、質地硬而不脆並有較好透氣性的鑄范,可以反復使用,屬半永久型。薄殼泥型重疊鑄造用來生產薄壁小件,如銅錢,起源於西漢的鑄錢手產業,今天已發展到鑄造縫紉機零件、汽車活塞環等。另外,批量大的鐵鍋、農用犁鏵和鐵砧等都用此種鑄造方法。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早期,就能用泥型鑄造澆注出壁厚為2mm的酒器,並逐漸發展出鑄接和鑄焊技術來鑄造大型的樂器。
(3)金屬型 古稱「鐵范」,在戰國中晚期,我國已發展並應用金屬型,用來鑄造鋤、鐮和斧等,並在兩漢以後得到較大發展。金屬型模具是通過泥型鑄造出來的,由於金屬型加工比較困難,所以要求泥型的制型技術較高。發展到現代,則為近凈成形技術或凈成形技術。占代這種方法用於生產鋤、鐮刀和斧頭等常用工具。由於金屬型鑄造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古代金屬型的設計構思很巧妙,利用了相當數目的活塊及復合型,以造出鑄件的孔洞及便於取型。
(4)失蠟型有出蠟法、走蠟法、脫蠟法或刻蠟法的叫法,始於年齡戰國時期,文獻最早記載見於《唐會要》,是我國獨自創造的鑄造方法。這種方法與現代的熔模鑄造技術的基本原理相似,只是鑄件精度達不到現代的水平,在年齡戰國時期已臻成熟。使用的蠟模材料有黃蠟(蜜蠟)、白蠟(蟲蠟)、牛油及松香等,制殼所用材料主要是粘土。用這種方法製造的鑄件重的可達數噸,對於復雜鑄件難以脫型的組件都用這種方法鑄造。製作工藝有兩種:一種是手工將蠟料壓、捏、拉、雕成各種外形,完全不用模具即能製成復雜的圖案;另一種則是把蠟料壓成與鑄件壁厚相同的蠟片,並裁減成鑄件的外形,貼在預制好的泥芯上,再制出型殼。
(5)砂型 這種方法是伴隨泥型一起產生的,但歷史記載較少。明清時期已完全使用砂型鑄錢幣,並用於鑄印,可批量生產小型鑄件。
4.中國古代鑄造中的精品
中國古代的鑄造技術,給農業生產、兵器製造、醫療衛生和音樂藝術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條件,還發展了藝術鑄造,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古代冶金技術舉世無雙,青銅、鑄鐵件中都有很多精品,即便是現代生產也不輕易達到。這些鑄造成就都是經過古代鑄造工作者的精心設計,獨具匠心。
(1)滄州鐵獅中國五代後周大型鑄件,在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20km的滄州故城開元寺前,是我國現存鐵獅中最大的一件。鐵獅身長5.3m、高5.4m、寬3m,重約40t,採用泥范按照分節疊鑄法澆注而成,外面有明顯的范塊拼接痕跡,有的范塊上還可以找到澆注時留下的氣孔。獅身鑄有「獅子王」字樣,背馱蓮座,前朐及臀部飾束帶,發鬈曲呈波浪形,形態威武,呈奔走狀。鑄造工藝過程大致是:先塑好鐵獅泥模型,然後翻制鑄型,再將鑄型分成小塊,逐層取下,刮往一層相當於鐵獅壁厚,留下的即為鐵獅的泥芯。澆注時邊澆邊合上鑄型。製作型腔的面料是經過研磨、篩選或淘洗的細泥,以保證鑄件的表面質量。
(2)司母戊方鼎 商周兩代是我國鑄造和使用青銅器的壯盛時期,司母戊方鼎的形體之大、造型之精,世所罕見。該方鼎重875kg、高1330mm、口長1100mm、寬780mm、壁厚60mm,立耳,長方形腹,四柱足空,所有花紋均以雲雷紋為底。耳外廓飾一對孩紋,虎口相向,中一人頭,好象被虎吞噬,耳側緣飾魚紋。鼎腹四隅皆飾扉棱,以扉棱為中心,有三組獸面紋,上端為牛首紋,下端為饕餮紋,足部飾獸面紋,下有三道弦紋。司母戊方鼎是我國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為一次鑄造而成,標志著商代錫鉛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水平。
(3)四羊方尊商晚期酒器,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方尊,高583mm,重約34.5kg。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最突出的是尊的腹部四角鑄有4隻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寧靜中有威嚴感。羊背和胸部飾有鱗紋,前腿為長冠鳥,圈足上飾有夔紋。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中心線的合型處都是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范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同時也增強了造型的氣勢。肩部的龍及羊的卷角都用分鑄法做成,羊角是事先鑄成後配置在羊頭的泥型內,再合型澆注的,因此假如沒有高超的合型技術,很難達到整器渾然一體的效果。
(4)曾侯乙尊盤尊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盤則是水器。曾侯乙尊盤融尊、盤於一體,極其別致。尊敞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盤直壁平底,與尊口風格相同。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撐,內層銅梗又分層連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採用泥型和失蠟型鑄造相結合,尊體由泥型鑄造而成,腹外4條蟠龍則由失蠟型鑄造後再通過鑄接技術連接而成。
(5)永樂大銅鍾這口大鍾鑄於明朝永樂年問,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它通高6.75mm,最大外徑為3.3m,重約46.5t。鍾身內外布滿了佛教經文和咒語,其文字為漢文佛教銘文225 939字,梵文佛教銘文4245字,總計230 184字。字跡端正,雄健有力,相傳是明代書法家沈度所寫,這些文字在鍾上排列得井井有條。大鍾的力學結構也令人拍案叫盡,大鍾懸掛在主樑上,僅靠一根長140mm、寬65mm的銅穿釘,承受著40多噸重的剪切力,大鍾在此懸掛了近250年,巋然不動。大鍾的鑄造工藝也非常高超,它是採用了地坑造型表面泥型的鑄造方法,使鍾體一鑄而成,而且龐大的鍾體上競沒有發現一個砂眼。
(6)大型銅制編鍾在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震動了中外音樂界。該墓出士的青銅編鍾共65件,總重量達2500多kg。出土時,編鍾依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三層鍾架上,長7.48m、寬3.35m、高2.73m。古人為什麼用銅制編鍾敲奏音樂,而不用鐵鍾呢?沈括在《夢溪筆淡》中說:「鐵性易縮,時加磨瑩,鐵愈薄而聲愈下,樂器需以金石為准」,這里的金即指銅。我們所見的編鍾,仔細觀察一下都是扁的,而不是圓的,這是什麼道理呢?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有論述:「蓋鍾圓則聲長,扁則聲短。聲短則節,聲長則曲,節短處聲皆相亂,不成音律」,因此作為樂鍾都是扁的,圓鍾是無法演奏的。在我國,除了清代乾隆55年(1790)造了16個銅鑄的樂鍾是圓形之外,其他都是扁的。不過這個金樂鍾不是用來演奏的,只是作定音時用。材質的化學成分對編鍾音響效果也是有影響的,這就要求控制合金的成分。一般以為編鍾是採用復合泥型鑄造的,先塑泥樣,再翻制鑄型烘乾,放人泥芯後澆注而成。
(7)銅車馬儀仗隊銅車馬儀仗隊共有99件文物,其中手持矛、戈、戟、鉞等兵器的銅武士俑17件,各種銅奴婢俑38件,銅馬39匹,銅車14輛,銅牛一頭。車輛有斧車、軺車、輦車及牛車等,每…輛車馬及鞍轡等都有十數個分別製造的部件組成,可裝可卸,活動自如。數十匹銅馬或昂首嘶叫,或跳躍奔騰,雄健活潑,栩栩如生。看著這套生動宏偉的銅車馬儀仗俑,人們感覺彷彿它們就是從著名的東漢畫像石中走下來的,是大量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中「車騎出行圖」的立體再現。銅奔馬的製造合乎力學原理,製作者很好地解決了支撐點、重心、平衡和抗阻力等科技題目。首先,要塑造出立體的奔馬形象,至少必須有二三條腿騰空。但馬的軀體長且大,腿卻細長,一條腿能站穩嗎?這是一定要解決的題目。製作者用一隻展開雙翅、有著長寬尾巴的飛鳥作為馬蹄的支撐點,通過它使馬蹄的著地面積增大了很多倍,這樣就使馬能站立不倒。同時,飛鳥位於奔馬腹下前部,馬蹄在鳥背上,正是奔馬的重心所在,增加了穩定程度。馬的前右腿和後左腿分別向前後伸直,另外兩條腿則同時向腹中心收縮,以保持軀體平衡。其次,馬的軀體溜圓,可減微風的阻力,給人以飛速奔跑的感覺。都是採用失蠟型鑄造並鑄接而成。
5.結語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的鑄造技術凝聚了一代代中華兒女的集體聰明,鑄造工藝精湛,鑄造經驗豐富,既有實用性,又閃爍著藝術美,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義化的精華,還具有獨特的工藝水準,展現了鑄造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古代優秀的鑄造工藝在世界的鑄造史上閃耀著光輝,也激勵著我們今大的鑄造工作者吸收古代的鑄造技術思想和沒計方法,對鑄造工程技術加以創新,把傳統的鑄造技術發揚光大。
❼ 古代鑄劍工藝
古代有六種冶銅工匠分別是:築、冶、鳧、栗、段、桃。築,制削刀;冶,制箭鏃、戈、戟;鳧,鑄鍾;栗,制量器;段,制鎛器(泛指農具);桃,鑄劍。鑄劍而專列為一門工種,可見其重要性,這是與當時中原銅劍的興盛密切相關的。那麼,鑄劍術的基本情況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和工藝,在戰國時期,中原鑄劍術取得了什麼突出成就?大冶鑄金、巧奪神工
製作銅劍的基本方法是鑄造,鑄造一件銅劍大體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即製作供澆鑄用的型範。劍范多用泥塑造,然後放入窯中經火烘乾,再加修整,質地似陶,故稱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銅劍的器形設計為依據,而銅劍器形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規整而諧調、勻稱而美觀,則決定於制范是否精細。制范還要為以後的裝飾打下基礎,如劍體上鑄出的花紋和名文,都必須預先在劍范的內壁上刻鏤出陰陽相反的紋路。實際上,銅劍裝飾的第一步是范型上進行的。
(二)調劑鑄劍的材料是青銅,青銅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的合金。劑即劑量,指青銅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時寫作「齊」。熔煉青銅之前,須根據合理的配比規律,對銅、錫或銅、錫、鉛等原料進行調配,稱作調劑。這是決定銅劍性能的關鍵環節。在一定范圍內,青銅中含錫量提高,能夠相應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強度;但含錫量超過合量的界限,就會使青銅合金變得非常脆弱,易於斷折。在青銅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鉛,可調節金屬的鑄造和加工性能,但鉛含量過高,也會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強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對各成分進行調配,才能得到適於充作劍材的既堅且韌的青銅。
對於銅劍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戰國之際已經認識到了其中的規律。《考工記·攻金之工》所記「金有六齊」,標明了六類銅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類為:大刃即劍;叄分其金而錫居一,指青銅合金作四等分,銅(金)佔三分(百分之七十五),錫佔一分(百分之二十五)。
近年來,冶金史研究者陸續分析檢測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戰時期的中原銅劍實,發現其合金成分中,銅的含量與「大刃之齊」很接近,大致在百分之七十五上下;但錫的含量相差較多,實際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較高的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些。這種差別可能因為,《考工記》「六齊」只標明了青銅合金中最主要的兩種萬分——銅和錫,而銅實物中常含有少量鉛及其他一些元素(鐵、鋅等),因之,六齊的銅錫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銅合金中銅和其他非銅元素的比例,如此,則青銅劍實際成分中其他非銅元素的總量也就大致接近百分之二十五了。
撇開文獻和實物的上述差別不管,有兩點是明確的。一是《考工記》關於「大刃之齊」的記載說明在春秋戰國之際,中原匠師對於銅劍合金萬分的配比規律已經有所認識,有所總結,並以之指導鑄劍;二是銅百分之七十五上下和錫百分之十六左右的實際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對如此配比的銅劍作了機械性能和硬度試驗,證明其具有很好的強度和硬度。
古人鑄劍既無先進的熔煉設備、純潔的原材料,又無精確的測試手段,匠師們在這種情況睛經過長期實踐,摸索總結出了青銅合金的配比規律,並具有很強的規律,鑄出的銅劍的合金比便也會不盡相同,而呈現在配比常數上下浮動的現象。
(三)熔煉原料調配停當後,將之裝入坩鍋煉。熔煉的目的是將銅、錫、鉛等原料熔液體,同時也進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雜質,如附著於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鐵等其他金屬元素,使合金精純。
熔煉的關鍵是觀察火候,判斷是否熔煉成熟。《考工記》對此有較詳記述:
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黑濁氣是原料上附著的木炭、樹枝等碳氫化合物燃燒產生的。黃白氣主要是熔點低的錫先熔化而產生的,同時,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揮發出來也形成不同顏色的煙氣;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溫度升高,銅熔化的青焰色有幾分混入,故現青白氣;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溫度再高,銅全熔化,銅量大於錫量度,一進只有青氣了。而且,焰色純凈,表明原料中的雜質太多氣化跑掉了,剩下殘渣可予以去除;然後可鑄也。銷煉成熟,可以澆鑄了。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師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後來人們用「爐火純青」喻功夫純熟,就源於這里。
為了提高青銅合金的質量,工匠們還對銅錫進行多次熔煉,以進一步去除雜質。《考工記·栗氏》所記「改煎金錫」,就是指更番,重復煎煉。
(四)澆鑄將熔煉成熟的青銅液體澆灌入劍范,俟其冷卻、凝固,銅劍就成形了。
(五)鑄後加工范鑄出來的銅劍僅是一個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鑄范後,還須進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裝飾,如在鑄成的花紋溝槽中鑲嵌琉璃、綠松石,或嵌錯紅銅絲、金絲、銀絲,甚至進一步在器表刻鏤花紋。嵌錯是當時很常見的裝飾工藝,它是在銅器表面鑄出或刻鏤出花紋,再嵌以金、銀、銅絲(或片),用錯石將表面磨光,即顯出色彩鮮明、線條清晰的生動形象;
——裝置附件,配齊劍具;
——砥礪開刃。
這樣,銅劍的製作就最終完成了。但在使用過程中,劍器還要時常修治砥礪,故當時可能有一類工匠專門從事這項工作。漢代稱這類工匠為「削厲(礪)工」,其技藝又稱「灑削」之技。削礪就是刮削砥礪的意思;灑削,指磨刀以水灑之,泛指修治刀劍。
西漢景帝時,大臣袁盎被刺,屍體上棄有凶器,是一柄新修治過的劍,官府就在長安的削礪工中訪查,一工匠說:這把劍是梁王的某位郎官來修治的。由此便查出了主使人梁孝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用戰國晚期大學者荀子的一段話來概括鑄造銅劍的整個過程:
刑(型)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劑)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
戰國相劍術士曾說: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牣(韌)也,黃白雜則堅且牣,良劍也。
這種精良之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復合劍。戰國時期,銅劍應用臻於極盛。在此背景下,鑄劍術不斷發展進步,出現了一些科學先進的工藝,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鑄造復合劍的技術最為突出。
所謂復合劍,是指劍脊和劍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銅合金分別澆鑄的青銅劍。其劍脊採用含錫量較低的青銅合金,韌性強,不易斷折;劍刃採用含錫量較高的青銅合金,硬度高,特別鋒利。因而剛柔相濟,是古代銅劍的精品。其鑄造方法也與普通銅劍有別。普通劍之劍身系一次澆鑄完畢,復合劍則是二次澆鑄:先以專門的劍脊范澆鑄劍脊,在劍脊兩側預留出嵌合的溝槽;再把鑄成的劍脊置於另一范中澆鑄劍刃,劍刃和劍脊相嵌合構成整劍。
從冶金史研究者檢測的一些復合劍實物得知,其劍脊的含銅量要高於一般銅劍,含錫量則低於一般銅劍;刃部的情況相反,含銅量低於一般銅劍,含錫量高於一般銅劍。如果單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製作整劍,勢必過於柔軟或過於剛脆,但以之分別製作劍脊和劍刃,就獲得了超過一般銅劍的更為優秀的性能。這是創造性地運用青銅合金成分配比規律的高超工藝,體現了古代匠師對銅劍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達到了極高境界。
復合劍的脊部含銅多,故呈黃色;刃部含錫多,故泛白色。劍脊和劍刃判然異色,正如相劍術士所言,所以有人稱之為「兩色劍」。又由於這種劍表面看起來,劍脊像是鑲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稱之為「銅鑲劍」或「插心劍」,這些都不是科學的名稱。
❽ 古代的寶刀寶劍,技術工藝並沒有現代高超,為何能「削鐵如泥」
我們形容劍或刀鋒利時會描述削鐵如泥,砍鐵就像砍泥巴一樣容易。然而即使在現代社會,有高超的冶金工藝都造不出能將鐵像泥巴一樣砍斷的刀劍,那麼這是古代有高於現代冶金鍛造的兵器製造技術嗎?其實我們都被文字蒙了。
所以「削鐵如泥」是一種誇張的描述,所謂的黑科技其實是古人在文字上的誇張手法,這是一個先入為主的帶入過程。早期人類冶金不發達,主要使用的金屬都是不活潑金屬,鑄造武器的主要是銅及相應合金。形容蚩尤一族勇猛時特意強調了「以銅為兵器」。當時的人們認為,青銅劍是世界上最鋒利和堅硬的兵器,加之試劍的傳統(用一把劍對著另一把猛砍,沒斷的那把更加鋒利)。因此「削鐵如泥」准確地說,應該是削銅,而且是質地軟的銅。
綜上,「削鐵如泥」就是一種誇張和現在人的誤解讀。
❾ 古代有哪些鑄造工藝
古代有所謂泥范,其實就是用泥土做造型材料的一種鑄造方法。據說還有鐵范,那相當於現在說的金屬型鑄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