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曾侯乙墓編鍾有何音樂特點
曾侯乙墓為中國戰國初期曾(隨)國國君乙的墓葬,位於湖北隨州市擂鼓墩。葬於公元前433年或稍後,1978 年發掘。墓坑開鑿於紅礫岩中,為多邊形豎穴墓。南北16.5 米,東西21米。內置木槨,槨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為夯土。整個墓葬分作東、中、北、西四室。東室置曾侯乙木棺,雙重,外棺有青銅框架,內棺外面彩繪門窗及守衛的神獸武士。中室放置隨葬的禮樂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車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歲左右;殉葬者為13~25歲的女性。
曾侯乙墓是戰國時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於湖北隨州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鍾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鍾。
侯乙墓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鍾,
❷ 曾侯乙墓的編鍾有什麼特點
在曾侯乙墓中最為輝煌,堪稱「國之瑰寶」的,要數龐大的樂器組合——編鍾了。曾侯乙編鍾是我國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樂器編鍾。
曾侯乙編鍾數量多、規模大,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滿飾彩繪花紋的銅木結構的鍾架上。編鍾形體和重量是上層最小,中層次之,下層最大。
最小的一件重2400克;最大的一件重203.6千克。它們的總重量在2500千克以上,其重量和體積在編鍾中是罕見的。編鍾的鍾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著。橫梁木質,繪飾以漆,橫梁兩端有雕飾龍紋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梁各有3個佩劍銅人,以頭、手托頂梁架,中部還有銅柱加固。銅人著長袍,腰束帶,神情肅穆,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以銅人作為鍾座,使編鍾更顯華貴。最上層3組19件為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銘文呈圓柱形,枚為柱狀,字較少,只標注音名。中下兩層鍾是編鍾的主體部分,分為3組,這3組鍾形制各異,第一套稱為「琥鍾」,由11枚長乳甬鍾組成;第二套稱為「贏司鍾」,由12枚短乳甬鍾組成;第三套稱為「揭鍾」,由23枚長乳甬鍾組成。甬鍾有長柄,鍾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緻。鍾上有錯金銘文,除「曾侯乙作持用終」外,都是關於音樂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標出了不同音高,如宮、羽、宮曾等22個名稱;另一面鑄有律名、調式和高音名稱以及曾國與楚、周、齊、晉的律名和音階名稱的對應關系。
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65件曾侯乙編鍾里有一件與眾不同、自成一體,它叫鎛鍾。這件鎛鍾懸掛在巨大的曲尺形鍾架最下層中間最顯眼的位置。鎛鍾形體碩大,鈕呈雙龍蛇形,龍體捲曲,回首後顧,蛇位於龍首之上,盤繞相對,姿勢躍然浮現。器表也做蟠虺裝飾,枚扁平。鎛鍾形制獨特,花紋繁縟,製作精美,是青銅器中的精品。鎛鍾中部鐫刻有31字的銘文,其意思是說,公元前433年,楚惠王熊章從西陽回來,專門為曾侯乙做了這件鎛鍾,作為禮品送到西陽,讓曾侯永世用享。
經研究發現,銘文的內容與其他鈕鍾、甬鍾的銘文內容完全不同,沒有一字是涉及樂律方面的。說明鎛鍾與曾侯乙編鍾無關,原本就不是一套的,可能是下葬時臨時加進去的,它把下層最大的一件編鍾擠掉了,將其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表示對楚國的尊重。
❸ 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是什麼樣的
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期曾侯乙墓中的編鍾,分三層懸掛,共計64枚大小不等的鍾,總音程達到了五個八度,十二音律齊全,並可滿足多種轉調演奏的需要,造型宏偉優雅、飾紋精美,並有2800多字有關律學的銘文,表明我國古代青銅器鑄造水平的高超和音律科學達到的高度,是世界音樂文化發展史上罕見的成就。
❹ 什麼是曾侯乙編鍾
1:概念解釋:
曾侯乙編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於1978年在中國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現存湖北省博物館。出土後的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2:詳解:
曾侯乙編鍾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鍾。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編鍾
鍾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於祭祀或宴飲時。最初的鍾是由商代的銅鐃演變而來,按其形制和懸掛方式又有甬鍾、鈕鍾、鎛鍾等不同稱呼。頻率不同的鍾依大小次序成組懸掛在鍾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階,稱之為編鍾。鍾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關。商代的鍾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東周時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戰國時期編鍾風靡一時,和其它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為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
3;補充介紹:
曾侯乙編鍾演奏過三次
第一次奏響:1978年
1978年出土時,考古人員在隨州一處修理廠內試敲響過編鍾。 參觀者在湖北省博物館參觀曾侯乙編鍾曾侯乙編鍾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趕到隨州,對全套編鍾逐個測音。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鍾,重新向世人發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絕響。編鍾演奏以《東方紅》為開篇,接著是古曲《楚殤》、外國名曲《一路平安》、民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最後以《國際歌》的樂曲為落幕。
第二次奏響:1984年
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省博物館演奏人員被特批隨編鍾進京,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為各國駐華大使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創作曲目《楚殤》以及《歡樂頌》等中外名曲。
第三次奏響:1997年
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大型交響樂《交響曲1997:天·地·人》時,由國家特批再次敲響了編鍾。
❺ 簡述曾侯乙墓出土編鍾
曾侯乙編鍾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出土後的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編鍾是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鍾,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❻ 曾侯乙「編鍾」是怎樣的
曾侯乙是戰國時期(前475—前221)曾國(今天中國中部的湖北省隨縣、棗陽一帶)的一個諸侯,姓乙,因此被後世稱為曾侯乙,死於楚惠王五十六年。曾侯乙能被後世曉知並引起考古學者不斷考證其身份的原因是隨著1978年曾侯乙墓的被發現,以及在墓中沉埋了兩千四百餘年的大型國寶編鍾的面世,震驚了世人,傾倒了世界。
因是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因此也將這些編鍾叫做曾侯乙編鍾。曾侯乙墓的編鍾、編磬及其它樂器,是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最龐大的鍾鼓之樂的樂隊配製。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多,製作之精美,稀世之珍貴,保存之完好」,是湖北省內歷年來發掘的戰國墓僅有的一座,不僅規模大,而且保存完整。在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一萬五千四百零四件,更有許多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其中有八件定為國寶。
曾侯乙墓共分四室,與樂隊有關的是中間最大一室和東邊次大一室;中間一室摹擬「殿庭」,東邊一室則是「寢宮」。「寢宮」放墓主棺槨(guǒ)一具及殉葬女子棺木八具,並有為其他樂器調音用的「均」(今人也稱「均鍾」)一件,十弦彈奏樂器一件,二十五弦瑟五件,竽二件,加上一件懸鼓。這些顯然是在「寢宮」演奏《房中樂》用的輕型樂隊,是所謂「竽瑟之樂」,由竽和瑟為主組合成的比較清雅的音響。
曾候乙編鍾「殿庭」陳設模仿現實中的宴饗場面。南側靠邊是一些禮器、飲食器,其前是一排三層編鍾(曾侯乙編鍾)。鍾架東頭安置一大型「建鼓」,面徑90厘米。鼓架座上垂直豎一根長桿,鼓框從中間對穿過桿,使鼓面朝人(這樣安置的鼓叫「建鼓」,一般比較大)。鍾架西端拐向北形成直角,依然是三層編鍾,占滿西側三層。「殿庭」的北側是一排雙層共三十二枚編磬。建鼓、編鍾和編磬架組成一長方形的三條邊(其中一條長邊)。「殿庭」內另有二支竽,三支簫(十三管異徑排簫),二支篪(chí)閉管,橫吹,吹孔開口向上,但五個指孔開口不向上而向前棗相對於演奏者。這樣開孔演奏,說明這種樂器與塤的關系更為密切),七張二十五弦瑟,有柄小鼓一件。
這些樂器在實際演奏時應排列於「殿庭」東側,組成一個四邊俱全的長方形樂隊,這就是西周禮樂制度規定只有天子能用的「宮懸」。從隊伍的排列來看,分開了高低音並突出了當中主奏旋律。
曾侯乙編鍾的鍾體為銅木結構,由兩列三層漆繪木質橫梁聯結成曲尺形,橫梁兩端裝飾有浮雕及透雕龍紋或花瓣形紋飾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梁各有三個佩劍銅人分別用頭、手頂托,並通過橫梁的方孔以及子母榫牢固銜接,在中部,還各有一銅托承托橫梁以加固。佩劍銅人身著長袍,腰部束帶,面容肅穆,立於銅質雕花圓形跗座上,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也加強了整套編鍾的隆重地位的效果。
曾侯乙編鍾(戰國),鍾架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全套鍾架由二百四十五個構件組成,可以拆卸,設計精巧,結構穩定。整套編鍾共六十五枚,由青銅鑄造。每件鍾體上都鐫刻有金篆體銘文,正面均刻有「曾侯乙乍時」(曾侯乙作)。「編鍾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彝一事。標音明文標示了鍾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系。鍾銘所見律名二十八個、階名六十六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這套編鍾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全套編鍾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每件鍾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別擊發而互不幹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鍾每鍾雙音的規律。全套編鍾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鍾及鍾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礪製作而成,工藝精湛。編鍾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全套鍾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有六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兩根彩繪撞鍾木棒與鍾同出。」
曾侯乙編鍾的總音域有五個八度,僅次於現代的鋼琴。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現代學者推斷這套編鍾不但可以演奏旋律,還可以演奏和聲。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推想,這套編鍾演奏時應由三位樂工,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組編鍾奏出樂曲的主旋律,另有兩名樂工,執大木棒撞擊下層的低音甬鍾,作為和聲。
曾侯乙編鍾的出現,讓人不由得對兩千年前中國古代音律發達的程度充滿了遐想,這么精美的樂器,這么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極為罕見,它同時也代表了我國古代青銅業的成就。曾侯乙編鍾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❼ 曾侯乙墓編鍾上有什麼花紋
這套編鍾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大約產生於春秋戰國之際,但卻經久不朽,伴隨墓主人安然佇立在那奢侈、靜寂的「地下音樂廳」里。它不僅規模壯觀,而且製作精美、配件齊全,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華麗的古代編鍾,也是至今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樂器。總體重量達2500多斤,由65件用青銅鑄造的鎛鍾、甬鍾、紐鍾組成,分3層懸掛在遍飾彩繪花紋的鋼木結構的鍾架上;每層的立柱皆是一個緊腰窄袖、儀容英俊的青銅佩劍武士,巍然托舉著橫梁;各個輕重、大小不同的甬鍾、紐鍾按照發音原理依次編排,上層無論是形體還是重量都較小,中層次之,下層最大;鍾架通長11.83米,高達2.73米,旁邊放置著精緻的演奏工具;6個丁字形木槌和兩根彩繪木棒;鍾體上還篆刻著2800多字的銘文,簡要說明春秋戰國時期曾國與楚、齊、晉、周、申等國各種律名、階名以及變化音名之間的相互對應關系。
1978 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戰國曾侯乙墓出土。共 64 件,其中鈕鍾 19 件,甬鍾 45 件。此外另有楚惠王五十六年(前 433)制鎛鍾一件。最大一件甬鍾通高 154.4 厘米,重 203.6 公斤。編鍾以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排,分別懸掛在鍾架上。鍾架為銅木結構,分上、中、下三層,呈曲尺形。鈕鍾全部懸掛在上層,甬鍾掛在中、下層,鎛鍾掛在下層右面甬鍾中間。木質梁架上滿飾黑漆彩繪花紋,兩端都套有浮雕和透雕的青銅套,起著裝飾和加固的作用。鍾架十分堅固,承受重達 2500餘公斤的全套編鍾,歷時 2000 多年,出土時仍矗立如故。編鍾上都有錯金篆體銘文,其內容除甬鍾正面鉦部均為「曾侯乙」字樣外,其餘均為有關音樂方面的記載。鈕鍾的銘文為樂律名和階名。甬鍾正面隧、鼓部位(即鍾口沿上部正中和兩角部位)的銘文為階名,如宮、商、角、徵、羽等,反面各部位銘文可以連續,記載了曾國與楚、晉、齊、周等地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系。
❽ 曾侯乙編鍾是什麼
曾侯乙編鍾就是一種古時候的樂器啊!下面是摘抄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曾侯乙編鍾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出土後的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詳細介紹
曾侯乙編鍾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鍾。鍾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於祭祀或宴飲時。最初的鍾是由商代的銅鐃演變而來,按其形制和懸掛方式又有甬鍾、鈕鍾、鎛鍾等不同稱呼。頻率不同的鍾依大小次序成組懸掛在鍾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階,稱之為編鍾。鍾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關。商代的鍾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東周時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戰國時期編鍾風靡一時,和其它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為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
編輯本段類型種類
這套編鍾出自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君,同期出土的還有其它樂器近百件。曾侯乙編鍾數量巨大,完整無缺。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最上層3組19件為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呈圓柱形,枚為柱狀字較少,只標注音名。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為甬鍾,有長柄,鍾體遍飾浮雕式蟠虺 曾侯乙編鍾
紋,細密精緻,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鎛鍾共65枚。鍾上有錯金銘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關於音樂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標出不同音高如宮、羽、宮曾等22個名稱,另一面鑄有律名、調式和高音名稱以及曾國與楚、周、齊、晉的律名和音階名稱的對應關系。另有一件鎛鍾,位於下層甬鍾中間,形體碩大,鈕呈雙龍蛇形,龍體捲曲,回首後顧,蛇位於龍首之上,盤繞相對,動勢躍然浮現。器表亦作蟠虺裝飾,枚扁平。鎛鍾上有銘文,記述此鎛鍾乃楚惠王贈送的殉葬品)。 此外,更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體只能發出一個樂音,但是編鍾的每件鍾都能發出兩個樂音,並且互不幹擾。
編輯本段編鍾的出土
1977年9月,湖北隨州城郊的一個小山包上,沉睡於地下2430年後,曾侯乙編鍾得以重見天日。 這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 那一天,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 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 當勘測小組趕到現場時,部隊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頂層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會永遠不復存在。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墓室積水抽干後,雄偉壯觀的曾侯乙編鍾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場的人都被這座精美絕倫的青銅鑄器驚呆了: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鍾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鍾架上。 曾侯乙編鍾 出土現場
編鍾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黃翔鵬、王湘等人趕到現場,對全套編鍾逐個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鍾音域跨越5個八度, 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1] [2]
編輯本段結構特點
鍾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橫梁木質,繪飾以漆,橫梁兩端有雕飾龍紋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梁各有三個佩劍銅人,以頭、手托頂梁架,中部還有銅柱加固。銅人著長袍,腰束帶,神情肅穆,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以之作為鍾座,使編鍾更顯華貴。[3]
編輯本段科技含量
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鍾,但它們都沒有成為樂器,這是因為,這些鍾的截面是正圓形的,聲音持續時間太長,唯獨中國的編鍾,它的截面象兩片瓦合在一起,因為鍾體扁圓,邊角有棱,聲音的衰減較快,所以能編列成組,作為旋律樂器使用。 在湖北省隨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編鍾共有65件,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編鍾,曾侯乙墓編鍾鑄造於兩千五百年前的戰國時代,它氣勢恢宏,總重量達到兩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橫梁、立柱等構件,用銅量達五噸之多,這在世界樂器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個編鍾都能發出兩個樂音,這兩個音恰好是三度的關系。曾侯乙墓編鍾的音域寬達五個半八度,而且十二個半音齊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個半音的樂器。 編鍾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鍾的鍾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鍾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鍾有重要的影響。 即使在今天,鑄鍾仍不是一件易事。有的編鍾形體很大,高度超過一米五,製造時需要用136塊陶制的模子組合成一個鑄模,灌注攝氏近1000度的銅水才能得到。從出土得編鍾來看,它們不僅音調准確,而且紋飾極為精細,這說明商周時期對青銅模具的製造技術運用的極為熟練。 編鍾在鑄造時,除了考慮鍾的美觀,還要注意它的聲學特點。這鍾被稱為枚的突出,就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它還能加快聲音的衰減。 青銅是一種合金,主要成分是銅,又加進了少量的錫和鉛,各種金屬成分的微妙的比例變化,對鍾的聲學性能、機械性能有重大的影響。 青銅中錫含量的增加,能提高青銅的硬度。但含量過多,青銅就會變脆,不耐敲擊。銅中加鉛,可降低熔點,增加青銅熔鑄時的流動性,還可以減弱因加錫導致的脆性,使所鑄的鍾耐擊經用。但是,含鉛量過高,鍾的音色又會干澀無韻。而曾侯乙編鍾里,銅、錫、前的含量達到了最合理的比例,可見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對合金成分與樂鍾性能的關系有精確的認識,正因為如此,鑄出的鍾才音色優美,經久耐用。 曾侯乙編鍾在一個鍾上能敲出兩個准確的音樂,這一現象一度使人感到驚奇和困惑。經聲學檢測發現編鍾能發雙音的機制在於它的合瓦形狀。當敲擊鍾的正面時,側面的振幅為零,敲擊側面時,正面的振幅為零。這樣雙音共存一體,又不會互相干擾。 也許是過於復雜的緣故,漢代以後編鍾的製造技藝就失傳了。今天,人們藉助現代科學的手段,才得以了解編鍾的奧秘,領略古人智慧的光輝。[4]
編輯本段歷史意義
曾侯乙墓編鍾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鍾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文明古國」的歷史輝煌。[5]
❾ 曾侯乙墓編鍾有什麼特點
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期曾侯乙墓中的編鍾,分三層懸掛,共計64枚大小不等的鍾,總音程達到了五個八度,十二音律齊全,並可滿足多種轉調演奏的需要,造型宏偉優雅、飾紋精美,並有2800多字有關律學的銘文,表明我國古代青銅器鑄造水平的高超和音律科學達到的高度,是世界音樂文化發展史上罕見的成就。經過歷代音律學家的研究,音律學這門音樂與科學結合的學問,為人們認識樂音的本體提供了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