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套完整的茶具套裝包括哪些配件
茶具套裝一般包括有:
1、蓋碗或者茶壺
2、公道杯
3、茶漏
4、四個或者六個茶杯
Ⅱ 工夫茶具包括那些器具
一套完整的功夫茶具包括哪些配件:
1、茶盤:用於盛裝茶杯等,材質、款式都比較多,但不管什麼材質,選擇時都有尊重四字要訣:寬、平、淺、白。即盤面要寬,盤底要平,盤邊要淺,色要白,這樣可以起到烘托茶杯、茶壺的作用。
2、蓋碗: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蓋碗,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鍾。
3、茶海:又名公道杯。一般是泡功夫茶的時候,用來分茶用,因為茶湯先倒到茶海,所以茶湯比較均勻,不會前面到出來的比後面倒出來的淡,比較公道,所以又稱公道杯。
4、聞香杯: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多用於沖泡台灣高香的烏龍時使用。與飲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茶托則為一套聞香組杯。
5、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從茶壺而來,倒進茶杯,之後給客人品嘗茶水。茶杯分大小兩種:小杯主要用於烏龍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與聞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於高級細嫩名茶的品飲。
6、茶濾:又稱茶斗、茶漏,茶藝的主要茶具之一。常用在小壺沖泡烏龍茶時,放置於壺口,便於置放茶葉,以免茶葉外泄。
7、茶夾:茶夾又稱茶筷 ,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可用茶夾夾著茶杯洗杯,既防燙又衛生。
8、茶托:用以襯墊茶杯的碟子。
9、茶巾:茶巾又稱為「茶布」,用麻、棉等纖維製造,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Ⅲ 茶具六件套有哪些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
茶具六件套可有許多種裝法,一般四個小杯是不可少的,其他是廠家根據自己的產品配製的~
Ⅳ 茶具都有哪些分類
茶具的分類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是一種新質陶器。它始於宋代,盛於明清,流傳至今。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為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
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蘇宜興南部及其毗鄰的浙江長興北部埋藏的一種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燒制而成的。這種陶土,含鐵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燒制溫度以攝氏1150度左右為宜。紫砂茶具的色澤,可利用紫泥澤和質地的差別,經過「澄」、「洗」,使之出現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硃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另外,還可通過不同質地紫泥的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優質的原料,然的色澤,為燒制優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質基礎。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它起源於古代埃及,以後傳入歐洲。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於1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我國,大約是在元代。
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 我國創制了琺琅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我國搪瓷工業的肇始。
【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後逐步演變為比較堅實的硬陶,再發展 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興古代制陶頗為發達,在商周 時期,就出現了幾何印紋硬陶。秦漢時期,已有釉陶的燒制。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 初期就已經崛起,成為別樹一幟的優秀茶具,明代大為流行。紫砂壺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 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 成陶火溫較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問直接放在爐灶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 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節、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
【金屬茶具】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它飲具共享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屬器具。到隋唐時,金屬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
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 隨著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為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為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Ⅳ 茶具六件套都有哪些
茶具六件套指的是蓋碗/茶壺、蓋置、茶濾、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蓋碗主要為泡茶、悶茶的主要器具,蓋置主要為盛放壺蓋的器具,茶濾為過濾茶湯中茶渣的器具,公道杯為盛放茶湯的容器,品茗杯為飲茶容器,聞香杯為嗅聞茶葉香氣的高筒小杯。
1、蓋碗
蓋碗茶和文化是分不開的,一些茶具當中也蘊含著中國式的智慧,蓋碗就是其中之一。蓋碗又稱三才杯。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碗居中,謂之「人」。天人合一的智慧就蘊含在這小小的蓋碗之中,更體現在品茶、賞茶的過程當中。
2、蓋置
蓋置,又名蓋托,泡茶過程中,用來放置壺蓋的器具,可以防止壺蓋直接與茶桌接觸,減少壺蓋磨損。
3、品茗杯
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的小杯子。質地有瓷、陶、紫砂、玻璃等,紫砂、玻璃、白瓷、青瓷使用的較多;款式有斗笠形、半圓形、碗形等,其中碗形的最為常見。品茗杯的質地應當與茶壺相呼應。不同的品茗杯會因主人的心境、目的、喜好等而派上不同的用場,帶著主人的氣息,更顯獨特的格調和韻味。
4、聞香杯
聞香杯是用來嗅聞杯底留香的器具,與品茗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杯墊則為一套品飲組杯。聞香杯多用於沖泡高香的烏龍茶時使用。以瓷器為主,也有內施白釉的紫砂、陶制的聞香杯。
5、公道杯
茶壺中沖泡出來的茶,上下濃淡不一,而且還可能有一點茶渣,這樣不能讓每個客人都喝到口味一樣的茶,需要將茶湯倒進容器里再分給客人,這個容器稱公道杯,又稱茶海。茶壺中的茶沖好後應馬上倒進公道杯,如果時間太長,茶湯會變得太濃。茶湯倒進公道杯後,等幾秒鍾讓茶湯靜止,然後按從左到右,然後再從右到左的順序把公道杯里的茶分到茶杯里,這樣可以保證每個茶杯里的茶湯濃度基本一致。
Ⅵ 蓋碗行茶時用到的器具有哪些
茶友們平時用蓋碗泡茶是不是經常被燙手,是不是疑惑是自己手法問題,還是蓋碗本身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怎樣使用蓋碗如何不燙手。
首先了解一下選蓋碗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面?
外形選購方法
其實泡蓋碗茶不難,只不過剛開始學泡茶,手法多少會有點笨拙,只要大概的技巧掌握熟練,時間一長泡茶的次數多了就自然得心應手了,即便在復雜的環境下,你使用蓋碗泡茶也能夠很自然的泡出一杯好茶。
以上就是泡茶的經驗,僅供新茶友參考,如有不對之處請茶友提出意見,謝謝!
Ⅶ 泡茶的主要器具是哪些
泡茶的主要器具為茶壺、茶杯、茶勺。
1、茶壺
茶勺是細長柄的,勺的容量比較小,長柄是為了能夠在深的茶葉筒內舀取茶葉;勺的容量小,是為了能夠掌握舀取茶葉的數量。茶勺的形狀多變,有時和茶則通用。
(7)蓋碗都有哪些器材擴展閱讀:
茶具挑選
1、美感
茶壺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選擇茶壺的造型及外觀方面。只要依個人喜好、個人感受選擇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滿意。
2、質地
泡茶用的壺,一般是以砂為主,因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較瓷器渾親和,在上面提款也別具韻味,所以大致上砂壺比瓷壺受歡迎。至於茶壺的質地,主要是以胎骨堅、色澤潤為佳。
3、壺味
在選購新壺時,應嗅一嗅壺中味,新壺有些也許會略帶瓦味,這倒還可選用,但若帶火燒味或其它雜味,如油味或人工著色味則不足取了。
4、精密
壺的精密度是指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則茗香散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勺
Ⅷ 最好的器具是什麼樣的
那看你用器具干什麼用的,你真是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你不需要的最好的器具對你也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