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采訪前要做哪些准備工作
1、掌握與采訪內容有關的基本情況和資料。
2、翻閱與報道有關的文件及歷史和現實資料。
3、制定采訪方案和提綱。
4、采訪按時赴約,舉止文雅,彬彬有禮,態度應端正、誠懇、衣著整潔。
采訪中的注意事項:
1、采訪中要努力與采訪對象交流思想,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建立知心朋友關系才能把采訪引向深入。
2、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
3、最好一次只問一件事情,有針對性。
(1)進行一次采訪需要哪些器材擴展閱讀
采訪提問的技巧:
1、提問要具體明確,切忌大而空:一般來說,在新聞現場采訪人物多為即興談話,記者提問是否准確清楚是做好廣播新聞報道的關鍵。故此,采訪提問時應盡量從具體問題入手,避免大而空的提問,不要提那些過於籠統。
2、注意平等性和尖銳性:如果新聞采訪帶著主觀色彩,勢必會造成采訪對象的抵觸情緒,從受眾的收聽效果來看也顯得高高在上、沒有根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采訪
⑵ 人物采訪前需要做些什麼准備工作
首先,做人物專訪需要提前對要訪問的人物進行背景調查,進行資料搜集,包括個人的成長歷程、個人簡歷、身邊的資源及重要的朋友等等,搜集這些信息對於自己的訪談主題和內容起到關鍵性作用。
02
其次,做完資料搜集之後,就需要對其整理和歸納,分析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和內容,這些工作是必須要完成和提前准備的,是確定自己訪問主題和內容大綱的決定性部分。
03
根據以上准備的工作內容,確定自己的人物專訪主題和大致內容,並整理成一個簡單的文案,將其整理好,按照正規的格式發給訪問人一份,或者給其助理一份,請對方確認相關的內容是否正確無誤,並且徵求對方的意見。
04
如果對方對訪問的主題和內容存在異議,那麼要及時進行溝通,這個工作環節也是不能忽視的。整個的人物專訪最核心的人就是主持人和被訪問人,所以要提前確定,雙方達成一致後整理出最終的訪問主題和內容。
05
確定具體的訪問地址和時間,這個也是做人物專訪的時候需要提前准備的工作內容,一般都是根據被訪問人的時間來確定具體的時間,畢竟對方的有時間才是關鍵;而地點也是如此,有些人對地點是有明確要求的。
⑶ 采訪前應做哪些准備
注意: 1、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2、注意語言美 3、提問時要估計對方周圍的人(注意采訪地點) 4、在一個問題談完之後,沒提下一個問題是,應該有所停頓,這會使對方人人自己回答不充分、不準確或太平淡,對方會接著補充(我試過,這是個不錯的辦法,不過有時候有些冷場~~呵呵) 5、事先擬多一些題目; 6、不要逼問誘問套問,比如不能問「公共食堂有幾大好處」,而應問「你覺得公共食堂辦的怎麼樣?」 7、不要喧賓奪主,自己講的過多;更不要和采訪對象無休止地爭論。 下邊復制了一個,上面的是我在很早的一本書上看到的,也是我自己實習采訪時遵循的幾個東西, 采訪是記者工作的核心和基礎,在采訪過程中不只是信息的傳遞,也是一個思想交鋒和心靈碰撞的過程。高水平的采訪不僅能體現記者的水準,也能展現記者的個性魅力。采訪是具有既定目標的對話,提問是體現記者的報道意圖。因此提問必須具有鮮明的目的性,記者的問題准確、鮮明、具體,才能把被采訪者的談話納入軌道,引入正題,既節省時間,又使采訪畫龍點睛、引人入勝。 首先,記者的提問應是受眾關心的問題、想了解的情況。這樣才能使采訪吸引受眾、引起共鳴。從既定目標出發、從受眾出發,是記者提問的基本要求和依據。記者的提問應該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即使是為了避免冷場,或聯絡感情而交談的語言也應該為完成報道任務服務。我們中的一些年輕記者,往往在報道的提問中偏離主題,或環左右而言他,就是離開了「受眾」這一主體。為了避免這一現象,記者在采訪和提問,以及後期編輯製作中一定要心裡裝著觀眾,時時想著觀眾,「想觀眾所想,問觀眾所需」。 其次,記者的提問要根據不同情況、不同的采訪對象靈活多變。為了完成報道主題,無論采訪前的准備、還是采訪中的提問都要圍繞主題做文章,但要根據采訪情況和對象的不同,既要有目的,也要隨機應變。這就要求記者調整自己的語言技巧,避重就輕、迂迴作戰,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奪取勝利。特別是面對不願吐露真實想法的采訪對象,記者可以先順著他說,在交談的過程中,乘其不備,突然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讓對方顧不得防備而說出真實情況或想法。例如,采訪礦難,被采訪者是主管部門或礦主,當事者肯定要強調自己是如何在事發後,積極主動採取措施營救遇難者的,但是觀眾最想知道這次礦難死傷情況和經濟損失等,而這些問題恰好是當事者不願透露和極力迴避的問題。你可以在采訪中,先順著他問事發後採取了哪些積極的補救措施和救助辦法,等他思想放鬆了,滔滔不絕時,突然提問這次事故有多少人沒有救出來?採取補救措施和營救辦法大約花了多少錢?估計經濟損失多少等問題。 第三、提問要有邏輯性,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表面到本質,層層遞進。從采訪的目的性出發及事物的邏輯性出發,記者提問的問題也要有邏輯性。既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錘的零打碎敲,也不能大問題鋪天蓋地,不著邊際。記者應該根據所作題材的主題,事先設計好要提問的問題,然後按照事件發展的邏輯關系,排列好要提問的問題,即使在采訪交流過程中問題被打斷,只要記住邏輯關系就能提出下一個要問的問題,這樣才能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讓受眾條理清晰地了解新聞事實本身。而有許多剛剛從事新聞工作的記者或主持人,往往在采訪提問中不知道該問什麼?或問完了一個問題就不知道下一個問題該問什麼?或在采訪交談中被采訪對象牽著鼻子走,喪失了主動權,甚至完不成采訪任務。 第四、提問要具體、簡潔明了。要使提問具體、切中要害,就必須了解被采訪人物或事件本身。如果對新聞事件不了解,提問往往容易陷入空洞、空泛、不著邊際的僵局。如:已列入新聞界最臭的提問行列的:「請你談談感想」、「你當時怎麼想的」、「你感覺如何」等等。這樣的問題只能使采訪對象抓不住問題的要點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而這些籠統的大問題會給人造成記者沒有思想、膚淺、無知的印象。布雷迪在《采訪技巧》中也尖銳地剖析了「您感覺如何」等問題的弊端。認為這些提問「實際上在信息獲取上等於原地踏步,它使采訪對象沒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約翰.布雷迪《采訪技巧》,新華社出版,第92頁。)而具體簡潔的提問不僅使人了解新聞事件本身,還能給人帶來更多的信息,同時也樹立了記者的良好形象。如獲獎新聞《六年冠軍夢圓夢在津門》—第四十三屆世乒賽上,中國乒乓球男隊在少帥蔡振華的率領下,頑強拼搏,終於奪回了斯韋思林杯。該片中記者不僅拍到了蔡振華喜極而泣的感人場面,提問也非常成功: 記者問蔡振華:「您認為隊員們今天發揮得怎麼樣?」 問王濤:「上次您說經過兩年的苦練,你一定會贏瑞典隊,今天您的願望實現了,是這樣嗎?」 問馬文革:「今天的比賽中,肩上的傷痛又沒有發作?」 每一個提問都是有的放矢,如果記者不了解世乒賽的情況,不了解隊員狀況,絕對提不出這樣的問題。再就是提問一定要簡潔明了,有些記者為了顯示自己已做了前期准備,對情況很了解或知識淵博,在問題前說出長長的鋪墊,即使被采訪者聽了後頭忘了前頭,抓不住問題要害,又給人造成記者賣弄的感覺。 第五、提問要尋找引發情感的導火索。無論任何作品,靠的都是以情感人,而引發情感的關鍵就在提問。采訪中根據不同的題材、任務、目的,要適當運用能引發被采訪者興趣、使之興奮起來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起被采訪者的積極思維,使之回憶、思考細節、傳播出更多的相關信息,使作品更全面、更具體、更豐富、更感人。如做一篇加強環保意識的報道,其中有對一位植樹老人的采訪,作者並沒有去問他植樹的意義和目的何在?而是讓他說出,看到自己多年前種植的樹木被砍伐後的感受。一提到自己親自種了十幾年的樹木被砍伐,老人的情緒一下就被點燃了,動情處甚至掉下了眼淚,觀眾看後的深思和警醒,絕對是一般對話無法比擬的。采訪中的提問,不僅僅是對話交流信息,還讓觀眾從問答中感受、體驗得到語言信息之外的情感交流,在交待事實的同時,展現了人物的個性和情感。此外,被采訪對象的情緒一旦被點燃,就會說出你想了解,而他原來並不想告訴你的一些東西,使采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提問要尊重對方,親切自然,盡量口語化,增強交流感。采訪本身就是一種交流,而交流得好與壞的前提,就是雙方在交流過程中是否平等。試想誰願意和一個須仰視才見的人交流?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一定要尊重被采訪者,一個是態度上的謙恭,另外一點就是要尊重對方的隱私或避免觸及被采訪者心靈的傷痛。美國《讀者文摘》曾刊登過一位終日奔波事業的女記者的文章,她說:「我討厭看到屏幕上,電視台記者把話筒直戳到那些剛經歷了一場大難的傷心人的臉上去提問的鏡頭,因此我拒絕正面采訪悲劇的主角,而是通過別的手段來揭示故事的悲劇性。」而我們的屏幕上,有的記者面對父母離異的孩子會去問:「你想媽媽(或爸爸)嗎?」這類揭傷口瘡疤似的問題不僅令人反感,也影響宣傳報道的效果。還有一家地方台做了一篇捨己救人、見義勇為好少年的深度報道,其中,有一段對少年英雄父母的采訪,記者的提問是:「你想孩子嗎?」結果,少年英雄年近半百的父母都是未語淚先流,讓人看了以後不忍心再看。另外在提問時一定要注意提問的語氣,既不卑不亢,又親切自然。交流是雙向的,因此提問的語氣就要有徵詢的口吻,如果語氣生硬,就會給人以居高臨下之感,避之千里,哪裡還有交流?即便是迫於某種壓力或礙於面子,也是應付了事,不會有真心話給你。 第七、提問要客觀、避免誘導性。新聞是對客觀事實的報道,記者在提問時也要用新聞事實說話,避免主觀色彩。有的記者出於義憤,或對新聞事件中一方人物或遭遇的同情,提問往往帶有個人感情色彩,這是不符合新聞規律的。更有甚者,當采訪對象沒有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問題時,記者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己想要的答案說出來,然後問對方是不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采訪對象通常會點頭稱「是」。這就是最典型的誘導。新聞報道就是要客觀公正,用事實說話。記者不要提那些讓人一聽帶有明顯傾向性或誘導性的問題,誰是誰非,把事實擺出來,觀眾自有公斷。 總之,采訪中提問的技巧有很多,只要在具體工作中,慢慢積累,反復揣摩,就一定會不斷進步,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我國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就是在多年新聞采訪實踐中,不斷積累、豐富自己的提問技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采訪風格,在新聞工作中一直立於不敗之地。參考資料: http://www.topo100.com/shichangdiaoyan/dianhuadiaocha/2007-07-20/234.html
⑷ 現場采訪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一、采訪前的准備
(一)了解和采訪有關的情況,掌握必要的資料。大到大政方針,小到新聞背景、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等。
(二)了解采訪對象。通過第二手材料,對采訪對象進行充分了解,並善於分析掌握其心理。對一些即興式的采訪,應根據現場的氣氛環境、人們對節目的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采訪對象,這對采訪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設計采訪提綱。根據節目的主題,確定最佳的采訪角度,擬定一個與采訪對象談話的提綱。
(四)精心設計采訪的第一句話。節目主持人現場采訪的第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關繫到采訪能否順利地進行下去。采訪的第一句話,應盡量具體一些,提出的問題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麼感想」之類的「開放式」問題。要抓住采訪對象和受眾感興趣的「焦點」做突破口,引發開去,使采訪不斷深入、展開。
二、運用好提問的技巧和方法
(一)不同的環境與場合,不同的采訪對象,要求采訪者有不同的提問、語氣。在嚴肅、莊重的場合或采訪重要人物、外賓,提問言語要精煉、准確,儀態、語氣要莊重、嚴肅、認真,給人可信、可靠、願意溝通的感覺。
(二)根據情況靈活運用提問方法。正問法:從正面提問,直截了當、開門見山提出問題。設問法: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以啟發引導采訪對象,談出其某方面的真實感受,並使采訪向深層發展。還有反問法、追問法、潛問法等等。
(三)提問要盡量具體。只有具體的發問,才能得到具體、有意義的回答。
(四)提問應該具有引導性。
現場采訪是廣播電視中常用的一種采訪形式,它是指記者、播音員或主持人利用廣播和電視技術手段在事件發生現場或節目製作場所對目擊者或當事人的一種訪問。現場采訪有即時性,因為這種采訪緊緊圍繞事件或人物進行,可以立即掌握事件的全貌和背景,了解當事人的思想、心理活動和感受,給人以真實可信的感覺。
現場采訪必須作好充分的案頭和技術方面的准備工作,要了解所要采訪的事件或人物的詳細的背景材料,並確定采訪宗旨,擬出采訪提綱,准備好要提的問題。
同時要檢查好所用的采訪設備,對於突發性的事件或臨時性的采訪任務,采訪者應在瞬間抓住事件的本質提出問題,並掌握采訪全局。現場采訪的提問要恰當,簡明扼要。必要時,采訪者還可與被采訪者進行攀談,消除對方的緊張情緒。
采訪時間的長短由采訪者根據節目的需要靈活掌握,對於被采訪者說出的不利於播出的語言要及時打斷,重要的地方應加以重復,但不要機械地重復,以免羅嗦。現場采訪要隨時適應現場的變化,靈活周到。因此,現場采訪要求采訪者有高深的修養,廣博的知識,較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和語言引導能力。
⑸ 錄制一檔街頭采訪節目需要哪些設備
街頭采訪視頻製作的准備大概分為四部分:內容准備、人員准備、物料准備、踩點。攝影師我最好有跟拍的經驗,因為前期拍攝也很重要。
⑹ 做一次正規的人物專訪需要用到的攝像器材有哪些
錄音,攝影、燈光,是基本必備的人員,如果訪談復雜,最好讓錄音可以分成多路錄制~攝版影最好能權有2個人以上,保證畫面充足,一個人拍全景+主持人特寫,一個人拍被訪談人物特寫+人物細節~,如果人多就可以拆分任務,拍的可能會更全一點,為了減少工作量最好有一個導播直接切好~然後所有機器壓上帶子錄,如果有切的不理想的還有候補鏡頭~
燈光的工作比較簡單,主要就是人物側逆光,輪廓。如果是人物的話我建議你用5600K的鏑燈,相比鎢絲燈沒有那麼熱,而且在攝像機預制的3200K上加雷登85出來的顏色還原比較柔和,色彩飽和,適合拍攝人物~
⑺ 做采訪時都需要什麼設備怎麼連接
嗯,因為是不平來衡連接,所以自距離長了就會有雜音,最好能用平衡連接的卡農口麥克風吧
不過我想AVCHD應該沒設卡農口,畢竟是民用級別的,你可以考慮買個索尼的錄音筆,即使內置MIC音質也很不錯的,再後期把聲音剪輯到視頻裡面去
⑻ 一般用手機采訪需要那些設備呢
看你干什麼用了。錄音筆還是找支好的吧,如果現場嘈雜,單反的錄版音是嘈雜的,錄音筆如果是百把權元的,回來製作你會很呵呵的,相信我。要求不高的話,單反,好一點的錄音筆,反光板、補光燈、出鏡記者、攝影師,OK。
⑼ ji記者采訪前要攜帶哪些器材
您好!攝像機 錄音筆 筆記本 筆 以及采訪稿 都是記者在采訪前一定要帶的~祝您生活愉快~
⑽ 采訪前的准備哪些物品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一、准備背景材料
1、 背景材料
2、 獲取背景材料
獲取背景材料有四個途徑,需要大家把握:
首先,平時注重點滴積累。
其次,建立自己的剪貼本。
第三,到網上去打撈資料。
第四,向周圍的人了解。
二、采訪提綱
1、 采訪提綱
采訪提綱是對將要進行的采訪活動的一個大致規劃。它可以規劃我們的采訪程序,保持我們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計劃進行采訪、寫搞,快捷的完成任務。一般說,在采訪提綱里,應該有以下幾個內容:
首先,明確報道思想,也就是說采訪的目的是什麼,通過宣傳要達到什麼效果。
其次,規劃好行走路線和采訪地點、時間。
第三,采訪步驟,比如說打算采訪什麼人,是一個還是兩個、三個,誰先誰後。
第四,采訪要問的問題。
總之,好的采訪提綱要成為采訪的「藍圖」,決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當然,經過一段時間鍛煉,這種寫在紙上的采訪提綱就可以寫在心裡了。
2、 采訪提綱的設計
采訪提綱並沒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可粗可細。只要提前對即將進行采訪有個大致的規劃就行了,一般說包含報道思想的確立、采訪順序的安排、采訪時間和打算撰寫體裁的確定,也可以單獨對采訪時打算要提出的問題進行設計,等等。
三、准備采訪物品
采訪前笑記者必備的物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證明身份的采訪證。
第二類:采訪提綱。
第三類:采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