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測量軸承間隙
測量軸承間隙,可用通用9具分別測出軸頸和軸承裝配 狀態下的內孔尺寸,二者的尺寸差即為軸承間隙。也可用一 片長25mm,寬12. 5mm,厚等於軸承間隙的銅片,將其邊緣 剪成圓角,並用油石磨光,塗以機油橫放在軸頸與軸承之間 裝合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扭緊軸承蓋螺栓(或螺母),然後緩 慢轉動曲軸(切不可過猛,以免擬壞軸承合金),以能轉動而 感覺有一定阻力為合適。如不能轉動,則表示間隙過小;如 轉動時感覺到毫無阻力.則表示間隙過大。另外也可用鋁絲 置一於軸與軸承之間,裝回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扭緊螺栓,然 後再拆開取出鋁條測量其厚度。即為軸承間隙。
Ⅱ 測量徑向軸承間隙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徑向軸承間隙的方法有:壓鉛法,抬軸法和假軸法。
(1)假軸法
A.假軸的直徑與軸承的實際工作軸頸相差在0.05mm以內,假軸的中心線與工作水平面的垂直度誤差在0.02mm以內。
B.將軸承組合在假軸上,擰緊中分面螺栓,用0.02mm 的塞尺檢查中分面無間隙。
C.架千分表並沿工作時的垂直方向上下抬動徑向軸承,千分表讀數假定為S(mm),考慮瓦塊的傾繞效應,實際的三泰SUNTHAI [/url]軸承間隙為C(mm),則對五塊瓦結構有:C=0.894S
此外,還需計入假軸與實際軸頸的差值。
(2)抬軸法
抬瓦法所測間隙的計算方法和測量方法與假軸法相同,但應將轉子吊出,支承於支架上抬動三泰SUNTHAI [/url]軸承即可。
(3)壓鉛法
A.所採用的鉛絲直徑應比所測間隙大30-50%。
B.對軸承殼體中分面和軸承座中分面,用0.02mm塞尺檢查,中分面應無間隙且不錯口。
C.測量兩上瓦瓦塊中部處的鉛絲厚度S,則實際的軸承間隙C 為:C=1.1S
Ⅲ 軸承間隙怎麼計算
在各種傳動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軸承的間隙問題,蝸輪減速機與齒輪減速機作為最常見的傳動設備,下面對減速機滾動軸承的間隙產生原因及調整方式進行介紹:
一、滾動軸承的故障原因
滾動軸承依靠主要元件之聞的滾動接觸來支持轉動零件。滾動軸承因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少、起動容易、能自動調整中心以補償軸彎曲及適量的裝配誤差等優點,故以滾動軸承的滾動摩擦取代了滑動軸承的滑動摩撩,因而在現代機器設備中得到廣泛運用。
在生產運用中,滾動軸承也易發生故障,究其主要原因為間隙調整不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滾動軸承在機器設備中最常見的故障有:脫皮剝落、磨損、過熱變色、銹蝕裂紋和破碎等。
製造質量不合格及潤滑保養不良問題,只需在檢修安裝前仔細檢查,檢修安裝後建立起嚴格的定期加油保養制度,就能克服由此而引起的軸承故障。因此,間隙調整不當就成為軸承故障的主要原因。
二、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
滾動軸承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4部分組成。內圈與軸頸裝配,外圈與軸承座裝配。當內外圈相對轉動時,滾動體即在內外圈的滾道問滾動。
三、齒輪減速機滾動軸承的間隙及其量方法
1、滾動軸承的間隙
軸承問隙是保證油膜潤滑和滾動體轉動暢通無阻所必須的。其間隙數值均有標准或規定。根據軸承所處的狀態不同,其間隙有原始間隙、配合間隙和工作間隙。
原始間隙是軸承未裝配前自由狀態下的間隙值。
配合間隙是軸承安裝到軸和軸承座後的間隙。由於配合的過盈關系,配合間隙永遠小於原始間隙。
工作間隙是軸承工作時的間隙。由於內外圈的溫差使工作間隙小於配合間隙,又由於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使滾動體和內外圈產生彈性變形,工作間隙又大於配合間隙(一般情況下,工作間隙太於配合間隙)。
2、間隙的測量
測量原始間隙可用百分表。測量配合間隙時,可用塞尺或鉛絲放入滾動體與內外圈之間,盤動轉子,使滾動體滾過塞尺或鉛絲,其塞尺或被壓扁鉛絲厚度即為軸承的徑向配合間隙。軸向配合間隙可用深度卡尺測量或壓鉛絲法測量。
四、間隙的調整
齒輪減速機運行時轉軸溫度較高,調整後,將墊片增加到0.20ram。即:調整後膨脹端徑向間隙(ram):0.014-}-0.20:0.214
膨脹間隙可根據公式計算,該引風機設計運行溫度為135℃,室溫按20℃計算,因此為115℃(135—20),兩軸承座中心距離f為5m。故:膨脹間隙f(mm):1.2×(115+SO)×C100—9·9。
根據引風機要求還應考慮冷縮間隙,一般冷鰭間隙為0.50mm。因此,通過加墊片調整,把膨脹間隙調整到11.5mm,同時解決冷縮間隙。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引風機軸承溫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原來的兩端軸承徑向間隙太小,受熱後膨脹,產生緊力,導致膨脹端無法游動,所以軸承溫升。
Ⅳ 汽輪機中的推力軸承,推力瓦與推力軸承是怎樣形成楔形間隙的
因為推力瓦塊是懸掛在瓦座上的,重心和懸掛點並不重合,在重力的作用下,推力瓦塊的承載面不是垂直向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角度,從而和推力盤的表面形成一定的夾角,在潤滑油通過的情況下形成楔形油膜。
Ⅳ 汽輪機推力間隙是如何調整
附圖:(網路知道不能上傳圖片,需要的話請聯系我),給你個汽輪機推力瓦全部檢修及調整程序,比單獨講調整間隙更直接和深刻,可惜不能上傳間隙標識圖
1.1.1推力軸承檢修
1.1.1.1推力軸承解體:
a推力軸承蓋上油杯介體,拆除溫度計,拆開平頭緊固螺釘,旋出罩蓋,取出透明罩,外罩,最後旋出油杯。
b撥出推力軸承蓋上靠高壓側的立銷,和中分面定位銷兩只。
c松水平結合面螺帽,吊出軸承蓋。
d拆除推力瓦內蓋水平結合面螺栓,用支頭螺釘均勻頂起軸承內蓋30-40mm左右,然後吊去軸承蓋。
e拆松球枕水平接合面螺栓,撥出錐銷,用特殊吊環吊去球枕,並拆除推力瓦塊溫度計引出線。
f將擋油圈上拉彈簧松下,取出兩半擋油圈(改形後,是浮環式油擋,只需拆除平面螺釘即可取出擋油圈)。
g拆去推力瓦安裝環平面螺栓,取出上半隻正反方向的推力瓦安裝環,再挖出下半隻正反向的推力瓦安裝環。
1.1.1.2測量推力瓦間隙:
a推力軸承組合狀態,蓋上推力軸承的外蓋,打入錐銷,擰緊水平中分面螺栓。
b在推力軸承外殼上裝一百分表,測量桿支在推力球枕上且與軸平行,以測量瓦枕的軸向移動量。
c另一隻百分表測量桿支持在轉子的某一平面上,並與軸線平行。用千斤頂兩只,將轉子來迴向前後級限位置,讀出百分表的最大與最小的指示值。轉子百分表的差值便是總竄動量,以竄動量減去瓦枕移動量、即為推力瓦間隙,都可通過調整瓦枕外軸向調整環墊片解決。
1.1.1.3檢查推力瓦塊:
a檢查瓦塊烏金工作面並測量瓦塊厚度與原始值比較,如異常應查明原因,作必要處理。
b檢查瓦塊背部搖擺線和銷釘,推力瓦組合後,檢查每塊瓦塊的搖擺度。
c檢查測溫元件和導線。
d檢查推力瓦塊楔形進油間隙:
用鋼皮尺擱在瓦塊烏金面上,用塞尺測量楔形外口油隙,根據軸承烏金上接觸痕跡,觀察油隙形狀是否符合圖紙要求。
e瓦塊組合後在平板上檢查接觸狀況。
1.1.1.4檢查檔油圈烏金及間隙。
1.1.1.5檢查回油檔油環間隙並調整(按軸瓦內油檔調整方法進行)
1.1.1.6檢查推力軸承外殼及附件。
1.1.1.7按解體程序逆序組裝,組裝結束後,復測推力瓦間隙並檢驗組裝是否正確。
1.1.2檢查發電機後軸承及勵磁機軸承座絕緣,為防止在運行中產生軸電流而造成軸瓦烏金的電腐蝕,在發電機後軸承,勵磁機軸承座底部和油管法蘭間加裝絕緣層(包括螺栓絕緣套管,墊圈):
1.1.2.1絕緣電阻在汽輪發電機中心調整結束後,進行測量。
1.1.2.2將發電機轉子用行車起10mm左右。
1.1.2.3用厚0.5mm左右的絕緣布或青殼紙墊在軸頸與軸瓦間,使軸與軸瓦完全隔開。
1.1.2.4用500伏搖表測量軸承座對地電阻。
1.1.2.5如發現電阻小於規定值,應逐步分解找原因,一般可先拆除油管,然後逐只松座架螺栓,直至吊起軸承座重新檢查墊片為止。
1.1.3緊基礎底腳螺栓(不常修項目,各道軸承座底腳螺栓每次大修要檢查,每隔一次大修或機組有振動時應將底腳螺栓緊一遍)。
1.2質量標准
1.2.1軸承合金錶面光滑,無脫胎,碎落,裂紋腐蝕,過熱和異常磨損。
1.2.2軸瓦間隙(mm)
第一瓦(¢300) 兩側油隙:0.20-0.30
頂部油隙:0.30-0.55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35×45
第二瓦(¢325) 兩側油隙:0.25-0.35
頂部油隙:0.45-0.60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0×55
第三瓦(¢325) 兩側油隙:0.25-0.35
頂部油隙:0.45-0.60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0×60
第四瓦(¢300) 兩側油隙:0.20-0.30
頂部油隙:0.30-0.55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5×65
第五瓦(¢160) 兩側油隙:0.10-0.15
頂部油隙:0.15-0.25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5×65
1.2.3軸頸與下瓦接觸均勻,接觸角60度左右,軸瓦兩端5-10mm范圍內保持與軸頸間0.02mm
楔形間隙,以免引起軸向振動。
1.2.4檔油板間隙mm
A:0.30-0.5
B:0.08-0.14
C:0.1-0.32
D:0.1-0.30 見圖「檔油板間隙」
1.2.5檔鑲入的齒片不松動,水平結合面無貫穿槽紋或張口(0.05塞尺塞不進)。
1.2.6承緊力或間隙:
1.2.6.1瓦枕與球面殼體間緊力 0-0.02mm
1.2.6.2球面殼體與球枕緊力 0-0.02mm
1.2.6.3球枕與軸承蓋間緊力 0.10-0.15mm
(以上緊力值均為運行狀態下的應有數值,具體安裝值應根據各道軸承內外溫差作適當修正;即外殼溫度高的軸承宜適當增加緊力。)
1.2.7瓦枕的每塊墊鐵接觸痕跡應占總面積70%以上,均勻分布,瓦上每塊瓦枕鐵里墊片不超過四張,且薄厚均勻平整,無毛刺。
1.2.8吊去轉子後,球枕左右有兩塊墊鐵塞尺塞進,底部可塞0.05-0.07mm。
1.2.9瓦枕:球面殼體,瓦枕結合面接觸良好,0.03mm塞尺塞不進,紅丹粉檢查接觸面積不少於75%且接觸均勻。
1.2.10軸承座進排油口暢通清潔,油室內清潔無雜物。
1.2.11座蓋之結合面平整光滑、無貫穿斑痕。
1.2.12頂軸油管清潔暢通不滲漏。
1.2.13推力瓦塊烏金錶面完整,無裂紋剝落,脫胎,磨損、電腐蝕痕跡和過載發白、過熱熔化、或其它機械損傷各瓦塊工作印痕大致均勻類同。
1.2.14推力瓦烏金厚度一般為1.50±0.10mm、瓦塊厚度與原始記錄比較無明顯磨損,瓦塊楔形油隙區符合圖紙要求入口間隙0.50mm。
1.2.15瓦胎內外弧及銷釘孔無磨亮痕跡、搖擺支承線無明顯磨損、瓦塊組裝後能沿搖擺線自由搖擺。
1.2.16推力瓦軸封間隙(mm)
a:0.04-0.12
b:0.04-0.12
δ1(工作面) 0.10
δ2(非工作面) 0.50
1.1.1推力瓦兩側浮環密封檔油圈組裝正確,拉彈簧無嚴重變形。上、下半隻螺紋槽互相吻合。烏金無脫胎、裂紋、剝落。組裝後用0.03mm塞尺檢查中分面無間隙。
1.1.2推力瓦軸向間隙0.04-0.06mm;瓦枕竄動〈0.05mm。
1.1.3推力瓦塊在全組合狀態下檢查與推力盤接觸的印痕面積不少於75%(各瓦塊大致相等並接觸均勻)。
1.1.4推力軸承外殼結合面定位銷與孔拂配不松動、彎曲:外殼上下兩半不錯位。
1.1.5推力瓦回油調節閥開度符合正常回油量要求(運行中瓦溫正常)。
1.1.6組裝後推力瓦內無垃圾雜物。
1.1.7推力軸承擋油圈拉緊彈簧裝復後應拉長58-65mm,以保證擋油圈上、下中分面密合。
1.1.8軸承座底部的絕緣板清潔無油垢(最好採用兩層絕緣墊板並與鋼墊片交錯堆選呈塔狀、絕緣墊片用汽油或丙酮洗凈烘乾)。組合後絕緣值大於1兆歐。
1.2注意事項
1.2.1吊出軸承蓋或球枕,球面殼體時注意檢查平面或頂部有無墊片。如有墊片應測量厚度,作好記錄,並妥善保管。
1.2.2第一道軸承吊出前,應先吊去調速部分蓋。
1.2.3吊低壓後軸承蓋時,應先拆除低壓軸承外油檔上半隻的垂直面螺栓、待吊出軸承蓋後再取出油檔。
1.2.4園筒形和橢圓形軸瓦,壓油隙前應先調整好瓦襯的緊力。
1.2.5壓青鉛絲測油隙時,青鉛絲放置的位置應避開上瓦頂部回油槽。
1.2.6軸瓦油隙不正確,不應盲目處理、應對照歷次記錄、查明原因後再作處理。
1.2.7目前製造廠不供應橋規,各廠應自製橋規並將機組編號及軸承編號打在橋規上。測量時按標記位置放置平穩,使用塞尺不超過三片,將塞尺緊壓在軸頸上、輕輕地在間隙中移動,以塞尺正好碰上橋規凸緣而又能通過間隙時為准。
1.2.8外油檔與軸承座用螺栓緊固時,螺孔不可與油室貫通,以免油從螺紋中漏出,用修刮平面的方法調整油檔上下間隙時,不可修刮過多以免固著螺孔銼得過大、從螺孔中漏油。
1.2.9捻打油檔銅齒時,注意勿使銅齒斷裂。
1.2.10注意檢查保持內油檔疏油孔(口)暢通。
1.2.11用青鉛絲測油隙緊力時放置在頂部的青鉛絲不能太粗,以免軸承蓋螺栓緊力過大使軸承蓋變形、引起測量誤差、青鉛絲放置的部位不能有凹坑麻點等、測量鉛絲厚度時應取最小值。
1.2.12球面殼體緊力不足時,可在球枕平面抽墊片或拂平面、但不可將墊片加在球面上。
1.2.13軸瓦平面墊片應和軸瓦平面外形一致,不可碰到軸頸,不可擋住環形油室。
1.2.14研刮軸瓦墊塊前、應先查明墊塊前後位置記號和窪窩情況和中心情況,以免重復反工。
1.2.15研刮操作時在窪窩內移動量宜小,一般動15-20mm即可。用大錘在軸瓦平面敲擊移動時要襯墊鋁板,防止將軸瓦平面敲毛。開始時應盡量先使左右兩側先接觸,避免底部頂硬,使軸瓦左右搖晃造成假象。修拂結束轉子吊入後應復查橋規值。
1.2.16球面不宜過度修拂兩側,以防兩側刮松後造成報廢。
1.2.17拂軸承平面時,注意平面傾斜度、防止拂偏。
1.2.18軸承扣蓋時,結合面塗料不宜塗得太多,以免劑入軸承室內,靠內側留一條邊不要塗。
1.2.19禁止用砂頭清洗軸承和軸承箱。
1.2.20進油孔的節流孔板不可裝反,或漏裝,孔口斜面應在進油側。
1.2.21裝上半軸承時,注意檢查調整油隙或緊力的墊片不可漏裝。
1.2.22軸瓦上及聯軸器護罩上的螺栓都要有防松裝置並裝置牢固。
1.2.23低壓缸後軸承上油檔墊片比較難裝,軸承座上油杯墊片比較窄,裝的時候均要注意放准,防止漏油。
1.2.24裝油杯銀溫度計表袋時要檢查表袋頂端不可和油杯頂煞。
1.2.25推力瓦塊的編號與位置不可任意交換、拆下的另部件都應做好記號,特別注意正反方向不可調錯。
1.2.26四隻推力瓦回油調節螺栓(節流閥)的長度(或開啟圈數)應先量好,做好記號,按原位置裝復。
1.2.27測量推力軸承間隙時,百分表架必須固定在靜止件上、不可放在軸瓦平面等可動部位。千手斤頂不可頂在葉片,葉輪外緣或聯軸器波形節等處,以防變形。千斤頂頂到百分表指示針不動時,應立即停止,不可硬頂。記錄表計讀數,應將千斤頂松去後讀出。
1.2.28推力瓦塊的熱電偶線裝復時不可碰壞,不可拎在電線上將瓦翻入。在裝復球面座時,注意推力瓦塊熱電偶引出線的密封,不可有油漏出。
1.2.29裝復推力軸承時,檢查上、下球面座之間不可有錯口。
1.2.30設備解體後應將絕緣墊片,墊圈,套筒立即揩清烘乾。
1.2.31測量未道軸承座絕緣時應將進出油管裝復後一起測,如果僅測軸承座,則油管裝復後應復測,電轉子冷卻水管裝復時應復測轉子對地絕緣。
1.2.32大修結束油漆時,注意不可把油漆塗到絕緣墊片上以免破壞絕緣。
Ⅵ 軸承游隙怎樣測量
徑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感覺法
1、有手轉動軸承,軸承應平穩靈活無卡澀現象。
2、用手晃動軸承外圈,即使徑向游隙只有0.01mm,軸承最上面一點的軸向移動量,也有0.10~0.15 mm。這種方法專用於單列向心球軸承。
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確認滾動軸承最大負荷部位,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之間塞入塞尺,松緊相宜的塞尺厚度即為軸承徑向游隙。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2、用千分表檢查,先把千分表調零,然後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就是軸承的徑向游隙。
軸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1、感覺法
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於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2、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操作方法與用塞檢查徑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軸向游隙應為
c=λ/(2sinβ)
式中c——軸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軸承錐角,(°)。
(2)用千分表檢查,用撬杠竄動軸使軸在兩個極端位置時,千分表讀數的差值即為軸承的軸向游隙。但加於撬杠的力不能過大,否則殼體發生彈性變形,即使變形很小,也影響所測軸向游隙的准確性。
Ⅶ 推力瓦怎麼測量厚度
推力軸承的瓦片由青銅做成,瓦片上澆有鎢金。鎢金層的厚度應小於動靜部分之間最小軸向間隙,一般鎢金層的厚度為1.5mm左右。鎢金層的厚度不宜過厚,這是因為在軸向推力過大,造成推力瓦塊溫度升高很多時,鎢金層很快熔化。
Ⅷ 軸承間隙請問怎麼測量可傾瓦徑向軸承的軸承間隙
可傾瓦徑向軸承間隙的測量採用抬軸、壓鉛絲和塞尺(存在較大誤差)三種測量方法。水平剖分的兩半滑動軸承,用前兩種方法即可直接測得軸瓦間隙;多塊的可傾瓦軸承(常見的有四或五塊),用壓鉛絲法時還需在各個瓦塊上布置鉛絲。因此,使用抬軸法盡管還需計算,但操作起來卻相對簡單。使用抬軸法測量可傾瓦軸承間隙時,可用一塊千分表抵住軸承座,另一塊抵在軸上。抬軸至軸承座千分表表針動作時記錄軸上千分表的讀數,通過下面的計算即可得到實際的軸瓦間隙。
Ⅸ 西門子66萬盤車推力間隙怎麼測量
摘要 1) 推力軸承在組合狀態,蓋上推力軸承的外蓋,打入銷子,擰緊水平中分面螺栓。
Ⅹ 怎樣進行推力瓦研製
1) 推力軸承在組合狀態,蓋上推力軸承的外蓋,打入銷子,擰緊水平中分面螺栓。 2) 在推力軸承外殼上裝一百分表,測量桿支在推力瓦球枕上且與軸平行,以測量瓦枕的軸向移動量。 3) 另一隻百分表測量桿支持在轉子的某一平面上,並與軸線平行,用千斤頂兩只,將轉子來回推向前後極限位置,讀出百分表的最大與最小的指示值。轉子百分表的差值便是總竄動量,此竄動量減去瓦枕移動量。即為推力間隙,推力瓦的軸向位置及軸向間隙都可通過調整瓦枕外軸向調整環墊片解決。另外在軸瓦沿軸線上裝一百分表用來監視軸瓦的移動量,要求不超過0.15mm,作為一個參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