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順天元寶鑄造工藝怎樣的
摘要 您好,順天元寶的鑄造,主要採用型範澆鑄的工藝。伴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先後採用了平板范澆鑄、疊鑄和母錢翻砂三種工藝。
② 古代的元寶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有金子的有銀子的,無銅的.
元寶的含義不是元朝之寶的意思.
中國有句話叫做一元復始.元就是最小的意思.元寶的意思是積少成多,勸導人民要節儉,要積累.才能有財富」寶」!!
③ 為什麼古代的金銀要鑄成元寶
「元寶」這種形狀在明以前是沒有的。先秦有馬蹄形金錠,西漢時有麟趾金,均與元寶差別很大;唐代銀錠多為長立方體,宋代則為束腰板形。唐宋銀錠造型簡單,堆放時能充分佔用空間。而明清元寶那種馬蹄不像馬蹄、船隻不像船隻的怪狀幾乎無法予以合理的解釋。現在人們的比較牽強的說法是:古人習慣將錢系於腰間,將元寶豎起來用布條系於腰上便於攜帶。
其實,元寶正是從唐宋圓弧束腰銀板演變過來的。當圓弧束腰銀板的邊線呈圓弧型後,銀板的兩端開始變厚;當變厚到一定程度後,便向兩邊向一個方面翹起,最後就成了「元寶」。
唐朝的官庫,庫銀都是鑄成了元寶,裝成一「杠」一「杠」,利於收藏,也利於搬運的。其法乃是用一段木頭,中間挖空,裡面塞五十個、每個重十兩的元寶,兩頭密封,稱為一「杠」,所以每杠銀子即是五十個大元寶,相當於五百兩紋銀。
PS1: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銀本位的?
在我國貨幣史上,白銀自漢代已逐漸成為貨幣金屬,到明代白銀已貨幣化,中國真正成為用銀之國。但實行的是銀兩制,以金屬的重量計值,屬於稱量貨幣制度,沒有踏進貨幣制度階段。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頒行《幣制條例》,正式採用銀本位,以「元」為貨幣單位,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成色是90%,名為大清銀幣。但市面上銀元和銀兩面三刀仍然並用。辛亥革命後,於1913年公布《國幣條例》,正式規定重量七錢二分、成色89%的銀元為我國的貨幣單位。「袁大頭」銀元就是這樣鑄造成的。但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1933年3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總重26.6971克,銀八八、銅一二,即含純銀23.493448克。銀本位幣每元重量及成色,與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過0.3%,並規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銀本位幣授受,其用數每次均無限制。同年4月,國民政府實行「廢兩改元」,發行全國統一的銀幣——「孫中山頭像」銀元。1935年國民政府又實行所謂幣制改革,宣布廢止銀本位。
PS2:鑄幣權是否一直為中央政府所有?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五銖錢成為當時唯一合法貨幣。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④ 古代銅錢是怎麼鑄造的
中國古代的金屬貨幣採用「范鑄法」鑄造,鑄錢用的范、模,錢幣學上統稱為錢范。
范的錢文為陰文反書,范面有溝槽,以便灌注金屬溶液。模的錢文為陽文正書,是翻制范的工具。錢范從效用上分,有祖范,母範、子范;從材質上分,有泥范、石范、銅范、鐵范;從外形上分,有鏟形、盤形、片形、長方形、方形、多邊形、橢圓形、圓形等。目前,中國遺存的最早的錢范是春秋戰國時期布化、刀化、的范。戰國時鑄幣,一般以模製成范再大量澆鑄。大概到隋唐時開始用翻砂法等先進技術製造錢幣,因此,隋唐以後便不再見有的遺存,取而代之的是樣錢、祖錢、母錢等模具。
⑤ 古代青銅器是怎樣鑄造出來的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有塊范法和失蠟法兩種基本的方法,此外還有分鑄法、焊接法等工藝。
一、塊范法
塊范法或稱土范法,是商周先民最先採用的,是整個青銅時代中應用最廣泛的青銅器鑄造法。其法步驟如下
1 .制模
模也稱為母範、作模。其原料可選用陶、木、竹、骨、石等質料,而已經鑄好的青銅器也可用作模型。具體選用何種質料要由鑄件的幾何形狀而定,並要考慮花紋雕刻與撥塑的方便。一般說來,形狀細長扁平的刀、削的模,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較小的鳥獸動物形體可以用骨、石雕刻為模;對於形狀厚重、比較大的鼎、彝諸器,則可以選用陶土為模,以便撥塑。
2 .制范
制范要選用和制備適當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沙。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脫出用來形成鑄件外廓的鑄型組成部分,在鑄造工藝上稱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數塊,以便從模上脫下;除了外范,還要用泥料制一個體積與容器內腔相當的范,通常稱為芯,或者稱為心型、內范;然後使內外范套合,中間的空隙叫做型腔,其間隔距離就是所鑄器物的厚度。一般說來,用來做外范的泥料中,泥土(最好選擇粘土)含量大些,用來做芯的泥料則要含砂量大些,顆粒較粗些。范的泥土備制極細致。採集好的泥土要經過晾曬、破碎、分篩、混勻,並加入符合一定比例的水分,將之和成軟硬適度的泥土,再經過反復摔打、揉搓,其間還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浸潤,使之定性。這樣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時才能得心應手。
從模上翻范塊是范鑄造技術的中心環節,要求必須有很高的技藝。對於像刀、戈、鏃等較簡單的實心器物,二合范就能夠應付自如,即只需由模型翻制兩個外范。與上述的器物的簡單製作相比,製造空心容器的范就顯得復雜多了。在翻范以前,一定要先明確了外范的數量及分布狀況。現簡單地將其製法介紹如下:第一步驟是做外壁。模的表面用范泥堆貼且不留空隙,再用力壓緊以求緊密不鬆散。接下來是做內壁。內壁的做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從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後,將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模型即為內芯,所以刮削模型上的厚度即是所鑄銅器的厚度;第二種方法用於大型器物,是將模型做成空心的,以其內部為模型制出內芯,並使脫出的芯和底范連成一塊,再在底范上鑄上器耳;最後一種是利用外范制芯。
3.澆注
將已完成焙燒且組合好的范趁熱澆注,不然就須在臨澆注前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以攝氏度400—500℃為佳。預熱時要將范芯裝配成套,捆緊後用以泥砂或草拌泥糊嚴實,再入窯高溫焙燒。為了防止銅液壓力將范漲開和高溫引起的范崩,所以焙燒好的型範需埋置於沙(濕沙)坑中並在外加木條箍緊。
范預熱准備好後,將熔化的銅液(1100—1200℃為宜)注入澆口。器物要倒著澆,是為了將氣孔與銅液中的雜質集中於器底,使器物中上部緻密,花紋清晰。澆入銅液時應該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為宜,直到澆口氣孔(范上留有的通氣孔)皆充滿銅液為止。待銅液凝固冷卻後,即可去范、芯,取出鑄件。
一次澆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渾鑄」、「一次渾鑄」或是「整體澆鑄」。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鑄成的。凡以此方法鑄成之器,其表面所遺留的線條是連續的,即每條范線均互相連接。
4.修整
去掉陶范後的鑄件還要經過錘擊、鋸挫、鏨鑿等多道工序來進行修整,以消去多餘的銅塊、毛刺、飛邊。只有當一件光潤整齊的青銅製品出現時,才算製造完畢。
二、失蠟法
失蠟法是用調入油脂的蜂蠟製成內模,在內模上敷泥漿等,預留孔洞,製成外范,待外范乾燥,高溫焙燒,內模融化成液,由孔洞排出,外范內形成和內模一樣的空腔,再從孔洞注入銅液,冷卻後,剝去外范,既得與內模相同的鑄件。這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現代工業仍在使用。已知中國最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屬春秋晚期,是河南淅川下寺楚墓中的銅禁等,而其工藝的精湛標明並非初始的製作。而纖麗奇絕的製作,楚地貢獻最大,曾侯乙墓的尊盤也最受稱道,其上密布的蟠虺紋玲瓏剔透,窮極繁縟富麗,即是失蠟法製成。然而,失蠟法的應用並不夠普及,今見的作品始終不多,這與蜂蠟數量有限、製作過於復雜有關,或許也是應為效果雖然奇絕卻難引出普遍的審美愉悅聯系。
失蠟法在中國的歷史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採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是楚共王熊審盂,曾侯乙墓也曾經出土了青銅尊盤。
⑥ 古代元寶怎麼辨別真假
銀錠(銀元寶)是指用白銀按一定的形狀和重量鑄造的一種塊狀物,就形制而言,銀錠可分為幾種:船形、條形、餅形,不同形狀的銀錠有著不同的名稱,船形的一般稱銀錠,條形的一般稱銀鋌,餅形的一般稱銀餅。因為人們常見的是船形的一種,也就是元寶。。所以習慣上將銀鋌、銀餅和銀錠統稱為銀元寶。
隨著銀錠收藏的普及,它的收藏價值不斷提高,偽(仿)品就出現了。除了要了解各個時期銀錠形制特點和銘文特徵外,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銀錠的真偽。
觀色
銀錠的顏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的銀銹,一是內在的成色。
古代銀錠的成色一般都在 95% 以上,含銀量 95% 以下的銀錠是很少見的,尤其是宋元時期的銀錠,銘文上都記載著行人、庫子、秤驗銀庫、監鑄官之類的職務,這些職務就是為了檢驗銀錠成色而設置的。並且,將工匠等姓名鏨刻在銀錠銘文之中,就是為了防止偷工減料的現象出現,金代的銀錠鑄造對成色、重量更有復驗的程序。所以,一般而言,古代銀錠的成色都是符合官方要求的,成色有的甚至達到了 99% 以上。由於成色高,當它全新時,具有一種特有的亮麗的光澤,渾身帶有「珠光寶氣」。相反,偽品的成色往往達不到 95% ,一般含銀量都在 90% 以下,不可能像真的銀錠那樣光亮,色澤較暗。有的偽品的光澤甚至出現泛紅的現象,這是由於白銀中攙入的銅過多而引起的,在我國古代就有在白銀中攙銅做假的情況存在。
由於古代銀錠距今天久遠,況且鑄造出來的銀錠大多是用來流通使用的,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受氧化的作用和人們的觸摸,在銀錠之外自然而然地生成了一層反而起到保護作用的外衣,即銀銹和包漿,呈灰色或灰褐色,色澤溫潤。作假的銀錠由於時間間隔短,不可能會像古代銀錠那樣,生成天然的包漿,所以,它的色澤讓人看上去就像剛剛出爐,火氣很大。
古代銀錠的重量,與當時的度量衡制是相吻合的。古代銀錠一般分五十兩、二十五兩、十兩、五兩和一兩等數種,多見的是五十兩重的銀錠。不同時期實行不同的衡制,所以,同樣是重五十兩的銀錠,重量 上也有差異,因為唐代的一兩合 42 克,宋代的一兩合 39 克,金代的一兩合 39.8 克,元代的一兩合 36.6 克,明代一兩合 37 克左右。但是,即使這樣,如果我們將古代每兩重放在合 36.6 克到 42 克的區間中,得出的結論就是,古代五十兩重約合今天的 1809 克到 2100 克之間。
由於白銀在化學元素中,比重達 10.8 克,所以,五十兩的銀錠放在手心裡,給人的感覺是沉甸甸的。而作假的銀錠卻不盡然。在過去,為了降低成本,作假者要麼在白銀中攙雜銅、鐵、鉛等金屬,這樣,使銀錠成色降低,或者為了蒙騙過關,在銅鐵或鉛塊的外面用白銀裹住,並做成銀錠形狀。這種裡面藏銅、鐵等金屬的偽銀錠雖然重量也在 1800 克以上,但沒有真銀錠那樣的沉重感。裡麵包藏鉛金屬的偽銀錠,盡管重量達到了真銀錠的重量,但由於在化學元素中,鉛的比重高達 20.7 ,差不多是銀的一倍,當這種假銀錠拿在手裡時,就比真銀錠還要沉重。所以,檢驗銀錠的重量,我們不光要稱重,還要看拿在手裡的感覺,而這種感覺的把握,需要長年的多接觸、細品味和不斷地總結經驗。
看鑄造
古代銀錠表面往往能夠看到像螺旋一樣的絲紋,這種絲紋由外及里,排列有序。除此之外,古代銀錠表面往往微凹。有一種說法認為,這種絲紋和微凹,是當熔化的銀水傾入金屬范時,在沒有冷凝前用鉗子輕敲金屬范側面產生震盪後形成的。其實,更科學地說,銀水成色在 90% 以上的情況下,因氧的作用,一旦由很高的溫度急劇冷卻,隨著氧的釋出,就會急劇收縮,冷卻總是由外圍向中心,這便形成了絲紋和錠面微凹的現象。如果純度低的銀水在急劇冷卻收縮時,是形成不了絲紋的。當然,錠面是否微凹與有沒有絲紋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控制的方法是:( 1 )不使銀水在成型時急劇冷卻收縮,而使它的冷卻收縮速度放慢變緩;( 2 )吹氣或不吹氣。對於這種技術的掌握,恐怕是在清代晚期至民國時候了。所以,對明及明以前的銀錠,看看錠面是否微凹和有無絲紋,就可以知道它的成色如何了。
除了看有無絲紋和微凹,很重要的就是看銀錠底面的氣孔,或稱蜂窩。由於各種銀錠成型時氧的釋放,當澆鑄銀水時,所產生的氣體逸出,就在銀錠側面或底部產生了氣孔。雖然有氣孔,對銀錠來說,使得它不太美觀,但是,正是這種氣孔,成了我們鑒定真偽銀錠的重要依據。氣孔較深,孔內圓潤光亮、有神,說明成色高;反之,則成色較低。鑄造過程中自然生成的氣孔,一般都是口小洞大,深淺不一。而偽造的銀錠的氣孔,口大洞小,深淺均勻,一般較淺。另外,從孔的大小上,也能鑒定出銀錠的鑄造年代。大體上說,宋元時期的氣孔要比明清時期的大。這點也是作偽者常常想不到與忽視的地方。
有時在觀察銀錠側面時,不僅會看見氣孔,還會發現真的銀錠有層層疊加的感覺。所以,側面具有這層次感的銀錠,肯定是真的。有的作偽者不會注意到這么細微的程度,將銀錠側面做得相當光滑,反而露出了馬腳。
審造型
不同時代的銀錠,有著它那個時代的形制特徵,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比如說,同樣是五十兩的銀錠,唐代的船形銀錠就要比宋元明清以及民國的銀錠長。宋元時期的銀錠兩端呈弧形,並且,雖然周邊也起棱,但不上翹,錠面微凹,且有由外及里的絲紋,一般錠面要比底面大些,束腰較寬。明代銀錠比起宋元時期來,顯得短粗,所以,看上去相當厚。束腰處的弧度縮小,兩端雙翅上翹,弧線增長。明代的圓形銀錠發現很少,形制與清代民國的幾乎沒有什麼兩樣。清代民國時期的銀錠,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形制。所以,銀錠的形制特徵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即使如此,大致也可分為元寶形、方形、圓形、腰形、牌坊形等幾種。需要搞清楚的是,各地使用哪一種或哪幾種,在形制上又有什麼變化。比方說,牌坊銀錠是雲南地區的特產,如果出現標明其它地方鑄造的牌坊形銀錠,就要考慮它的真偽性了。
視銘文
視銘文,不僅要看銘文的內容,還要看銘文的形成以及採用的方式等其他一些因素。
鑒別真偽,需要掌握各個歷史時期銀錠銘文的格式特徵,包括哪些內容。比如說,唐代的銀錠中,沒有出現過檢驗成色的「行人」之類的職位,直到宋金時期的銘文才出現。就是宋金時期,也各有特點,如往往具有「京銷鋌銀」和「出門稅」等字樣的銀錠,肯定是南宋時期的;而出現「鹽判」、「店戶」、「使司」等字樣的銀錠,大體上是屬於金代的。
唐代的銀錠銘文與時代的金銀器上的文字一樣,盡管是鏨刻的,但好象是手書上去的。宋代銀錠有鏨刻和戳記兩種。金代則以鏨刻為主。元代早期為戳記,排列無規,背面常鑄陰文;晚期則以鏨刻為主。明代的銀錠銘文較少發現戳記的。除「金花銀」之外,一般都是鏨刻。文字排列間隔不規范,盡管有序,但依然給人的感覺是雜亂。
清代以前的銀錠銘文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圓錠外,基本上都是陰文。清代及時性國的銀錠都是陽文,或許是在銀錠成型、還未完全冷凝時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沒有變化,內容豐富,因地而異。 總之,對銀錠的真偽辨識,就是要多接觸。要仔細觀察,認真琢磨,掌握時代特點,善於總結。碰到偽品時,也需要細細品味,找出可疑之處,歸納作假的方式和採用的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夠熟能生巧,辨別清楚,無往不勝。
⑦ 古代如何製造金元寶
金元寶 由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製成,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見.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旋讀為「開通元寶」的.而元代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作: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說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大軍滅南宋後,回至揚州,丞相顏伯以將士掠奪無度,下令搜檢部隊行李,將所得撒花銀子統統銷鑄作錠,歸朝獻納.經辦此事的銷錢官依金代銀鋌成例,製成每重五十兩的銀錠,取名「揚州元寶」,呈給世祖忽必烈.當時所鑄元寶形呈馬鞍,兩端圓弧,中間束腰,在形制上與南宋和金的銀鋌十分相近.「揚州元寶」在後世多有出土,一般長約14.5厘米,厚3厘米.背部鐫有「元寶」陰文大字.
在中國貨幣史上,白銀的發現和使用都遲於黃金,專家認為,這是銀礦常與銅、鉛等化合,冶煉分解技術難以掌握的緣故.因此,白銀作為幣材是漢武帝以後的事,作為稱量貨幣熔鑄成各種形狀以便支付,始於唐宋.
元人認識白銀,早在成吉思汗時代,當時蒙古與地中海岸的土耳其斯坦等貿易關系密切,商隊往來也十分頻繁,交易中使用通行的花刺子模銀幣;入主中原後即提高了白銀的貨幣職能.雖然元初時朝廷曾明令禁止民間流通和買賣金銀,但百姓之間的借貸、日常交易甚至勞務報酬的支付等等以銀計價,已成家常便飯.銀錢的重要性體現在政府確立紙幣制度後,是以白銀為本錢來保證紙幣發行的.一個明顯的現象是,最初行用寶鈔時還以摺合銀錠計算,後來索性徑直用錠為單位來衡量寶鈔.元帝國愛銀之甚,由此可見.
⑧ 古代鑄造老元寶的工藝
元寶正是從唐宋圓弧束腰銀板演變過來的。當圓弧束腰銀板的邊線呈圓弧型後,銀板的兩端開始變厚;當變厚到一定程度後,便向兩邊向一個方面翹起,最後就成了「元寶」。
唐朝的官庫,庫銀都是鑄成了元寶,裝成一「杠」一「杠」,利於收藏,也利於搬運的。其法乃是用一段木頭,中間挖空,裡面塞五十個、每個重十兩的元寶,兩頭密封,稱為一「杠」,所以每杠銀子即是五十個大元寶,相當於五百兩紋銀。
⑨ 我國古代的金元寶是怎麼鑄造的
在反映我國古代社會現狀的電影、電視劇和戲曲中,人們往往能夠看到作為財富象徵的金元寶和銀元寶。那些光彩奪目、造型圓潤的金銀元寶令人神往,也因此為現代人所熟悉。作為中國古代貨幣,金元寶和銀元寶畢竟是登峰造極的大額貨幣,凸現了擁有者的財富與身價。
其實熔鑄成錠的金銀錠,作為中國古代貨幣始自漢代,其後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隋唐以前稱之為「銀餅」、「銀笏」,宋金時期稱為「銀錠」。不過,銀錠作為支付手段流通始於金代。金代的白銀每錠重五十兩,值百貫。到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12月,「遂改鑄銀名『承安寶貨』一兩至十兩,分五等,每兩折錢兩貫,公私同見錢用」。至此,白銀才成為法定貨幣與錢、鈔一起通用,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這種趨勢的影響到了元代,終於使原來以銅錢本位改為銀本位,元代起採用白銀為價值尺度,產生了我國幣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所以元代之銀錠通稱為「元寶」。這時「元寶」一詞含有「元朝之寶」的意思,是元寶稱呼的主要來歷,但絕非指形狀,而是將金銀錠泛稱為元寶。
銀元寶到了明朝才盛行,但還不是國家的法定貨幣。直至清朝,銀元寶始為主要的貨幣流通,因重量不等,所以按「兩」為主要的重量單位,故又稱銀錠為「銀兩」。清朝的銀錠形狀變化為馬蹄形的元寶,故亦稱為寶銀。經過熔鑄後的元寶,又可分為大錠、中錠、小錠,但通稱為銀塊或銀錠,此外碎銀依然存在。由於各地均可自行熔鑄寶銀,以致寶銀的種類和名稱雖在全國大體一致,但成色與重量卻非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銀兩,相互之間的兌換也有一定的折算比率。鴉片戰爭後,外國洋銀(銀元)大量流入和自鑄銀元流行,並沒有根本改變或取代銀兩制度的地位。直到1933年宣布廢兩改元後,銀兩才不再作為貨幣流通使用。
⑩ 我有個古代的金元寶 不知道是不是 真的 是哪個朝代的
1、民國以後出現的銅元寶(這里的金,指金屬,而非黃金),如果確為真品,能賣到一百左右一個。
2、騙子用來詐騙的工具,純假貨,不值錢,希望你不是跑這來詐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