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工開物》中是如何介紹鑄造大鍋和萬斤以上的鐵鍾、銅鍾、香爐的方法
鑄造方面,《天工開物》介紹了鑄造大鍋和萬斤以上的鐵鍾、銅鍾、香爐的方法:先調和石灰、泥和細砂,製造內模;再用牛油、黃蠟塗附在內模上面,平整後雕刻文字或圖案。另用極細的泥粉、炭沫調成稠糊,逐層塗鋪在油蠟上面作為外模。然後用慢火烘烤,使裡面的油蠟熔化流出,形成空腔。再在模型的四周修砌幾個熔爐和泥槽,等鋼或鐵熔化時,一齊打開出口,讓鋼液或鐵液匯注入模內。這種用小爐群匯流和連續澆注作業來鑄造大型金屬器件的技術,熔模失蠟的鑄造工藝,以及鑄錢用的砂型鑄造工藝,不僅在當時是先進的,而且它的基本方法在近現代還在使用。
⑵ 明清銅佛造像與香爐是用失蠟法鑄造還是陶范鑄造
原文地址:http://knowledge.shuobao.com/gudongzaxiang/qingtongqi/29290.htm
怎樣從製作角度鑒別古銅佛像 世面所見古銅佛像、佛具,早期出土器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傳世品多為隋唐以後的,明清佛像佔多數。而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造型及藏傳佛像尤為精美,著稱於世。而我所鑒的多為怎樣從製作角度鑒別古銅佛像
世面所見古銅佛像、佛具,早期出土器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傳世品多為隋唐以後的,明清佛像佔多數。而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造型及藏傳佛像尤為精美,著稱於世。而我所鑒的多為清末至民國期間各地大量鑄造銅佛像。歷代銅佛像鑒定較為復雜,本文僅針對明清佛像的製作工藝特徵,談幾點今仿與古佛像差異處,來辨別真偽的方法。
清代以失蠟法鑄造銅佛、佛具、齋器多集中在北京「外觀」、山西五台山、西藏拉薩、青海湟中、內蒙多倫、四川成都、山東濰縣、江蘇蘇州、雲南昆明與保山、廣東佛山等地。
據華覺明《中國冶鑄史論集》介紹,北京地區的民營銅器作坊,清乾隆年間有熔銅大局六處,銅鋪432座。其中聚集在安定門外「外觀」的佛作作坊,以鑄造佛像為主,到清末民國初年還有十多家、百餘名工匠,較出名的鋪號有湧泉、涌成、涌和、利生祥、恆利等。在雍和宮周邊,崇文門外的東曉市也聚集著一些古佛器作坊。北京的失蠟法鑄佛技藝多為山西牛村傳來,大概是候馬地區的春秋晉國鑄銅遺址所在地。清末至民國時期,北平的三位著名佛作藝人門殿普、林普生均為山西長治人,樊振鐸清末學徒時,他的師爺即是山西人。清至民間時期,內蒙多倫有多處造佛像場所,佛像比北京及其他地方造得好,製作工藝水平很高。在清代有名望的阿龍希、海桑岱等銅匠鋪有七家,營業的字型大小有裕和永、慶聖德等五家銅像作坊,工匠多來自山西、河北,打銅胎製作佛像最為拿手,范模鑄造用料工藝與北京相同。
傳統佛作多採用剝蠟法、撥蠟法,其方法第一步先制泥芯,用6個圓鋼筋或三根8號鉛絲紮成骨架,掛泥料塑成型芯,內芯泥料多為炭末泥與三合土;第二步貼蠟片,又稱「捏蠟」;第三步,用硬木做的「壓子」撥塑各個細部,五官、衣紋等;第四步,焊修附飾物,如背光、衣帶等附飾,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後再細刻;第五步,燙焊澆注冒口系統,大、中型鑄件加芯撐(多為手工鐵打四棱方釘或扁銅釘),小型佛像不加芯撐;第六步,掛內層約5毫米厚泥料,稠粥狀細泥,今明清佛像多見內殘留物為炭末泥,是由炭末經過籮篩的炭末、細砂、粘土組成;第七步,貼外層背料,俗稱「糙泥」。泥料有馬糞泥和紙漿泥(馬糞泥,干馬糞搓碎過篩與粘土加水拌成;紙漿泥由粘土加爐灰末、紙漿、水搗拌而成);第八步,陰干後加熱脫蠟,焙燒;第九步,埋包澆注;第十步,打碎內外范模;第十一步,毛坯經銼、磨、鏨刻紋飾,用椴木炭將銼劃痕磨拋光,再鎏金或塗泥金、貼金。
了解了銅佛製作工藝,大家就可以對照特徵鑒別真偽了。首先根據佛像外貌判定時代,再根據金色看脫金點及包漿。明清時期內地漢傳佛教造像多以鎏鍍金、貼金、上金、泥金等裝金處理,內地製造的藏傳佛像也多有採用。一般古代鎏鍍金厚,成色發熟黃,前胸、盤腿膝蓋、胳膊肘、衣擺等人手撫摸處,多為金脫落後發自內胎的氧化銅黑地子,肩彎、衣褶處多有積塵包漿。貼金、塗泥金佛像易脫落地子,行話「見肉泥金」,即佛像泥金脫落面露出的地子。元明時期有些藏傳佛像製作中在鍍完金後要做「上紅」處理,將鍍過金的佛像放在一種樹皮紅色液汁中煮,使黃金色呈紫黃金色。而現代仿做的銅佛像多為電鍍的,金層薄金色發青,露肉處脫金不自然,故意不鍍金層或磨掉,再做化學處理。電刷鍍的金色雖正,但沒有熟金感。順便提及一點,某些鍍金明清佛像的金面可散見一些微粒黑點,屬於正常。鑄佛銅合金中含有少量鉛,鉛以軟夾雜形式存於銅體中,銅表鉛微粒受存放環境影響發生化學反應,膨脹後頂破金飾面所致。再看刻銘,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一般楷書陰刻「大明永樂年施」、「大明宣德年施」,凡有鑄銘的均為後代仿器。清代宮廷造佛像始於康熙年間,乾隆時期達到高峰。六品佛樓造像通常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刻款及佛名、部屬三種款。也就是按藏傳佛教修行必經過的六個次第(階段),即般若品、無上瑜伽品父續、無上瑜伽品母續、瑜伽品、德行品、功行品———最高以大乘教般若品,上上品(又分無上陽體根本父續、陰體根本母續)、上品、中品、下品,共六品。如不動金剛像的下沿正面刻「不動金剛」,背後下沿刻「德行根本」,秘密文殊寶利佛正面下沿刻佛名,背後下沿刻「瑜伽根本」四字,其他還有「般若品」、「功行根本」等。
看內壁殘留物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首先在佛像內壁凹處找一找鑄范殘留物,如果有黑炭泥、灰色三合土屬正常,如有白色石英砂塊,必為現仿。再看支撐釘,一般多為四棱鐵釘,手工打鍛的,有些佛像採用銅釘。釘尖則多為彎曲的,這是由於鑄造後掏挖內范芯時,用硬器砸彎的。有的釘大、釘多較明顯,有的釘小量少,但也是較易看到的。有些鐵釘齊根銹斷了,用刻刀挖一下鐵銹鐵釘根子在銅內。現有做假者用多塊小疙瘩鐵銹粘在內壁上,或用一截現代圓釘嵌在內壁上,再用酸咬蝕成鐵銹狀。遇到這種有疑點情況時用刻刀挖一挖,如露出新圓釘、新銅底
⑶ 清代銅香爐有哪些鑒定特徵
第一,銅質非常精細,而作假者不知其內加入金銀等貴金屬,不了解其比例,因此從銅質上能鑒別真偽,須看宣德爐底、足,露銅精者為真,粗劣者為假。
第二,真爐色澤蘊藏於內,映出黯淡奇光,燦爛自然、柔和;而偽者照於外表,非自然生成。
第三,真假宣德爐不管是圓形還是方型,也不管是陶耳,還是橋耳、半環耳,相同型者,輕浮者為假,渾厚古樸者為真。
第四,真宣德爐的款識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結構嚴謹,字體規整;而假宣德爐一般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隨意書者為多,字體不規整。
第五,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爐真者,金水很厚,呈黃中閃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勻,顯輕浮。
(3)清代香爐是怎麼鑄造的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熏香的歷史在中國由來已久,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為熏香而設計的。熏香爐也叫香熏或者香爐,最初採用青銅為材料,漢代的博山爐就是青銅製成的。其實,熏香並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點綴,它還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作用。
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製的博山爐,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燒烤,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諸如此類,以後出現的玉質香爐、翡翠香爐等等,也都是一種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與實用器相比,陳設器的價值也許更高。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責成宮廷御匠參照皇府內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窯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了三千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普通百姓只能知其名而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⑷ 鑒寶:香爐。看看什麼年代
明代宣德年間所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
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通常人們為了禮儀將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在讀書、寫字的書房內,焚上一柱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因此,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銅、鐵、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階段。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實在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三千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製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就在宣德爐停止製造後,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這些經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別,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眾多鑒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鑒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上述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價格極低廉,遠遠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價格。
宣德爐,不僅是指宣德三年鑄造的爐,而是所有帶宣德款銅爐的統稱。而且它也可泛指和宣款爐形制相近的不帶款或帶有其它款的銅爐,真正宣德三年的爐已成了一個謎。一般說,風格設計有明中葉特徵而包漿和銅質特佳者就能作為是宣德的候選人。但宣德爐絕大部分都不是宣德的,這些爐帶宣款,與其說其目的是偽仿,還不如說是對歷史黃金時代的尊敬和緬懷。
判斷宣德爐
通常在判斷宣爐的好壞時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1、最主要是看包漿、色澤。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上海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製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2、其次是看造型、鑄工、大小以及重量。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於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於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3、最後看款的質量。款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緻、渾厚。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緻。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緻,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復,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19世紀及以後,銅爐鑄造的質量每況愈下,無論是包漿紋飾造型都比前期的差。值得一提的是帶有「石叟」款的銅爐。對這類銅器的考證專家有不同意見:英銅器專家Rose Kerr在她的《中國晚期銅器》書中提出「石叟」是始於明代後期的一江南作坊的「商標」(Rose Kerr, Later Chinese Bronzes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1990]);另一專家Paul 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銅時代》一書中認為明後期的專鑄「石叟」款銅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傳說中擅長作銀鑲嵌銅器的一僧侶的別號。他認為帶「石叟」款的銅器是19世紀的作品。下圖帶「石叟」款的銀線鑲嵌的銅爐,一說是17世紀,一說是19世紀。
宣德爐認識
由於宣德爐價值不菲,市場上偽品很多,怎樣來分辨這些偽品便是讓收藏者們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
辨別宣德爐的真偽主要看三個方面:
1、看包漿。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內蘊,長時間不變。偽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難看。
2、看鑄工。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偽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
3、看磨損。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偽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
爐是古代焚香燒炭之器,有熏爐、香爐、手腳爐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爐用途極多,主要功能有三點:一是用來薰衣;第二是書房必備之器,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詩句為證;第三是用來供祀神佛。明代宣德年間所鑄的銅爐屬焚香供祀之類,是專為郊壇大廟鑄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爐,宣德爐選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樸典雅,當時就十分珍貴。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時期,宣德爐的色彩豐富,它以紫紅色為基調,有褐、青、綠、紅、藍、黃、白、金等數十種顏色。爐的構造由爐耳、爐身、爐足三部分組成。爐耳有:象耳、獅耳、環耳等,都成對置於爐身的兩側。有的爐不飾耳,爐身光素不作紋飾;有時還在爐身外部敲上些小塊金箔。宣德爐爐壁厚重,拿在手上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款識規范端莊,大多落於爐外底部。據記載:宣德爐僅在宣德三年鑄造過一次,一共5000隻,以後就封爐不鑄了。由於宣德銅爐名冠天下,所以後世多有仿製,但是無論怎麼仿,它的顏色、銅質都與真正的宣德爐相差甚遠。
宣德爐色質
宣德銅爐經6煉到12煉之後,基本接近純銅,所以顏色為紫紅色的,雖然添加了金銀等材料,但數量較少,對製成品的色質改變不大。所以宣德以後的仿品在鑄爐中不把金溶入銅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灑金、鎏金、錯金、割金等工藝裝飾在爐表面,達到美觀的效果。
宣德爐的表面經過長時間的氧化,形成栗紅色的氧化層,這就是判別真假宣德爐的基本色調。宣德爐原料在冶煉過程中,合金成份的不同,也會造成宣德爐材料顏色有些差異,也導致這些銅合金錶面的氧化層顏色的差異。但萬變不離其中,真宣德爐的表面顏色與栗紅色不離左右。
因此,要從表面顏色上判別真假宣德爐已經很清楚了。如銅爐表面氧化層顏色顯黑色或黑色帶綠,那是銅材料中含鉛太高,不屬純銅;如銅爐表面生成綠銹,那是含錫太高,已接近青銅合金;如銅爐表面一擦就黃爛爛的,氧化層不緻密,那是含鋅太高,是黃銅合金。從表面質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見到砂眼等,那是黃銅合金鑄造或是粗銅鑄造。從重量上看,爐直徑12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千克以上,爐直徑15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7千克以上,爐直徑18厘米的,重量大約在3千克以上,在考慮爐壁厚度相同情況下,近似半圓球環的體積 現在市面上吳邦佐款的宣德爐多是民國仿製的。
⑸ 如何辨認清代銅香爐
1、看銅香爐的器型
銅香爐是焚香用具,或作祭奠之用,或作書房之用的重器。以端正庄嚴為上,切不可以大小論之。上品的銅香爐欣賞時有種肅穆、古樸的感覺。盡量避免買器型怪異,花俏的銅香爐,違背了銅香爐的用途,僅作工藝品之用。
2、看銅香爐的銅質
銅質精良不等於銅香爐胎質粗大,厚重。而是要求整體比例協調。銅質精良是指銅經過多次提煉後致使銅的密度高,有糯的感覺,非現在的銅仿製所能達到。
3、看銅香爐的款式
好的銅香爐款式精良。第一標準是清晰,一筆一劃必須清晰。筆劃中聯著銅質導致不清晰,致使筆劃不清、缺少、多餘的皆不可取。好的爐款不僅端正莊重,還透出飄逸、清秀的感覺,一般多為清中早期前的銅香爐。工整,呆板的多為清中後期,或是電腦刻款。
(5)清代香爐是怎麼鑄造的擴展閱讀:
熏香的歷史在中國由來已久,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為熏香而設計的。熏香爐也叫香熏或者香爐,最初採用青銅為材料,漢代的博山爐就是青銅製成的。其實,熏香並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點綴,它還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作用。
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製的博山爐,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燒烤,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諸如此類,以後出現的玉質香爐、翡翠香爐等等,也都是一種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與實用器相比,陳設器的價值也許更高。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責成宮廷御匠參照皇府內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窯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了三千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普通百姓只能知其名而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⑹ 銅香爐製造工序
窺探宣德爐神秘的製作工藝
公元1428年即明宣德三年經宮廷下旨秘密鑄造的一批銅香爐,由於用料精良,工藝繁復,裝飾名貴,數量有限,尤其通過歷史的驗證,它們已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名器,是中國古典工藝美術與中國古代冶鑄技術完美結合的永恆藝術傑作.
結合歷代史籍,文獻記載與歷代專家對宣德爐的研究結果,從中窺探到,其神秘的製作工藝主要集中在以下前三道工序:
"十二精煉"工序----有史籍記載,主要原料為南洋進口的幾萬斤風磨銅,按照工藝配方要求,需要通過添加金銀錫等三十多種名貴礦料後,分別對它們進行合煉和混煉,一般四煉後就會呈現珠光寶色,但鑄爐原料至少要經過六煉以上,多則十二煉,其重量按舊制每斤也只剩四至六兩,即減少60%至75%,如此精煉後,爐料內的雜質全無,單位密度極大,比重極高,質量極佳,分子結構緊密,手感也十分沉重,叩之響聲如金石一般.這樣的爐料才可以投入到鑄爐成型工序.
"水銀浸泡"工序----在完成鑄爐成型工序後,經過一定的修飾,其成品爐要直接置於加入若干葯料後的水銀中浸泡數十日,使水銀熏滲入骨,取出後再進行燒煉和烤煉,此時爐體會呈現艷麗明眸的彩光和寶色,而且十分柔潤.由於成品爐體內水銀38.87度的熔點不變,在常態下會緩慢蒸發,如果對爐予以把玩,一段時間後便會露出奪目奇光,耀眼騰眸.
"滲入赤金"工序----部分珍貴的成品爐在完成"水銀浸泡"後,還會進行特殊的滲鎏金處理,即用赤金粉灑在爐體上,置於高溫中灸逼,使赤金粉慢慢沁入器體內.通常需要經過多次這種處理,最後使爐體達到金光灼目的目的.由於高溫處理中的情況會發生變化,爐體的金色有時也會呈現紫紅色,深藍色等各種絢麗的色澤效果,最後使爐色美不勝收.
當然,除了以上三道神秘獨特的製作工序外,有的爐還會繼續進行"深加工",比如鑲嵌金銀絲,片或寶石一類,以及製作黑漆古斑等等.
由於宣德爐製作工藝的獨特與先進,實際上它已失傳,所以這種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當時就異常珍貴,數百年以來它的存世量可謂鳳毛麟角,如有真品其價值很難以金錢衡量.在現實中其實它已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特殊符號.
⑺ 清代純銀香爐是鑄造工藝嗎
就是現代工藝製作也是用鑄造工藝鑄造香爐的,壓鑄是沒有辦法製作的。
⑻ 如何鑄造香爐
配料就是普通的鑄鐵就可以,沒必要太好
設計圖紙尺寸給鑄造廠或者鑄件廠,他們自己做模型。很快就能出來,根據重量收你的費用,也可能按件收取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