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朝貨幣詳細介紹 明朝各階段的貨幣有哪些
明代幣制以紙幣為主,明太祖洪武八年開始製造,稱「大明寶鈔」,同時也在鑄造了不少銅錢,大明所有的錢幣統稱「通寶」,當時交易金額大的用白銀,因為白銀可以保值,交易金額數量小用鈔錢(錢和鈔因為製作工藝和通貨膨脹容易貶值)。
不同帝王在位時,合法的貨比都是用當代帝王稱號的通寶,不同帝王利用這種強制使用帝王稱號的通寶實現對經濟的控制明,朝通寶應為更換朝代,在民間可以根據銅幣的成色來換當時帝王稱號的通寶。
② 明朝時中國用的什麼錢幣
明代以白銀作為法定的流通貨幣,一般交易大數用銀,小數用錢,白銀和銅錢組成了貨幣主體。但明代初期曾用鈔不用錢,後改為鈔錢兼用,以紙幣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發行一種"大明寶鈔"紙幣。明代基本是一個皇帝鑄一種年號錢(亦有幾代未鑄錢),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由於明代與日本及歐洲間出口貿易的發展,大量白銀從海外通過東南沿海流入內地。國初雖然鑄有「洪武通寶」銅錢,洪武八年(1375)又發行寶鈔作為法定貨幣,但銅錢形制濫惡、使用不便,寶鈔貶值嚴重,白銀不可遏止地成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貨。碎銀通貨的便捷,使得前期由於幣制混亂造成的通貨膨脹得到抑制,貨幣經濟得以發展。
大明寶鈔
大明寶鈔印框高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寶鈔分六等:壹貫、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由於當時紙質較差,大明寶鈔難以耐久,且明代紙幣只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人民紛紛棄之。可見,這項錢幣改革以失敗告終。
明朝各階段貨幣
元末群雄並起,各自為政,並自鑄貨幣,儼然一朝之政,但這些政府都是曇花一現,鑄造的貨幣也是顯現一時,後來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張士誠據高郵,號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毀銅佛鑄天佑通寶。
徐壽輝鑄天啟,天定二錢。
除友諒殺徐壽輝後,改元大義,鑄大義通寶。
朱元璋起兵後,鑄大中通寶。
以上各錢,除大中之外,均極少見。明代幣制以紙幣為主,但也鑄造了不少銅錢,且品類繁雜。朱氏鑄錢,自大中始,開始背文紀地紀值,這是明代銅錢的一個特徵,一直影響到清末鑄錢。且明代錢幣,一反往朝,均為通寶,而無元寶,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諱。
自洪武之後又鑄了永樂、宣德、弘治、嘉靖、隆慶、萬曆、仄昌、天啟、崇禎等貨幣。
到了明朝末期諸侯封王,各自為政,割據稱雄,自鑄貨幣展示出一朝暮景。
魯王鑄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據福州鑄隆武,永明王在肇慶改元永曆,鑄永曆通寶。明末,李自成與張獻忠,雄據南北,加速了明的滅亡,李自成在西安稱王時曾鑄永昌通寶,張獻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順,鑄大順通寶。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進黔,稱東平王,鑄興通寶。
1674年吳三桂鑄利用通寶,耿精忠在福建鑄裕民通寶;1678年吳三桂昭武通寶;吳世番鑄洪化通寶。
③ 在中國的元朝時期有鑄造過銅幣嗎
有的,元朝有鑄造過銅幣的。
以下幾種元朝比較重要的銅幣:
「大朝通寶」,是元代建元之前的貨幣,比較稀少。「中統元寶」,錢文有真、篆兩種字體,是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年間(公元1260~1263年)鑄造的年號錢,同時期有「中統鈔」紙幣。「至元通寶」,是世祖至元年間(公元1264~1294年)鑄造,同時期有「至元通行寶鈔」紙幣。「大元通寶」,不是年號錢,是元武宗至大年間(公元1308~1311年)鑄造的一種銅幣,錢文有蒙、漢兩種字體,還有「大元國寶」、「大元至治」錢文者,錢面有的飾四弧線紋。「至正通寶」,是元順帝至正年間(公元134~1368年)鑄的年號錢,背有蒙、漢文紀年、計值,既然有計值,說明此銅錢應當是流通貨幣。「至正之寶」,是元順帝至正年間鑄造的一種權鈔錢,正面有「至正之寶」四字,背面上部有「吉」字,右為「權鈔」,左分別有「伍分」、「壹錢」、「壹錢伍分」、「貳錢伍分」、「伍錢」字樣,分為大小五等的權鈔錢,此應是與鈔幣可換算的流通貨幣。
元末還有一些農民起義軍所鑄銅錢:韓林兒鑄有「龍鳳通寶」,徐壽輝鑄有「天啟通寶」、「天定通寶」,陳友諒鑄有「大義通寶」,張士誠鑄有「天佑通寶」。
④ 我有一枚唐朝古幣天佑元寶能賣多少錢
用過天佑年號的有以下諸人:
1、唐昭宗、唐哀帝、李茂貞
2、五代十國吳越王錢鏐
3、大理保定帝段正明
4、金朝時期乞奴
5、元末張士誠
6、越南後黎朝英宗黎維邦
4、5二人是不可能有時間鑄錢,6是個越南人,沒這技術鑄錢。當然,1是最有可能鑄錢的,但是2、3你也無法排除他們鑄錢的可能。
而且你也應該發現了——幾乎所有「天佑」年間都是戰亂頻繁、國力疲弱的時候,這種時候鑄的錢質量都不會太好,竟然能保存近兩千年,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假的吧?
要知道,銅在古代是非常珍貴的,所以才能能當做鈔票使用。而錢這東西被人反復使用後,難免損壞,價值就會隨之打折。於是每一個新的朝代開始後都會將前朝的「壞錢」,也就是損壞的銅錢重新熔鑄成十足分量的新錢發行。鑄錢本身是個賺錢的差使,流通憑的是國家的信用,鑄造本身需要場地、技術和威信。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雍正年間,國家虧空巨大,國庫空虛,於是所有的雍正通寶都是四分銅六分鉛。這樣鑄造出來的錢質地很差,只是幫助王朝挨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日子而用,到了乾隆朝立刻就重新回爐鑄造了。所以雍正通寶質地差就保存不易,回爐的多於是傳世就少。即使傳世,器形都不完整,本身質地就差,於是就不值錢了。
錢幣收藏自古就屬於一個冷門金石類的收藏。值錢與否決定於1、它的來歷真假。2、器形是否完整。3、質地是不是夠好。4、存世量是不是稀少。5、歷史是否夠久。
這個存世量一方面決定於一下幾個方面:當時的社會是否安定,國家能不能太太平平地把錢幣鑄造出來;這個年號用了多久(多數就是皇帝活了多少年);當然,質地好壞導致的損壞率高低在在考慮范圍。
這枚硬幣如果真是唐朝天佑年間的,質地不會太好。因為鑄所謂通寶來當錢用本來從是唐玄宗開始的,那麼唐朝的鑄錢技術不會那麼完善的。晚唐時期國力疲弱,中央政權根本就只能管到自己眼皮底下這一點點地方而已。鑄造能力只能來自於祖宗殘留下來的一點家底。而唐昭宗這一世都是顛沛流離,在戰亂中度過的,最後還枉死。他留下的錢幣質地一定不好,鑄造也粗糙,但是存世量一定少的可憐。
憑著它稀少的存世量,以及它幾乎是所有通寶類錢幣的祖宗的收藏地位,應該是能賣出個比較好的價錢的。但肯定不是天價,說不定還不如「順治通寶」值錢也不一定。
⑤ 天佑通寶是什麼時期的錢幣
元末起義軍張士誠鑄。
你想買的話
,如果對這行不了解
,那你就該慎重了,真品的話:一般的價格每枚500元左右,包漿好、且保存完整的可賣到1000元。
如果是想搞收藏的話,切記要理性選擇,不要留下
什麼
「花錢買教訓」
一類的自欺欺人的話語
⑥ 天佑通寶是哪個朝代鑄造的
元朝。
「天佑通寶」是由元未張士誠所建立的政權所鑄。
據說是張士誠率部攻下平江城後用承天寺的銅佛鑄成的。張士誠的年號,也是受了承天寺的「承天」二字啟發而採用的。張士誠鑄行的「天佑通寶」沿用了當時的至正錢的形制,邊廓齊整,面文楷書,背文用篆書。篆文有「一」、「貳」、「叄」、「五」等記值字樣,錢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天佑通寶銅錢發紅,可能跟用銅佛所鑄有關。天佑通寶錢本身發行就少,再加上朱元璋的搜繳銷毀,所以傳世不多,尤其是背穿上有「貳」字者就更難見了,屬極罕見品。
據博寶藝術網專家介紹,我國歷史上帝王年號作「天佑」者還有一個人,是唐朝末期唐昭宗李曄,他的最後一個年號就是「天佑」。李曄的年號「右」字左偏旁是「衤」,而不是「亻」,所以有人在鑒定古幣時不夠細心,把「天佑通寶」當成了唐代錢幣,這是錯誤的。
⑦ 張士誠的原來的上司是誰呀他是如何得到兵權的呀
張士誠,字確卿,乳名九四。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出生於興化白駒場(今屬江蘇省大豐市)的一個貧苦的鹽民之家。他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領導了江浙海鹽民反對元朝統治的武裝起義。 他領導的起義軍縱橫江浙一帶,建立了革命政權,控制了中國東南最富庶的地區,切斷了元朝漕糧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經濟上沉重的打擊了元朝統治者。 毫無疑問,早期的張士誠是對元作戰的蓋世功臣。當第一階段反元大起義進入低潮的時候。百萬元軍已經打破了紅巾軍長江防線恢復了南北元軍的聯系。作為非紅軍系統的張軍的堅守導致脫脫率領的元軍主力崩潰。從此開始了各路反元義軍的第二次高潮。施耐庵、羅貫中都曾效力張士誠。紅巾軍起義同時又有張士誠,他所領導的反元斗爭,牽制了元朝的軍力,壯大了紅巾軍的聲勢。 由於農民起義軍的歷史局限性,在革命後期,他領導的起義軍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投降了元朝統治者,倒行逆施,成為鎮壓江南農民起義軍的工具,最終被朱元璋打敗。他究竟是義軍領袖,還是「農民軍的叛徒」,至今仍是史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 至正十三年(1353年),因受不了鹽警欺壓,張士誠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鹽丁起兵反元,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攻佔泰州、興化、高郵等地。 次年正月,在高郵稱誠王,建國號大周,自稱誠王,以天佑為年號。高郵曾一度被元大軍包圍,後因主帥丞相脫脫臨陣遭貶,元軍自亂,他乘勢出擊獲勝。 十五年,由通州(今江蘇南通)渡江南攻。次年初,攻佔常熟、平江(今江蘇蘇州)、松江、常州等地,並定都平江。隨後,與朱元璋軍交兵。十七年,敗於朱元璋軍。 1357年元朝派兵攻打張士誠,張士誠由於面臨被元軍與方國珍夾擊的情況便投降元朝,被封為太尉。之後張士誠的勢力也不斷擴張,擁有北至徐州、南至紹興的割據實力,並且曾多次運糧至大都。 二十三年,派呂珍進攻安豐(今安徽壽縣),逼走劉福通和韓林兒,在平江自立為吳王,其弟張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但是之後張士誠的勢力並沒有繼續擴大。 張士誠與朱元璋的勢力不斷交戰。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明太祖實錄》卷十八)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張士誠。 在朱元璋討滅陳友諒之後,於1366年開始對張士誠的勢力進攻,並且於1367年包圍張士誠所居的平江;平江城被攻破後張士誠被俘,之後被押解至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 張士誠在高郵稱王 元末,揚州路領一府(高郵府)、五州(泰州等)兩縣。至正十三年(1353),泰州白駒場(今屬江蘇大豐)32歲的張士誠(小名九四子),同他的弟弟士義、士德、士信結交一批鹽丁壯士揭竿而起,聲名大震。這個自稱把腦袋綁在褲腰帶上的私鹽販子深受欺壓,飽嘗艱辛,生性豪爽,秉公好義,頑強機詐,是一個地道的綠林草莽漢子。這支由18條扁擔聚眾起兵的隊伍迅速擴充到9萬多人,很快搶占泰州城,佔領戴家窯,大戰得勝湖,攻取興化城,血戰澄子河,直搗高郵府,以期占個大些的城池,好稱王點將打天下。 當年五月,張士誠如願以償。這股江淮地區異軍突起的起義隊伍裹挾著三垛大捷的得勝之威,一鼓作氣攻佔了高郵。當時高郵城池周長11里多,城高河寬,易守難攻。傳說是張士誠派少數精兵喬裝元兵越牆進城煽風點火,趁亂打開城門,一舉攻克古城。也有人說,當時攻城時武器不夠,張士誠讓不少攻城的勇士在扁擔上綁上了鯽魚,在那月色朦朧的夜晚揮舞起來,像閃閃發光的大刀,伴隨著鋪天蓋地的殺聲擊潰了守城的元軍。從此,高郵地區的鯽魚有了一個別稱:刀子魚。張士誠的隊伍佔領了下轄寶應、興化的高郵府後,平川炸雷,聲震朝廷。元順帝下詔書勸降,以萬戶武官官職誘其就範。當年剛剛到任的高郵知府李齊奉命進城勸降,未成,反遭殺身,亡命在張士誠的劍下。同年,淮南行省官員盛昭聽信了張士誠願降的謠言,好不容易才進得高郵城,准備受降授官,卻被威風凜凜的張士誠痛斥一番,結果,這位勸降者遭受活剮喪身。 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張士誠選擇了高郵城北多寶樓橋西、至元年間把常大士所建的「承天大梵講寺」作為稱王寶地。他在此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建元天佑,都是表明他秉承天意,順天行事,亦祈求上天保佑大周長治久安。這是繼隋末唐初李子通在江都建吳國之後,又一個建立在揚州境內的農民政權。 張士誠稱王不久,義軍就佔領了揚州,當時的揚州只剩下蜀岡下宋大城一部分,無「險」可守,旋又退出,固守高郵。元末,農民起義烽火四起,元朝奉行「誰稱王就去打誰」的策略。其時,張士誠威名大震,淮南懾服,元兵便大軍壓境,「大周」局勢十分嚴峻,而「緩稱王」的朱元璋卻討了個避開元軍鋒芒的便宜。 從張士誠稱王的第二個月起,元軍對高郵城的進攻總是難以奏效。 有個樞密院都事叫石普,是個出名的鐵頭犟。他向當朝丞相脫脫進言,說他諳熟高郵地理環境,只要有3萬名步兵,就能收拾張士誠,包取高郵。這個石普領得軍令,日夜兼程,直撲高郵。一天深夜,四周漆黑,正在城北擋軍樓上巡視的張士誠忽然聽到野鴨子在遠處騰騰起飛的聲音,一會兒,又是一陣陣野鴨子從頭頂上飛過,張士誠斷定元兵來襲,就迅速調遣了義軍,將偷襲的元軍打得落花流水。鐵頭犟石普不甘心,約定淮南總兵「三日後派奇兵抄城東夾擊」,結果有人做了手腳,「奇」兵變成了「騎」兵,在水網地區被義軍殺得人仰馬翻,損失慘重。石普帶領攻城的隊伍也一敗塗地,他本人戰死高郵。 更為激烈的戰事是脫脫奉旨率領百萬大軍攻打高郵。元史載,丞相脫脫統領各王、各省的優勢兵力進攻一個彈丸之地高郵,可謂前所未有,「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此時的義軍首領張士誠表現了他的膽識、勇氣和決心。元朝的百萬大軍於九月奉詔發兵,一路掃盪,十一月攻抵高郵城下,從此,元軍包括火炮在內的各種武器都投入戰斗,日復一日,攻勢不減,連續三月,久攻不下。張士誠和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帶領義軍堅守著高郵城和城北的承天寺。在那年寒冬,他們在既無援軍,又缺糧草的情況下,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英勇殺敵,體恤下屬,關愛百姓,堅持著艱苦卓絕的高郵戰役。在以他們為首的起義者心中,有著這樣的一個信念: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壯! 看似弱小的高郵城就這樣堅持抵抗了百萬元軍三個月。局勢的巨變出現在高郵城的外城即宋代建的城池之外的新城被攻破、內城即將被元軍攻克的時刻,元朝政府內部的爭斗,即元順帝的一道詔書急遞至脫脫的帳中,詔書稱,對這位百萬大軍統帥,解其兵權,削其官爵,發配雲南。皇帝擔心手握大權的將軍在外造反,限令其臨陣易帥。於是,由此引起的大潰敗如山崩地塌,成全了一方梟雄張士誠。他在事業發祥地高郵終於轉危為安,反敗為勝。這場罕見的戰役也成就了張士誠的歷史地位。從此,張士誠名揚天下。至正十五年(1355),雄心勃勃的張士誠渡江南下,連續攻克蘇、浙的富饒地區,勢力控制魯、皖、蘇、浙大片土地,亦成了當時全國最富有的人。後來,他定都平江(今蘇州),自稱吳王,也曾降元受封,接濟元都。張士誠在位時,慷慨大度,待人寬厚,重然諾,講義氣,親文人,對百姓也輕徭薄賦,只是目光短淺,缺少見地,難以扭轉乾坤,稱雄神州。這位成就一方霸業的張士誠被朱元璋俘獲後,很是顯露了幾分骨氣。抱定了決死信念的他殺死了自己所有親屬後自殺未遂。在押到應天後,面對朱元璋重臣李善長的審問,只有一句話:「你不過是條狗而已,讓你的主人出來吧!」他回答朱元璋的審問也只有一句話:「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即「只是上天照顧你,不照顧我而已」。張士誠最終自縊而亡,也有人說是朱元璋殺死了張士誠,並將其屍體燒成灰,這就是所謂的銼骨揚灰。對一代梟雄的消失,有人評說,有些英雄「不及高郵張九四,至今猶得蘇人憐」。 高郵,曾被張士誠及部屬管轄了13年。明初,他的下屬、兵丁或吳地臣民也紛紛遷徙至高郵等地區,與他鑄造的「天佑通寶」一起,都凝固成了一段難忘的歷史。 十八條扁擔起義的鹽販 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農歷七月三十,張士誠出生於興東台白駒場的一個窮苦的「亭民」之家。隨後,他的三個弟弟士義、士德和士信也相繼降生。 泰州,古稱海陵,地處江北咽喉要地,因當地鹽業發達,是中國歷代鹽稅的主要來源之一,到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統治者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名泰州,取國泰民安之意。 泰州自古就是東南沿海主要的鹽產地之一。到了元代,泰州濱海共有三十六處鹽場,隸屬於兩淮鹽運使司,張士誠所在的白駒場就是其中之一。元朝末年,朝政腐敗,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統治者為了填補不斷擴大的政府開銷和軍費支出,大量增發鹽引,不斷提高鹽價,鹽業成為國家財政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據史料記載,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四十年間,鹽價上漲了十六倍。 雖然鹽價不斷提高,但東南沿海的鹽民依然生活無著。泰州地處東南沿海,每到盛夏,都會遭遇台風侵襲,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傾良田都變成鹽鹼地,當地農民苦不堪言。莊稼顆粒無收,鹽場附近的老百姓只能在官府運鹽的綱船上撐船運鹽,依靠賣苦力掙來的一點錢養家過活。「斥鹵茫茫草盡枯,灶底無柴空積鹵,借貸無門生計疏,十家村落逃之五」,當地流傳的一首《鹽丁嘆》形象地刻畫了鹽民生存艱難的境況 為了養家糊口,張士誠從十歲開始就跟鄉親們一起,在白駒場的官鹽船上「操舟運鹽」,依靠賣苦力賺來的微薄收入補貼家用。據史料記載,少年時的張士誠「少有膂力,負氣任俠」,不僅身體健壯,而且為人仗義疏財,雖然自己家裡經常窮得揭不開鍋,可是每當鄉親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有求必應。漸漸地,張士誠在當地鹽民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由於給官家運鹽收入微薄,張士誠和幾個膽大的同鄉一起做起了販賣私鹽的營生。他們在給官府運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食鹽,賣給當地的富戶。從周代開始,食鹽的生產和經營就一直由官府壟斷經營,《周禮·天官》中有記載:「鹽人掌鹽之政令,供百事之鹽」。由於食鹽專賣事關國家安全,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民間私自販賣食鹽的行為都進行嚴厲打擊,到了元朝,相關的法律更為全面。據《元史 刑法志三 食貨》記載,元朝對待私鹽販子的懲罰措施是「杖七十,徒二年,財產一半沒官,於沒物內一半付告人充賞」。白駒場的富戶們常常以舉報官府相要挾,不僅不給張士誠鹽錢,而且對他非打即罵。由於身份低微,而且販私鹽是違法行為,張士誠等人只得忍氣吞聲。 為了稽查私鹽販子,元朝廷在各處鹽場都設置了鹽警。白駒場當地有一個鹽警名叫邱義,負責監督鹽民出工、緝拿私鹽販子。這個邱義不但常常剋扣白駒場鹽民的勞動所得,而且鹽民們每月還要向他上貢,一有疏漏,就對鹽民非打即罵。張士誠和鹽民們懾於他的淫威,只能暗氣暗憋。 元朝末年,各地反抗元朝暴政的武裝起義如雨後春筍。至正八年,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在台州發動起義;至正十一年,劉福通在穎州率紅巾軍起義;濠州的郭子興、孫德崖隨後響應。各地農民義軍反對元朝統治的斗爭節節勝利,這使得張士誠備受鼓舞。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張士誠秘密聯絡了十七名膽大的鹽民,積極籌備武裝暴動。事關重大,為了防止秘密泄露,張士誠他們把起義的地點選在了白駒場附近的草堰場。一天夜裡,十八名熱血鹽民在草堰場的北極殿中歃血為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在寒風中悄悄摸進鹽警邱義的家中,把這個平日里為害鄉鄰的惡霸亂棍打死。 隨後,十八個人又沖進當地富戶家中,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給當地的老百姓,接著一把火把房屋燒了個干凈。張士誠等人的舉動極大地鼓舞了草堰場附近的鹽民,他們紛紛響應張士誠的的號召,投身到反元的起義大軍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張士誠領導的鹽民起義軍就達到了上萬人的規模,成為元末反元起義軍中的主力軍之一。
⑧ 貨幣起源
貨幣起源,應該是對勞動的性獎勵,從原始的海貝看,每隻海貝上多有一個人工園孔,到了後來,骨貝,木貝,石貝上,就出現陰毛,這樣,更形象化女性的生殖器管特徵。
⑨ 朱元璋:張士誠為什麼富甲天下
張士誠派軍隊與當地農民一起,開墾隆平府城外的南園和北園兩片荒地,全部種植糧食作物,並減免當地農民一年的賦稅;大周政權取消了農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賦稅,並把當年四成賦稅返還給農民,把地主和富戶的糧食衣物賜給貧民和老年人;在郡和縣兩級行政區分別設立勸農使和勸農慰,帶領當地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桑;在隆平府,張士誠命人把承天寺的銅佛融化,鑄造「天佑通寶」,取代元順帝發行的至正鈔在江浙地區流通,有效地穩定了江浙地區的物價和市場。張士誠的一系列鼓勵農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區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各地流民紛紛返鄉,重建家園。
⑩ 歷史:張士誠的簡介
張士誠(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元泰州白駒場(今江蘇大豐境)人。原名九四。元朝末年江浙地區割據勢力。
張士誠出身鹽販,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與弟弟張士德、張士信及李伯升等率鹽丁起兵反元,克興化。五月,克高郵。次年正月,稱誠王,立國號大周,年號天祐。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蘇南通)渡江,克常熟。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蘇州),改平江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為太尉,割據浙西。此後六年間,逐年向元輸納漕糧。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遣呂珍攻安豐,逼走韓林兒、劉福通。九月,稱吳王,停供漕糧。與朱元璋戰,屢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平江城破,被俘至應天(今江蘇南京),自縊死,時年四十七歲。
(10)張士誠鑄造什麼錢幣擴展閱讀
經濟
張士誠派軍隊與當地農民一起,開墾隆平府城外的南園和北園兩片荒地,全部種植糧食作物,並減免當地農民一年的賦稅;大周政權取消了農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賦稅,並把當年四成賦稅返還給農民,把地主和富戶的糧食衣物賜給貧民和老年人;
在郡和縣兩級行政區分別設立勸農使和勸農慰,帶領當地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桑;在隆平府,張士誠命人把承天寺的銅佛融化,鑄造「天佑通寶」,取代元順帝發行的至正鈔在江浙地區流通,有效地穩定了江浙地區的物價和市場。張士誠的一系列鼓勵農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區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各地流民紛紛返鄉,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