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大銅鍾是怎麼鑄造的

大銅鍾是怎麼鑄造的

發布時間:2022-03-31 19:06:34

A. 鑄造銅鍾成本一般怎麼算

設計費用,鑄造費用,安裝費用。

鑄造費用,模型費用,生產費用,原材料費用,……

B. 《天工開物》中是如何介紹鑄造大鍋和萬斤以上的鐵鍾、銅鍾、香爐的方法

鑄造方面,《天工開物》介紹了鑄造大鍋和萬斤以上的鐵鍾、銅鍾、香爐的方法:先調和石灰、泥和細砂,製造內模;再用牛油、黃蠟塗附在內模上面,平整後雕刻文字或圖案。另用極細的泥粉、炭沫調成稠糊,逐層塗鋪在油蠟上面作為外模。然後用慢火烘烤,使裡面的油蠟熔化流出,形成空腔。再在模型的四周修砌幾個熔爐和泥槽,等鋼或鐵熔化時,一齊打開出口,讓鋼液或鐵液匯注入模內。這種用小爐群匯流和連續澆注作業來鑄造大型金屬器件的技術,熔模失蠟的鑄造工藝,以及鑄錢用的砂型鑄造工藝,不僅在當時是先進的,而且它的基本方法在近現代還在使用。

C. 永樂大鍾的鑄造背景

集冶金、鑄造、聲學、力學之大成的產物
永樂大鍾不僅鍾體龐大,而且集前述若干優點於一身,它的鑄造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永樂帝的主觀願望,更主要的是取決於相應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而這種經濟實力的積累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與明初所實行的一系列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政策及措施密切相關。
政治方面
廢除了元代的民族壓迫制度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奴隸制殘余。眾所周知,在元朝,蒙古統治者為了維護其最高統治地位,把國民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原南宋治下的居民)四等,並在政治、法律、人才任用和科舉考試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優待蒙古、色目而歧視、欺壓漢人和南人的規定。這一制度雖然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被摧毀了,但與此相聯系的奴隸制殘余還存在,還有相當數量的被掠賣為「驅口」或「奴婢」的漢人和南人尚未獲得解放。
這種狀況殘留到明初,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嚴重的束縛。奴隸地位低下,身受非人的奴役自不待言,在新興的封建統治者看來,更重要的是他們被世家大族所隱沒,使政府得不到足夠的勞動人手和稅收來源。因此,朱元璋於洪武五年(1372)五月下令解放奴隸,詔書中說:「曩者兵亂,人民流散,因而為人奴隸者,即日放還,復為民。」為了保證這一詔令的落實,在《大明律》中規定:「庶民之家,存養奴婢者,杖一百,即放為良。」同年,「福建兩廣等處有豪戶閹割人驅使者,以閹割抵罪,沒官為奴。」可見,朱元璋在民間廢除奴隸制的決心之大和措施之嚴厲。這樣一來,除了朝廷和明朝新貴尚保留著一定蓄奴權之外,民間的奴隸制殘余基本得到遏止。
由於明初廢除了元代的民族壓迫政策和遺留下的奴隸制殘余,使廣大漢人和南人,特別是在戰亂中淪為奴隸的各族人民得以解放,從而為明初農業和工商業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農業方面
所實行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獎勵墾荒,實行移民和屯田,滿足了無地和少地農民的土地要求;治理水患,興修陂塘、堰閘、河渠、堤防等水利工程;獎勵農民種植棉、麻、桑樹等經濟作物;減輕田賦、徭役,實行使人民休養生息的政策等。這些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明初農業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據《明史·食貨志》記載,至永樂中期,每年「天下本色稅糧三千餘萬石」,持續保持在洪武時期的較高水平上,朝廷和地方的糧食儲備都十分充足,「計是時宇內富庶,賦入盈羨,米粟自輸京師數百萬石外,府縣倉廩蓄積甚豐,至紅腐不可食。」應該說,自洪武初至永樂中期農業經濟的充分發展和豐富的糧食儲備,為永樂帝遷都北京和營建紫禁城、修建天壇、鑄造永樂大鍾等耗資巨大的工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工商業方面
明太祖和成祖突破了「重農抑商」或「崇本抑末」的傳統思想。太祖時鼓勵「農盡力畎畝,士篤於仁義,商賈以通有無,工技專於藝業」,並於洪武十九年(1386)「榜諭天下」,「令四民,務在各守本業。」明成祖當上皇帝後也一直是奉行這種思想,如永樂七年(1409)他曾對北京耆老說:「農力於稼穡,毋後賦稅;工專於技藝,毋作淫巧;商勤於生理,毋為游盪。貧富相睦,鄰里相?NB456?……相安相樂,有無窮之福。」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明初採取了如下一些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措施:改變了元朝手工業奴隸的身份,使世襲的手工業者除了定期輪流應役外,大部分時間可以自己製造手工業品到市場上去出售;減輕工商業稅收,規定「三十而稅一」;鼓勵國內貿易,有限度地開展對外貿易,各國可持政府所頒憑證通商;開展疏通運河等有利於商貿的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地調動了工商業者的生產積極性,刺激了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使明初50年間,手工業、交通運輸和商業貿易都得到了較快的恢復和發展。特別是手工業中的礦山開采、金屬冶煉、鑄造工藝等行業都有很大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技術,不少技術創新在當時居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些為永樂大鍾的成功鑄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術准備。
宋應星(1587~1667?)的《天工開物》對明代和明代以前的農業和各種手工業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其中的《五金》篇總結了金、銀、銅、鐵、錫、鉛、鋅等金屬礦物的開采、選礦、洗礦、冶煉和分離等技術,並附有珍貴的生產設備圖。這里所述的以生鐵水「滲淋熟鐵之中,兩相投合」的煉鋼法,鋅的冶煉工藝,銅與鋅按不同比例煉出不同性能的黃銅合金等,既比明以前同類工藝有重要的突破,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首創;《冶鑄》篇總結了中國傳統的鑄造技術,著重敘述了銅鍾、銅鼎、銅錢和鐵鍋的鑄造技術及設備,總結出失蠟、實模和無模三種基本鑄造方法,這些方法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上述兩篇著作中還附有20個拉桿活塞式風箱圖,未作文字說明,可能是當時在冶、鑄生產中使用這種風箱已經司空見慣,無須再費筆墨的緣故,這種風箱被世界科學界看作是近代冶煉鼓風設備的先驅。
綜上所述,明成祖作為在儒家思想和中國歷史傳統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大有作為的守成帝王,他自然以「修、齊、治、平」為行為准則,以維護和擴大明朝統一為己任。因此,他在遷都北京之際,下令鑄造永樂大鍾是為了利用佛教來宣傳他在《大明神咒迴向》中所提出的以「敬願大明永一統」為最終目標的系統而完整的施政綱領,既非單純地宣揚佛法,也不僅僅是為炫耀功績和遷都紀念,更與「懺悔」之說無涉。
從客觀條件上看,一方面,他能尊重當時的佛教發展狀況而因勢利導,從而想出了鑄造永樂大鍾而融政、教於一體,維護明朝「大一統」的獨到辦法;另一方面,他實施了一系列促進農業和工商業發展的政策,造就了永樂中期的富庶景象,把當時的科技水平推向了世界領先的高度,從而才實現了他鑄造永樂大鍾的設想,永樂大鍾也因此得以成為集當時世界冶金、鑄造、聲學、力學乃至佛教藝術之大成的歷史文化瑰寶。

D. 銅鍾的銅鍾歷史

中國是鍾的故鄉,流傳於世、難以盡數的古銅鍾作為中國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老、優美、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對研究中國的斷代史、禮樂制度、思想史、音樂史等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並且由於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代表了當時的鑄造、聲學、樂律學、力學等高超技術水平,更是研究我國傳統科技的寶貴實物。

E. 南京靜海寺的大銅鍾介紹了那兩個歷史事件

1南京條約的簽訂就是在靜海寺2大銅鍾就是為昭示後人銘記歷史鑄造的,高1.842米,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

F. 銅鍾鑄好了!還可以添加名字嗎

華仙。傳說故事北京鍾樓頂上,懸掛著一口巨大的銅鍾。鍾聲渾厚有力,洪亮綿長,方圓數里都能聽到,堪稱「古鍾之王」。如此巨大的銅鍾是如何鑄造的呢?傳說鍾樓原有一口鐵鍾,但聲音不夠洪亮,於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來鑄鍾。可是3年過去,銅鍾仍然沒能鑄好。皇帝發怒了,斬了監鑄的太監,並限令80天內鑄好大鍾,否則就把全體工匠處斬。負責鑄鍾的師傅名叫華嚴,是當時有名的銅匠。為了鑄造這口大鍾,他是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耗盡了心血。這天回到家裡,他嘴裡仍然念叨著:「什麼原因鑄不了鍾呢?怕是缺什麼東西吧!」這時,女兒華仙過來了。提起華仙,那可真是個好姑娘。她不僅自幼聰明伶俐,而且還跟父親學會了不少銅匠活兒。由於母親早喪,她14歲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當時她16歲了,出落得如仙女一般,大家都誇老銅匠養了個好閨女。為鑄鍾的事,她也琢磨好多日子了,見父親發愁,忙上前說:「爹,是不是因為火候不到?」老銅匠一拍大腿:「有道理!不過,如何提高爐溫呢?」「我有辦法。」華仙胸有成竹地說,「鑄鍾那天您帶我去吧。」鑄鍾這天到了,朝廷命官、大小工匠也都到齊了,可爐溫仍然上不去。眼見這最後一爐銅水又要失敗,華嚴急得眼睛都紅了。就在這時,一個姑娘突然從人群里飛奔出來,正是美麗的華仙。她穿一身紅襖紅褲,著一雙綉花小紅鞋。只見她沖到爐邊,縱身跳進爐去。華嚴一把沒抓住,只抓住一隻綉花小鞋。剎那間,爐火升騰,銅水翻滾。老銅匠忍痛下令:「鑄鍾!」工匠們一齊努力,銅鍾終於鑄成了。為了紀念這位為了鑄鍾而獻身的美麗姑娘,人們尊稱她為「鑄鍾娘娘」。每逢風雨之夕,鍾聲凄涼悲切。這時,昔日北京城的媽媽們就會對孩子說:「睡覺吧,鍾樓打鍾啦,鑄鍾娘娘要她那隻綉花鞋啦……

G. 銅鍾是做什麼用的

銅鍾是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樂器。

銅鍾早在原始社會,作為禮器的鍾就出現了。當時的鍾或以木製,或以竹製,或以陶制,是一種簡單的打擊樂器。隨著青銅文化的開始,在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鍾。

最初的鍾大約是由商代的鐃發展而來的。現在所見最古的鍾是西周時代的。在歷代所鑄的鍾里,期間或有鐵鑄的,但絕大多數還是銅鑄的鍾。

鍾和鼎一樣,也是統治階級王權的象徵,「鍾鳴鼎食」就是權勢地位的標志。懸掛編鍾,有嚴格的禮樂制度規定:天子宮懸(四面懸鍾)、諸侯軒懸(三面懸鍾)卿大夫判懸(兩面懸鍾)、士特懸(一面懸鍾)。

封建統治者鑄造巨型銅鍾象徵王權,這種鍾也叫「朝鍾」,「視朝,官出署,必用以集眾。」鍾也是人們心目中崇高、公正、賢明的華夏文明的象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黃鍾毀棄,瓦釜雷鳴」的著名詩句,就是這種象徵的反映。

(7)大銅鍾是怎麼鑄造的擴展閱讀

關於南漢銅鍾:

在最新認定的國家一級文物中,梧州市博物館的南漢銅鍾入選。這是一口在梧州人心目中分量極重的銅鍾,它全用黃銅精鑄,呈垂鐸形,獸首,高120厘米,鍾口直徑56.7厘米,重達250公斤。

據記載,該銅鍾為南漢吳懷恩出資於公元958年所鑄,它印證了唐宋之交、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同時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冶煉技術及南漢歷史有著重要價值。

南漢銅鍾鍾體頂上有兩條如龍似虎的連體獸,弓身而立,用4隻鋒利的爪子牢牢抓住鍾體,即是懸掛銅鍾的懸鈕。

在銅鍾鍾體5道凸起的十字紋線之間,刻有87字銘文,其內容為吳懷恩所述「龍圖永固」的歷史。在一千多年的滄桑歲月里,南漢銅鍾歷經風風雨雨,飽覽世態萬相,蘊含著梧州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H. 明代鑄造大銅鍾所採用的群爐匯流法

很多熔爐同時冶煉後,同時澆鑄在大鍾模子里,一氣呵成大銅鍾

I. 銅鍾的簡介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樂器。古屬八音之一金類。由王孫鍾上的銘文:「用享以孝,於我顯祖文考。……用宴以喜,用樂嘉賓父兄,及我朋友」,可以證明鍾是宗廟及宴會時的樂器。最初的鍾大約是由商代的鐃發展而來的。現在所見最古的鍾是西周時代的。在歷代所鑄的鍾里,期間或有鐵鑄的,但絕大多數還是銅鑄的鍾。 鍾和鼎一樣,也是統治階級王權的象徵,「鍾鳴鼎食」就是權勢地位的標志。懸掛編鍾,有嚴格的禮樂制度規定:天子宮懸(四面懸鍾)、諸侯軒懸(三面懸鍾)卿大夫判懸(兩面懸鍾)、士特懸(一面懸鍾)。封建統治者鑄造巨型銅鍾象徵王權,這種鍾也叫「朝鍾」,「視朝,官出署,必用以集眾。」鍾也是人們心目中崇高、公正、賢明的華夏文明的象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黃鍾毀棄,瓦釜雷鳴」的著名詩句,就是這種象徵的反映。
自唐代以後,歷代封建統治者都競相鑄造各種朝鍾、佛鍾、道鍾、樂鍾,並且越鑄越大,以求達到彰顯自己神權和政權的地位來鞏固統治的目的。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巨型銅鍾,重量達數十頓,無論是鑄造工藝還是體積重量,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閱讀全文

與大銅鍾是怎麼鑄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金件深拉伸用什麼材料 瀏覽:176
公路驗收長度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131
kfr36g加什麼製冷劑 瀏覽:331
機床斜鐵怎麼用磨床磨 瀏覽:568
冰箱製冷管結冰漏水怎麼辦 瀏覽:971
洗手台熱水閥門漏水怎麼辦 瀏覽:64
3系改裝排氣閥門控制盒放哪 瀏覽:4
醫葯器材公司內勤工作怎麼樣 瀏覽:954
剛開始做直播哪個設備較好 瀏覽:871
什麼叫設備內密封點 瀏覽:100
水質檢測儀器哪些比較好 瀏覽:681
以下模擬性狀分離比實驗裝置 瀏覽:568
如何找到qq我的設備 瀏覽:706
捷達高配儀表功能怎麼切換 瀏覽:358
煮麵條的設備多少錢 瀏覽:239
數學器材室裡面有哪些器材 瀏覽:236
儀器驅蛇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66
東莞市電動工具維修點 瀏覽:468
內徑15外徑34軸承是什麼型號 瀏覽:976
公司買2000的儀器怎麼做賬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