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失蠟鑄造
失蠟法也稱「熔模法」,在過去,它曾被用來製作佛像、鈡、鼎等,但現在卻被用來製作各種產品、零件。例如,我們熟悉的一些產品如戒指,以及一些連桿、曲柄等零件,應用非常廣泛。
通常有以下步驟:
刮蠟製作原型;
用鑄砂等硬化原型;
融化蠟形成空腔;
將熔融金屬倒入型腔。
以戒指的鑄造為例,用作戒指原型的材料是「蠟」,因此可以輕松切削。使用特殊的工具手動刮蠟製作原型。當前,還可以在PC上設計3D CAD,CG等原型,然後通過3D列印製作原型。
接著用石膏在原型周圍固化並融化蠟可產生空腔。然後,將金屬倒入型腔並製成環。
簡單的文字可能說不清楚,失蠟法也是很重要的鑄造方法,詳細文章講解:原文鏈接
❷ 失蠟法鑄造工藝
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
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中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2)什麼叫失蠟法鑄造工藝擴展閱讀:
脫蠟法在中國的歷史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採用脫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是楚共王熊審盂,此外,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中期雲紋銅禁和隨州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青銅盤尊也是失蠟法製作的典型器物。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中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❸ 失蠟法鑄造是什麼
失蠟法鑄造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由於蜂蠟較軟可以進行精細的雕刻和熱加工,工匠們可以對蜂蠟模具進行精細加工,從而製成復雜的鑄件模具。模具制好後,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模具的空芯部分形成泥芯,並進一步對模具包敷製成外范。
外范固化定型後,對整個模具加熱烘烤,蜂蠟受熱後熔化並流失,這時整個鑄模就變成可以澆鑄的空殼。銅水灌注在「空殼」的模具內冷卻後,便鑄成器物。
通常有以下步驟:
1.刮蠟製作原型。
2.用鑄砂等硬化原型。
3.融化蠟形成空腔。
4.將熔融金屬倒入型腔。
以戒指的鑄造為例,用作戒指原型的材料是「蠟」,因此可以輕松切削。使用特殊的工具手動刮蠟製作原型。當前,還可以在PC上設計3D CAD,CG等原型,然後通過3D列印製作原型。
❹ 失蠟鑄造法指的是什麼世界上最早發明失蠟鑄造法的是哪個國家
失蠟鑄造法是鑄造器形和雕鏤復雜器物的一種精度較高的鑄造方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失蠟鑄造法的國家。湖北隨州戰國時代曾侯乙墓出土的尊與盤上玲瓏剔透的透空附飾,是確認用失蠟法鑄造的銅器,其時代為公元前5世紀。淅川縣出土的用失蠟法鑄造的春秋時代的幾件銅器,在時間上比前者又提早120多年,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用失蠟法鑄造的實物。北宋王溥(922~982)著的《唐會要》中記載,唐開元年間(713~742)使用蠟模鑄造開元通寶,這是中國關於失蠟法的最早記載。
❺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怎麼樣的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用泥料塑造熏爐腹部內芯,陰干後在芯上貼蠟片,並在蠟片上雕空、刻紋飾,形成腹部蠟模。
用蠟料塑制出熏爐的蟠龍形底座;然後,還是用蠟料,在底座下麵塑制出一個澆冒口;接著,將帶有澆冒口的蠟質底座,與腹部蠟模焊接組裝在一起,這就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蠟模。
在蠟模表面,用稀釋的泥漿反復塗敷,形成能夠承受銅液沖擊的厚度;陰干後,在泥漿層外,用草拌泥包覆,製成整體泥范。
石蠟法的步驟
將泥范的澆冒口朝上,向內澆注銅液。等銅液冷卻後,去除外范內芯,打磨精加工。將泥范的澆冒口朝下,入窯低溫烘焙。經過烘焙後,泥范不僅變硬,而且使得泥范內的蠟模融化,順著澆冒口流出。這樣,就自然而然在泥范與內芯之間形成了空腔,這個空腔就是即將鑄造成型的熏爐的造型。
失蠟法,是失模法的一種。失模法,就是用耐火造型材料包覆於可失性模之外,成為無范線的整體鑄型。這種可失性模的材料,是所有可融、可揮發、或經燃燒後只剩餘少量灰燼、因而易於清理的可成形材料,例如:堅硬的動物脂肪、蜂蠟、松香、植物纖維等。
❻ 什麼是失蠟法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溶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失蠟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失蠟法也稱「熔模法」。用地坑造型,模料由蠟和牛油配製,造型材料用石灰三合土和炭末泥,所用蠟料和銅料的比為一比十。金屬液通過槽道澆注。對於批量大的器件,為提高工效,先把蠟片在樣板上壓印出花紋,再拼接成模。《宣德鼎彝譜》載明代鑄宣德爐用黃蠟作模坯。有些鼎、爐需要量大,當已採用此法。大量史實表明,失蠟法在中國延續不斷地應用,至近代仍廣泛流傳於北京、山西、內蒙古、江蘇、廣東、雲南、青海、西藏等省區。佛山、蘇州等地現仍用上述傳統技法製作藝術鑄件。(
❼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什麼
製作模種→翻模具→翻制蠟型→配製石膏漿料→真空灌漿→硬化、乾燥→脫蠟,焙燒→熔銅→真空澆注→炸石膏→清理→切割水口→打磨、拋光、著色→成品入庫。
古代的工藝是在蠟模外面精細地塗上潮濕的粘土,然後一層一層厚厚的粘土塗上去,為下一步形成澆注青銅融液的空腔做准備。現代方法是先把蠟模在水玻璃溶液里浸泡,水玻璃又叫泡花鹼,化學名稱叫偏硅酸鈉,是一種黏合劑。在外面掛上5-6層的耐火材料,稍大型的物件甚至要掛8-9層之多。
失蠟法鑄造工藝的特點
曾侯乙墓尊盤底座為多條相互纏繞的龍,它們首尾相連,上下交錯,形成中間鏤空的多層雲紋狀圖案,這些圖案用普通精密鑄造工藝很難製造出來,而用失蠟法精密鑄造工藝,可以利用石蠟沒有強度、易於雕刻的特點。
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與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盤一樣的石蠟材質的工藝品,然後再附加澆注系統,塗料、脫蠟、澆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盤。
❽ 失蠟鑄造是什麼
失蠟鑄造這種方法是用熔模材料製成熔模件並組成模組,然後在模組表面塗覆多層耐火材料,待乾燥固化,將模型加熱溶出磨料,經過高溫培燒後,澆入金屬液冷凝後即得熔模鑄件。
熔模鑄造的特點:鑄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細,出配合面需進行機械加工外,其餘部位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均不需要加工而達到設計要求。能夠鑄造外型復雜的鑄件,能鑄造異形復雜小孔及薄壁零件。可用於鑄造的合金不受限制。可鑄造銅、不銹鋼、合金、鋁等。
❾ 失蠟法鑄造是什麼
失蠟法鑄造是一種較為精確的鑄造方式。
失蠟法也稱熔模法,在過去,它曾被用來製作佛像、鈡、鼎等,但現在卻被用來製作各種產品、零件。它的產品精密、復雜、接近於零件最後形狀,可不加工或很少加工就直接使用。
具體做法是用蠟制模,外敷造型材料作鑄型,加熱將蠟化去,形成空腔鑄范,澆入金屬液,冷卻後即得成型鑄件。
失蠟法的優點:
1.制模簡單,整體成型。製作鑄模時不需要開模,外模也不用分成數塊,空腔厚薄均勻,壁厚最小可以3毫米,鑄件的形狀很少受到工藝限制,表面有一定的光潔度。
2.低熔點材料,便於修整。它的最大特點是用低熔點材料做「模」,簡化了制模的工藝,可以製作任何器形,在鑄速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我國三大鑄造技術之一。
3.成品完整,無需焊接。所鑄的銅器上沒有范痕,也沒有墊片的痕跡,耳、足、鑒等處都沒有殘存的范土,這些都是與陶范法鑄造青銅器明顯不同。
❿ 什麼是失蠟法
失蠟法,是失模法的一種。失模法,就是用耐火造型材料包覆於可失性模之外,成為無范線的整體鑄型。這種可失性模的材料,是所有可融、可揮發、或經燃燒後只剩餘少量灰燼、因而易於清理的可成形材料,例如:堅硬的動物脂肪、蜂蠟、松香、植物纖維等。
早在1980年代,巴納發現,有繩紋提梁的青銅器,提樑上沒有范線痕跡,有些器耳有明顯的粗大纖維遺跡。他認為,這些提梁,是以繩狀物為模,用耐火材料包裹後,加以焚燒,模子被燒成灰燼,清理完灰燼後,在澆鑄成型。
(10)什麼叫失蠟法鑄造工藝擴展閱讀
中國失蠟法鑄造技術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採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先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然後往內澆灌熔液,鑄成器物。經漢唐到明清,失蠟法被一代代匠人傳承和發揚,歷久不衰。
20世紀40年代,大部分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採用精鍛工藝製造,容易斷裂,一位美國工程師借鑒失蠟法鑄造工藝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位工程師將此方法改進,命名為熔模鑄造,使之成為生產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的關鍵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引進精鑄渦輪葉片技術的同時,榮科和師昌緒兩位院士聯手,用失蠟法結合石英管填充鑄模,完成精密鑄造後,用氫氟酸腐蝕去除石英管,成功製造出空心渦輪氣冷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