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一次養觀賞魚,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備,魚缸過濾需要怎麼選
如何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過濾系統?
魚缸過濾有非常多種,市面上常見的有上濾,底濾,還有濾桶,還有比較不是那麼常見的側濾背濾。新手入門,我建議使用上濾或者濾筒。先來說一說為啥。
Ⅱ 我想做一個生態魚缸,有什麼要求嗎
生態魚缸就是在魚缸內裝配特製的過濾系統,這種生態過濾系統要具有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化學過濾三重功能。能有效處理魚缸內的魚兒的排泄物,水草的枯葉,以及魚兒末食完的魚食等等,使水質保持良好的狀態。可以達到長時間不用換水,且可以使生態魚缸達到良好觀賞效果。其實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來製作一個生態魚缸,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摘自:如何自製生態魚缸 水清魚倩
Ⅲ 一般養原生魚 魚缸要怎樣 布置
對於原生缸來說,盡量弄原生的好點。
底沙用河沙就夠了,最多放些基肥;
弄快沉木或者石頭造景。
水草放點水榕,或者椒草這些陰性水草。這些水草比較好護理,不需要太多光照。
燈用的是潛水燈,把它設置在水平面上,燈光往下照,這樣整個水體看上去就有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非常好看。
其他可根據自己喜好對魚缸進行搭配布置
Ⅳ 松皮石可以打造原生缸嗎
松皮石可以打造原生缸,不過這樣做的人比較少,很特別
Ⅳ 求教:新缸如何開缸養魚
一個新的魚缸就象一個新裝修完的房子,裡面的有害物質是多多的,我們裝修完房子後,都回開窗放2個月等氣味散掉再搬進去住,大家都是生命,不要對小魚們那麼無人性好不好,所以新缸的第一個步驟當然就是「養缸」。對我沒有說錯,不是養水,是養缸,當然我們是要放水去養咯,把缸好好的洗幾遍,然後放滿一缸水,再狠狠的灑他幾包鹽下去呀,不要問我灑多少,只要你還捨得,只要還會溶解,繼續灑吧,濃鹽水會把病菌,異味,還有表面一層不穩定的玻璃膠全部清掉,就這樣一缸鹽水靜靜的養一個禮拜以上,當然,如果你的心地很好,你養一個月,你以後的小魚們會用健康來感謝你的。 不經過養缸這個階段,有時會在你放水下魚後發現一缸水一直都是乳白色,怎麼也清澈不了,不要奇怪,因為有別的細菌在抑制你的寶貝硝化,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你將養什麼死什麼 。
養缸結束了,把缸里養缸的水全部清掉。第2步,當然不是下魚啦,我們接下來是要養水了,說白一點,2個目的,1是要讓一缸水老化,2是要培養出硝化。 這個時候要先設想好你未來魚缸的樣子,要不要底砂呢?要不要造景呢?還要不要種點草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先把造景的硬體洗干凈放下去,然後再放滿一缸水,把泵開開,不要跟我說你不捨得開,不要跟我說你怕吵,那我還是勸你放棄養魚了,要不,你養幾條泥鰍看也不錯哇。從這一刻開始,你的泵將不會停止了,除非換水,停電和它壞掉。硝化依賴你缸里的水流生存,當你的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你把水流停止4小時,硝化就會開始死亡,12小時,硝化就大量死亡,24小時,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培養過硝化了,因為你的缸里已經沒剩下什麼了。 放水開泵3天後,可以開始下幾條孔雀或者斑馬之類的,我們叫開缸魚,雖然不是什麼好魚,不過我們也要講道德,不要一放水就下魚,讓人家去喝新鮮氯水,不然魚要是會說話,一定會問候你家人的,基本從下開缸魚開始,我們就算是正式的培養硝化了,這些魚不用喂,孔雀可以吃水中的浮游顆粒,而且它還會排便便,正好就是硝化初期的食物,這時候你的硝化太少哇,就那一點點便便已經忙死它們了,不需要添加什麼瓶裝硝化啊什麼粉狀硝化啊,那些不是好東西,經常有人問,買的硝化臭臭的,還有渾濁顆粒,正不正常啊,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他,你上當了,你買的不是硝化,或者說是假硝化,真正好的硝化是清澈的,無味的,而且包裝上肯定有寫出廠日期的,超過半年就失效不可再用了。 放了開缸魚,接下來就慢慢養咯,一般養水時間應該在2個禮拜到1個月以上,期間不要開燈,只需要24小時開泵 這里要理解一下養水的原理了,一般在養水的期間我們主要是要培養硝化菌,硝化分很多種,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性,好高氧,厭光。設缸初期,菌類未穩定,這時候下魚,往往會造成水質越來越差,最後變一缸「牛奶」,非常適合喜歡牛奶的人觀賞。所以養缸的時候我們的重點是為硝化服務不是為魚,為硝化提供最好的環境和條件,這就是我們說的養魚先養水(菌)。養水期間我們不能開燈,是要讓硝化活躍起來,同時,因為這時候水質不穩,最容易生存的生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藻,一旦藻在設缸初期爆發,就很容易令缸報廢,因為以後你很難再把它清除干凈了,開缸階段是缸里的生物群落爭搶地盤的階段,如果被藻蔓延了,以後可能要用開水煮才能徹底清除了。這時候泵也不能停,要一刻不停的有大水流經過濾材,也是為了讓硝化活躍和繁殖,不要說現在缸里什麼都沒有,所以就不開泵了,現在缸里的是你肉眼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成員,好好對待它們 淡水魚缸玩的是生態,海水魚缸玩的是器材,當然這個說法未必那麼貼切,不過,淡水魚缸是靠生化過濾循環來維持的,而不是靠物理過濾循環,這是一個你肉眼看不見的生態循環,我們稱之為氮化合物循環「氮化合物循環」是你魚缸里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這周期包含數個由不同細菌所引發的步驟。你將會明白為何你要提供那些細菌一個「家」以便進行這「氮化合物循環」。 第一步: 魚類的排泄物和未吃過的食物將會轉變為氨(俗稱阿摩尼亞);那是因為在這些東西里需要氧的細菌會令蛋白質分裂。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 生存於氧氣中的硝化細菌,能把氨會轉變為亞硝酸鹽(NO2);亞硝酸鹽雖然含較少的毒素,但仍對魚類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 亞硝酸鹽及後又被第二種硝化細菌轉變為硝酸鹽(NO3);而這硝酸鹽幾乎是無毒的,但突然或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硝酸鹽里是有害的。但幸運地,硝酸鹽的濃度是可以靠更換魚缸的水來降低。 第四步: 硝酸鹽及後會被不依附氧氣而生存的細菌:厭氧性細菌(也叫做反硝化菌)變為氮氣而升華,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環」。 不幸的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通常在完成第三步後就無法繼續下去了,因為厭氧菌(反硝化菌)需要的條件比硝化更加嚴厲,一般新手很難成功繁衍出反硝化群落,所以,通常完成三步以後,我們就應該換水了。 厭氧菌的設置和飼養比較麻煩,常常會帶來日後魚缸管理的不便和隱患。如果不是個瘋狂玩家一般都不會去嘗試,因為換水同樣可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所以,培養反硝化更多的時候被我們看作是一個技術的挑戰而不是實用的行為。一般我們需要反其道而行,與硝化環境相反,在缸中設置一個底氧區,而這個底氧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和高氧區(硝化區)相對應,以達到和硝化的平衡,因為這2種細菌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硝化菌過於活躍就會令反硝化菌消失,如果反硝化過於活躍,同樣也會令硝化衰敗。一般的做法是會在缸中鋪上厚底砂作為厭氧區,厚度應該達到10公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厭氧菌雖然名厭氧,但也不能完全無氧,所以這個區域只是低氧,依然需要有極其緩慢的水流緩緩經過砂床,如果水流過大,將變為高氧區而硝化活躍失敗,如果水流過小或沒有,將變為垃圾的積累地令反硝化無法存活最終變成NO3的積累區而失敗,所以最好是用小功率的泵採用反底砂過濾方式(套管最好採用細管),水流的大小需要你不斷的嘗試直到找出適合的強度,同時,培養反硝化期間,反硝化菌亦需要食物,最常見的就是白球,會慢慢溶於水中,一段時間後需要更換,價錢一般在十幾到幾十一粒。反硝化菌群落的形成和穩定是一個更加緩慢的過程,通常需要數個月的時間,如果把這個時間納如養水階段,相信很多玩家亦會無法接受半年只看一個空缸的結果,所以,要嘗試的玩家三思!
養水期間,一定要注意觀察,由於種種原因,比如水質不穩,當地水質過肥,擺放位置不合理等,很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藻。藻是魚缸的大敵,影響觀賞,爭奪肥分,消耗氧氣,不及時處理,將造成環境惡化。這里列舉一些常見藻類和處理方法。 褐藻 也叫矽藻,以硅藻居多,一般是茶褐色,薄膜狀,常長在玻璃石頭和水草葉片上,手指輕輕一擦就立刻掉落。產生原因是新缸初設,水質不穩,因為硝化未形成所以氨氮化合物分解不完全,氧氣不足,水流不足,硝酸鹽過高,PH過高在7.5以上。需要規律適量的換水,結合磁力刷清除,使用活性炭降低PH,加強供氧。 綠絲藻 一般在水面附近和光源充足的地方出現,淺綠色,絲發狀。和水草一樣,生長於環境良好的生態缸。產生原因是硝酸鹽濃度稍高,換水次數太少,PH不完全穩定,光線過強光照時間過長,水流不足。需定期規律換水,使用活性炭,減少光量,縮短照明時間,放青苔鼠等食藻魚。 綠苔藻 也叫綠黏膜藻或綠海苔藻,淺綠色,會有腥臭,象一層地毯樣。一般生於砂床和石頭,葉面或玻璃上,生命力極強。可能是買水草帶入,或光線過強,光照時間過長,氨氮含量過高,長時間不清理底砂,換水太少,換水時間過長,濾材長時間未清洗,缸里水流有死角。必須勤換水,每次換水1/3,清晰底砂,減少光照,加強水流,放食藻魚,水草下缸前一定要消毒清洗。 綠藻 浮游性藻類,種類繁多,有絲狀,點狀等。除影響觀賞,一般沒有太大害處,也是魚友經常問到的為什麼水變綠了的原因。這種藻可作孔雀等幼魚的飼養水,但若附著在水草上側可能影響水草生長,一般是由魚食帶入的,比如水蚤等,可用殺菌燈清除,換水時也可大量去除,同時放養孔雀等魚類和食藻魚。 刷狀藻 也叫皮毛藻,紅藻。對水草破壞力高強,緊緊生長在草葉,玻璃和石頭上,是一根根細小而突起的毛狀,形似牙刷而得名,顏色變化大,從綠色到黑色都有,繁殖速度驚人,是最可怕的藻類之一。一般可能是由水草帶入,也可能是氮分解不完全,磷酸鹽(PO4)過高,光照過強,光照時間過長,水流過強,氧含量過高或水質不穩。水草入缸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消毒,去除帶藻葉片,使用活性炭穩定水質,放食藻魚,減少光照,縮短光照時間,減若水流,不要使用氣泵,必要的話使用除藻劑。 藍藻 霧狀,表面有粘滑的膠質保護層,有特殊味道,藍綠色,繁殖速度快,也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藻類,易生於新缸,若生在草葉上會形成脂膜直接將水草悶死,而且有很強的固氮能力,是水惡化的重要標志,一旦出現,就代表硝酸鹽過高了。一般是由於砂床腐敗或設置不合理,砂粒過細或過厚,餵食過多換水太少,光線太弱,氧氣不足,水流不足,應該定期換水,加強水流,放食藻魚。 所辛一般藻類的爆發多是由於孢子不注意被帶入缸中而引發的,所以,新草和新魚下缸前檢疫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另外,有些地區的自來水會含磷酸鹽(PO4)過高,容易引起藻類滋生,這點也需要注意,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養水期來盡快的穩定我們缸中的水質是十分重要的,讓硝化繁盛來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急著下魚的新玩家們能夠重視起來。
養過幾個禮拜的水,如果濾槽中的玻璃環等濾材上出現淡淡的褐色,讓我們慶祝吧,硝化來了。如果沒有,也不用太傷心,經過這幾個禮拜,水已經老化,雖然肉眼還看不見,不過硝化確實已經存在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開始考慮我們的目的了:魚。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還要確定一件事情,缸里究竟能養多少魚呢? 魚類的數量直接和缸里的含氧量掛鉤,含氧量和魚缸的高度無關,只與水面面積相關,因為氧氣是通過水表來溶解到水中的,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大概的計算出來我們能養多少魚 每2.5厘米長的海水魚,需要300平方厘米的水面面積;冷水性淡水魚需要190平方厘米;而熱帶性淡水魚則需要75平方厘米。 舉個例子,一個長60厘米,寬30厘米的缸,水面是1800平方厘米,那麼可以養15厘米的海水魚,23厘米的冷水性淡水魚,60厘米的熱帶淡水魚。再以這60厘米的熱帶淡水魚為例,可以是4條15厘米的魚,也可以是10條6厘米的魚,但超過這個總長度的魚量,必然是生存在一個不那麼舒服的環境,健康度自然將受到考驗。所以,下魚之前最好能先計算一下,不能因為喜歡而大量購魚超過魚缸的負荷 。
順帶一提,很多魚友喜歡用氣泵來增氧,認為只要氣泡多就會氧含量高,我們來理解一下氣泵工作的原理,氣泵通過氣管和氣石推出大量氣泡,不過,這些只是空氣而已,所以,水中的氣泡並不能增加氧氣含量,當氣泡上升到水面並破裂,破裂的一瞬間會將水的表皮撕裂,而氧氣就在這個時間進入水中了,所以,波動起伏的水面更能帶來大量的氧氣,這也是滴漏(溢流)等過濾方式比上濾、濾桶等過濾方式更適合硝化生存的原因,因為在濾槽中由上而下的水流表皮不斷被扯裂,所以會有更多的氧氣。
下來自然是買魚了,購魚需要注意 一 不要買剛進商店的魚,等檢疫和觀察期過後再買; 二 初養者不宜養珍奇、昂貴、難度大的魚; 三 不要買看上去不健康的魚,這種魚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魚應該在同一群魚中選購; 五 一定要弄清楚魚的習性,不要混養區域性太強的魚,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魚和水草同養; 六 購買前一定要弄清楚魚長大後的體形會有多大,對水質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購買體型相差太懸殊的魚一同飼養。 購魚之前,最好能准備一個檢疫缸,以後也可以充當醫療缸和繁殖缸,這一樣東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麼在意。檢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魚回家最好不要馬上放到主缸,應該在檢疫缸生活1個禮拜以上,觀察情況穩定而健康後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現問題而把我們辛辛苦苦養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間敗掉。檢疫缸雖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維生設備,一個小小的上濾是應該的,如果魚體較大,也應該增加一個氣泵,燈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觀察魚的狀況。 魚回家後,不能直接下缸,因為還有兩個步驟:對溫和對水。 幾乎沒有任何魚類可以毫無困難的從一種水體轉移到另一種水體,遷徒性魚類除外,所以新魚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魚連裝魚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開,這樣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讓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溫度達到一致,這就叫對溫。 然後我們應該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開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點出來,再把盆里的水裝點進去,一開始的比例應該小一點,然後約每10分鍾交換約10%的水,一般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完成,較敏感的魚類時間應該稍長點,期間要注意一旦魚有缺氧症狀就要用氣泵打足氧氣。對水完成後,盆里和袋裡的水已經混為一體,用網把魚撈出來放到主缸,對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帶入病菌和藻類。 新魚終於下缸,這個時候的魚剛到一個新環境,需要時間來適應,由於緊張感和對水的比適應,可能表現出無精神或亢奮的狀態,不要去管它,一般魚類都需要3-7天去適應新環境,期間應該少開燈,盡量讓魚盡快適應,這期間不可餵食,一個是怕食物污染水質引起體弱的魚死亡,一個是讓魚保持飢餓感而在適應後順當開口進食。等到3-7天適應期過後,開始逐漸延長照明時間,開始3小時,2天後5小時,再2天後7-8小時,進食也是如此,開始只須極少的喂一點,以後每天逐漸增多直到達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魚在5分鍾內吃完食物,並且達到7分飽,依然有進食的慾望但肚子已經飽滿)。當燈光和進食都已正常後,恭喜你,你已經在規律的維持你的心愛水族世界了。
下來自然是買魚了,購魚需要注意 一 不要買剛進商店的魚,等檢疫和觀察期過後再買; 二 初養者不宜養珍奇、昂貴、難度大的魚; 三 不要買看上去不健康的魚,這種魚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魚應該在同一群魚中選購; 五 一定要弄清楚魚的習性,不要混養區域性太強的魚,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魚和水草同養; 六 購買前一定要弄清楚魚長大後的體形會有多大,對水質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購買體型相差太懸殊的魚一同飼養。 購魚之前,最好能准備一個檢疫缸,以後也可以充當醫療缸和繁殖缸,這一樣東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麼在意。檢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魚回家最好不要馬上放到主缸,應該在檢疫缸生活1個禮拜以上,觀察情況穩定而健康後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現問題而把我們辛辛苦苦養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間敗掉。檢疫缸雖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維生設備,一個小小的上濾是應該的,如果魚體較大,也應該增加一個氣泵,燈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觀察魚的狀況。 魚回家後,不能直接下缸,因為還有兩個步驟:對溫和對水。 幾乎沒有任何魚類可以毫無困難的從一種水體轉移到另一種水體,遷徒性魚類除外,所以新魚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魚連裝魚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開,這樣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讓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溫度達到一致,這就叫對溫。 然後我們應該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開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點出來,再把盆里的水裝點進去,一開始的比例應該小一點,然後約每10分鍾交換約10%的水,一般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完成,較敏感的魚類時間應該稍長點,期間要注意一旦魚有缺氧症狀就要用氣泵打足氧氣。對水完成後,盆里和袋裡的水已經混為一體,用網把魚撈出來放到主缸,對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帶入病菌和藻類。 新魚終於下缸,這個時候的魚剛到一個新環境,需要時間來適應,由於緊張感和對水的比適應,可能表現出無精神或亢奮的狀態,不要去管它,一般魚類都需要3-7天去適應新環境,期間應該少開燈,盡量讓魚盡快適應,這期間不可餵食,一個是怕食物污染水質引起體弱的魚死亡,一個是讓魚保持飢餓感而在適應後順當開口進食。等到3-7天適應期過後,開始逐漸延長照明時間,開始3小時,2天後5小時,再2天後7-8小時,進食也是如此,開始只須極少的喂一點,以後每天逐漸增多直到達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魚在5分鍾內吃完食物,並且達到7分飽,依然有進食的慾望但肚子已經飽滿)。當燈光和進食都已正常後,恭喜你,你已經在規律的維持你的心愛水族世界了。
下來自然是買魚了,購魚需要注意 一 不要買剛進商店的魚,等檢疫和觀察期過後再買; 二 初養者不宜養珍奇、昂貴、難度大的魚; 三 不要買看上去不健康的魚,這種魚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魚應該在同一群魚中選購; 五 一定要弄清楚魚的習性,不要混養區域性太強的魚,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魚和水草同養; 六 購買前一定要弄清楚魚長大後的體形會有多大,對水質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購買體型相差太懸殊的魚一同飼養。 購魚之前,最好能准備一個檢疫缸,以後也可以充當醫療缸和繁殖缸,這一樣東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麼在意。檢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魚回家最好不要馬上放到主缸,應該在檢疫缸生活1個禮拜以上,觀察情況穩定而健康後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現問題而把我們辛辛苦苦養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間敗掉。檢疫缸雖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維生設備,一個小小的上濾是應該的,如果魚體較大,也應該增加一個氣泵,燈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觀察魚的狀況。 魚回家後,不能直接下缸,因為還有兩個步驟:對溫和對水。 幾乎沒有任何魚類可以毫無困難的從一種水體轉移到另一種水體,遷徒性魚類除外,所以新魚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魚連裝魚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開,這樣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讓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溫度達到一致,這就叫對溫。 然後我們應該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開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點出來,再把盆里的水裝點進去,一開始的比例應該小一點,然後約每10分鍾交換約10%的水,一般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完成,較敏感的魚類時間應該稍長點,期間要注意一旦魚有缺氧症狀就要用氣泵打足氧氣。對水完成後,盆里和袋裡的水已經混為一體,用網把魚撈出來放到主缸,對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帶入病菌和藻類。 新魚終於下缸,這個時候的魚剛到一個新環境,需要時間來適應,由於緊張感和對水的比適應,可能表現出無精神或亢奮的狀態,不要去管它,一般魚類都需要3-7天去適應新環境,期間應該少開燈,盡量讓魚盡快適應,這期間不可餵食,一個是怕食物污染水質引起體弱的魚死亡,一個是讓魚保持飢餓感而在適應後順當開口進食。等到3-7天適應期過後,開始逐漸延長照明時間,開始3小時,2天後5小時,再2天後7-8小時,進食也是如此,開始只須極少的喂一點,以後每天逐漸增多直到達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魚在5分鍾內吃完食物,並且達到7分飽,依然有進食的慾望但肚子已經飽滿)。當燈光和進食都已正常後,恭喜你,你已經在規律的維持你的心愛水族世界了。 最後就是日常的維持了,在硝化十分理想的情況下,我們的缸里還是會逐漸積累硝酸鹽(NO3),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需要藉助換水來解決,而且不要以為自己的水質很好就可以偷懶不換水,或許你的水質可以維持半年不用換,但是一旦NO3的問題爆發出來,換來的就可能是一缸生物全部死光,或者硝化系統在一夜之間崩潰掉,病菌瘋狂發展。所以,養成規律定期的換水習慣,每個星期換水一次,視情況而換1/5或1/3,把一切可能的風險減到最低。 然後就是關於用葯的問題,雖然如果能嚴格按這個帖子的步驟去打理一個缸,病毒生存發展的機會會是十分的小,不過我們還是應該有準備,萬一魚得病了,我們盡量不要把魚葯直接放到主缸中去,而應該把病魚撈出來在醫療缸里治療,因為鹽和各種魚葯不僅能殺死病菌,同樣會殺死硝化菌,只是嚴不嚴重的問題而已,硝化也是一種菌,能抵抗鹽和葯物的細菌雖然有但是也不多。越強的葯如福馬林,就會破壞得越嚴重。如果一定要在主缸下葯,最好完成治療以後再在主缸中建立一次硝化群落。
Ⅵ 大家都說說原生魚缸造景之後,怎麼解決過濾的
小型缸可以選擇掛式瀑布過濾,大缸建議用過濾桶比較好。
如果是有一定經驗的魚友,可以試試底床過濾,也比較適合原生缸。
具體看圖示
Ⅶ 溪流缸和原生缸區別
特點不同:溪流缸是模擬溪流的狀態,因此往往水草比較少,石頭比較多,有的水面會放浮萍。而原生缸主要和魚有關,它主要復制了魚兒原生態的環境,針對不同品種的魚,原生缸的差別也很大,有的放貝類,有的種水草。值得一提的是,溪流缸一般被認為是原生缸的一種。
原生缸的養魚理念是沒有國界限制的,也沒有物種限制,包含了整個地球的水生態或者沿水生態物種。魚蝦蟹可以是原生缸的主角,水草螺或者微生物也可以是原生缸的主角,甚至枯枝爛葉沉木石頭,也可以是原生缸的主角。原生缸的核心是模擬和還原。
原生缸養魚的注意事項
1、細節:原生缸是相對於原生魚的種類來布置環境的,細節比較重要。比如底沙要選用鐵膽、河沙,再放入石頭、沉木等。如果養蝦虎魚,還要根據它們的習性,設置一些可以躲避的地方。
2、供氧:原生缸內的原生魚大多是冷水魚。這些魚是高耗氧的魚類,特別是晚上,供氧量容易不足。如果養殖的密度又比較大,很容易造成缺氧死亡的情況。所以養殖時一定要保證供氧量充足,必要時可以用打氧泵打氧。
Ⅷ 什麼叫原生缸
原生缸是相對魚的種類和要布置環境的。魚的種類是從大自然原生環境中採集來的原生魚類,魚缸的布置也是仿原生環境,比如:底沙用河沙,放塊沉木或石頭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