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人是怎麼煉鐵
中國古代煉鐵鑄鐵和生鐵煉鋼一直是主要方法。
我國煉鐵始於春秋時代。那時候的煉鐵方法是塊煉鐵,即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將鐵礦石固態還原獲得海綿鐵,再經鍛打成的鐵塊。冶煉塊煉鐵,一般採用地爐、平地築爐和豎爐3種。我國在掌握塊煉鐵技術的不久,就煉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態生鐵,並用以鑄成工具。 戰國初期,我國已掌握了脫碳、熱處理技術方法,發明了韌性鑄鐵。戰國後期,又發明了可重復使用的「鐵范」(用鐵製成的鑄造金屬器物的空腹器)。
西漢時期,出現坩堝煉鐵法。同時,煉鐵豎爐規模進一步擴大。1975年,在鄭州附近古滎鎮發現和發掘出漢代冶鐵遺址,場址面積達12萬m2,發掘出兩座並列的高爐爐基,高爐容積約50m3。西漢時期還發明了「炒鋼法」,即利用生鐵「炒」成熟鐵或鋼的新工藝,產品稱為炒鋼。同時,還興起「百煉鋼」技術。東漢(公元25~220年),光武帝時,發明了水力鼓風爐,即「水排」。我國古代水排的發明,大約比歐洲早1100多年。
漢代以後,發明了灌鋼方法。《北齊書·綦母懷文傳》稱為「宿鋼」,後世稱為灌鋼,又稱為團鋼。這是中國古代煉鋼技術的又一重大成就。
㈡ 鑄造鋼鐵具體工藝
鋼和鐵是不一樣的,以含碳0.77%為界,
鑄造種類很多,按造型方法習慣上分為
①普通砂型鑄造,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 ②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消失模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按照成型工藝可分為
1.重力澆鑄:砂鑄,硬模鑄造。依靠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2.壓力鑄造:低壓澆鑄,高壓鑄造。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
一般人們常見的是軋制的板材或鋼管、線材,不是鑄造方法得的
㈢ 煉鋼爐里的鐵能變成鐵水,那麼煉鋼爐是如何鑄造的呢它為什麼不會熔化呢
1.高爐煉鐵、轉爐煉鋼,所以煉鋼是鐵水變成鋼水,高爐才是鐵礦、鐵粉變鐵水
2.轉爐的外殼只是一層鋼皮,裡面鋪耐火磚(能抵抗高溫,讓爐子不被融化的磚頭),而高爐是直接用耐火磚砌的。
3.為什麼不會融化呢?因為溫度不夠,既然用來冶煉鋼鐵,耐火磚能承受的溫度,必然要高於鋼鐵的熔點,否在,鋼鐵未融化,磚先融化了,還怎麼冶煉?(一般鋼的熔點在1500℃左右,耐火磚的熔點在1700℃以上)
4鐵水、鋼水冶煉時,直接與耐火磚接觸,不會融化耐火磚,所以爐子不會燒化,但是鋼、鐵變成水以後,在爐子里晃悠(化成液態,會流動),會不斷沖刷耐火磚,這種摩擦會造成耐火磚越來越薄,所以進行耐火塗料「補爐」操作(遇水即化,遇火速凝的耐火塗料)
㈣ 電梯配重鐵是怎麼鑄造的
電梯配重鐵鑄造一般採用的是砂型鑄造。
應用最廣的型砂粘結劑是粘土,也可採用各種乾性油或半乾性油、水溶性硅酸鹽或磷酸鹽和各種合成樹脂作型砂粘結劑。砂型鑄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結劑及其建立強度的方式不同分為粘土濕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種。
㈤ 鐵的鑄件,一般都是怎麼做出來的例如下圖的鐵鑄件。
這個組件是分三件鑄造的。採用的應該是鋁模鑄造,相對精緻一些。
然後是銑邊、打孔,錐絲、裝配。
這個工件的關鍵點在模具,有模具,任一鑄造廠都能造;一個小作坊都能完成裝配。
㈥ 生鐵是怎麼鑄成的,為什麼生鐵不能用電焊進行焊接
糾正一下,生鐵也就是鑄鐵是可以用電焊來焊接的,並且電焊是最合理最安全最保險的一種焊接鑄鐵的焊接方式,不過工藝和材料就尤其重要。
一般熱焊法是預熱工件,焊前加熱和焊後保溫手工電弧焊接選用506碳鋼焊條,308的鑄鐵焊條焊接,適合非重要鑄鐵件,民用的件,可以預熱保溫的條件的下使用。
重要的鑄鐵設備如工廠設備的鑄鐵設備機座,油殼體等這類常採用冷焊工藝焊接,不要預熱和焊後保溫,材料選用適合冷焊高抗裂的WEWELDING777特種鑄鐵焊條(簡稱威歐丁777),小電流焊接,減少熱量影響。
WEWELDING777使用工藝提示
1、焊前有必要做適當的表面清理,焊接接頭最好斜切成一個U形的凹槽。
2、裂紋兩端處打止裂孔,以防止焊接過程中裂紋的擴大。
3、修復角度不好時,可以選用WEWELDING100電焊條冷開槽形成有效的U型或者V型坡口。
4、盡量小電流進行焊接,中等弧長,向焊接方向微微傾斜。
5、建議焊道採用短而細的焊珠和窄的橫向擺動的焊炬,在停止弧焊之前,填滿焊口,通常不需進行熱處理,允許零件緩慢冷卻。
㈦ 鐵是怎麼做成的
鐵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26,單質化學式:Fe。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
制備方法:
單質鐵的制採用冶煉法。以赤鐵礦(Fe2O3)和磁鐵礦(Fe3O4)為原料,與焦炭和助溶劑在熔礦爐內反應,焦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與過量的焦炭接觸就生成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和礦石內的氧化鐵作用就生成金屬鐵。加入CaCo3在高溫下生成CaO除去鐵礦石中的SiO2,生成CaSiO3(爐渣)[6] 。
C+O₂=點燃=CO₂(提供熱量和CO₂)
高爐煉鐵圖
CO₂+C=高溫=2CO
Fe₂O₃+3CO=高溫=2Fe+3CO₂
Fe₃O₄+4CO=高溫=3Fe+4CO₂
CaCO3=高溫=CaO+CO2↑
SiO2+CaO=CaSiO₃
鋼鐵提煉過程:
一、鐵礦石開采和加工;
二、採煤煉焦炭;
三、高爐煉鐵;
四、煉鐵成鋼;
五、鑄造鋼坯;
六、鋼坯軋製成材;
七、鍛造鋼材。
㈧ 鑄鐵如何製作
①灰口鑄鐵。含碳量較高(2.7%~4.0%),碳主要以片狀石墨形態存在,斷口呈灰色,簡稱灰鐵。熔點低(1145~1250℃),凝固時收縮量小,抗壓強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鋼,減震性好。由於片狀石墨存在,故耐磨性好。鑄造性能和切削加工較好。用於製造機床床身、汽缸、箱體等結構件。其牌號以「HT」後面附兩組數字。例如:HT20-40(第一數字表示最低抗拉強度,第二組數字表示最低抗彎強度)。
②白口鑄鐵。碳、硅含量較低,碳主要以滲碳體形態存在,斷口呈銀白色。凝固時收縮大,易產生縮孔、裂紋。硬度高,脆性大,不能承受沖擊載荷。多用作可鍛鑄鐵的坯件和製作耐磨損的零部件。
③可鍛鑄鐵。由白口鑄鐵退火處理後獲得,石墨呈團絮狀分布,簡稱韌鐵。其組織性能均勻,耐磨損,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用於製造形狀復雜、能承受強動載荷的零件。
④球墨鑄鐵。將灰口鑄鐵鐵水經球化處理後獲得,析出的石墨呈球狀,簡稱球鐵。碳全部或大部分以自由狀態的球狀石墨存在,斷口成銀灰色。比普通灰口鑄鐵有較高強度、較好韌性和塑性。其牌號以「QT」後面附兩組數字表示,例如:QT45-5(第一組數字表示最低抗拉強度,第二組數字表示最低延伸率)。用於製造內燃機、汽車零部件及農機具等。
⑤蠕墨鑄鐵。將灰口鑄鐵鐵水經蠕化處理後獲得,析出的石墨呈蠕蟲狀。力學性能與球墨鑄鐵相近,鑄造性能介於灰口鑄鐵與球墨鑄鐵之間。用於製造汽車的零部件。
⑥合金鑄鐵件。普通鑄鐵加入適量合金元素(如硅、錳、磷、鎳、鉻、鉬、銅、鋁、硼、釩、錫等)獲得。合金元素使鑄鐵的基體組織發生變化,從而具有相應的耐熱、耐磨、耐蝕、耐低溫或無磁等特性。用於製造礦山、化工機械和儀器、儀表等的零部件。
㈨ 古人如何煉鐵的
主要就是鍛造和鑄造
先經過鑄造成胚,鑄造就是先加熱成鐵水,再冷凝成型,在經過鍛造成各種用具,鍛造就是所謂的打鐵,另外再加上一些細加工,像磨光了什麼的
碳以石墨形式存在的鑄鐵,根據石墨狀態的不同,大體上分為三種,即:石墨是片狀的為灰口鑄鐵;石墨呈團絮狀的為可鍛鑄鐵;石墨呈球狀的為球墨鑄鐵。其中,球墨鑄鐵既有比較高的強度,又有比較高的塑性和韌性,鑄造性能和加工性能都很好。我國在漢代就發明了球墨鑄鐵。
在河南鞏縣鐵生溝西漢中、晚期的冶鐵遺址中出土的鐵?,經過金相檢驗,具有放射狀的球狀石墨,球化率相當於現代標准一級水平。而現代的球墨鑄鐵則是遲至1947年才在國外研製成功的。我國古代的鑄鐵,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含硅量都偏低,也就是說,在約2000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國鐵器中的球狀石墨,就已由低硅的生鐵鑄件經柔化退火的方法得到。這是我國古代鑄鐵技術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
球墨鑄鐵以其優良的性能,在使用中有時可以代替昂貴的鑄鋼和鍛鋼,在機械製造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國際冶金行業過去一直認為球墨鑄鐵是英國人於1947年發明的。西方某些學者甚至聲稱,沒有現代科技手段,發明球墨鑄鐵是不可想像的。1981年,我國球鐵專家採用現代科學手段,對出土的513件古漢魏鐵器進行研究,通過大量的數據斷定漢代我國就出現了球狀石墨鑄鐵。有關論文在第18屆世界科技史大會上宣讀,轟動了國際鑄造界和科技史界。國際冶金史專家於1987年對此進行驗證後認為:古代中國已經摸索到了用鑄鐵柔化術製造球墨鑄鐵的規律,這對世界冶金史作重新分期劃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