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鑄造缺陷及其對策
鑄造主要缺陷就是縮松,砂眼!解決辦法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 鑄造中的偏芯是怎麼回事
由於型芯在金屬液作用下漂浮移動,鑄件內孔位置偏錯,使形狀、尺寸不符合要求。發生偏芯的原因一般是芯頭磨損或設計不合理造成間隙大。
③ 鑄造缺陷的原因
若採用砂型鑄造,造成缺陷的原因常有:澆注時沙箱內有落砂,導致砂眼;砂型的氣孔沒做好或者喊水分過大,造成鑄造時氣體不能很好排除,形成氣孔;澆帽口高度太低,澆注壓力不夠,鑄件冷凝收縮過大,鑄件尺寸不達標。
另外原料融化溫度控制不好等都可能造成鑄造缺陷。
④ 鋁合金重力鑄造中各種缺陷 產生原因和解決方法
鋁鑄件常見缺陷及整改辦法
1、欠鑄(澆不足、輪廓不清、邊角殘缺):
形成原因:
(1)鋁液流動性不強,液中含氣量高,氧化皮較多。
(2)澆鑄系統不良原因。內澆口截面太小。
(3)排氣條件不良原因。排氣不暢,塗料過多,模溫過高導致型腔內氣壓高使氣體不易排出。
防止辦法:
(1)提高鋁液流動性,尤其是精煉和扒渣。適當提高澆溫和模溫。提高澆鑄速度。改進鑄件結構,調整厚度餘量,設輔助筋通道等。
(2)增大內澆口截面積。
(3)改善排氣條件,增設液流槽和排氣線,深凹型腔處開設排氣塞。使塗料薄而均勻,並待乾燥後再合模。
2、裂紋:
特徵:毛坯被破壞或斷開,形成細長裂縫,呈不規則線狀,有穿透和不穿透二種,在外力作用下呈發展趨勢。冷、熱裂的區別:冷裂縫處金屬未被氧化,熱裂縫處被氧化。
形成原因:
(1)鑄件結構欠合理,收縮受阻鑄造圓角太小。
(2)頂出裝置發生偏斜,受力不勻。
(3)模溫過低或過高,嚴重拉傷而開裂。
(4)合金中有害元素超標,伸長率下降。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減小壁厚差,增大圓角和圓弧R,設置工藝筋使截面變化平緩。
(2)修正模具。
(3)調整模溫到工作溫度,去除倒斜度和不平整現象,避免拉裂。
(4)控制好鋁塗成份,成其是有害元素成份。
3、冷隔:
特徵:液流對接或搭接處有痕跡,其交接邊緣圓滑,在外力作用下有繼續發展趨勢。
形成原因:
(1)液流流動性差。
(2)液流分股填充融合不良或流程太長。
(3)填充溫充太低或排氣不良。
(4)充型壓力不足。
防止方法:
(1)適當提高鋁液溫度和模具溫度,檢查調整合金成份。
(2)使充填充分,合理布置溢流槽。
(3)提高澆鑄速度,改善排氣。
(4)增大充型壓力。
4、凹陷:
特徵:在平滑表面上出現的凹陷部分。
形成原因:
(1)鑄件結構不合理,在局部厚實部位產生熱節。
(2)合金收縮率大。
(3)澆口截面積太小。
(4)模溫太高。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壁厚盡量均勻,多用過渡性連接,厚實部位可用鑲件消除熱節。
(2)減小合金收縮率。
(3)適當增大內澆口截面面積。
(4)降低鋁液溫度和模具溫度,採用溫控和冷卻裝置,改善模具熱平衡條件,改善模具排氣條件,使用發氣量少的塗料。
5、氣泡
特徵:鑄件表皮下,聚集氣體鼓脹所形成的泡。
形成原因:
(1)模具溫度太高。
(2)充型速度太快,金屬液流捲入氣體。
(3)塗料發氣量大,用量多,澆鑄前未揮發完畢,氣體被包在鑄件表層。
(4)排氣不暢。
(5)開模過早。
(6)鋁液溫度高。
防止方法:
(1)冷卻模具至工作溫度。
(2)降低充型速度,避免渦流包氣。
(3)選用發氣量小的塗料,用量薄而均勻,徹底揮發後合模。
(4)清理和增設排氣槽。
(5)修正開模時間。
(6)修正熔煉工藝。
6、氣孔(氣、渣孔)
特徵:捲入鑄件內部的氣體所形成的形狀規則,表面較光滑的孔洞。
形成原因:
(1)鋁液進入型腔產生正面撞擊,產生漩渦。
(2)充型速度太快,產生湍流。
(3)排氣不暢。
(4)模具型腔位置太深。
(5)塗料過多,填充前未揮發完畢。
(6)爐料不幹凈,精煉不良。
(7)模腔內有雜物,過濾網不符合要求或放置不當。
(8)機械加工餘量大。
防止方法:
(1)選擇有利於型腔內氣體排除的導流形狀,避免鋁液先封閉分型面上的排溢系統。
(2)降低充型速度。
(3)在型腔最後填充部位開設溢流槽和排氣道,並避免被金屬液封閉。
(4)深腔處開設排氣塞,採用鑲拼形式增加排氣。
(5)塗料用量薄而均勻。
(6)爐料必須處理干凈、乾燥,嚴格遵守熔煉工藝。
(7)用風槍清潔模腔,過濾網製作符合工藝要求並按規定擺放。
(8)在加湯前後扒干凈機台保溫爐內的渣。
(9)調整慢速充型和快速充型的轉換點。
7、縮孔特徵:鑄件在冷凝過程中,由於內部補償不足所造成的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的孔洞。
形成原因:
(1)鋁液澆鑄溫度高。
(2)鑄件結構壁厚不均勻,產生熱節。
(3)補縮壓力低。
(4)內澆口較小。
(5)模具的局部溫度偏高。
防止方法:
(1)遵守作業標准,降低澆鑄溫度。
(2)改進鑄件結構,消除金屬積聚部位,緩慢過渡。
(3)加大補縮壓力。
(4)增加暗冒口,以利壓力很好的傳遞。
(5)調整塗料厚度,控制模具的局部溫度。
8、花紋
特徵:鑄件表面上呈現光滑條紋,肉眼可見,但用手感覺不出,顏色不同與基體金屬紋路,用0#砂紙稍擦即可除去。
形成原因:
(1)充型速度太快。
(2)塗料用量太多。
(3)模具溫度低。
防止方面:
(1)降低充型速度
(2)塗料用量薄而均勻。
(3)提高模具溫度。
9、變形
特徵:鑄件幾何形狀與設計要求不符的整體變形。
形成原因:
(1)鑄件結構設計不良,引起不均勻的收縮。
(2)開模過早,鑄件剛性不夠。
(3)鑄造斜度小,脫模困難。
(4)取置鑄件的操件不當。
(5)鑄件冷卻時急冷起引的變形。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使壁厚均勻。
(2)確定最佳開模時間,增加鑄件剛性。
(3)放大鑄造斜度。
(4)取放鑄件應小心,輕取輕放。
(5)放置在空氣中緩慢冷卻。
10、錯位
特徵:鑄件一部分與另一部分在分型面錯開,發生相對位移。
形成原因:
(1)模具鑲塊位移。
(2)模具導向件磨損。
(3)模具製造、裝配精美度。
防止方法:
(1)調整鑲塊加以緊固。
(2)交換導向部件。
(3)進行修整,消除誤差。
11、縮松
特徵:在X-RAY的探射下,部位呈點狀、曲線裝、或塊裝的透明狀。
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附低壓鑄造輪轂冷卻方向和輪轂各個部分說明):
鑄件的凝固順序:
A環--B環--(C環、D環)--輻條--斜坡--PCD--分流錐--湯口。A、B環縮松:
(1)適當加快充型速度。
(2)補噴保溫塗料。
(3)塗料太厚或何溫性能差,則擦乾凈塗料後再補噴。
(4)縮短鑄造周期。
C環縮松:
(1)推遲或關掉輪網與輻條交接處風道。
(2)上模輻條補噴保溫塗料,塗料太厚擦乾凈重噴。
(3)可適當加快充型速度。
輻條根部(輻條與輪網交接處)
(1)在上模對應處拉排氣線。
(2)補噴上、下模輻條處的塗料。
(3)適當縮短或延遲上、下模斜坡、PCD處的冷卻參數。
(4)對應處塗料太厚擦乾凈重噴,建議補噴39#塗料。
(5)適當縮短鑄造周期。
斜坡縮松:
(1)推遲或關掉分流錐冷卻參數。
(3)上、下模斜坡冷卻時間延長,期待時間縮短。
(4)局部噴水冷卻。
(5)塗料太厚擦乾凈重噴。
PCD縮松:
(1)適當延長保壓時間及鑄造周期。
(2)適當提前或延長PCD處的冷卻參數。
(3)在上模PCD和下模PCD處採用處吹風或噴水處理。
解決壓鑄件及其它鑄造件縮孔縮松問題的終極方法
⑤ 鑄造工藝缺陷形成的原因
、氣孔 形原: 1. 液體金屬澆注捲入氣體合金液凝固氣孔形式存於鑄件 2. 金屬與鑄型反應鑄件表皮皮氣孔 3. 合金液夾渣或氧化皮附著氣體混入合金液形氣孔 解決及修補 1. 澆注防止空氣捲入 2. 合金液進入型腔前先經濾網除合金液夾渣、氧化皮氣泡 3. 更換鑄型材料或加塗料層防止合金液與鑄型發反應 4. 允許補焊部位缺陷清理干凈進行補焊 二、疏鬆 形原 1. 合金液除氣干凈形疏鬆 2. 凝固部位縮足 3. 鑄型局部熱、水、排氣良 解決及修補 1. 保持合理凝固順序補縮 2. 爐料靜潔 3. 疏鬆部位放置冷鐵 4. 允許補焊部位缺陷部位清理干凈補焊 三、夾雜 形原 1. 外物混入液體合金並澆注鑄型 2. 精煉效良 3. 鑄型內腔表面外物或造型材料剝落 解決及修補 1. 仔細精煉並注意扒查 2. 熔煉工具塗料層應附著牢固 3. 澆注系統及型腔應清理干凈 4. 爐料應保持清潔 5. 表面夾雜打磨除必要進行補焊 四、夾渣 形原 1. 精煉變質處理除渣干凈 2. 精煉變質靜置間夠 3. 澆注系統合理二氧化皮捲入合金液 4. 精煉合金液攪或污染 解決及修補 1. 嚴格執行精煉變質澆注工藝要求 2. 澆注應使金屬液平穩注入鑄型 3. 爐料應保持清潔爐料處理及使用應嚴格遵守工藝規程 五、裂紋 形原 1. 鑄件各部冷卻均勻 2. 鑄件凝固冷卻程受外界阻力能自由收縮內應力超合金強度產裂紋 解決及修補 1.盡能保持順序凝固或同凝固減少內應力 2.細化合金組織 3.選擇適宜澆注溫度 4.增加鑄型退讓性 六、偏析 形原 合金凝固析相與液相所含溶質濃度同數情況液相溶質富集及擴散使先凝固部化均勻 解決 1.熔煉程加強攪拌並適靜置 2.適增加凝固冷卻速度 七、超差 形原 1. 間合金或預制合金均勻或析誤差 2. 爐料計算或配料稱量錯誤 3. 熔煉操作失易氧化元素燒損 4. 熔煉攪拌均勻、易偏析元素布均勻 解決 1. 爐前析合格適進行調整 2. 終檢驗合格同設計使用部門協商處理 八、針孔 形原 合金液體狀態溶解氣體(主要氫)合金凝固程自合金析形均布形孔洞 解決及修補 1. 合金液體狀態徹底精煉除氣 2. 凝固程加凝固速度防止溶解氣體自合金析 3. 鑄件壓力凝固防止合金溶解氣體析 4. 爐料、輔助材料及工具應乾燥
⑥ 常見的鑄造缺陷有哪些形成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鑄造縮孔、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鑄件發生龜裂、球狀突起和鑄件飛邊這是常見的五種鑄造缺陷,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形成原因和解決辦法。
鑄造縮孔
原因:有合金凝固收縮產生鑄造縮孔和合金溶解時吸收了大量的空氣中的氧氣、氮氣等,合金凝固時放出氣體造成鑄造縮孔。
解決的辦法:
1、放置儲金球;
2、加粗鑄道的直徑或減短鑄道的長度;
3、增加金屬的用量。
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
原因:型腔表面粗糙和熔化的金屬與型腔表面產生了化學反應,主要體現出下列情況。
1、包埋料粒子粗,攪拌後不細膩;
2、包埋料固化後直接放入茂福爐中焙燒,水分過多;
3、陪燒的升溫速度過快,型腔中的不同位置產生膨脹差,使型腔內面剝落;
4、焙燒的最高溫度過高或焙燒時間過長,使型腔內面過於乾燥等;
5、金屬的熔化溫度或鑄圈的焙燒的溫度過高,使金屬與型腔產生反應,鑄件表面燒粘了包埋料;
6、鑄型的焙燒不充分,已熔化的金屬鑄入時,引起包埋料的分解,發生較多的氣體,在鑄件表面產生麻點;
7、熔化的金屬鑄入後,造成型腔中局部的溫度過高,鑄件表面產生局部的粗糙。
解決的辦法:
1、不要過度熔化金屬;
2、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高;
3、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低(磷酸鹽包埋料的焙燒溫度為800度-900度);
4、避免發生組織面向鑄道方向出現凹陷的現象;
5、在蠟型上塗布防止燒粘的液體。
鑄件發生龜裂
原因:1、通常因該處的金屬凝固過快,產生鑄造缺陷(接縫);2、因高溫產生的龜裂。
解決的辦法:使用強度低的包埋料,盡量降低金屬的鑄入溫度,不使用延展性小的.較脆的合金。
球狀突起
原因:包埋料調和後殘留的空氣(氣泡)停留在蠟型的表面而造成。
解決的辦法:
1、真空調和包埋料,採用真空包埋後效果更好;
2、包埋前在蠟型的表面噴射界面活性劑;
3、先把包埋料塗布在蠟型上;
4、採用加壓包埋的方法,擠出氣泡;
5、包埋時留意蠟型的方向,蠟型與鑄道連接處的下方不要有凹陷;
6、防止包埋時混入氣泡;
7、灌滿鑄圈後不得再震盪。
鑄件飛邊
原因:因鑄圈龜裂,熔化的金屬流入型腔的裂紋中。
解決的辦法:
1、改變包埋條件。使用強度較高的包埋料,石膏類包埋料的強度低於磷酸鹽類包埋料,故使用時應謹慎,盡量使用有圈鑄造,無圈鑄造時,鑄圈易產生龜裂。
2、焙燒的條件。勿在包埋料固化後直接焙燒(應在數小時後再焙燒),應緩緩的升溫,焙燒後立即鑄造,勿重復焙燒鑄圈。
(6)鑄造中錯型的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鑄造缺陷一直是鑄造行業無法避免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修復不合格鑄件,常規方法主要是進行焊補,需要熟練工人,耗費時間,並消耗大量材料。有時受部件材質的影響,焊接還會導致損壞加劇,造成部件報廢,加大了企業設備的生產成本。現市面上有一種金屬修補劑專門針對銅、鐵、鋼、鋁等不同材質進行修復,替代焊補工藝,避免應力損壞,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
⑦ 鑄件在分型面處有錯移產生的原因
1、合箱定位銷和套不準確
2、設計的自帶定位不準確
3、合箱時操作不當
4、型砂退讓性太好了
不過還要具體,看是什麼鑄造方法了
⑧ 鑄件常見的缺陷有哪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鑄件的常見缺陷及其原因有:
1、氣孔
造成氣孔的原因是有造型材料中水分過多版或含有大量的發氣物質;權型砂和芯砂的透氣性差;澆注速度過快。
2、砂眼
造成砂眼的原因有型砂強度不夠;型砂緊實度不足;澆注速度太快等。
3、縮孔
造成縮孔的原因是鑄件在凝固過程中補縮不良。
4、粘砂
造成粘砂的原因是型砂的耐火性差或澆注溫度過高。
5、裂紋
裂紋造成的原因是鑄件壁厚相差大;澆注系統開設不當;砂型與型芯的退讓新差等。
⑨ 鑄件鑄造的過程中會有哪些問題產生
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 由於鑄件斷面過厚,造成補縮不良形成縮孔。鑄件壁厚不均勻,在壁厚部分熱節處產生縮孔或縮松。 由於鑄孔直徑太小形成鑄孔的砂芯被高溫金屬液加熱後,長期處於高溫狀態,降低了鑄孔表面金屬的凝固速度,同時,砂芯為氣體或大氣壓提供了信道,導致了孔壁產生縮孔和綉松。 鑄件的凹角圓角半徑太小,使尖角處型砂傳熱能力降低,凹角處凝固速度下降,同時由於尖角處型砂受熱作用強,發氣壓力大,析出的氣體可向未凝固的金屬液滲入,導致鑄件產生氣縮孔。
⑩ 鑄造合型時,上下型錯位會引起什麼
鑄造合型時,上下型錯位會引起錯箱。
錯箱又稱錯邊、偏箱和歪箱。錯箱是常見的鑄件缺陷之一。鑄件錯箱是在合箱時上箱型面與下箱型面互不對稱,二者偏移錯開,發生相對的移位,使鑄件外形與圖紙不相符合。
(1)特徵
鑄件在分型面處相互錯開,互不對稱。有的是一邊薄一邊厚,厚薄不均。
(2)錯箱成因
①木模用久敲打變形,定位銷孔過大或銷釘損斷,造型舂砂時使木模移位。
②型板上的模樣久用松動,舂砂移位。
③砂箱中的導套或導桿久用磨損,導套松動或配合太松,間隙過大。
④上箱或下箱(水線)標記脫落,合箱時標記沒有對准或上箱方向顛倒放置。枕墊鐵時將上箱枕移位。
⑤地坑造型,砂箱定位鐵樁頭打得太斜、太淺、太短或只打兩根鐵樁,同時鐵樁未保護被意外踢動移位。
⑥安放上箱時,上箱箱邊靠緊下箱定位樁或未靠緊定位樁,撮砂,舂砂時,將上砂箱舂移動,離開下箱定位樁。合箱時上箱邊又靠緊下箱定位樁,使鑄型移位而不對稱。
⑦用刮(車)板造型的上箱,觀察水路的孔眼挖得不正確,使合箱配水路時未配正確,導致上下型腔偏移,互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