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砂型鑄造中冷鐵工藝是如何使用的,什麼情況下使用該工藝哪位大蝦請詳解一下,謝了.
C. 砂處理
C-1. 我廠使用碾輪式混砂機,多年來一直採用先干混和後濕混的混砂工藝。近來聽說加入膨潤土以前先濕混的效果更好,不知如何控制先濕混的加水量?但是德國愛里許混砂機採取先干混而後加水濕混,似乎混砂質量還好,為什麼?
按照過去傳統的混砂方法:加入舊砂、膨潤土和煤粉後先一起干混一段時間,然後再加水濕混。這種混砂工藝的缺點是在干混過程中粉狀材料容易偏析而落入混砂碾的圍圈和碾盤的夾角部位。加水以後粉料的潤濕較慢,需要延長混砂時間才能將粉料逐漸裹帶出來。混砂機的加料順序最好是加入舊砂和新砂後,立即加入全部加水量的70~80%進行濕混。混合均勻後再加入膨潤土和煤粉等粉料。然後再逐漸補加其餘水分使型砂的緊實率或含水量達到要求。這種先濕混的方案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可能比先干混法的混碾時間縮短1/4左右就能混合均勻。有些採用人工加水方法的工廠開始推廣先濕混方案時遇到困難是恐怕第一批加水過多而無法糾正。實際上細心的混砂工經過培訓後能夠根據混砂機內砂子運動特徵大致判斷加水量是否合適的。愛里許式混砂機的加水辦法不同於其它混砂機,它是在加水前先將舊砂、新砂、膨潤土和煤粉一同加入混砂機中混合,用感測器測定出加入的所有材料總體濕度,靠計算機確定需要加入的全部水量,一次加水混勻。由於愛里許機器的轉子攪拌功能強,也能在規定的140s時間內將型砂混合均勻。
C-2. 囯內絕大多數鑄造工廠,尤其是中小型鑄造工廠都是靠手捏和眼看來判斷混砂碾中加水量是否合適。結果是型砂干濕程度波動很大,各種性能也都隨之變動。請問怎樣才能使混砂加水自動化?
濕型砂的濕度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會影響型砂的濕態強度、流動性、韌性、透氣性、起模性強烈波動,也會導致鑄件產生氣孔、砂孔、夾砂、粘砂、脹砂等缺陷。靠手捏不能准確控制型砂濕度,所以國內有些大鑄造工廠、外資和合資鑄造工廠使用進口的型砂加水控制裝置。在混砂階段陸續測定型砂干濕程度,自動確定是否需要繼續加水。或者利用感測器測定混砂機稱量斗或混砂機中各種材料的干濕程度一次自動加水。由於進口型砂水分控制儀的價格較貴,影響國內中小工廠推廣應用。
國內有幾家高校和科研單位曾研製成功混砂加水自動控制裝置,試用效果尚好。不過可能為了提高技術水平而將儀器功能增多,例如在一次測量中還自動檢測和調整型砂的強度。也有的還包括測量型砂的透氣性、溫度等。這樣就使裝置的結構變得相當復雜,價格提高,不是一般鑄造工廠所能承擔的。而且所增多的檢測項目並不適用。因為混砂周期時間長度有限,如果濕混階段測得含水量或緊實率還沒達到預期程度,可以繼續補加少許水分,依靠水的極強滲透力和潤濕性,混砂幾秒到十幾秒鍾後就能分散均勻,即可確定水分是否已經達到目標值。如果混砂機中型砂強度沒達到預期值而立即補加膨潤土,但是由於膨潤土吸水緩慢,在砂粒表面分散和包覆需要較長時間。型砂的強度隨著繼續混砂還會不斷升高,不能預先准確推測出卸料時型砂最終強度。而且,對於鑄件品種比較穩定的單一砂而言,膨潤土、煤粉的批料量並不需要在混砂過程中立即調整。至於透氣性和型砂溫度本來不屬於混砂機自動控制范圍,應當是型砂實驗室的檢測內容。總而言之,我國眾多鑄造工廠,尤其是中小鑄造工廠,最迫切需要的是結構相對簡單、價格比較低廉的型砂緊實率或含水量自動控制儀。
C-3. 我廠的高壓造型線生產汽缸體鑄件。用國產碾輪式混砂機,混砂周期時間三分鍾,型砂手感性能不好,有些脆和不易起模。但又不能延長混砂時間,以免供砂緊張。這種困境是怎樣造成的? 應當怎樣才能改進型砂品質?
根據囯產碾輪式混砂機產品目錄給出數據,由生產率(t/h)除以每批加料量(kg),可計算出混砂周期時間(min),分別為2.60~2.70 min/批。與實際需要相比,如此短的有效混砂時間嚴重不足,以致型砂性能逐漸惡化。筆者在日本看到豐田、三菱等汽車廠的碾輪混砂機周期都是6min。我國很多工廠混砂周期時間不足的原因是原設計按照過去低密度造型、低強度型砂制定的。當時砂型的壓實比壓不足300~400kPa,型砂的濕壓強度不高於80~100 kPa。使用品質有限的鈣基膨潤土,有效膨潤土含量也不高。如今高密度造型用型砂的濕壓強度一般都超過140 kPa,有的甚至達到200 kPa以上。都是用活化膨潤土,而且樹脂
❷ 鑄造用冷鐵用久對產品有影響嗎
很多資料上介紹,一般是10~20次。實際上,在使用中,遠超過這個次數。 要看你冷鐵的材料,金屬液的成分,塗料種類。 一般的,如果使用前,充分拋丸一下,表面沒有明顯的孔洞,都可以再使用。不過,如果是鑄鐵冷鐵,使用次數多了,激冷效果會下降。最好不超過30次。 如果你使用冷鐵,一直沒有發現鑄造缺陷,應該可以繼續使用下去。
找全國鑄件訂單、球墨鑄鐵件、采購鑄件、鑄造廠接單、咨詢鑄造技術問題,就來
鑄件訂單網
❸ 鑄件冷鐵用久了會出現什麼毛病
很多資料上介紹,一般是10~20次。實際上,在使用中,遠超過這個次數。 要看你冷鐵的材料,金屬液的成分,塗料種類。 一般的,如果使用前,充分拋丸一下,表面沒有明顯的孔洞,都可以再使用。不過,如果是鑄鐵冷鐵,使用次數多了,激冷效果會下降。最好不超過30次。 如果你使用冷鐵,一直沒有發現鑄造缺陷,應該可以繼續使用下去。
找全國鑄件訂單、球墨鑄鐵件、采購鑄件、鑄造廠接單、咨詢鑄造技術問題,就來
鑄件訂單網
在控制好鐵水質量(澆鑄溫度、主要元素合格)的前題下,解決好型腔的排氣。外皮設置出氣冒口要合理,芯子排氣順序及造芯時設置的排氣手段要合理,從制定鑄造工藝開始就要整體考慮這些問題,已經出了問題要分析原因,找到問題的核心,進行整改,對症下。
在高能量沖擊的工作條件下,高錳鋼與超高錳鋼鑄件的應用范圍是廣闊的。許多鑄造廠,對生產此類鋼種鑄件缺乏必要的認識。現對具體操作做簡要的說明,供生產者參考。
1 化學成分
高錳鋼按照國家標准分為5個牌號,主要區別是碳的含量,其范圍是0.75%-1.45%。受沖擊大,碳含量低。錳含量在11.0%-14.0%之間,一般不應低於13%。超高錳鋼尚無國標,但錳含量應大於18%。硅含量的高低,對沖擊韌度影響較大,故應取下限,以不大於0.5%為宜。低磷低硫是最基本的要求,由於高的錳含量自然起到脫硫作用,故降磷是最要緊的,設法使磷低於0.07%。鉻是提高抗磨性的,一般在2.0%左右。
2 爐料
入爐材料是由化學成分決定的。主要爐料是優質碳素鋼(或鋼錠)、高碳錳鐵、中碳錳鐵、高碳鉻鐵及高錳鋼回爐料。這里特別提醒的是由人認為只要化學成分合適,就可以多用回爐料。這個人士是有害的。某些廠之所以產品質量不佳,皆出於此。不僅高錳鋼、超高錳鋼,凡是金屬鑄件,絕不可以過多的使用回爐料,回爐料不應超過25%。那麼,回爐料過剩該如何?只要把廢品降到最低,回爐料就不會過剩。
3 熔煉
這里著重講加料順序,無論用中頻爐,還是電弧爐熔煉,總是先熔煉碳素鋼,而各類錳鐵和其他貴重合金材料,要分多次,每次少量入爐,貴重元素在最後加入,以減少燒損。料塊應盡量小些,以50-80mm為宜。熔清後,爐溫達到1580-1600℃時,要脫氧、脫氫、脫氮,可用鋁絲,也可用Si-Ca合金或SiC等材料。將脫氧劑一定壓到爐內深處。金屬液面此時用覆蓋劑蓋嚴,隔斷外界空氣。還要鎮靜一段時間,使氧化物、夾雜物有充足時間上浮。然而,不少企業,只將鋁絲甚至鋁屑,撒再金屬液面上,又不加覆蓋,豈不白白浪費!在此期間,及時用中碳錳鐵來調整錳與碳的含量。
鋼液出爐前,將澆包烘烤到400℃以上是十分必要的。在出爐期間用V-Fe、Ti-Fe、稀土等多種微量元素做變質處理,是使一次結晶細化的必要手段,它對產品性能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4 爐料與造型材料
要延長爐令,當分清鋼種與爐襯的屬性。錳鋼屬鹼性,爐襯當然選用鎂質材料。搗打爐襯要輪番周而復始換位操作。添加爐襯材料不可過厚,每次80厘米左右為宜,搗畢要低溫長時間烘烤。如提高生產效率,筆者建議採用成型坩堝(沈陽力得廠和恆豐廠均又成品出售),從拆爐搗裝成,不用1小時,即可投入生產,同時成型坩堝對防穿爐大裨益。當然,爐令的長短與操作者大又關系。不少操作者像擲鉛球的運動員一樣,把爐料從三四米之外投入爐內,既不安全又傷爐令,應將爐料置於爐口旁預熱,然後用夾子慢慢地將爐料順爐料置於爐口旁預熱,然後用夾子慢慢地將爐料順爐壁放入。
造型材料和塗料也應與金屬液屬性相一致,或者用中興材料(如鉻鐵礦砂、棕剛玉等)。若想獲得一次結晶細化的集體,採用蓄熱量大的鉻鐵礦砂是正確的,尤其是消失模生產廠,用它將克服散熱慢的缺點。
5 鑄造工藝設計
錳鋼的特點是凝固收縮大,散熱性差,據此,在工藝設計中鑄造收縮率取2.5%-2.7%,鑄件越長大、越應取上限。型砂與砂芯的退讓性一定要好。澆注系統採取開放式。多個分散的內澆道從鑄件的薄壁處引入,且成扁而寬的喇叭狀,靠近鑄件處的截面積大於與橫澆道相聯的截面積,使金屬液快速平穩地注入鑄型,防止整個鑄型內的溫差過大。冒口直徑要大於熱節直徑,緊靠熱節,高度是直徑的2.5-3.0倍,必須採用熱冒口甚至澆冒口合一,讓充足的高溫金屬液來不足鑄件在凝固收縮時之空位。將直澆道、冒口位於高處(砂箱有5-8。的斜度)也是正確的。澆注時盡可能低溫快澆。一旦凝固,要及時松砂箱。聰明的設計師總是善於利用冷鐵,包括內冷鐵於外冷鐵,它既細化一次結晶,消除縮孔、縮松,又提高工藝出品率,當然,適宜的用量和規格是應該考慮的。內冷鐵要干凈、易熔,用量以少為宜。外冷鐵的三維尺寸與冷卻物的三維尺寸為0.6-0.7倍的函數關系。過小不起作用,過大造成鑄件開裂。鑄件在型內要長時間保溫,直到低於200℃再開箱。
6 熱處理
熱處理開裂,是低溫階段升溫過快所致。故正確的操作是350℃以下,升溫速度<80℃/h,750℃以下,<100℃/h,且有不同時期的保溫。至>750℃時,鑄件內呈塑性狀態,可以快速升溫了。至1050℃時根據鑄件的厚度確定保溫時間,然後再升到1100℃以上。給出爐降溫留有餘地然後盡快入水。高溫時升溫太慢,保溫時間太短,出爐後到入水時間間隔過長(不應>0.5min),這一切都影響鑄件質量。入水溫度應<30℃,淬火後,水溫<50℃,水量應不小於鑄件重量的8倍。冷水從池下部進入,溫水從池頂面流出。鑄件在水池中要三個方向不停地一動。
❹ 冷鐵的作用
冷鐵:英文名稱:chill
製造工藝:沖壓,成形,鍛造,車削,鑄造或焊接
其它名稱:內外冷鐵,插片冷鐵,冷卻釘,螺旋狀內冷鐵,馬蹄釘和鑄造釘
冷鐵由鍍錫或塗敷防粘膜稀漿的低碳鋼或線材加工而成,並且可以加 工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和尺寸。無論是馬蹄釘還是直桿釘都可以作為冷 鐵使用。在鑄造生產中,冷鐵被用來控制收縮和獲得定向凝固。外冷 鐵放在模子中頂著鑄件壁。內冷鐵被壓進型芯,或模壁,這樣它們的 一大部分就可以伸進模穴,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增加鑄件局部冷卻速度,在型腔內部及工作表面安放的金屬塊稱為冷鐵。冷鐵分為內冷鐵和外冷鐵兩大類。放置在型腔內能與鑄件熔合為一體的金屬激冷塊叫內冷鐵。造型(芯)時放在模樣(芯盒)表面上的金屬塊叫外冷鐵。
其作用為:
鑄造生產中,冷鐵對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鑄件產生縮孔、縮松,保證鑄件質量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消失模鑄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鑄造法一樣地使用冷鐵。外冷鐵可在舂砂時放入;內冷鐵可在制模時嵌入或粘合在模型地內部,也可將外冷鐵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內外冷鐵安放原則與冷鐵種類、規格與普通鑄造相似。
一 在冒口難於補縮的部位防止縮孔 縮松。
二 防止壁厚交叉部位及急劇變化部位產生裂紋。
三 與冒口配合使用,能加強鑄件的順序凝固條件,擴大冒口補縮距離或范圍,減少冒口數目或體積。
四 用冷鐵加速個別熱節的冷卻,使整個鑄件接近於同時凝固,既可防止或減輕鑄件變形,又可提高工藝出品率。
五 改善鑄件局部的金相組織和力學性能。如細化基體組織,提高鑄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六 減輕和防止厚壁鑄件中的偏析。
冷鐵的作用是加速鑄鐵件某部分在澆注過程中的冷卻速度的。鑄鐵件因為其結構的需要造成各個部分壁厚不均,有的部位很厚,在冷卻的過程中就冷卻的慢,壁厚薄的部位就冷卻的快,使得同一個鑄件各個部位冷卻速度不均。造成的結果有可能產生縮孔、或者把壁薄的部位拉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造型完成後,就在壁厚厚的部位加放冷鐵,用它來吸收鐵水的溫度,加速這個部位的冷卻速度,縮短和其他壁厚薄的部位冷卻的時間差。
❺ 鑄造冷鐵使用後為什麼很難熔化
很多資料上介紹,一般是10~20次。實際上,在使用中,遠超過這個次數。 要看你冷鐵的材料,金屬液的成分,塗料種類。 一般的,如果使用前,充分拋丸一下,表面沒有明顯的孔洞,都可以再使用。不過,如果是鑄鐵冷鐵,使用次數多了,激冷效果會下降。最好不超過30次。 如果你使用冷鐵,一直沒有發現鑄造缺陷,應該可以繼續使用下去。
❻ 鑄件用冷卻的冷鐵工序怎麼可以節約
你這樣問有些不容易回答,如果你的鑄件要求質量很高則冷鐵必須清理掉,想反復利用就應該考慮兩方面問題:
1.冷鐵既可以是鋼的材質,也可以是鑄鐵材質,
2.在冷鐵與鑄件接觸的表面塗刷塗料,以便在後期清理時不會因為冷鐵與鑄件粘附、或融合而不得不採用切割的方法去除冷鐵,
採取以上手段能提高冷鐵的重復使用壽命。
❼ 鑄造冷鐵使用後重建熔煉時垃圾比較多是什麼原因
1 本身冷鐵使用後表面氧化鐵比較多,熔煉時起反應。2 鑄造冷鐵內部摻假了
❽ 常見的鑄造缺陷有哪些形成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鑄造縮孔、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鑄件發生龜裂、球狀突起和鑄件飛邊這是常見的五種鑄造缺陷,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形成原因和解決辦法。
鑄造縮孔
原因:有合金凝固收縮產生鑄造縮孔和合金溶解時吸收了大量的空氣中的氧氣、氮氣等,合金凝固時放出氣體造成鑄造縮孔。
解決的辦法:
1、放置儲金球;
2、加粗鑄道的直徑或減短鑄道的長度;
3、增加金屬的用量。
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
原因:型腔表面粗糙和熔化的金屬與型腔表面產生了化學反應,主要體現出下列情況。
1、包埋料粒子粗,攪拌後不細膩;
2、包埋料固化後直接放入茂福爐中焙燒,水分過多;
3、陪燒的升溫速度過快,型腔中的不同位置產生膨脹差,使型腔內面剝落;
4、焙燒的最高溫度過高或焙燒時間過長,使型腔內面過於乾燥等;
5、金屬的熔化溫度或鑄圈的焙燒的溫度過高,使金屬與型腔產生反應,鑄件表面燒粘了包埋料;
6、鑄型的焙燒不充分,已熔化的金屬鑄入時,引起包埋料的分解,發生較多的氣體,在鑄件表面產生麻點;
7、熔化的金屬鑄入後,造成型腔中局部的溫度過高,鑄件表面產生局部的粗糙。
解決的辦法:
1、不要過度熔化金屬;
2、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高;
3、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低(磷酸鹽包埋料的焙燒溫度為800度-900度);
4、避免發生組織面向鑄道方向出現凹陷的現象;
5、在蠟型上塗布防止燒粘的液體。
鑄件發生龜裂
原因:1、通常因該處的金屬凝固過快,產生鑄造缺陷(接縫);2、因高溫產生的龜裂。
解決的辦法:使用強度低的包埋料,盡量降低金屬的鑄入溫度,不使用延展性小的.較脆的合金。
球狀突起
原因:包埋料調和後殘留的空氣(氣泡)停留在蠟型的表面而造成。
解決的辦法:
1、真空調和包埋料,採用真空包埋後效果更好;
2、包埋前在蠟型的表面噴射界面活性劑;
3、先把包埋料塗布在蠟型上;
4、採用加壓包埋的方法,擠出氣泡;
5、包埋時留意蠟型的方向,蠟型與鑄道連接處的下方不要有凹陷;
6、防止包埋時混入氣泡;
7、灌滿鑄圈後不得再震盪。
鑄件飛邊
原因:因鑄圈龜裂,熔化的金屬流入型腔的裂紋中。
解決的辦法:
1、改變包埋條件。使用強度較高的包埋料,石膏類包埋料的強度低於磷酸鹽類包埋料,故使用時應謹慎,盡量使用有圈鑄造,無圈鑄造時,鑄圈易產生龜裂。
2、焙燒的條件。勿在包埋料固化後直接焙燒(應在數小時後再焙燒),應緩緩的升溫,焙燒後立即鑄造,勿重復焙燒鑄圈。
(8)鑄造中冷鐵用久了怎麼熔化不了擴展閱讀
鑄造缺陷一直是鑄造行業無法避免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修復不合格鑄件,常規方法主要是進行焊補,需要熟練工人,耗費時間,並消耗大量材料。有時受部件材質的影響,焊接還會導致損壞加劇,造成部件報廢,加大了企業設備的生產成本。現市面上有一種金屬修補劑專門針對銅、鐵、鋼、鋁等不同材質進行修復,替代焊補工藝,避免應力損壞,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
❾ 失效冷鐵對鑄件會產生什麼影響
產品名稱:冷鐵 製造工藝:沖壓,成形,鍛造,車削,鑄造或焊接 其它名稱:內外冷鐵,插片冷鐵,冷卻釘,螺旋狀內冷鐵,馬蹄釘和鑄造釘 冷鐵由鍍錫或塗敷防粘膜稀漿的低碳鋼或線材加工而成,並且 工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和尺寸。無論是馬蹄釘還是直桿釘都可以作為冷 鐵使用。在鑄造生產中,冷鐵被用來控制收縮和獲得定向凝固。外冷 鐵放在模子中頂著鑄件壁。內冷鐵被壓進型芯,或模壁,這樣它們的 一大部分就可以伸進模穴,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編輯本段分類
冷鐵
為增加鑄件局部冷卻速度,在型腔內部及工作表面安放的金屬塊稱為冷鐵。冷鐵分為內冷鐵和外冷鐵兩大類。放置在型腔內能與鑄件熔合為一體的金屬激冷塊叫內冷鐵。造型(芯)時放在模樣(芯盒)表面上的金屬塊叫外冷鐵。
編輯本段作用
石墨冷鐵
鑄造生產中,冷鐵對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鑄件產生縮孔、縮松,保證鑄件質量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消失模鑄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鑄造法一樣地使用冷鐵。外冷鐵可在舂砂時放入;內冷鐵可在制模時嵌入或粘合在模型地內部,也可將外冷鐵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內外冷鐵安放原則與冷鐵種類、規格與普通鑄造相似。 一 在冒口難於補縮的部位防止縮孔 縮松。 二 防止壁厚交叉部位及急劇變化部位產生裂紋。 三 與冒口配合使用,能加強鑄件的順序凝固條件,擴大冒口補縮距離或范圍,減少冒口數目或體積。 四 用冷鐵加速個別熱節的冷卻,使整個鑄件接近於同時凝固,既可防止或減輕鑄件變形,又可提高工藝出品率。 五 改善鑄件局部的金相組織和力學性能。如細化基體組織,提高鑄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六 減輕和防止厚壁鑄件中的偏析。 冷鐵的作用是加速鑄鐵件某部分在澆注過程中的冷卻速度的。鑄鐵件因為其結構的需要造成各個部分壁厚不均,有的部位很厚,在冷卻的過程中就冷卻的慢,壁厚薄的部位就冷卻的快,使得同一個鑄件各個部位冷卻速度不均。造成的結果有可能產生縮孔、或者把壁薄的部位拉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造型完成後,就在壁厚厚的部位加放冷鐵,用它來吸收鐵水的溫度,加速這個部位的冷卻速度,縮短和其他壁厚薄的部位冷卻的時間差。
編輯本段使用經驗
善於利用冷鐵,包括內冷鐵於外冷鐵,它既細化一次結晶,消除縮孔、縮松,又提高工藝出品率,當然,適宜的用量和規格是應該考慮的。內冷鐵要干凈、易熔,用量以少為宜。外冷鐵的三維尺寸與冷卻物的三維尺寸為0。6-0。7倍的函數關系。過小不起作用,過大造成鑄件開裂。鑄件在型內要長時間保溫,直到低於200℃再開箱。 中小鑄件的冷鐵使用過程中: 1、中小鑄件不便使用內冷鐵 2、外冷鐵使用在非加工面比較好,而且要刷醇基塗料、使用前拋丸除銹、除水和油 3、側冷鐵出現的問題比較少,效果比端冷鐵好 4、端冷鐵厚度為鑄件厚度1/8~1/4時,激冷效果不好,而且冷鐵邊沿有縮陷,只能用於小縮孔和縮松 5、端冷鐵厚度為鑄件厚度1/4~1/2時,激冷效果一般,有時冷鐵邊沿有縮陷,冷鐵面中間也可能有縮陷,並開始出現氣孔 6、端冷鐵厚度大於鑄件厚度1/2時,激冷效果好,冷鐵面中間有縮陷,鑄件經常有氣孔,厚冷鐵不可用於高牌號鑄鐵件,因為易出現局部高硬度。 7、冷鐵的非鐵水接觸面做成空的,有利於消除氣孔
擴展閱讀:
1
中國鑄造協會 《鑄造工藝學》
❿ 鑄造中加冷鐵為什麼會加快冷卻
主要是冷鐵加快熱傳導,使放冷鐵的部位先凝固。
鑄造生產中,冷鐵對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鑄件產生縮孔、縮松,保證鑄件質量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消失模鑄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鑄造法一樣地使用冷鐵。外冷鐵可在舂砂時放入;內冷鐵可在制模時嵌入或粘合在模型地內部,也可將外冷鐵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內外冷鐵安放原則與冷鐵種類、規格與普通鑄造相似。
一 在冒口難於補縮的部位防止縮孔 縮松。
二 防止壁厚交叉部位及急劇變化部位產生裂紋。
三 與冒口配合使用,能加強鑄件的順序凝固條件,擴大冒口補縮距離或范圍,減少冒口數目或體積。
四 用冷鐵加速個別熱節的冷卻,使整個鑄件接近於同時凝固,既可防止或減輕鑄件變形,又可提高工藝出品率。
五 改善鑄件局部的金相組織和力學性能。如細化基體組織,提高鑄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六 減輕和防止厚壁鑄件中的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