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翻砂鑄造工藝
翻砂鑄造包括:混砂工序、造型工序、熔煉工序、澆注工序、清理工序。混砂不用說了,造型工序:模型-造型-(制芯-下芯)-合箱-澆注;熔煉工序:鐵料-熔煉-爐前處理-澆注;(造型和熔煉工序在澆注工序匯合);澆注-落砂-清理-(返工返修)-入庫!括弧內代表可有可無,針對部分產品。
㈡ 鑄造幾種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用於什麼場合
1、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兩類。
金屬模鑄造法: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脫蠟鑄造法: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鑄造工藝:
鑄造工藝可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即鑄造金屬准備、鑄型准備和鑄件處理。鑄造金屬是指鑄造生產中用於澆注鑄件的金屬材料,習慣上稱為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
鑄件自澆注冷卻的鑄型中取出後,有澆口、冒口及金屬毛刺披縫,砂型鑄造的鑄件還粘附著砂子,因此必須經過清理工序。進行這種工作的設備有拋丸機、澆口冒口切割機等。
砂型鑄件落砂清理是勞動條件較差的一道工序,所以在選擇造型方法時,應盡量考慮到為落砂清理創造方便條件。有些鑄件因特殊要求,還要經鑄件後處理,如熱處理、整形、防銹處理、粗加工等。
鑄造是比較經濟的毛坯成形方法,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更能顯示出它的經濟性。如汽車發動機的缸體和缸蓋,船舶螺旋槳以及精緻的藝術品等。有些難以切削的零件,如燃汽輪機的鎳基合金零件不用鑄造方法無法成形。
另外,鑄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適應范圍很寬,金屬種類幾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機械性能的同時,還具有耐磨、耐腐蝕、吸震等綜合性能,是其他金屬成形方法如鍛、軋、焊、沖等所做不到的。因此在機器製造業中用鑄造方法生產的毛坯零件,在數量和噸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網路--鑄造
㈢ 什麼是翻砂模,什麼是鑄件模,模具分哪幾種
鑄件模具主要分為金屬模、塑料模、木模具、泡沫模四大類,這是按照使用壽命排列的順序,價格也是依次降低。
砂型鑄造,如果零件表面要求高,批量大,一般會採用金屬模具進行造型,其次會選用塑料模(樹脂模具)造型,這兩種模具成本較高,但零件尺寸能的以有效保證;假如零件表面要求不是很高,或屬於小批量單件生產的,一般採用木模具造型,成本低!泡沫模主要用於消失模鑄造,尺寸精度很高,但是一次性投入較大,泡沫不能回用。
而對於復雜鑄件內腔來說,如柴油機缸蓋水腔、排氣管等等,一般的金屬模是無法保證的,這個要根據工藝特點製作特殊的用於熱(冷)芯盒生產的專用金屬模具。
㈣ 翻砂鑄造的翻砂鑄造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化學粘結砂蓬勃發展的今天,粘土濕型砂仍是最重要的造型材料,其適用范圍之廣,耗用量之大,是任何其他造型材料都不能與之比擬的。據報道,美國鋼鐵鑄件中,用粘土濕型砂製造的佔80%以上;日本鋼鐵鑄件中,用粘土濕型砂製造的佔73%以上。 適應造型條件的能力極強,也是粘土濕型砂的一大特點。1890年震壓式造型機問世,長期用於手工造型條件的粘土濕型砂,用於機器造型極為成功,並為此後造型作業的機械化、自動化奠定了基礎。近代的高壓造型、射壓造型、氣沖造型、靜壓造型及無震擊真空加壓造型等新工藝,也都是以使用粘土濕型砂為前提的。 各種新工藝的實施,使粘土濕型砂在鑄造生產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也使粘土濕型砂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促使我們對粘土濕型砂的研究不斷加強、認識不斷深化。 現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速發展,各產業部門對鑄件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對鑄件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的鑄造廠,造型設備的生產率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果不能使型砂的性能充分適應具體生產條件,或不能有效的控制其穩定、一致,則不用多久就可能將鑄造廠埋葬於廢品之中。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採用粘土濕型砂的鑄造廠,一般都適合其具體條件的砂處理系統,其中包括:舊砂的處理、新砂及輔助材料的加入、型砂的混制和型砂性能的監控。 粘土濕砂系統中,有許多不斷改變的因素。如某一種或幾種關鍵性能不能保持在控制范圍之內,生產中就可能出現問題。一個有效的砂處理系統,應能監控型砂的性能,如有問題,應能及時加以改正。 由於各鑄造廠砂處理系統安排不同,選用的設備也不一樣,要想擬定一套通用的控制辦法是做不到的。這里,打算提出一些目前已被廣泛認同的控制要點。各鑄造廠認真地理解了這些要點之後,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確定可行的控制辦法。而且,還要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廠的實際能力(包括人員和資金)不斷改進對型砂系統的控制 。
計算比較: 型砂的比熱大致是:9.22×102J/kg·℃, 水的比熱是:4.19×103J/kg·℃, 水的蒸發熱是:2.26×106J/kg, 1噸砂中加20℃的水10kg(加水1%),使其溫度升到50℃,所能帶走的熱量為4.19×103 ×10×30,即12.57×105J。 1噸砂溫度降低1℃,需散熱9.22×102×1000 J,即9.22×105 J。 所以,在舊砂中加水1%,只能使溫度降低24.5℃。 使1噸砂中的水分蒸發1%(10kg),能帶走的熱量為2.26×107J,卻可使砂溫降低24.5℃。 以上的分析表明:簡單地向皮帶機上加水或向砂堆灑水,冷卻效果是很差的。即使加水後向砂表面吹風,也不能有多大的改善。加水後,要使水在型砂中分散均勻,然後向鬆散的砂吹風,使水分迅速蒸發,同時將蒸汽排除。 目前,型砂冷卻裝置的品種、規格很多,主要有冷卻滾筒、雙盤冷卻器和冷卻沸騰床等,都是利用水分蒸發冷卻型沙。其中,冷卻沸騰床效果較好。
2.舊砂的水分控制 幾乎所有的鑄造廠都檢查和控制混成砂的水分,但是,對於嚴格控制舊砂水分的重要性,很多鑄造廠的領導和技術人員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進入混砂的舊砂水分太低,對混砂質量的影響可能並不亞於砂溫過高。 試驗研究和經驗都已證明,加水潤濕干膨潤土比潤滑濕膨潤土難得多。型砂中的膨潤土和水,並非簡單的混在一起就行,要對其加搓揉,使之成為可塑狀態。這就像用陶土和水制陶器一樣,將水和土和一和,是鬆散的,沒有粘接能力;經過搓揉和摔打,使每粒土都充分吸收了水分,就成為塑性狀態,才可以成形,製成陶器毛坯。 鑄型澆注以後,由於熱金屬的影響,很多砂粒表面上的土-水粘結膜都脫水乾燥了,加水使其吸水恢復塑性是很不容易的。舊砂的水分較低,在混砂機中加水混碾使之達到要求性能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由於生產中混砂的時間是有限的,舊砂的水分越低,混成砂的綜合質量就越差。目前,各國鑄造工作者已有了這樣一種共識:進入混砂機的舊砂,水分只能比混成砂略低一點。 較好的做法是:在舊砂冷卻過程中充分加水冷卻後所含的水分略低於混成砂。這樣,從砂冷卻到進入混砂機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水可以充分潤濕舊砂砂粒表面上的膨潤土。 更好的做法是:在系統中設混砂機對舊砂進行預混,冷卻後的舊砂在預混混砂機中加水進行預混,以改善舊砂中膨潤土和水的混合狀態。國外,有的鑄造廠預混時,將需補加的新砂、膨潤土、煤粉等附加料全部加入。天津的新偉祥鑄造公司,用德國製造的EiRich混砂機預混。經過預混的舊砂,進入混砂機後加水量很少,只是略微調整。型砂中的膨潤土和水在混砂機進一步得到調制,型砂的性能就更為穩定一致。
3.舊砂的粒度 對於用粘土濕型砂製造的鑄鐵件,型砂的粒度以細一些為好。由於混砂時舊砂用量一般都在90%以上,決定型砂粒度的因素主要是舊砂。新砂加入量很少,不可能靠加入新砂來改變型砂的粒度。所以,應該經常檢測舊砂的粒度。 檢測粒度時,取樣後先清洗除去泥分(可用測定含泥量時剩下的砂樣),烘乾後篩分。 對粒度有以下兩點要求。 (1)140目篩上的砂粒應在10-15%之間。保持較多的細砂,可以減輕鑄件表面粘砂。而且,會增加砂粒之間粘結橋的數量,從而降低型砂的脆性,避免沖砂缺陷。此外,這對提高型砂的溫強度、干強度和水分遷移後增濕層強度都有好處。 (2)200目篩、270目篩和底盤上細砂的總和應盡量地少。這樣的細砂對改善鑄件表面質量的作用不大,卻會使混成砂的水分較高,而且會使型砂的透氣性降低。細砂的總和一般應少於4%。 4.吸水細粉的含量 吸水細粉中主要是死粘土,還包括焦化了的煤粉細粒和其他細粉。 吸水細粉的含量並非越低越好,最好將其控制在2-5%之間。 吸水細粉,混砂時會和膨潤土爭奪水分,使混成砂達到可緊實性目標值所需的水分增高。但是,據目前大家的認識,吸水細粉的吸水能力比膨潤土強,而保持水分的能力卻低於膨潤土。因此,在型砂中加水量略有不當時,吸水細粉對型砂性能有一定的微調和穩定作用。水分高時,細粉首先吸水,膨潤土所吸收水可較穩定一致;混成砂在輸送過程中水分蒸發時,吸水細粉所吸的水先蒸發,粘結砂粒的粘土膏中的水分較為穩定,型砂的性能也就較小波動。 吸水細粉含量太高也不好,會使型砂的水分較高,易於導致鑄件上產生針孔、表面粗糙和砂孔的缺陷。 吸水細粉含量太低,則型砂的性能(尤其是可緊實性)不易穩定。
㈤ 翻砂和壓鑄有什麼區別新人提問 我們是做鑄鋁產品的
翻砂多用木模砂型,融化金屬後直接灌注,靠金屬流動性充滿型腔,冷卻後得到產品,適用於精度不高和粗大的零件
壓鑄多用金屬模具,用專門的壓鑄機,熔化的金屬液體進入模具後會有保壓過程。產品表面較好,可鑄造復雜精密零件。
簡單說就是如此。
㈥ 翻砂鑄造的介紹
翻砂鑄造是用粘土粘結砂作造型材料生產鑄件,是歷史悠久的工藝方法,也是應用范圍最廣的工藝方法。說起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幾千年以前;論其應用范圍,則可說世界各地無一處不用。
㈦ 翻砂鑄造
翻砂及砂型鑄造,一般分鑄鐵件和鑄鋼件。
金屬製品加工製造的范圍涵蓋熱加工和冷加工;
鑄鐵金屬件製造的范圍偏向於熱加工:
應該說翻砂屬於金屬製品加工製造的鑄鐵金屬件製造。
非專業人士!
SKYPE:HAPPYCOUPLE717
㈧ 砂型鑄造的手工造型方法有哪些
1、粘土濕砂
以粘土和適量的水為型砂的主要粘結劑,製成砂型後直接在濕態下合型和澆注。濕型鑄造歷史悠久,應用較廣。
濕型砂的強度取決於粘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粘土漿。型砂一經混好即具有一定的強度,經舂實製成砂型後,即可滿足合型和澆注的要求。
2、粘土干砂
製造這種砂型用的型砂濕態水分略高於濕型用的型砂。粘土干砂型一般用於製造鑄鋼件和較大的鑄鐵件。自化學硬化砂得到廣泛採用後,干砂型已趨於淘汰。
3、化學硬化砂型
① 自硬:自硬法主要用於造型,但也用於製造較大的型芯或生產批量不大的型芯。
② 氣霧硬化:氣霧硬化法主要用於制芯,有時也用於製造小型砂型。
③ 加熱硬化:加熱硬化法除用於製造小型薄殼砂型外,主要用於制芯。
(8)翻砂鑄造適合做什麼樣的鑄造件擴展閱讀
砂型鑄造優勢
砂型鑄造較之其它鑄造方法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所以像汽車的發動機氣缸體、氣缸蓋、曲軸等鑄件都是用粘土濕型砂工藝生產的。
當濕型不能滿足要求時再考慮使用粘土砂表干砂型、干砂型或其它砂型。粘土濕型砂鑄造的鑄件重量可從幾公斤直到幾十公斤,而粘土干型生產的鑄件可重達幾十噸。
因砂型鑄造具有以上的優勢,所以,其在鑄造產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未來,其將會在鑄造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㈨ 翻砂鑄造的翻砂-鑄造的俗稱
「砂型鑄造」 時先將下半型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緊實刮平,下型造完,將造好的砂型翻轉180度,放上半型,撒分型劑,放上砂箱,填型砂並緊實、刮平,將上砂箱翻轉180度,分別取出上、下半型,再將上型翻轉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等待澆注。這套工藝俗稱--「翻砂」。
翻砂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在汽車製造過程中,採用鑄鐵製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約佔全車重量的60%左右,如氣缸體、變速器箱體、轉向器殼體、後橋殼體、制動鼓、各種支架等。製造鑄鐵件通常採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為主,並與粘結劑、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粘合強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狀並能抵禦高溫鐵水的沖刷而不會崩塌。為了使砂型內塑成與鑄件形狀相符的空腔,必須先用木材製成模型,稱為木模。熾熱的鐵水冷卻後體積會縮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按收縮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應加厚。空心的鑄件需要製成砂芯子和相應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在製造砂型時,要考慮上下砂箱怎樣分開才能把木模取出,還要考慮鐵水從什麼地方流入,怎樣灌滿空腔以便得到優質的鑄件。砂型製成後,就可以澆注,也就是將鐵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澆注時,鐵水溫度在1250—1350度,熔煉時溫度更高。然後還要經過除砂、修復、打磨等過程,才能夠成為一件合格鑄件。
㈩ 翻砂鑄鐵件
翻砂也稱為「鑄造」
翻砂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在汽車製造過程中,採用鑄鐵製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約佔全車重
量10%左右,如氣缸體、變速器箱體、轉向器殼體、後橋殼體、制動鼓、各種支架等。製造鑄鐵件通常採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為主,並
與粘結劑、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粘合強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狀並能抵禦高溫鐵水的沖刷而不會崩塌。為了在砂型內塑
成與鑄件形狀相符的空腔,必須先用木材製成模型,稱為木模。熾熱的鐵水冷卻後體積會縮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
按收縮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應加厚。空心的鑄件需要製成砂芯子和相應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在制
造砂型時,要考慮上下砂箱怎樣分開才能把木模取出,還要考慮鐵水從什麼地方流入,怎樣灌滿空腔以便得到優質的鑄件。砂型製成後,就可
以澆注,也就是將鐵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澆注時,鐵水溫度在1250—1350度,熔煉時溫度更高。然後還要經過起件、修復、打磨等過程,才
能夠成為一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