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秦半兩錢進行了怎樣的改進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不同國家的錢幣有不同的形狀,如鏟幣、刀幣、環幣等。,它們只能在各自的管轄范圍內流通;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決定統一法度、度量衡、貨幣、文字,在戰國後期廢除六國舊幣,在戰國秦半錢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帶有圓形方孔的秦國半錢穿過全國,結束了中國古代貨幣形狀不同、重量不同的混亂狀態。下面有趣的歷史系列會給你詳細介紹。讓我們看看!
意義
「秦板梁」的出現標志著秦始皇貨幣的統一和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它是中國貨幣發展的里程碑,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秦板梁」確立了「圓方孔」的古錢幣造型。「圓方孔」硬幣已經成為中國古代貨幣的基本形式,它貫穿中國封建社會,已經使用了2000多年。
「秦板梁」銅幣以「圓方孔」為貨幣模型,方孔代表場所,外圓代表天地,「圓方孔」象徵古代天地宇宙觀(這是一種普遍接受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圓方孔是生產、加工、攜帶、流通、儲存的需要,是在不斷實踐中形成的更科學的體系。銅錢上的「半兩」字是小篆,是秦國著名的李四題寫的;意思是當時每塊重半兩(也就是十二銖),所以叫「半兩錢」。
《史記·夷平列傳》引《古今注》:秦謙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今天,秦朝的貨幣大小和重量各不相同,直徑為3.2-3.4厘米,重量約為8克。錢文狹長,略呈弧形。無內外郭,素背。有的重10克以上,甚至20克以上,或者就是「索隱」。
B. 揭秘秦國兵器鑄造之謎:秦國強大的根源在哪
秦國的兵器並不是非常先進,戰國時期大家的武器都差不多,韓弩、楚劍更出眾一些。秦國勝在商鞅的變法更加徹底,對民眾的壓榨的控制更厲害,國家集權的力量更強。而且在長平之戰取得戰略性勝利之前,天下的走勢並不明朗,沒有表明秦國就能夠統一。
C. 秦始皇時期鑄造的技術(特別是鑄造的兵器)已臻成熟,那他鑄造兵器的地方在什麼地方
秦國當然在陝西啊。另外秦國青銅兵器不比所謂的鐵器差,甚至更好,早期沒有焦炭和煤煉鐵之前,鐵器都是生鐵,只能鍛造,不能鑄,氣泡多,鐵質差,雜質多,當時韓國和燕國就是普遍裝備鐵器,而且韓國的鐵器鑄造水平在當時還是領先世界的,結果呢,還是打不過裝備了鍍了鉻這種微量元素的青銅兵器的秦軍
D. 秦朝的金銀器是怎樣的
從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金銀器主要是金製品,銀製品極為罕見。無論是黃金製品的數量還是從造型、工藝水平上看,秦國的金製品在諸侯國中都表現得最突出。在陝西省鳳翔秦都雍城地區的馬家莊宗廟遺址、秦公一號大墓和鳳翔西村秦墓中及始皇陵中,發現黃金製品百餘件,既有花紋繁復、造型獨特的裝飾品,如龍首蟠龍、盤蛇、鴛鴦金帶鉤、金獸面、金方泡、玉環金鋪首等;也有做工精細、精美絕倫的實用器,如錯金虎符、錯金銀銅鼎、鎏金蒜頭壺、金洗、金環首銅刀等。此外,秦國的一些銅鐵器的柄部也飾有金柄,如陝西省寶雞益門村春秋墓發現有3件金柄鐵劍。除秦公一號大墓的一件金箔系鍛打之外,其他所有金器全是鑄造成型,明顯受到當時青銅工藝的影響。
根據鳳翔和寶雞等地所發現金器的規范程度和統一的造型風格推斷,上述金器應是秦國官府作坊統一製造的,地方官府和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是不可能製造金器的。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除黃金製造業外,還出現了銀器製造,但仍以金器製造為主。此時的金製品已由禮器和裝飾品向實用器發展,主要是一些大型車馬的部件和飾件,很少有實用生活器皿。
秦朝由於年代短促,遺留的金銀器不多,大多在始皇陵所出銅車上有所發現。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封土西側20米處的一個陪葬坑裡,發現兩乘大型陪葬銅車馬,一前一後排列,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
製作年代至晚在陵墓興建時期,即公元前210年之前。銅車馬主體為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為金銀飾品,各個部件分別鑄造,秦代工匠成功地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銷接、活鉸連接、子母扣連接、轉軸連接等各種工藝技術,並將其完美地結合為一個整體。
如秦陵二號銅車馬的零部件中就有金製件737件,銀製件983件。
一號銅車馬為雙輪、單轅結構,前駕4馬,車輿為橫長方形,寬126厘米,進深70厘米,前面與兩側有車欄,後面留門以備上下。
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銅御官俑。其名叫立車,又叫戎車、高車,乘車時立於車上。該銅車馬共由3500多個零部件組成,總重約1040千克,其中金飾件3000餘克,銀飾件4000餘克,車馬通體飾有精美絕倫的彩繪。
該車傘杠上有圓管形錯金銀紋樣兩節,紋樣環傘杠一周,上下兩端各有一條寬0.35厘米的金銀錯粗環紋,及一條細線作為紋樣的上下界。中間部分也有3組凸起的陽弦紋作為整個圖案紋樣分組的間隔條帶。
由上向下數第一、三兩組陽弦紋上的錯金銀紋樣基本相同,中間凸起的部分都是以金銀錯的橫「S」紋作為主題紋樣,形成二方連續的環帶紋。紋樣與紋樣之間也是以3條細金銀錯線相隔。
金銀勒是控馭馬的重要器具。一號銅車前所駕的4匹銅馬的頭上各戴一副。4副勒的形制、結構和編綴方法基本相同,大小相似。主要的連接點上綴有金質或銀質的圓泡形節約,額部飾金當盧。
金當盧為馬頭的金飾件,勒套裝於馬頭後,當盧則位於馬額中央。長9.6厘米,最寬5厘米,厚0.4厘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金質,下層為銅托。兩層大小、形狀相同,連接一起。
正面的周邊有突起的狀似流雲紋的陽線邊飾,中部為兩條左右相對組成的類似蟬紋的淺浮雕單獨紋樣,二者交合為一的兩條蟠虯紋。
金當盧背面的銅托上鑄有4個紐鼻,兩兩相對。紐界內貫穿縱橫呈十字形銅條,此銅條與托板、紐鼻鑄連一起,用以連接金銀勒上的鏈條,起節約作用。
位於馬口兩側的鏈條上連接著銀表和銅銜,位於喉革部分的鏈條上懸掛著銅絲扭結成的瓔珞。左驂馬和右驂馬的勒除連接著銀鉚、銅銜外,還有銅橛以及連接銜、橛的圓片形銅構件。
勒是套在馬匹頭部,用來控制馬匹的核心部件。俗稱馬籠頭,古代又名羈,亦稱絡頭。《淮南子·原道訓》:「絡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古代馬勒多以革帶製作。革帶相交處,常見以底部帶有鈕鼻的銅環或銅泡連接,稱為節約。
秦陵銅車中的馬勒則是用金銀子母節連接成的條帶構成,條帶的交叉處用底部有鈕鼻、表面鑄花紋的金泡和銀泡連接並裝飾。
絡有銜者謂勒,銅車馬之銜由兩節兩端有環的銅棒相連而成,中間的小環相互穿接,兩端的大環用於貫鑣。鑣為銀質,呈弧形扁棒狀,每副勒上兩根,與勒系連為一體,分別位於馬嘴兩側。
鑣的形狀以彎月形居多,有的呈上尖下粗的牛角形,有的呈拉伸的S形。其質地有角、木、銅、銀、玉、象牙等,銅鑣佔多數。
鑣在實用功能之外,還以其質地和紋飾的不同表示尊卑,是馬具中表示車主的身份的部件之一,很受人們重視。《後漢書·輿服志》記載,皇帝的乘輿「象鑣鏤鍚」,王公、列侯的車「朱鑣朱鹿」。
秦陵銅車中的8匹馬皆銀鑣、金銀勒,盡顯高貴之氣。
馬勒套絡於馬匹頭部,勒上系著轡繩,御者手握轡繩控馭馬匹。御者根據需要做出不同的牽拉操作,轡繩另一端的銜、鑣就會對馬的口部施加不同的壓迫,受過訓練的馬匹自然會遵從御者的指揮行動。
假如需要馬匹停步或慢行,御者在發出口令後,只需同時牽拉雙側的轡繩,受到雙側轡繩共同作用的銅銜,就會向後勒擠馬口。在銅銜的勒擠下,馬匹便會做出揚頭頓蹄的動作,隨之停止或放慢腳步。
假如需要指揮馬匹轉向,御者在發出口令後,只需牽拉朝向一側的那根轡繩,受其作用,馬口中的銅銜便會被拉向該側;此時,銅銜另一側穿插的鑣就開始發揮作用,既阻止銅銜抽脫馬口,又逼迫馬頭向牽拉一側轉動。在轡繩、銅銜的帶動和鑣的迫使下,馬匹必然按照御者的要求轉向。
通過馬勒在控制馬匹中所起的作用,特別是銜、鑣的功能和用法,便清楚地展現了銜鑣相連、隨轡而動的場景,還可以生動地詮釋「分道揚鑣」這句成語的原始含義。兩人分別,各自牽動馬轡,勒上之鑣隨之揚起,車騎轉頭絕塵而去。
一號銅車的車輿呈橫長方形,前面的左右兩角成弧形鈍角,後面的兩角為直角。橫寬74厘米,縱長48.5厘米。輿的四面裝有軨。前有軾,後面為敞口車門。前側車轉上端與軾之間以弧面形的掩板相連,使輿的前部形成半封閉的空間。
前軨的上部偏左裝有銀弩輒兩個,承托著銅弩的弓背,弩臂置於軾和掩板上。形狀和大小相同,長12.3厘米,輒的後部呈長方筒形,前部有一含口,含口的上唇短,末端向下微勾呈鳥狀,下唇長而斜向上方彎曲,末端呈鴨首形向前平伸,整個下唇的形狀猶如鴨舉頸昂首。其上側及左右兩個側面鑄有淺浮雕狀的流雲紋。
輒的作用有二:一用以承弓,二用以張弩。
此外,秦俑坑的5個探方內也發現有金節約、金泡等。陝西興平發現的秦代錯金銀雲紋犀尊也是那時的珍品,通高34.1厘米。造型雄奇渾厚,壯健有力。兩眼前視,雙角上豎。犀身整體以錯金銀雲紋為飾,雲紋細如游絲,運線流利生動。表現了秦代工藝匠師的高度技藝。
除陝西省以外,在山東省淄博窩托村西漢齊王劉襄陪葬器物中,還發現了銀器130餘件,其中有一件公元前214年製造的鎏金刻花銀盤,製作精細,裝飾講究。
鎏金刻花銀盤高5.5厘米,口徑37厘米,重1705克,直口,平折沿,折腹,地微內凹。口沿及內外腹壁鏨刻3組龍鳳紋,每組布局疏密適宜,採用二方連續的環狀圖案,龍鳳紋為S形結構,宛如流動的幾何圖形。3組龍鳳紋上下相互疊壓交錯,龍首張口回顧,鳳首捲曲,頸飾鳳羽。
盤內底中心鏨刻3條盤龍紋。龍首張口,額頂有角,軀下有足,龍尾彎曲與另一條龍相銜接。構圖於規整中寓變化,線條古樸、抽象,而又流暢、華美,呈現出自由奔放、活潑秀麗的神秘感。
器身內外裝飾紋樣採用滿地裝,龍飛鳳舞,布滿全身,顯得繁縟華麗。銀盤製作工藝精湛,鏨刻嫻熟精緻,紋飾處全部鎏金,銀色的質地,金色的紋飾,交相輝映。
盤口沿底面和外底刻有銘文47字。……外底所刻「御羞」,即「御饈」。御饈歸屬少府,管理帝王膳饈原料,也提供帝王美食,因此,這件銀盤系專供帝王美食之用。
這一件銀盤刻花鎏金,紋飾鏨刻得極為精緻,可以看出秦代藝人嫻熟的技巧。而且,所呈現的花紋規整、細膩,有很強的韻律感,應該說是在當時已有相當水平的工匠和很像樣的作坊了。
劉襄墓中還發現兩件略小的銀盤,飾波折紋、花葉紋和雲龍紋等,紋飾上全部鎏金。
根據對這些金銀配件的研究已能證明,秦朝的金銀器製作已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掐絲、嵌鑄法、銼磨、拋光、多種機械連接及膠粘等工藝技術,而且達到很高的水平。
陪葬銅車馬
E. 論述秦漢工藝美術風貌和特點
秦漢時期的雕塑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力量將中國雕塑推向了高峰。這一時期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雕的出現和標志性明器雕塑的產生,以及工藝性雕塑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秦漢雕塑的巨大氣魄和強健精神,為中國雕塑的歷史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秦兵馬俑的雕塑藝術,標志著明器雕塑創作上產生了一個重大飛躍。它規模大,數量多,給人最突出的感受是力求逼真,表現物件的寫實風格。每個秦俑的形象雖無雷同,均通過人物動作刻畫,各自神態表現的生動傳神。注重靈活多樣的表現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漢承秦制」漢代明器雕塑的製作形成規范化、制度化,形體上雖不如秦代高大,但表現物件上卻比秦代豐富。人物的塑造比秦代富於動感,姿態也有了較多的變化,東漢明器雕塑在題材內容,製作材料,以及分布地區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出現了大量形形色色,表現各種生活勞動場景的俑,以及樓、塢、堡等模型,在題材內容上更趨於生活化,更真實廣泛,具體表現各種生活場景。同時還表現出鮮明的地區特色和民間風貌,如體現巴蜀風情的身背竹箆勞動婦女俑與袒博赤足、抱鼓,眉飛色舞表演的《說唱俑》。
霍去病墓大型石雕群,是我國最早的較完整的紀念性雕刻藝術珍品,是西漢時期強盛的國力和積極進取精神的象徵。它的藝術特點表現為注重寓意,善於運用象徵的手法表現作品的思想內容。在建造上,「為冢似祁連山」,以紀念他的不朽功勛。配置豎石和多種動物雕刻,獨創的綜合群體,成功展示了深山野林猛獸出沒的藝術意境,《馬踏匈奴》是整組石雕中的象徵中心。並巧妙地運用「因勢象形」的表現手法和靈活地將圓雕、浮雕、線刻的表現手法綜合運用。
這一時期的建築雕塑也很有特色。「秦磚漢瓦」將建築、雕塑、書法結為一體的奇妙結合,是我國建築雕塑藝術的一大特色。畫像磚和畫像石以磚石將繪畫與雕塑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變化多樣,同樣獨具民族特色。
秦國有悠久的石刻藝術傳統,在鳳翔西村春秋時代的秦宮陵園中,曾出土兩件高約22厘米的石俑;戰國時代,秦昭王在咸陽興建橫橋,曾雕刻忖留神石像;此外,在蜀郡都江堰又雕刻鎮水石牛。秦始皇時期,玉石雕刻有了顯著的進步,據晉王嘉《拾遺記》記載,秦代的刻玉善畫工烈裔,「刻玉為百獸之形,毛發宛若真矣。」另據《三輔黃圖》記載,秦代加固擴建橫橋時,曾雕刻古代力士孟賁的石像;營建驪山陵園時,雕刻一對頭高一丈三尺的石麒麟,開啟了後代在陵墓前雕造石獸、石獅或石辟邪之先河。
青銅紀念雕塑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賈誼《過秦論》亦有「銷鋒鑄□,以為金人十二」之語。參考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編鍾架形象,可知秦代鑄造「鍾□金人十二」,即是供咸陽宮中兩具曲尺形雙層編鍾架上使用的人形銅立柱。
另據《漢書·五行志》、《西京賦》、《水經·河水注》及《三輔舊事》等文獻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鑄造12個「各重二十四萬斤」的「金狄」,即12個身著「夷狄服」的大銅人,配列在阿房殿前,銅像胸前刻有李斯撰寫的贊頌秦始皇統一功業的銘文,其政治作用不可低估。
1980年冬,在秦始皇陵西側,出土兩乘大型銅車馬,每乘包括四馬、一車、一馭手,車馬形體相當實物的1/2,每乘總重量達1200公斤以上,鑄造工藝十分精良,形象極為生動(見彩圖銅車馬(秦) 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一號帶傘蓋的銅車,馭手作立姿,其性質當為導車;二號作篷蓋的銅車,馭手呈坐姿,其金屬轡繩末端刻有「安車」等字銘。據考證,此車系仿照秦始皇巡視全國時的御乘而鑄造,旨在紀念秦始皇「平一宇內」的不朽功業(見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
墓葬明器雕塑 即供隨葬用的雕塑作品,主要是各種材質的偶人車馬。秦代有大型的陶塑兵馬俑及圉師俑、小型的木雕侍者俑等兩種。前者集中發現於陝西臨潼縣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園附近;後者於1978年發現於河南泌陽縣官莊村秦代末年的墓葬中,共有木俑4件,身高11~16厘米,面形渾圓豐滿,俑表施彩繪,作拱手侍立狀,造型甚古樸。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就著手穿治驪山;在他去世前,陵區內已是「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從20世紀40年代起,在秦始皇陵園東北隅的臨潼縣焦家村附近,曾陸續出土一種高約70厘米的圉師俑(馬□),作跽坐姿態,造型質朴優美。
1974~1976年,在陵園東垣外的臨潼縣西楊村南,地處東陵道之北側,先後發現3座埋藏大型陶塑兵馬俑的從葬坑,出土數千件與真人真馬等高的兵馬俑,其軀體採用泥條盤築法塑造,頭像則運用模製加手塑的方法製作。這批兵馬俑標志著秦代雕塑藝術的卓越成就,再現了秦軍奮擊百萬、戰車千乘、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的精神風貌,體現了王權的極度威嚴,其主要藝術特點是:形體高大,崇尚寫實,手法嚴謹;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形象生動;在總體布局上,利用眾多直立靜止體的重復,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令人產生敬畏而難忘的印象
漢代雕塑
中國西漢和東漢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鑄銅等品種。當時,雕塑藝術應用范圍非常廣泛,表現技巧迅速提高,舉凡大型紀念性石刻、園林裝飾雕塑、各種明器雕塑及實用裝飾雕塑等方面,均有顯著發展,留存至今的漢代雕塑遺物極為豐富。
石刻 漢代雕塑藝術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現在大型石刻作品上。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1對大型石刻,是原存陝西省長安縣常家莊的牽牛石像和斗門鎮內的織女石像,兩者東西相隔約3公里。據《漢書·武帝紀》記載,它們是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在上林苑「發謫吏穿昆明池」時建立的,按左牽牛、右織女的格式,設置在昆明池東西兩岸,故而又稱漢昆明池石刻。牽牛石像高 258厘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貼腹,作跽坐狀;織女石像高228厘米,作籠袖姿態。這組石刻取材於牛郎織女神話故事,均用花崗岩雕成,石像形體高大,是中國早期園林裝飾雕塑的代表。
秦代雕塑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秦朝的雕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即利用雕塑藝術為宣揚統一功業、顯示王權威嚴的政治目的服務,在建築裝飾雕塑、青銅紀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劃時代的輝煌成就。
建築裝飾雕塑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憑借高度集中的人力與物力,大興土木。首先,在都城咸陽北坂上營造六國宮殿;其次,加固擴建了跨越渭河的橫橋,並在渭河南岸營建新朝宮——阿房前殿;最後,又在驪山北麓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這些巨大的建築工程,均用雕塑作品進行裝飾美化。
瓦當是強烈反映時代藝術風格的一種建築裝飾構件。咸陽市東郊窯店鎮附近的秦宮遺址,曾出土浮雕著鹿、鳥、昆蟲紋的圓瓦當;西安市西郊巨家莊附近的阿房宮遺址,出土四鹿紋、四獸紋、子母鳳紋圓瓦當;驪山秦始皇陵區,出土夔鳳紋大瓦當;皆以飾紋華麗、風格清新而著稱。
此外,在咸陽故城秦宮遺址還出土兩種大型空心磚,其一是刻畫著龍紋、鳳紋、水神紋的空心磚,其二是模印著回紋、菱格紋的空心磚,皆鋪砌在宮殿階基地面上,由此可見秦代建築裝飾雕塑的發展概貌。
另一組著名的西漢大型石刻,是陝西省興平縣道常村的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系元狩六年少府屬官「左司空」署內的石匠所雕造。作者運用循石造型方法,將圓雕、浮雕、線刻等技法融於一體,使作品兼有寫實與寫意的風格。現存作品有立馬、卧馬、躍馬、卧虎、卧象、石蛙、石魚、石蟾、卧牛、野豬、野人、野人搏熊、母牛舔犢等14件,另有題銘刻石2塊。 原先皆散置於墓冢周圍,現集中陳列在墓前東西兩廊內。立馬石刻,亦稱馬踏匈奴,高168厘米,是群雕中的主體。作者採用寓意手法,以戰馬將侵擾者踏翻在地的情節,贊頌霍去病反擊匈奴侵擾所建樹的赫赫戰功,是漢代紀念碑雕刻的重要代表性作品。
F. 青銅劍兩千年不銹,戰國的鑄造工藝真的這么強嗎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讓人驚奇的是,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銹斑。
戰國的造劍工藝肯定是沒有現代這么強大的,只是他的保存環境比較特殊才導致了很長時間沒有生銹,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那麼神奇。所以說的造劍工藝並不是那麼的強。或許還沒有我們現代人的技術強。
近日,湖北省博物館、省考古所研究員後德俊撰文認為,該劍出土時並不是絕對沒有生銹,只是其銹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其次,出土至今還不足40年,該劍的表面已經不如出土時明亮,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銹蝕的進程也是難以絕對阻止的。
發行量不多,許多人可能沒有看過或不了解他的這篇小文章。現在看到許多媒體關於越王勾踐劍的報道離事實越來越遠,他認為有必要將此事再次澄清。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從而加深對文物的了解。
G. 秦國兵器工藝究竟是為什麼失傳的
秦朝滅亡原因大約有以下幾項:第一:「輕罪重罰」的苛政暴政。秦律的主幹,完成於商鞅變法時代,而商鞅之法的特點,就是「輕罪重罰」,力圖把大罪消來在萌芽狀態。但剛從長期的戰亂狀態中掙脫出來的人們,很難一下子成為守法的良民。所以,秦律的暴虐,馬上顯露出來,並愈演愈烈。第二:政治腐敗。在秦始皇時代,由於他個人的威勢,朝政還比較肅整。但他死後,趙高利用二世的無能和腐化,專擅朝政,致使君臣上下相欺。同時,大臣之間也開始勾心鬥角,並最終演化成相互殘殺。第三,過分沉重的經濟負擔。秦統一六國後,並沒有給本已赤貧的人們以修養生息的機會。秦始皇稱帝後的第二年,就開始四方巡遊,給人民加上了額外的攤派。而隨後的北代匈奴,南征百越,共動用80萬大軍,軍費支出浩大,最終還得轉嫁到百姓頭上。修築長城、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這也是耗資巨大的工程。賦稅加徭役,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後,秦始皇把一個爛攤子留給了一個才能和威勢遠不如他的秦二世,結果導致了王朝的覆滅。
(這跟秦國的軍事獎勵制度有關,秦軍領賞以腦袋為憑,因此腦袋是最重要的),勇猛無比。而且當時秦軍的軍事經驗是最高的。
H. 秦兵馬俑中出土的兵器絕大多數為青銅製造,當時不是已經出現鐵了嗎
之前,曾經看過一個叫陳景元的專家,他提出,兵馬俑,很可能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而是秦宣太後的。他羅列出了一些證據比如: 1、為什麼出土的是銅兵器,而不是鐵兵器?而按照當時的冶鐵工藝,秦國統一六合的軍隊,完全有能力配備鐵兵器,不但性能好,成本也更低。這是不是說明,兵馬俑的時代更早?而且,根據古書記載,秦王為了防止刺客,用磁石磊門,這充分說明,鐵兵器在秦始皇時期,已經十分普遍了。還有一個傳說,說秦始皇統一六合之後,收集了天下所有的銅,鑄造了12個青銅人。 2、士兵戴的是皮帽,而不是頭盔。 3、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立即「改正朔、易服色」,規定了「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的制度。而俑坑裡的幾乎所有的武士俑,從上到下身穿了大紅、大綠的戰袍,紫色、藍色、白色的長褲,真是五顏六色:異常鮮艷,哪裡有一絲一毫的「尚黑」的意味。 4、為什麼兵馬俑的位置,離秦始皇陵這么的遙遠,而且不在一條直線上。 5、為什麼有的陶俑發髻是歪的,符合楚人裝束,還有的陶俑有少數民族的裝束。 6、秦國統一度量衡,也統一的車軸距,所謂車同距,但是兵馬俑里出土的車,軸距不統一 7、兵馬俑里,有羋月夫人,也就是秦宣太後的一些遺跡。 8、秦始皇時期法度嚴明,所造兵器都有詳細銘文。但是出土的幾十萬件兵器中,只有區區5件,標注有呂不韋的印記。而秦丞相李斯的印記的兵器,一件沒有,那麼大量的兵器中,紀年標注的都不是很明確。 9、有一部夫的士兵裝備,十分精良,而很多士兵的鎧甲,很多是模擬的皮甲,裝備並不先進,根本就是早前秦國的裝備水平。 10、秦統一六合主要依靠的是步兵與騎兵部隊,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車的弱點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相對落後的作戰模式已經逐步的退出了秦國的軍事領域,但是兵馬俑的一、二號坑。依舊是以戰車為主力的。所以這支部隊,要遠遠早於秦始皇時期。 。。。。。。。。 還有很多理由,當時看了並不以為然,因為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這個觀念已經在我腦子里有20多年了。即使陳景元也逃脫不了思維定勢,認為兵馬俑是秦宣太後的陪葬。 可問題是,兵馬俑,為什麼非要是什麼人的陪葬,為什麼就不能是別的用途呢? 首先,兵馬俑坑深4-6米。但是中國粉塵顆粒的沉積速度是每年0.15厘米-10.6厘米,也就是說,每一千年,要沉積1.5米-106米。在西安,許多唐代的遺跡,已經被深埋地下數米,主要是因為沉積導致地面不斷提高。那麼經過兩千年的歲月,兵馬俑附近的沉積超過十來米,應該是非常有可能的。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兩千年前,兵馬俑還是一個地下兵陣嗎?兵馬俑不但不可能在地下,甚至有可能高出地面十多米。古代西安附近相對潮濕,為了防潮防蟲,建築都是建在高高的土台之上。那麼兵馬俑如果在兩千年前,是高於地面的,那麼兵馬俑,還可能是陪葬嗎? 任何一個皇帝,都會認為自己的統治將千秋萬代,不管是秦宣太後也好,秦始皇也好,這么龐大的軍陣,光維護要給子孫帶來多少麻煩?兵馬俑的武器,都是真刀實槍,而這些兵器暴露在空氣中,金屬部分會銹蝕,木質部分會蟲蛀或者腐朽。每年地面要堆積多少灰塵?武器上會不會滿布蛛網,盡日惹飛絮?武器自然損壞後,是否要更新?這些維護工作,又需要消耗多少人力和財力呢 其實,我也覺得,秦宣太後,耗費這么大的財力給自己修陪葬,不太可能,光燒制這些陶俑,就需要消耗多少木材?秦宣太後時期,秦國還沒有都江堰,也沒有鄭國渠,國力還沒這么強大。而且正處於休養生息的階段,忙著對付西戎都應接不暇,那裡有功夫如此勞民傷財,就為了陪葬么? 但是,兵馬俑手持的武器,也的確是個很大的疑惑,為什麼只有幾件武器,有呂不韋的印記,而李斯的印記,一件都沒有?還有,兵馬俑不倫是戰陣布局,還是裝備武器,其實都落後於秦始皇時期,那麼兵馬俑早於秦始皇,還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兵馬俑,很可能是秦始皇之前的某個君王就開始修建了,但目的不是為了陪葬,而是為了軍隊標准化建立一個模型。對,我的理解是,兵馬俑不是陪葬,而是一個模板。經過幾代君王的維護或者改進,所以兵馬俑才有了不同時代的陣營和武器裝備。 我一直為人,秦國能統一天下,最制勝的法寶,那就是標准化。標准化從來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可靠的。 秦人最南方的兵工廠,和最北方的兵工廠。即使相隔十幾年,所生產的兵器幾乎一摸一樣,具備同等優良的性能。 (袁仲一說:兵馬俑里磚頭,和已經挖掘出秦始皇陵里磚的燒紙工藝,花紋,質量完全一樣,因此斷定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連兵器都可以相隔十幾年一樣,磚頭一樣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所以袁仲一的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 秦人的指揮作戰,不論是對武器配備,還是兵種配置,以及作戰方案,都有非常嚴格的標准。 標准化或許會埋沒天才,但卻能發現和挖掘更多的實用英才。 諸子百家,秦國沒出過一個。所以不能說秦國統一天下,靠的是某幾個天才。 最能打仗的白起,也在坑殺趙國45萬人之後,就再沒出山過了。南征北討,基本就累死王翦一個人了。軍事上也算不上人才輩出。 但是,秦國的國力和戰鬥力是最強的。這些都不是依靠一兩個天才完成的。而是一個非常嚴密,具備統一步驟的龐大機構完成的。而這種龐大機構的管理,就需要標准化。 美國人在100年前,因為管理不了區區幾萬人年規模的大型工程,而蒙受的巨大的損失,而秦人在2000年前,就可以管理幾百萬人年的巨大工程,比如:統一六合的百萬軍隊,全國兵器製造系統,全國後勤補給系統,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靈渠等等。。。。。 那麼這些嚴密的體系,在長期的執行過程中,如果單單依靠文字,或者呂不韋一個人用嘴巴說,是絕對不行的。那麼就需要一個標准模型。這才是兵馬俑的真正意義所在。。。。 兵馬俑就是模型,一比一真人大小,嚴格劃定了排兵布陣,甚至細化到了人與人的間隔距離。部隊的兵種配置,武器標准等等這些不都是活生生的模型嗎?所以,兵馬俑很可能是秦國較早的某個君王開始修建,經過歷代己任帝王,逐步完善的一個偉大作品。所以,兵馬俑里,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文物。如果兵馬俑陣的事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軍事標准化模型的話,那麼要比作為一個陪葬,意義重大的多得多 文章來源: http://www.nfba06.com 原文鏈接: http://www.nfba06.com/html/50744388.html
I. 在「秦劍之星」之稱的金柄鐵劍,採用了怎樣高超的鑄造工藝
它通長35厘米、身長24.6厘米、柄長10.4厘米,按這個“身高”來講,在古劍中並不出眾,但金質的劍柄,鐵質的劍身和劍柄上的綠松石,說明其身價不菲。這件兵器的名字叫“金柄鐵劍”,還有一個洋氣的別稱“秦劍之星”。
一、出世
“秦劍之星”是一件秦地瑰寶,鐵劍的雕刻技術和手工鑲嵌工藝,令今人望塵莫及。1992年考古隊發現了兩座春秋墓葬。二號墓葬中出士了以國家級文物——金柄鐵劍為代表的文物200多件 ,成為20世紀陝西考古工作的大收獲之一。有學者認為這是一座春秋時期的秦國墓。25年前,金柄鐵劍出土時,身外有絲織物包裹,上面有7枚小金泡整齊排列,這樣看來,這些金泡可能是劍鞘上的裝飾物,後來因為年代久遠而消失。
考古人員發現,益門春秋墓葬出土的金器,與秦公一號大墓中發現的同類器物高度相似,特別是兩座墓葬中都出土的鴨首金帶扣,其紋飾及工藝製造水平如出一范,更有研究表明,益門春秋墓葬出土器物的製作工藝毫不亞於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的器物。
J. 秦漢時期兵器特點
戰國晚期,隨著鐵制兵器的發展,稱雄數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銅兵器開始逐步走向衰落。但在這個階段,銅兵器依然是短兵的主力。特別是在秦代,承戰國余緒,仍較多使用青銅兵器,並在銅兵器的形制和製作技術方面,繼續有所發展。 1974年春,在陝西驪山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出土了青銅劍、青銅鈹、銅戈、銅戟、銅矛、弩機、箭鏃、銅殳等大量青銅兵器。戰國末年,青銅正在慢慢退出歷史,鐵,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而兵馬俑坑中出土的4萬件兵器,幾乎全由青銅鑄成。難道用武力統一了中國的秦軍,真的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嗎? 戰國晚期鐵制兵器雖然已經出現,但尚未為列國所廣泛使用、金屬工藝也未盡成熟;而此刻,中國青銅古兵器的冶煉鑄造技術(包括金屬工藝)正處於最後的、也是最輝煌的巔峰。眾所周知,高錫青銅兵刃雖堅硬,但劈砍易折斷,秦國的兵器工匠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金屬工藝問題,大大提高了銅兵的柔韌性。 因此,強大的秦軍就是憑借這些青銅鑄就的金戈銅劍、強弩利矛,滅六國、統一華夏,創造了青銅古兵器最後的強音。陝西西安臨潼秦兵馬俑1、2、3號坑內,出土青銅兵器達4萬余件。兵器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工藝之精湛,保存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從中所反映的秦軍武器配備、兵器類別、製造工藝、管理制度等等,是古代兵器史研究難得的實物資料。 這批數量龐大的、秦統一中國時代的青銅兵器,堪稱我國先秦時代主流冷兵器的縮影與精華。通過對這批兵器的研究與解讀,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商周時代青銅兵器的全貌。作為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縮影,它帶領我們穿越時間的長河,去感知我們祖先那曾經的過去、那深沉的呼吸和強烈的脈搏……
編輯本段青銅劍時代的最後顛峰——秦劍
秦始皇兵馬俑一、二號坑所出土的青銅兵器,最讓人著迷的——首先要數鋒利堅韌的秦青銅長劍。柳葉狀劍身的秦劍,又細又長又尖,長度均在81~94.8厘米,遠遠超出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的寶劍(長度一般在50~65厘米)。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銹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編輯本段裝長柄的短劍——青銅鈹
鈹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它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過去很多出土的鈹兵曾被誤作短劍。我國最早的古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東漢,許慎 著)這樣解釋鈹的概念——「鈹者,劍刀裝也」。 青銅鈹
鈹的外形極似短劍,鈹之鋒和短劍相同,平脊兩刃,鈹身斷面為六邊形,形制極像短劍,長約30~35厘米,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在長柄上。後裝長約3~3.5米的積竹柄或木柄,是一種極其銳利的刺殺兵器。 從文獻資料看,鈹可能起源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戰國秦漢。鈹最早被稱為「夷矛」,春秋戰國時期名稱又演變為鎂、鈹、鈦等,東周時代的宋、吳、秦、趙、燕等國長鈹盛行,應用很廣。這種兵器古書記載頗多,但可惜長期以來一直無完整實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銅鈹,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銅鈹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銎)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鈹的長柄末端裝有銅?,鈹身還配有保護刃部的鞘。西漢時鐵兵器逐漸取代青銅兵器,鈹亦改為鐵制,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 秦俑坑出土的青銅鈹,鈹首長度多為35厘米左右,莖長12厘米左右,鈹之木柄( )多已腐爛殘損,鈹身刻有「十五年寺工工」之類銘文,莖上刻有「十六」等字。「十五年」為秦始皇紀年,「寺工」是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機構,鈹上最後還刻有實際生產的工匠名字。 秦俑坑已發現青銅鈹16件,可以訂正把過去將鈹誤視為短劍的錯誤。根據已發現的銅鈹實物,鈹全形由鈹首、?、銅?組成。有學者認為, 鈹之(即長柄)有積竹、木柄兩類。而鈹也有扁莖銅鈹和銅鈹兩種,銅鈹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楚、趙等國。扁莖銅鈹主要流行於秦國。
編輯本段輝煌的金戈銅戟、吳鉤利矛
秦俑坑還出土了珍貴的青銅戈、青銅矛和戈矛組合而成的青銅戟等兵器。這些兵器均保存完好,有的依然保持著青銅的金黃本色,刃口鋒利無比、寒氣逼人。器身也多刻有「四年相邦呂不韋造,寺工、丞我、工可」「戟」「寺工」「文」等銘文。 青銅戟(戈、矛聯合體,一號俑坑出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名句,使得先秦青銅兵器「吳鉤」的美名傳誦千古、家喻戶曉,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吳鉤是什麼樣子的?隨著千年的斗轉星移、塵封土掩,早已無人知曉它的真貌。近年隨著秦兵馬俑坑的考古發現,這一千古迷題終於揭曉。 青銅金鉤
吳鉤(也稱金鉤)。出土於秦俑一號坑東端長廊部分。鉤體如彎曲的鐮刀,分身、柄兩部分,一次鑄成。鉤身齊頭,截面作棗核形,對開兩刃。柄系實心的橢圓體,通長71.2厘米,寬2.3~3.3厘米。金鉤是春秋時期流行於吳越地區的一種短兵器,故此稱之為「吳鉤」,是一種儀衛性的兵器。 青銅矛
此外,秦俑坑出土的青銅矛也鋒利精美,通長15.4~17.6厘米左右。不同於吳越青銅矛擁有華麗的曲線和工飾,秦青銅矛線條簡約流暢、凝重堅實,表面光潔、製作規整、刃鋒銳利,體現出強悍的實戰性能。?部一般均刻有「寺工」二字。
編輯本段精準的古代「來福槍」部件——弩機和箭鏃
兩千多年前,在消滅了中原六國之後,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軍主要的對手。在秦軍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匈奴騎兵乘機南下,侵佔了黃河以南大面積的土地。在秦朝的都城咸陽,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這個問題就擺到了秦始皇面前。當匈奴騎手高速沖鋒的時候,傳統的步兵武器很難抵擋。從歷史記錄來看,一種叫弩的遠射兵器,很可能在秦軍擊潰匈奴的戰斗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秦弩復原圖
在兵馬俑坑,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弩的木製部分已經朽爛,但完整的遺跡仍然可以復原當初的秦弩。據此復原的秦弩,有著驚人的力量。 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藉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專家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該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秦弩的殺傷力遠遠高於當時任何一種弓。 在弩腐爛後留下的痕跡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青銅製作的小機械。這些小小的青銅構件就是弩用來發射的扳機。它的設計非常精巧。一號俑坑已出土銅弩機158件,無郭,素麵。出土時有的仍在弩的殘臂上,大多數僅見弩機不見弩臂,銅弩機由望山、懸刀、牙、栓塞等部件組成。機件大小基本相同,只有懸刀的形制和大小略有差異。弩機作為安裝於弩臂後端的機械裝置,有瞄準與發射雙重功用。 箭簇
一號俑坑出土銅箭鏃約40000餘件,除2件鐵鏃、4件鐵鋌銅鏃外,其餘均為銅鋌銅鏃。銅鏃是配合遠射程兵器弓弩使用的。銅鏃可分為大小兩種類型。首呈三棱形,刃首的斷面呈三角形,底有九邊關。鋌為圓形或三棱形。鏃通長9.1~19.1厘米,其中首長2.6~2.8厘米,關長0.4~0.6厘米,挺長15~16厘米。鏃首與鋌接鑄一起,鋌上纏有麻絲插入苛內。三個棱脊的長度幾乎完全相等,顯示了工藝的精確和水平的高超? 秦軍的三棱弩弓箭頭取消了翼面,使射擊更加精準。專家對這些箭頭進行檢測結果發現:箭頭的三個弧面幾乎完全相同,這是一種接近完美的流線型箭頭。這種箭頭的輪廓線跟子彈的外形幾乎一樣。有效地減低了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 這種古老的箭頭和今天的子彈一脈相承。秦弩,連同它配備的弩箭,在那個時代很可能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軍的攻擊力大為加強。公元前214年,秦軍發動了針對匈奴騎兵的全面戰爭。僅僅一年的時間,30萬匈奴騎兵就被徹底擊潰,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歸秦國。 對馬背上的匈奴騎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國兵書經典《武經講義》中說:弩是對付古代游牧部落襲擊最為有效的武器。青銅弩機的設計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對於匈奴人而言,這種機械裝置太復雜了,他們很難裝配或仿製。持弩的秦騎兵射擊的准確程度是匈奴人的弓無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擋不住弩箭強大的穿透力。在匈奴騎兵還沒沖到眼前時,強勁的秦弩就密集准確地擊中了戰馬和騎手。
編輯本段儀仗之兵——青銅殳
秦俑三號坑還出土了30件青銅殳。 青銅殳
「殳」是一種錘擊武器,本為先秦時代戰車上必備的「五兵」之一。到戰國末期,弓弩、戟、矛、戈等成為作戰的主要兵器,殳則更多用來作為一種儀衛的兵器,取消了實戰用殳前端銳利的鋒刃,形制也更趨於簡約,稱為晉殳。 與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之實戰用殳相比(曾侯乙墓出土了7件實戰用殳、14件晉殳。實戰用殳上部有三棱刃、下部為帶刺的銅球,可刺殺也可砸擊;晉殳則無刃,僅有銅套,兩種殳兵的桿均為積竹木長柄),秦俑坑出土的殳便是這種晉殳,均為圓筒形,首呈三角錐狀,長約10.5厘米,徑2.3~3厘米,深8.9厘米,用以裝長木柄。此種殳應為秦始皇衛隊的儀仗兵器。
編輯本段嚴格的標准化生產制度
我國在東周時期,已有嚴格的標准化生產制度。在關繫到國家命脈的兵器製造工業上,戰國晚期的秦國體現得尤其突出。其精密的規范管理章程、責任到人,青銅兵器產品也都具有統一、嚴整的尺寸與生產質量標准。 春秋時期的典籍《禮記·月令》篇(約成書於公元前620年前後),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記載(這段記載另見《呂氏春秋》卷十《孟冬紀》,《呂氏春秋》成書於公元前240年前後,由秦王趙政[2][3]的相邦呂不韋主編),也就是說在生產的產品上刻上工匠或工場名字,並設置了政府中負責質量的官員職位「大工尹」,目的是為了考查質量,如質量不好就要處罰和治罪。 如前所述,秦俑坑出土的鈹、戈、戟、矛等大量兵器器身都銘刻有製造管理者、工廠和工匠的名字。 秦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劍,劍身的8個棱面游標卡尺測量誤差不足一根頭發絲,已經出土的19把完整的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結構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打磨痕紋理細膩、來去無交錯,且全部垂直於劍身中脊線,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此外,在秦俑坑中發現的多件青銅鈹,盡管在製造時間上前後相隔十幾年,造型和尺寸竟然能夠完全一致,這些都是令人驚嘆的。
編輯本段秦國鐵兵器的鑄造情況
關於秦國鐵兵器的冶煉技術
有人認為與關東六國相比,秦國既缺乏鐵礦資源,又缺少冶煉技術,所以不能生產鋼鐵兵器,銅質兵器自然是秦軍的主要裝備,似乎秦始皇的從葬坑裡大量出土銅制兵器,也是必然的。 其實,秦國的冶鐵技術水平,並不很低。《華陽國志》記載:「秦惠王使張若治成都,置鹽鐵市官。」秦始皇對冶鐵工業更加重視,他任命司馬遷的高祖---司馬昌為「秦主鐵官」,從雲夢秦簡中,還可看到秦國有「右采鐵,左采鐵」的官吏。《漢書》上明確地說:「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 在鐵未能鍛成鋼之前,性能趕不上青銅,它被當作「惡金」,這是事實。但是一旦煉鋼技術為人們掌握,就使它的身價提高百倍。到戰國時期,楚、韓、燕、趙的鋼鐵刀劍,鋒利無比,種類繁多。而秦國自秦昭王開始,也感覺到製造鐵劍的緊迫性,秦國鐵兵生產的狀況,在江淹《銅劍贊》中,說得很清楚:「春秋迄於戰國,戰國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既不充給,故以鐵足之,鑄銅既難,求鐵甚易,故銅兵轉少,鐵兵轉多,年甚一年,歲甚一歲,漸染流遷,遂成風俗,所以鐵工比肩,而銅工稍絕,二漢之世,逾見其微。」
秦鐵兵器的去向
除秦國自己製造鐵兵器之外,在長期的戰爭年代裡,特別是統一六國後,它既可以繳獲足夠數量的鋼鐵兵器,又得到全國的鐵山和匯集全國冶鐵的技術精華。在這個基礎之上,秦王朝軍隊的武器裝備,有條件進行一次徹底的更新。正因為秦始皇時期鐵兵甚多,致使許多秦代宮殿「以磁石壘門」,為的是防範人們攜帶鐵制兵器,潛入秦宮。 現在,秦國冶鐵遺址,已在咸陽故都附近發掘出來,秦國的鐵劊、鐵刀已在陝西風翔高庄出土;甚至在秦始皇陵西側的秦代刑徒墓葬中,居然也發現鐵劍和鐵刀。人們不禁要問:在當時這類最低賤、最普通的秦墓中,都能用如此精良的兵器隨葬,與此相反,在一個被認為是秦始皇精銳部隊的軍事裝備中,竟然不見鋼鐵刀劍的蹤影,我想答案只有一個:秦國的鐵兵器可能都被後世的農民軍給掠走了包括兵馬俑坑內的兵器,剩下的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青銅兵器。
編輯本段總述
秦朝,距今2000多年,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大一統的帝國,雄厚的國力讓秦國可以製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武器,秦人製造的武器,是按照標准化製造的,誤差之小,讓人難以想像,他們製造的青銅劍,在現代人眼裡,最長只能到60厘米,但秦人製造的青銅劍,竟可以達到100厘米,秦人擁有一種步兵方陣,手持7米長矛,將它端平,靠它很長的優勢刺傷敵兵,秦朝的弩,射程比手槍還遠,是當時世界上最精準的武器,甚至還擁有一套自己的瞄準系統,秦人在作戰時,在沒有短兵相接的時候,就通過秦弩重創敵人的主力。 統一後秦代軍隊的武器裝備,最主要的變化是由原來的以銅兵器為主的時代,加速向以鐵兵器為主的時代的過渡。早在戰國後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鐵兵器即已登上歷史舞台,中原各主要諸侯國的部隊已較多地使用鐵戟、鐵矛、鐵刀、鐵劍、鐵杖、鐵甲、鐵匕首等新式武器裝備,開始逐漸取代青銅武器。當時相比之下,秦軍的鐵兵器則遠不如關東各國發達。統一之後,既繳獲丁關東大量鐵兵器,又接收了中原冶鐵技術,因而加快了向鐵兵器的過渡。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就在完成統一六國的當年,秦始里下了一道銷毀兵器的命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重各干石」。這是我國歷史上大規模銷毀武器的空前記錄。這次銷毀的都是銅兵器。為什麼要把這么多的青銅兵器銷毀呢?其直接目的就是禁止民間私藏武器,防止人民和六國殘余勢力起來**,同時也表明,已有較多的鐵制武器裝備部隊,所以才有可能把多餘的銅制兵器銷毀。但是,從青銅武器向鐵兵器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在秦代僅僅是加速,而不是完成。因此,秦軍武器裝備顯示了新舊結合、新舊交替的歷史持點,並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
裝備有大量先進的遠射武器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出土情況表明,不論步兵、騎兵或車兵,都裝備有大量的弓、弩、箭。規模宏大的一號俑坑,每個步兵都「背負矢箙,手持弓努」;二號俑坑還專門有一個弩兵隊列。騎兵的武器不是刀、劍、矛,而是「一手牽馬疆,一手作提弓狀」,「配備的都是弓箭」。戰車上的甲士,既持子、戈,同時「亦備有弓箭」。這些情況說明,弓、弩、箭是秦軍最主要的武器之一。秦始皇陵兵馬俑出土的弓弩分大小兩種,小者射程為150米,大者可達900米(不知道數字是否確切),比戰國時著名的韓弩六百步抑或過之。大等的弓干長176.1厘米,徑4.5厘米,弦長140厘米,比《考工記》中的有關規定(上、中、下三種弓的弓干長分別合今152.5、145,5、138.6厘米)有很大突破和發展,比戰國末楚弓的弓干長(160厘米)也有提高。出土的秦弩機與戰國中期的楚弩機相比,弩臂由51.8厘米增至肋厘米,懸刀有所增長,望山與弦牙距也有所加寬。出土的數以萬計的銅鏃,除有一支雙翼鏃外,其餘都是三棱鏃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演化的三出刃鏃。這是戰國末最盛行的類型,其特點是飛行中穩定,方向性和瞄準性較好。還有一種特大的鏃,長達4l厘米,重約100克,是專門用於強弩的。經過化驗分析,秦骸的含鉛量高達7.71%,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有毒「彈頭」。由此可知,秦軍所裝備的弓、管、箭都是當時最先進的遠射武器,是構成秦軍強大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裝備有大量銅制的近戰武器
從秦誦坑的出土情況看,秦軍的近戰武器有長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彎刀和劍,還有某些過了時的鏢、鉞等等。其中戈、矛、戟、劍是當時流行的武器,鈹,彎刀是歷史上新近發現。鈹的首和劍相似,長約30厘米,裝有長約3米的柄,是一種銳利的刺殺兵器。彎刀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面有刃,是一種砍、鉤兩用的兵器。上述兵器雖然都是銅制的,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創新,表現了青銅武器的高度發展。例如,殷周以來的矛頭多為柳葉形或長三角形,有較長的簡形附以環紐,而出土的秦矛則刃體趨向寬而直,變短並附孔以固膠,通體長度穩定在15厘米左右。據《考工記》所載,最長的夷矛不過三尋,約合今5.54米,而出土的步兵秦矛有的長達6.3米,這是因為步兵用矛遠比車兵便利,所以出現了特殊的長矛。春秋時代的劍,一般長30厘米左右,戰國時發展到六七十厘米,而出土的三把秦劍,分別為81、89、91.3厘米,可見劍己由衛體武器和表示身份的象徵物發展為近戰格鬥的重要武器之一。
裝備有堅實精密的金屬盔甲
在春秋以前戰士的護體設備主要是皮甲,戰國時雖然出現了鐵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裝備。《荀子·議兵》中就有「楚人鮫革,犀皮以為甲」的說法,表明戰國末朗楚軍仍以皮甲為主。相比之下,秦軍的裝備則有進一步的發展,從秦捅坑出土的陶質模擬品看,全部都是金屬札葉製成的合甲,品類完備,製作精密。甲衣由前甲(護胸腹)、後甲(護背腰)、披膊(肩甲)、盆領(護頸項)、臂甲(護臂)和手甲(護手)等部分組成,並因兵種、身份、戰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步兵的前胸、後背和肩部易受傷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後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騎兵必須便於騎射,其甲衣比較短小,長僅及腹,沒有披膊。車御的臂、手、頸易受攻擊,其甲衣不僅有前甲、後甲,還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領。將、佐的甲衣則十分講究,是革、札結合的花甲,其胸、背、肩部分為皮革;腹及後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屬小札葉;前甲呈倒三角形,長垂膝間;後甲平直齊腰。秦捅坑沒有出土盔、盾,但據古文獻的記載,秦軍早就有盔、盾裝備。
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