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司母戊鼎是怎麼鑄造的150字

司母戊鼎是怎麼鑄造的150字

發布時間:2022-05-19 16:23:22

⑴ 司母戊鼎的簡介

1、司母戊鼎又叫後母戊鼎、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3、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4、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1)司母戊鼎是怎麼鑄造的150字擴展閱讀:

文物價值

後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後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

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後母戊鼎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志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中國高超的鑄造水平。

歷史留下的謎團 司母戊鼎是何神秘物件

司母戊大方鼎是公元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田中發現的。鼎出土後,因太重太大,人們即使鋸斷了鼎的足也難以搬運,又擔心被日本人掠奪,便把鼎又埋了起來。直到抗戰勝利後,公元1946年6月,大鼎才又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

司母戊鼎是迄今為止最大最重的青銅器。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因鼎大得可以做馬槽,又俗稱「馬槽鼎」。

司母戊鼎紋飾美觀,工藝精巧。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俗稱虎咬人頭紋。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中國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制的鼎,鼎的製作在商朝和西周時期達到了高峰,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製作,盛行一時。在當時,鼎「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

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即所謂的「藏禮於器」。青銅鼎作為重要的禮器成為了祭器,用以祭天祀祖,緬懷先祖功績,而古代人相信靈魂不死,所以貴族死後又常常用鼎來隨葬。

司母戊鼎是我國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氣勢宏大,紋飾美觀莊重。很顯然,這么巨大的鼎,並非是出於實用的需要而製作的。那麼,當時的人們是在什麼觀念的支配下來製作這一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其腹內壁鑄造的銘文「司母戊」究竟是何意呢?對銘文的解釋也成為我們了解司母戊鼎用途的關鍵。

令人奇怪的是,同為武丁王的王後,司母戊鼎的體積幾乎是司母辛鼎的2倍,重量則是它的6倍。不久,考古人員在當年司母戊鼎出土的下方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甲字型大墓。

在殷墟王陵區中共有大墓11座,這些大墓很可能都是商王的墓葬,「戊」的墓葬規格僅次於商王。而武丁的另一位王後——女將軍婦好,她的墓葬並沒有進入王陵區。在12位商王中,每一位商王通常都有十幾個妻子,為什麼僅僅只有武丁的王後「戊」,墓葬有如此高的規格呢?這成為歷史留給我們的另一個謎。

⑵ 如何看司母戊鼎的鑄造的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勢華麗,工藝高超,又稱後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鑄造,鼎體(包括空心鼎足)渾鑄,其合金成分為:銅84.77%,錫11.44%,鉛2.76%,其他0.9%。鼎腹長方形,上豎兩只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復制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後母戊鼎用陶范鑄造,鑄型由腹范、頂范、芯和底座以及澆口范組成。鼎腹的紋飾有可能使用了分范。鼎耳後鑄,附於鼎的口沿之上。耳的內側孔洞是固定鼎耳泥芯的部位。也有人認為鼎耳先於鼎體鑄造,然後嵌入鑄型內和鼎體鑄接。 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後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據考證,後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後母戊鼎的提手文飾同樣精美。兩只龍虎張開巨口,含著一個人頭,後世演變成「二龍戲珠」的吉祥圖案。一般認為,這種藝術表現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懾力。現在卻有人推測,那個人是主持占卜的貞人,他主動將頭伸入龍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膽量和法力,使民眾臣服於自己的各種命令,完全是可能的:當時的貞人出場時都牽著兩頭猛獸,在青銅器和甲骨文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圖案。後母戊鼎形腹部鑄有「後母戊」3字,亦有人釋作「司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後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 後母戊鼎是現存的先秦時期最重的青銅鑄件,鑄造年代約在商代晚期,反映了殷商青銅冶鑄業的技術水平,是商周青銅器的代表作。

⑶ 司母戊鼎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呢

鑄造前,先用陶土塑模,然後翻范,范分腹范、頂范、底范和洗口范。范制好後,組合成鑄型。司母戊鼎的鼎足是與整個鑄型連為一體的。其中3個鼎足作為澆鑄時的澆鑄口,一個鼎足作為排氣口。
鑄造時,將大型熔爐置於鑄型鼎足的外側,當熔爐中的青銅熔化之後,將銅汁從3個鼎足口的洗口范上慢慢往鑄型里灌注,待鼎身鑄好後,再在上面安模、翻范,澆注鼎耳。

⑷ 司母戊鼎那麼大那麼精湛,古人是怎麼把它造出來的

作為我國的國之重器的司母戊鼎在當時那個年代所製造的過程中,是十分繁雜的,首先,在築造之前,人們需要選用陶土先將鼎器的模型製作出來,通過陶土來塑造模型,之後再依次進行翻范,腹范,頂范,底范,洗口飯等系列操作!

其實在我國現在許多地方依舊可以看到這種鑄造方式,例如我們小時候,關於鋁制用品的製造也是這個樣子,將所得到的鋁制鐵器化成液體以後,倒入提前製作好的模型內,通過冷卻之後來得到相應的產品。當然司母戊鼎作為我們國家的國之重器,它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青銅器所能比擬的,哪怕是在古代是這個樣子,在如今依舊是這個樣子,而且它的製作工藝很多都是現在所失傳的!

⑸ 司母戊鼎是如何鑄造的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件。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因鼎內壁鑄有銘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貪吃的野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像這種古而重的青銅器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它顯示出商代青銅冶鑄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

⑹ 司母戊鼎是怎麼鑄成的

據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組芯的造型方法鑄造出來的。這種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銅液。司母戊鼎結構復雜,耳、身、足分別鑄成後,再合鑄成一個整體。

從鼎的鑄痕來看,鼎身由8塊范鑄成,鼎底由4塊范鑄成,每條鼎足由3塊范鑄成。另外,按每個坩鍋熔銅12.7千克計算,875千克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個坩鍋同時並熔。每個坩鍋燃炭、觀火色、運料、運銅液等項工作需要三四人,七八十個坩鍋則要二三百人同時協作。這說明了商代晚期青銅冶鑄工場的規模已經相當大,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高度水平。

司母戊鼎

⑺ 當時民眾是用什麼方法鑄造司母戊鼎這種大型器物的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後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北的農田中,被當地農民吳希增探尋到的。自從安陽小屯村發現甲骨文之後,質朴的當地農民逐漸意識到殷墟文物的價值,於是積極參加了探尋文物的活動。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吳希增在吳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桿探找文物,當探桿鑽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時候,觸及到一個硬物,吳希增將探桿取上來二看,發現堅硬的探頭卷了刃,上面還留有綠色的銅銹,他意識到探到寶物了。按當地規定,探寶不分地界,但探出寶來,寶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寶物售款的一半。吳希增和吳培文商定之後,當晚便破土挖寶了。挖掘工作是秘密進行的,到半夜時分,挖下約10米深,寶物被發現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著整個器物顯露出來。當時,大方鼎的口朝東北,柱足朝西南,橫斜在泥土裡,大如馬槽,但只有一個鼎耳,另一個鼎耳不知去向,人們在泥土中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估計,它在埋入地下之前,便被擊斷失落了。 第二天夜裡,吳希增組織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們在洞口上搭了一個架子,用兩條粗約五厘米的麻繩,一條拴住鼎耳,一條拴住柱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桿撬起一頭並將土填入底部,然後再撬另一頭,再用土填起來,用這種辦法一點一點地往上抬,當提到六七米時,粗實的繩子突然斷裂了。此時,天將放亮,為防別人發現,又將洞口堵了起來。到了第三天夜裡,終於將這個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⑻ 司母戊鼎的製作方法

鑄造前,先用陶土塑模,然後翻范,范分腹范、頂范、底范和洗口范。范制好後,組合成鑄型。司母戊鼎的鼎足是與整個鑄型連為一體的。其中3個鼎足作為澆鑄時的澆鑄口,一個鼎足作為排氣口。 鑄造時,將大型熔爐置於鑄型鼎足的外側,當熔爐中的青銅熔化之後,將銅汁從3個鼎足口的洗口范上慢慢往鑄型里灌注,待鼎身鑄好後,再在上面安模、翻范,澆注鼎耳。

⑼ 司母戊鼎採用了哪種鑄造技術

司母戊鼎採用泥范鑄造法。

商後母戊鼎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雲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



(9)司母戊鼎是怎麼鑄造的150字擴展閱讀:

商後母戊鼎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武官村位於安陽市西北3千米的江河北岸、殷城宮殿宗廟區和王陵區之間,屬於殷墟遺址重點保護區,武官村區域先後發掘出了上千座墓葬,還有十幾座王公大墓。

商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閱讀全文

與司母戊鼎是怎麼鑄造的1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煤氣閥門打開有氣味 瀏覽:948
索氏提取法裝置中冷凝管作用 瀏覽:474
軸承的鋼材是多少號 瀏覽:832
防喘放氣閥是有一種專門的閥門是放氣閥么 瀏覽:536
停車機械裝置難解決方案 瀏覽:161
杭州鼎立儀表怎麼樣 瀏覽:592
浪琴機械表怎麼下表帶 瀏覽:582
韓國建材五金市場和中國比較概況 瀏覽:351
鑽孔機床怎麼操作 瀏覽:85
有時候不製冷是什麼問題 瀏覽:599
做奶茶設備在哪裡買 瀏覽:351
水滴輪使用什麼軸承好 瀏覽:950
韓國閥門廠 瀏覽:119
小松儀錶板怎麼拆 瀏覽:180
鑷子是一種什麼機械 瀏覽:794
西安巨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22
軸承對電動工具作用 瀏覽:166
新飛冰箱保鮮室不製冷怎麼解決 瀏覽:554
什麼是機械的自然觀 瀏覽:114
振打裝置結構設計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