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幼兒健康教育
幼兒健康領域內容的選擇 「既適合幼兒身心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健康事件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健康的經驗和視野」。 1.生活習慣 (1)培養幼兒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等衛生習慣。 (2)幫助幼兒了解初步的衛生常識和遵守有規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義。 (3)幫助幼兒學會多種講究衛生的技能, 逐步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2.飲食與營養 (1)幫助幼兒認識常見食物名稱、種類及其特點, 知道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 (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3)幫助幼兒了解膳食均衡的簡單知識及其意義, 培養幼兒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3.人體認識與保護 (1)幫助幼兒認識身體的主要器官,並了解其主要功能。 (2)幫助幼兒獲得預防常見病的簡單知識, 初步培養幼兒不怕傷痛,樂於接受預防接種和疾病治療的態 度及行為。 (3)幫助幼兒理解心情愉快對身體有好處。 (4)幫助幼兒學習保護身體主要器官的最基本的方法。 4.保護自身安全 (1)幫助幼兒了解水、火、電、煤氣、刀具、 常用葯物的使用常識和注意事項。 (2)幫助幼兒認識遵守交通規則的意義。 (3)幫助幼兒獲得應付意外事故(尤其是火災、雷擊、地震、 台風等)的常識,懂得要及時避開危險場所。 5.運動能力 (1)在教師的幫助下,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 (2)引導幼兒樂意參加嘗試著玩各種小型運動器材並能玩出花樣, (3)冬季,引導幼兒樂意參與室內熱身活動,堅持在戶外進行短時間運動。 (4)在教師、保育員的提醒,幫助下,注意隨時增減衣服,知道用毛巾擦汗。 三、幼兒健康教育組織方法 幼兒的認知、技能的獲得,需要通過操作材料、情景而獲得,也需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因此, 幼兒健康教育中「幼兒園的空間、衛生設施、活動材料、體育器材和衛生常規要求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對健康活動的探索;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為兒童提供豐富的健康的環境和機會,鼓勵兒童主動的去思考、去推理和解決問題」 有利於增強幼兒的健康意識,養成健康習慣。健康教育的組織方法、形式應是多種多樣的。 1.健康生活、健康心理活動的組織方法 (1)行為練習:讓幼兒對已經學過的健康行為與生活技能反復練習,加深理解,形成穩定的行為習慣。如盥洗的順序和方法,衣服的穿脫與整理,持筷的方法等,都必須在教師和家長的具體指導下反復練習才能真正掌握。 (2)講解演示:具體形象地向幼兒講解粗淺的健康知識,並結合實物或模型加以演示,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這是幼兒健康教育的另一種方法。 (3)情境表演:教師或幼兒就特設的生活情境加以表現,然後讓幼兒思考分析情境中所涉及的健康教育問題。由於情境表演的主題來源於幼兒的現實生活,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故能較好地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沖突,了解應該做出的合乎健康要求的行為。 (4)討論評議:讓幼兒參與健康教育評議,為他們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自己得出結論提供機會。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幼兒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能鼓勵幼兒對他人的思想加以評價,從而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例如:夏季,教師就多吃冷飲的害處讓幼兒進行討論,從而提高認識,指導行為。 (5)感知體驗:讓幼兒通過感覺器官認識事物,辨別事物特性。這種方法能加深幼兒對事物的印象,同時由於加入了身體動作,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 2.採取靈活多樣的體育活動方法 (1)自由活動。(戶外活動、活動區活動常用)由於不同幼兒的身體發育水平、接受能力、興趣愛好都不盡相同,因此,幼兒園教師不強迫幼兒參加某項活動,而是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活動。 (2)游戲。幼兒園教師一般都給幼兒提供大量的游戲材料,以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使幼兒通過游戲獲得身體各方面的發展。 體育活動游戲化,激發和培養了幼兒的體育興趣,提高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游戲活動中,他們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發展,也培養了幼兒不怕挫折、勇於競爭、勇於創新的 良好品質。 (3)模仿活動。幼兒知識經驗貧乏,模仿力很強,據此,幼兒園教師就把各種動物圖片懸掛或張貼在活動室四周,讓幼兒任選一種動物作為模仿對象,如模仿正准備跳躍的小袋鼠,正在攀緣的樹袋熊等,或模仿同一動物的不同姿勢。此外,她們還經常給幼兒講故事,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某個角色的行為, (4)音樂律動。教師彈奏樂器或播放磁帶,讓幼兒在音樂伴奏下進行韻律性活動,比如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的樹,起伏不定的海浪,暴風雨中的閃電等。通過輕重緩急不同的音樂節奏,使幼兒的動作協調性、優美性都得 到發展。 (5)鬆弛活動。幼兒神經系統比較柔弱,大腦皮層容易疲勞,機體容易受損傷,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安排體育活動時注意動靜交替、合理搭配。此外,她們還注意教給幼兒放鬆自己身體的辦法。 (6)感覺訓練。感覺統合理論於七十年代,由美國Ayres博士提出後,經過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套特殊的器材:滑板、滑板滑梯、布袋、平衡台、晃動平衡木、獨腳椅、蹦蹦床、腳步器、皮球(趴地推球)、羊角球、吊纜插棍、旋轉吊纜等,用於對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進行臨床治療和行為矯治;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已將感覺統合訓練置於幼兒園教育中。我國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一些心理學、醫學專家,正在對這一理論進行研究和探討。感覺統合的教育是幼兒教育中既順應幼兒自然發展的天性,有利於其感受環境的刺激,發展、提高感覺的敏銳性及感覺綜合能力;又有利於提高幼兒將來思考、解釋事物的綜合性和整體性水平,促使其行為素質發展打基礎的一種有效教育形式。 現在,"感覺統合"正被越來越多的幼兒園認識和接受,"感覺統合矯治"也正逐漸轉變為"感覺統合活動」。 (7)想像活動。根據幼兒喜歡想像、富於幻想的特點,鼓勵幼兒大膽想像,進行創造性活動。比如,想像自己正在乘電梯,做上升或下降動作,或想像自己正在釘鐵釘,做把鐵釘釘入木板里然後又拔出來的動作。 「運動教育」——讓幼兒自我去探索 提倡「讓孩子來決定怎樣運動」,「做他們想做的事」教師則以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加強孩子們對自身運動潛力的了解,培養他們探索事物的旺盛好奇心和最佳的自學能力。 (四)健康領域活動的組織形式 按活動場合可將健康領域分為以下活動形式:健康生活活動,健康談話,體育活動,戶外健康區域活動,運動會,遠足活動(或短途旅遊)等。 1.健康生活活動 健康生活活動活動的主題可以完全由幼兒自發生成,也可以是師生共同產生,也可以是由教師確定的。但無論是由誰生成,都強調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的參與和探索。強調主題網路的師生共同構建,教師通過各區域環境的創設,情景的創設,如:故事、圖片、幼兒生活中的實例、參觀等,引起幼兒對環境的關注,引導孩子從被動體驗進入主動體驗;用環境中各種具有潛在教育意義的、有價值的信息,提供適於幼兒感知的內容,強調的是探索活動的過程;設法將幼兒的新舊知識發生聯系,誘發幼兒的認知沖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健康生活諸方面的情感體驗。注重喚起幼兒學習的內部動機,引導幼兒從周圍的環境中,主動發現一些他人的生活經驗、講衛生安全常識,不僅增強自理能力,也培養了良好習慣。 2.體育活動
Ⅱ 健康教育宣傳欄底板用什麼材料
一般健康教育宣傳欄都是在戶外安裝的,需要防水、防曬,一般用不銹鋼材料做框,畫面用戶外噴繪就行了,要求質量高的用戶外寫真,這種畫面對底板要求不高,不用底板也行。
Ⅲ 未成年人教育陣地有哪些活動器材
陣地配有桌椅、檯球桌、積木等活動器材,社區內有電子閱覽室、大會議室、圖書室等活動場所可共享。
多年來,在街道團工委、關工委的指導下,根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要求,依託「七彩課堂」等載體,特邀轄區律師、民警、心理咨詢師、醫生、太極拳傳承人等專業人士授課,緊扣重要時間節點,統一規劃課表,組織未成年人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好少年事跡宣傳、心理健康教育、學雷鋒、勞動美、普法教育、科普體驗、陽光體育、關心關愛特殊群體未成年人等各類活動。
室內室外相結合,授課體驗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專業性、系統性、參與性均得到提升,深受未成年人和家長的好評,社區活動由「讓我來」到「搶著來」。
疫情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銳意創新,依託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護照」14期、聽故事學「四史」連載、童聲解讀疫情防控「三字經」、抗疫故事繪、曬曬我家的光碟等各類線上活動,課程內容豐富,受益度高,深得社區未成年人和家長的好評。
Ⅳ 兒童引導式教育的必要器材有哪些,請全面一點,謝謝
學生防災安全教育應警鍾長鳴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個讓中華民族不能忘卻的時刻,四川汶川地震瞬間改變了數以萬計人的命運。 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正是莘莘學子苦讀的時候,看著電視直播中,孩子在廢墟中的痛苦表情,看著學校廢墟外那些死裡逃生的家長們焦急等待的眼神,每當救援官兵們救出一個孩子或者抬出一具屍體,引來一陣或者激動或者悲慟的哭泣,所有人都為之動容。在掩面流涕的同時,我們應反思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災害真的發生到了我們身邊,我們是否做好了逃生的准備?孩子們逃生的知識又有多少? 對於地震,我們並不陌生。我國是個多震國家,尤其是近年幾次大地震,留給國人的記憶是深刻而沉痛的。 災難豈止只有地震。這場國人經歷的大劫難,震撼了我們的心,撕碎了我們的肺。對於無助的孩子,劫難何止是地震。那呼嘯而來的大汽車下也曾濺有孩子的鮮血;高壓電線下也有過燒焦了的孩子的斷臂;鞭炮爆竹也曾炸毀過孩子的雙眸;狡猾的騙子也曾綁架過天真的學生……這種種劫難無時不在威脅著我們的孩子。面對如此突來的災難,我們的學校究竟告訴了孩子多少? 可以說,在實際的學校工作中,安全教育卻往往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一方面是口頭上高喊著「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一方面有些學校的安全教育課卻形同虛設,被語數外等基礎課程擠出了課堂。往往只要經歷了慘痛的血的教訓,安全教育才會重新走進課堂。都說安全教育要從小抓起,可我們教師到底又有多少人心中時刻樹立著安全意識呢? 不說別的,如果我們統計一下誰的家中時刻備著一個裝有食品、飲用水、手電筒、葯品、簡單工具的急救箱以備急用呢?我想答案肯定是幾乎不會有。我們住賓館的時候都是插卡通電,而一旦沒有了卡或者遇上停電事故,那房間里肯定是一片漆黑。而在日本的賓館,房間里會隨時准備著一個裝有電池的手電筒,以備急用。一個細節,就表明了安全意識的差距。所以,我們的安全教育真的到了警醒的時候了。 對孩子安全教育乃是當務之急。如何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如何增強中小學師生的安全知識和自我防範能力,其實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樣防範於未然,這就需要我們堅持「教育為先、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要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這樣即使在事故真的來臨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預案進行緊急處理,使處理工作規范化,使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學校是安全教育的落腳點,作為學校應從小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形成自救自護能力。學生安全教育應至少包括交通安全教育(包括行路、騎車、乘車、乘船等)、日常生活安全教育 (包括防觸電、防煤氣中毒、防火、家務勞動安全、飲食衛生安全等)、活動安全教育(包括運動環境和器械的安全、體育課的安全、游泳、滑冰、野外活動、游戲、放鞭炮、人流擁擠的公共場所安全等)、自然災害中的自我保護教育(包括水火災、暴風雨、雷電襲擊、地震等)、社會治安教育(包括盜賊、騙子、搶劫、挾持、綁架、黃毒等)、意外事故處理教育(包括教育學生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老師,掌握安全應急常識,牢記應急電話)等等。 這些或許我們已經進行了,但抓而不死等於不抓。是不是在這次大地震等自然災害知識宣傳中,補上安全教育這一課?來個經常性的「災難教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警鍾長鳴!
Ⅳ 健康教育需要配備哪些器材
手診治療儀、經絡診斷設備、人體模型
Ⅵ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需要些什麼專業設備
京師應用心理發展研究中心,依託北京師范大學豐富的科研資源,擁有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首師大等單位的教授組成的專家團隊,旨在推動心理技術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應用,特推出心理沙盤、心理咨詢室掛圖等相關心理產品。
Ⅶ 健康管理師實操需要什麼器材
健康管理師實操課基本都按理論形式上的,如果想以實操形式可以按照課本的要求買一些相關器材
Ⅷ 健康教育宣傳品都有什麼
主要指一些國家相關部門和相關企業用於健康知識、健康健康、營養知識、科普宣傳時使用的各種宣傳用品,包括海報、折頁、手冊等等。
Ⅸ 運動健康器材
啞鈴,握力器,拉力器,握力棒,健腹輪,這些小件,來一個單雙杠健身架有躺舉的,就全了,如果想練背部下方肌肉就需要去健身房鍛煉一下
Ⅹ 健康教育是什麼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健康教育應該提供改變行為所必須的知識、技能與服務,並且促使人們合理地利用這些服務。如:接受免疫接種和定期體檢等等,達到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促進康復的目的。如果只是告訴群眾什麼是健康行為,而不能促進人們積極參與並且自覺採納健康行為,這種健康教育就是不完善的。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在於爭取領導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形成健康促進的良好氛圍;充分發動群眾積極廣泛的參與。健康教育中,必須著眼於家庭、社區、和政府部門,以期獲得有效的支持,促使個體、群體和全社會的行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