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鑒別青銅器的年代
可以通過青銅器上面的紋飾鑒別青銅器的年代。龍紋是在青銅器上流行時間最長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是殷人卜問的對象之一。龍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為青銅器紋飾,最早見 於商代二里岡時期,以後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
青銅器上的龍紋,一般在反映其正面圖像時,都是以鼻為中線,兩旁置目,體軀向身側面延伸。商代龍紋多表現為捲曲的形態,商末周初的方彝,方鼎口沿處盛行龍頭在中間,分出雙尾,即雙體龍紋,兩周還多表現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
(1)怎麼鑒賞以青銅材料鑄造的青銅器擴展閱讀:
中國青銅器開始於馬家窯至秦漢時期,以商周時期的器物最為精美。在中國仰韶文化早期和馬家窯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中國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
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㈡ 青銅器的鑒賞方法並舉實例說明
淺談中國青銅器的鑒定方法
作者:[趙國強] 來源:[本站] 瀏覽:[138] 評論:[0]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文物鑒定工作也融入了許多科技手段。諸如熱釋光、C14、能譜分析等等,科技手段在文物鑒定中的運用,為傳統的目鑒比較法提供了新的參照信息。筆者結合能譜分析法,談談青銅器鑒定的體會。
能譜分析,是將大量通過科學發掘和部分傳世青銅器物作為標准器,將其元素含量按年代排序收集到資料庫中,再將待鑒器物的元素含量數據與之對比,得出待鑒器物是否與標准器相符合的結論。
秦以前(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國的青銅時代。「青銅」是指在純銅中加入錫、鉛等金屬,冶煉而成的合金。青銅器是用這種合金鑄成的器物。當時稱這種合金為「吉金」,因銅、錫、鉛合金為金黃色,則鑄造的器物被稱作「金器」。
青銅器分為禮器、兵器、生產工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四類。不同時期、不同用途的器物合金配比不同。在純銅中加錫,是為了增加硬度和韌度,加鉛是為了增加銅液的流動性。《周禮·考工記》中有:「……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金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這是古人對青銅器合金比例的記載,現代科技的熒光能譜儀,對大量青銅標准器進行能譜分析,發現成熟穩定期的器物合金配比與古代文獻記載基本吻合。運用這種方法,科研人員採集了大量不同時期、不同用途的合金配比數據,總結出青銅器發展演變的歷史規律。當然我們不便在此將這些數據規律公開,但可以肯定的是,藉助這種高科技手段,是可以把一些不符合合金配比規律或元素種類的偽器排除掉的。
然而文物鑒定界,在對科學儀器的使用上也存在意見分歧。有觀點認為,使用科學儀器鑒定不夠准確。理由是:如將古代青銅器殘片融後再鑄,其化學成分自然會與當時相符,儀器很難區分。另外,古代青銅殘片融化後,原銹盡失,所鑄器物即為金光閃閃之新器,需千年以上才可生成的器銹只能偽造。這時,就需要靠眼力和經驗判斷其真偽了。古代青銅器由於埋藏地下歷史過於悠久,自然形成的銅銹往往有好幾層。常常在貼骨處是黑銹,其上一層為紅銹,再之上是綠或藍銹。辨別銅銹的真偽,要看有無結晶斑。結晶斑是青銅器歷經幾千年變化,在器物某一點或多點上發生膨脹,造成底銹外翻,使器表綠銹面上,呈現出褐、紅、黑相間的凸斑。迎光側視,可見到細碎晶體光閃,此斑略高於器表,手摸有凸感。大者如錢幣,小者如黃豆。而人工合成的假斑沒有晶體光閃。如果器表有結晶斑,一定要認真鑒別此斑是否與器物一體,有些作偽者將真器上的結晶斑取下,再附到偽器上。這種偽器,即使做得再好,也會留下蛛絲馬跡。俗話說,「砍的沒有旋的圓」,由於銅銹結晶斑的生成需要相當長的歷史時間,很難仿造得逼真。因此正確鑒別銅銹結晶斑,成為青銅器鑒定的有效方法之一。再結合器物造型、紋飾神韻、手頭輕重、整體銹色等方面因素,就可以鑒別出青銅器物的真偽了。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文物鑒定工作中,以目鑒為主、科技儀器鑒定為輔,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文物是文化的載體,體現著人文內涵,因而對它的鑒定更多地要靠專業人員豐富的知識和實踐閱歷。但諸如青銅器合金比例、瓷器釉質元素成分、有無添加劑、以及書畫的用紙、用墨、用色、印泥等等,所需數據則靠科技手段來測評獲取,再經過專業人員綜合分析,得出正確結論。所以目鑒與科技手段相結合的方法,是文物鑒定的發展方向。
㈢ 怎麼鑒定青銅器
青銅器主要指先秦時期用銅錫合金製作的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瓷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中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鑒定方法:
從器形之間看,由於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製作方法同夏、商時期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范製作,且一器一范,手工製作,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從紋飾之間看,由於同夏、商時代一樣為陶范鑄成,一范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除了個別用單范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很少見。
從銅鐵合鑄上看,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出現人工冶鐵?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因為,只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於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1990年,河南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貴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莖銅芯柄鐵劍,為銅鐵合鑄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鐵,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劍」,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由此我們可以推定,中國歷史上銅和隕鐵合鑄的時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鐵與銅合鑄成器的時代至遲在西周晚期技術上已經成熟。
從鑄范種類上看,西周時期除了陶范法冶鑄外,也還延續了夏商時期用石范鑄造青銅器小件和不復雜器物的傳統。由於石范法只能製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武器類青銅器,所以到西周時期石范鑄造青銅器的方法,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在西周時期絕大多數青銅器的鑄造還是採用陶范法鑄造,只有極少數的青銅器是用石范鑄法鑄造,我們在鑒定這一類石范法鑄造的青銅器時,就要和陶范法鑄造青銅器的鑒定要點區分開來,如石范法鑄造的青銅器,存在著器形和紋飾之間相同的現象。
從紋飾上看,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在繼承商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西周早期和商代晚期一樣進入了紋飾發展的鼎盛期,這是同當時的社會歷史大背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雖然朝代更替了,但統治階級用禮器統治人們的思想沒有改變,所以,青銅禮器發展的大環境沒有改變,這樣青銅上的紋飾還是按照為禮器服務的思想不斷發展,商代的許多紋飾在西周時期仍然在使用,如,商代晚期獸面紋的變化的形式「環柱角形、牛角形、外卷角形、羊角形、內卷角形、曲折角形、雙龍角形、長頸鹿角形、虎頭形、熊頭形獸面紋」等紋飾,在西周早期仍在使用。而在西周中後期形成了西周時期特有的紋飾特徵,如,西周中後期,主要流行環帶紋、竊曲紋、重環紋、垂鱗紋、波曲紋、鳳鳥紋、瓦紋等,另外,還出現了許多無紋飾的素器,在這些素器當中有的也有飾幾道紋的。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有時候用雷紋為地,這實際上是延續了青銅器禮器化的進程,可以想像以雷紋為地的青銅器上存在的各種紋飾多是天上的神靈,或是能上天入地的神物,因為,它可以在雲雷紋之上生活,但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上的雲雷紋沒有商代普遍,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在西周時期人們崇拜的對象,逐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但我們應明白,商代和西周時期雖然在紋飾的種類上不同,但這些紋飾的本質和功能沒有變,仍然是為了增強青銅器的神秘性,加強了其禮器的地位。當然,在西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進化的過程中,否定掉的許多傳統的青銅器紋飾,這些紋飾為什麼會被否定掉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紋飾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了,不符合禮器神秘性規律了,所以,自然就會被淘汰掉。
㈣ 如何欣賞青銅器
偽造青銅器主要是為了牟利,而仿造青銅器則是出於對古代文化的尊重與愛好,或是出於復古以宣揚傳統禮教之目的,所以仿古與偽造二者製作的目的與性質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現出某些不同的特點,有必要加以區別。唐代以來各個時期仿古作偽的情況大致可概括為四句話:唐宋為仿,元明是變,清代在改,民國是騙。現將其基本方法概述如下從重量辨青銅器的真偽
一般說來商前期器輕而薄,商後期器體重質厚,西周器渾厚銘多,春秋戰國之器比商前期輕薄精細,漢代器重拙粗矮。而宋以後的偽器絕大多數要比真器重、壓手。因為宋以後的偽器埋入土中的時間不如漢以前銅器埋藏時間久遠,受外界腐蝕程度也小,合金成分不一樣,胎質的輕重也不同。總之,偽器比真器重。
故宮藏有一件民國時期偽造的商爵,高24.7了厘米、寬17.8厘米、重1.12公斤。爵是京西六郎庄夏錫忠捐獻給故宮幾千件器物中的一件。夏錫忠在南河沿路西有一「局眼」(不是鋪面,是住宅可兼營業),當時家裡很富,銅、錫等古玩都買,也都賣。但他不懂眼,買賣東西都看行家。青銅器看「同益恆」字型大小買什麼,他就買什麼;瓷器則看孫流洲。殊不知行家買真貨,而他有時買的卻是假的,此爵就屬這種情況。從外表看此爵很漂亮,是熟坑器,無地無銹,造型逼真。但行家拿起來一掂量,就發現壓手、過重;再細審腹部,獸面紋是偽刻的,鋬內腹側的銘文亦是偽刻的,並且走刀的痕跡,此爵無疑可斷為偽器。
從重量上去鑒定青銅器的真偽,其要訣就是偽器比真器重。
辨別熟坑青銅器的真偽
因為「熟坑」是傳世青銅器的表面特徵製作的。真是傳世青銅器的外表上也要打蠟,把表面的銹層、地子全覆蓋在蠟層的下面。鑒別熟坑銅器的真偽,首先要看足、口沿處露銅的部位,有紅地子層的是真器,再將熟坑青銅器外面的蠟層擦掉,用氨水反復擦拭,再將硝酸滴上幾滴,如果能看到露銅色的是仿器,如不露銅地子是真器。熟坑青銅器因為沒有經過氧化腐蝕,所以銹層很淺,沒有層次,紅銹也不自然,對於熟坑青銅器要特別留神,多進行比較,就容易掌握辨別的方法。 宋代製作假地子的用鹽鹵砂,作假銹是用木漆調色或加松石末塗上的。這樣做出來的銹層,層次很少,用開水一澆,作假銹的銹層就容易脫落,即使不脫落,也會因為熱水的原因,發生顏色變淺的現象。
青銅器銘文辨偽
商周青銅器銘文的鑄造,是另外做一塊銘文范,鑲嵌入主體內范中。有的銘文范嵌得很平整,周圍沒有明顯的痕跡。也有嵌得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蕞器組的銘文皆是如此。商周青銅器在鑄造長篇銘文時,有的還要劃好線條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銘文橫行直行都比較規整,范土的銘文是陽線條,而鑄成的銘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覺,同時在字口內具有磨砂玻璃那樣均勻的無光感,字體筆畫的轉折處,呈非常自然的圓勢,而從事在陶范上刻銘文的技工,技術很高超,書寫也很流利。
春秋戰國青銅器上出現整篇刻上去的銘文,但原刻的文字是當青銅器脫范不久科的,因古時無鋼刀,就用小輪子在銅器上琢磨出來的,所以字體比較光潔,只有琢磨痕,而無刀痕。宋代以後很多在沒有銘文的青銅器上作偽銘紋,作偽銘紋是用刀刻的,一筆要刻上好幾刀,往往會留下刀刃的痕跡。
宋代以來,金石家的研究重點是文字,當作歷史文獻對待的青銅器銘文,所以當時有銘文的青銅器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那時收藏家們對青銅器的搜集,往往偏重在銘文方面,宋代仿製的青銅器也大部分帶有銘文。
鑒定銘文真偽,除仔細觀察原銘文附近有無改鑿.改刻以至字體不一,表面高低不平,補上偽銹等痕跡外,還可以從銘文的鑄造方法來鑒定。後刻的銘文,有的是有所本,字體比較拘謹、呆板,字口內有或隱或顯的刀鑿痕。而用翻砂法鑄造的青銅器,泥料顆粒比較粗,銘文筆畫的表面與細膩的范土鑄造不同。
科學鑒定通常是指利用現代化的儀器進行的元素分析、放射性元素的年代測定等,再就是系統知識的綜合判斷,俗稱「眼學」。
其實「眼學」也是科學的組成部分,因為考古學本身就是被列入科學行為的范疇的,而依據考古發掘的標本、標准器形成的類型學、器形學、圖案學等也都屬於科學研究的領域,所以,「眼學」是運用了大量系統知識的經驗之談。例如:對於青銅器上銘文的鑒定常常成為對於有爭議器物的強有力的證據,特別是數十字以上的長銘,今人很難編出可考卻未見著述而又文意通暢的上古銘文,很難刻寫出古意燦然、毫無造作且不出錯誤的古文字,這絕不是儀器可以解決的。又如:早期范鑄法的錯范痕跡和分隔內外范的墊痕與偽造的痕跡,目前的儀器還無法判斷,但專家、有經驗的文物工作者和收藏家只要藉助肉眼或放大鏡就可以判斷。所以,積累經驗、掌握青銅器的一般性特徵和內在規律性的東西,是收藏活動必不可少的。
在收藏活動中,有大量的詞彙來自傳統,並沒有科學的界定。或者說,一些名詞的法律界定是明確的,卻並非科學和傳統的界定,因此,在公私收藏領域習慣上沿用了許多的術語和俗語。譬如:「出土文物」的一般性概念為從古代遺址、墓葬、窖藏、塔基、石窟寺,包括水底和沉船等的被發掘、打撈、發現及被盜掘出的古代文物,是相對於流傳於世的瓷器、字畫、傢具、文玩等「傳世文物」而言的。所以,不論什麼時間出土的,皆可稱為出土文物。但是,法律中對於「倒買倒賣出土文物」的界定,則是對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新出土」的文物而言。民國以前的「出土文物」即視同「傳世文物」了。
收藏圈裡對於出土文物出土時間和出土地點及其相關土壤環境的說法則更顯生動,流行的評定語稱「生」或「熟」,以及「坑」。
「生」或者「生坑」,是指新出土與早些年出土,但保持了出土時的本來面貌,沒有經過出土後的進一步處理,沒有受到生活中油垢等污染和長期直接用手把玩形成的表層變化,銹色和土沁色燦然的器物。
「熟」或者「熟坑」剛好相反,譬如明清時期出土,甚至宋代及宋代以前出土,經過了「傳世」的經歷,器物表面已經表現出自然的「熟」、「老」。特別是清代中期,藏家喜歡將青銅器除銹、擦光、上臘,加之常年把玩,就形成了「黑漆古」。
國外個別公私機構曾經有過一種極端的行為,號稱「恢復這些器物的本來面貌——其當年曾經被使用時的面貌」。於是,將古代青銅器上的銹統統除掉了。這非常不科學。因為,青銅器上的銹色是歲月的痕跡,是人類上古文明傳承的歷史烙印,會增加其文化的含量和歷史的重量感。同時,這種綠銹一般是指銅器的氧化層,而氧化銅比銅本身還要穩定,除掉了「銹」反而會不利於青銅器的保護。因此,普遍流行的原狀保護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更加科學。只有對於起腐蝕作用的「有害銹」必須盡快做局部的清除、保養。另外需要提及的是,近世工藝仿品的「生坑」效果大多是廣告色合膠噴塗上去的,有些加工細膩的仿品色彩非常逼真,但開水澆上去之後水即變綠、變藍和紅。如前所述,自然銹色是氧化銅,比青銅本身更穩定,絕不可能溶於水。這幾年高仿品的工藝水平改進了,可總有破綻可尋就是了。
俗語中的「水坑」、「臟坑」、「發坑」和「半發坑」則不僅是說器物呈現的表面特徵,還特指出土地相應的土壤環境以及器物呈現的品質特徵。
「水坑」器的出土地點多為湖南、湖北以及浙江,通常表現為色彩鮮亮、表面大多光潤如鏡。或綠得湛然,或黑得油亮,就像剛剛從水裡撈出來的。因此,常與「水坑」器伴隨出現的俗語還有「綠漆古」和「黑漆古」。
嚴格意義上講,「綠漆古」是銅器綠銹生成之後,由於水文地質條件變化或者墓葬、窖藏常年浸水,器物表面的浮銹自然脫落,卻因年代久遠,綠色牢牢地浸染在器物表層上形成的,好像罩了層薄薄的綠漆,故俗稱「綠漆古」。
「黑漆古」的道理與「綠漆古,,相似,主要似取決於當地水質和土壤的酸鹼度等,有器物長期傳世形成的自然「包漿」,也有青銅器本身合金成分差異造成的原因。一般來說,器物出土時即黑亮如墨,表面幾乎沒有綠銹者,多為春秋、戰國、兩漢時期,而且戰國、西漢的情況更加普遍,其中約90%屬於戰國時期鑄造的。紅、藍色銹斑大多也出現晚期青銅器上,尤以漢代突出,當為青銅中雜入鐵等成分造成的。這種情況商周時期絕對不會發生。近年「綠漆古」和「黑漆古」的偽晶亦有銅胎外用樹脂材料做成的,紋飾非常精美,但樹脂材料的導熱性與青銅相差很大,只有上手就會感覺出來。
「棗皮紅」是指有些青銅器綠銹下呈現的暗紅色,琉璃廠習語稱之「棗皮紅」。還有許多形容各種器物色彩特徵的類似形象習語,例如章料術語中的「蝦青」、「雞血」,瓷器中的「翠毛兒藍」、「豇豆紅」等等。
「包漿」是指沒有浮銹,器物表面卻通體呈現一層均勻、柔亮的氧化層的特殊現象,有時也用於泛指器物表面「生」「熟」情況與呈色情況。所以,可以用於出土器,也可對傳世品而言。「包漿」通常是鑒別青銅器的重要依據,當然也就會有人故意做上去,而且可以做到神似。例如新鑄的銅香爐,經過不同的混合液體浸泡,然後烘烤,會出現各種呈色的「包漿」。反復浸泡、焙燒之後,甚至會出現非常美麗的厚厚「包漿」。這在近些年蘇州仿「宣德爐」上被廣泛應用。
「水銀浸」亦稱「水銀古」,也是一種青銅器的自然「包漿」現象,有局部的,也有通體銀白的,多見於銅鏡。主要為戰國到漢代時期製品,其中又以戰國為多見,大多出土與中原地區。近年以河南仿為最高境界,幾可亂真。
「泛金」與「水銀浸」的情況相仿,並非器物鑄造之時鍍了水銀或者黃金,而是青銅器在特定的土壤環境中形成的特殊氧化層,舊時也稱「返金」或者「返銅」。這種現象通常只出現在剛剛鑄造完成尚沒有使用過就人土的青銅器上,而且幾乎全部出土於河南安陽附近的商代地層中,陝西只存在個例,其他地區從未見到類似情況的報道。所以,非典型安陽類型的「泛金」器,大可直指其假。
「臟坑」器的出土地點在北方一些地區,表現在銅器表面銹色斑駁而雜亂,並伴有大量「有害銹」,甚至使得器物嚴重受損。
「發坑」和「半發坑」則指出土物不僅表面,而且質地本身都受到嚴重侵蝕,呈現出一種類似發酵、發泡狀的疏鬆、漲裂。大部出現這種墳起、鼓泡、漲裂現象的俗稱「發坑」,部分或局部出現的古玩行里習稱「半發坑」。
文物的自身品質與收藏價值重要的外在條件之一就是「品相」,是文物行里人對於文物自身質地與完殘情況綜合評價的習語。以金屬鑄幣為例,「祖錢」或「雕母」的品質註定優於脫胎而成的「母錢」;「部頒樣錢」或「進呈樣錢」的品質註定優於「初爐錢」,「初爐錢」則優於一般流通幣。所以,在這里「晶相」是一級高過一級的。
但是,除了自身品質之外,保存狀況的優劣也是決定「品相」好壞的評判標准。也就是說,鑄造精美的普通流通幣保存如新,「品相」自然是絕好的;「雕母」若損傷嚴重,也會被斥為「品相」不好。
㈤ 鑒賞青銅器一般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青銅器辨偽指的就是辨識一件件具體的傳世品青銅器的真偽,即它們是真的古代青銅器,還是後世為牟利而製作的偽品。這是對傳世品青銅器進行鑒定收藏首先需要做的研究工作,這是因為傳世品與考古發掘品不同,傳世品中混雜有大量的偽品。
為了進行辨偽,首先就要了解偽作青銅器的歷史和偽器的基本情況。
自宋代金石學產生以來,古代青銅器成為研究與鑒賞的重要文物,公私競相收集入藏,遂使青銅器具有了較高的經濟價值。因此,從宋代開始就有人製作偽品以牟取暴利。根據前輩青銅器專家容庚先生等的研究,從宋代迄今千餘年來偽作青銅器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宋元明時期。宋代的偽器已見於宋代的青銅器著錄書中。例如薛尚功《歷代鍾鼎彝器款識法帖》卷16著錄的封比干墓銅盤就是偽器。明代偽造情況,如高濂《論新鑄偽造》(《遵生八牋》14?5)所雲:「近日山東、陝西、河南、金陵等處偽造鼎彝壺觚尊瓶之類,式皆法古,分寸不遺,而花紋款識悉從古器上翻砂,亦不甚差。但以古器相形,則迥然別矣。雖雲摩弄取滑,而入手自粗,雖妝點美觀,而器質自惡。」
第二階段,清初至嘉慶時期。由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統治者的提倡,金石學有了新的發展,作偽也興盛起來。此時主要是仿照宋代青銅器圖錄作偽。據容庚先生研究,乾隆皇帝命臣下編纂的著錄皇室藏器的《西清古鑒》、《西清續鑒甲編》、《西清續鑒乙編》、《寧壽鑒古》四書中,共收錄有銘文的青銅器1176件(有銘文的銅鏡不包括在內),其中偽器317件,可疑者137件,共計490件,占總數的41%強。
第三階段,道光至清末。一方面由於金石學者重視銘文,另一方面作偽器費力而易辨,因此,此時作偽者大多轉而在真器上摹刻偽銘以牟利。這種作偽風氣始於西安,以號稱「鳳眼張」的張二銘最為有名。
第四階段,民國初期。由於政治腐敗,軍閥混戰,不僅各地盜墓之風大盛,而且作偽之風更熾。北京、蘇州、西安等地更是作偽的中心,有許多作偽的高手。此時由於西方近代科學技術的傳入,作偽者運用新技術作偽,使作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例如用拓本照相製版及化學葯品腐蝕方法作偽銘,就比過去鏨刻的偽銘要逼真得多。例如《善齋禮器錄》8?6師麻孝叔簠,其銘文就是仿吳大瀓所收藏的真的師麻孝叔簠的銘文用化學腐蝕法製成,頗為近似。非仔細辨識,不能識其偽。
同時,由於外國人重視藝術價值,喜好新奇的器形和紋飾,致使偽作新奇器形、紋飾興盛起來。例如蘇州作偽高手周梅古偽作的車馬獵紋方口圓壺(見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圖版205,1958年版),十分新奇,蒙蔽了許多人。
從作偽的歷史可以總結出偽器的基本情況如下:
一、全器皆偽。例如著名的晉侯平戎盤(見S.W.Bushell著,戴岳譯《中國美術》,商務印書館,1923年版),約為乾隆年間偽作,原藏北京怡王府,1870年流入英國,現藏於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腹外上飾乳丁紋,下飾獸面紋,雙耳不倫不類,圈足系焊接,偽作明顯。盤內有偽銘23行547字,是已知偽器中銘文最長的。內容雜取《尚書》及《左傳》,字體雜仿《散氏盤》及《石鼓文》,刻工拙劣,一望而知其偽。
二、器物的一部分為偽作。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商代父乙觶,器身為真器,但作偽者在其口部加上一個流,並在腹上部加上一個銴,成為一件古代並不存在的帶流帶銴的觶(見程長新等《銅器辨偽淺說》,文物出版社1991年)。
三、拼湊真器殘片作成偽器。例如《西清古鑒》6?11著錄的蟠夔紋鼎11,系用銅甗的上半部下加三足而成,似是而非。
四、器真銘偽。這又包括兩種情況:
1、銘文全偽。或用刀具鏨刻而成,或用化學葯品腐蝕而成。內容或仿某一真器銘,或拼湊,或隨意杜撰。例如楚公鍾(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20),系吳中蘇某在無銘的真鍾上,仿宋代薛尚功《歷代鍾鼎彝器款識法帖》6?15著錄的楚公鍾偽刻,騙了羅振玉。羅獲此鍾後,取鍾銘中「楚雨」2字,命其樓為「楚雨樓」,貽為笑柄。
2、在真銘外,加刻偽銘。例如現藏於江蘇鎮江金山寺的遂啟諆鼎。道光末年陝西出土,僅有「遂啟諆作叔寶尊彝」9字銘文。後經張二銘在其前後加刻偽銘124字,使銘文增至133字。並以三百金售給葉志詵,葉作歌紀事,和者30餘人,成《遂鼎圖題詠》一書。後經鮑康辨其偽,葉不懌,遂送給金山寺。
五、器真而花紋偽。即在真的素麵或花紋較少的器物上偽刻花紋。例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方鼎,原為素麵,作偽者在其腹部偽刻鳥紋及蟬紋。又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商代獸面紋壺,作偽者在花紋中偽嵌綠松石(陳佩芬《青銅器辨偽》,《上海博物館集刊》3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如上所述自宋代偽作青銅器出現以後,辨偽也就開始了。自宋迄今,辨偽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應予重視和批判地繼承並予以發展。
宋人趙希鵠在《古鍾鼎彝器辨》(《洞天清祿集》,《美術叢書》第9集第4冊)中指出:「三代古銅並無腥氣,惟新出土尚帶土氣,久則否。若偽作者,熱摩手心以擦之,銅腥觸鼻可畏。」清代學者陳介祺辨偽有很高的水平。他在致王懿榮的信中談到:「偽刻必有斧鑿之痕,以銅絲刷去之,則又有刷痕,而字鋒又失。……鑄字刻字必可辨,鑄字佳者,每上狹而下寬。」(《簠齋尺牘》4?6)榮庚《商周彝器通考》及榮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二書中都有專門章節論述辨偽問題,對歷史上的辨偽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
20世紀20年代中國開始了科學的田野考古發掘研究工作,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始發掘安陽殷墟,首次出土了經科學考古發掘得到的古代青銅器。新中國建立以後,田野考古工作有了飛速發展,出土了大批的古代青銅器,使青銅器辨偽有了可靠的標尺。同時由於過去從事修復或作偽的老師傅轉入文物、博物館部門工作,坦誠地介紹了過去作偽的方法及內部情況,對辨偽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青銅器辨偽的基本方法是比較法和綜合分析法。即將需要辨偽的器物首先分別從銅質和銹色、鑄造工藝、器形、紋飾、銘文諸方面與已知真器逐一進行對比,並參考偽器的各種情況作為反面資料進行考察,從而對該器各個方面的真偽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後再綜合上述各個方面的認識進行整體的分析。這樣從局部到整體、再從整體到局部反復認真考察幾次,最後得出結論。
具體講,首先從銅質、銹色上辨偽。古代銅器一般是青銅,而偽器有用黃銅者。尤其是古代青銅器已經數千年的腐蝕,銅質已糟朽,其重量比同樣大小的偽器要輕得多。這也就是古玩行常說的偽器「手頭沉」。如上海博物館藏的西周史頌簋重9350克,而偽史頌簋重達12420克,比真器重約三分之一。
古代青銅器表面的真銹是經數千年自然形成的,有綠、藍、灰、黑等多種顏色,深沉緻密,有金屬光澤,風格古樸,分布自然,給人以美感。而偽銹或用酸類快速腐蝕而成,色淡而浮薄;或用酒精調和漆片、顏料作成塗上,色調灰暗呆滯,沒有層次感和金屬光澤,並且質地疏鬆,一摳就掉,或用酒精一擦就掉。例如圖五偽青銅人面之偽銹。
其次,從鑄造工藝辨偽。古代青銅器主要是用范鑄法鑄造而成,因此器表往往遺留有凸起的范線及鑄瘤。並且器表光潔,細部花紋稜角細膩圓滑。而偽作青銅器多用翻砂法,表面粗糙,有砂眼、縮孔等鑄造缺陷。並且仿照真器翻制的偽器,一般較真器壁厚,紋飾、銘文模糊,顯得很蠢,沒有精神。
第三,從器形上辨偽。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器形是有一定之規的。偽器的器形,或模擬器,但往往形似而神不似;或憑空臆造,作成新奇的器形以嘩眾取寵。因此,遇到新奇的器形務必十分小心。
第四,從紋飾上辨偽。古代青銅器的紋飾自然而生動,風格古樸而有神韻。偽紋有的是由真器上翻制,但模糊、肥胖而沒精神;有的系鏨刻,不僅破壞了器表,而且遺留有刀痕。偽紋不僅呆板、軟散,而且布局往往不合理,尤其到了邊角之處交待不清。總之,古代青銅器紋飾的種類以及每種紋飾的結構和布局是有一定之規的,凡不符合規律者,則可能是偽作。圖六偽銅罍的紋飾就十分呆板。
第五,從銘文上辨偽。真銘的特點是自然流暢,生動有神,古樸有力。鑄銘的字口是口小底大,邊角渾圓,呈形。偽銘結構鬆散或拘謹,乃至錯誤,呆板軟弱。偽刻者字口是口大底小,呈狀,並有刀痕。腐蝕法作成的偽銘,肥胖臃腫,字口深淺不一。古代銘文的字體結構以及內容皆有一定之規,凡遇與常例不合者,則應與真銘逐句、逐字、逐筆對照,自可辨偽。又凡銘文所在部位或行款不合常規者,也可能為偽作。
第六,從器形、紋飾、銘文三者之間的關系來辨偽。真器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一致的,而偽器三者之間必有矛盾,認真分析,必能找出破綻。例如《善齋禮器錄》2?64著錄的「中義父」鼎,直耳,柱足,口沿下飾獸面紋一道,其器形與紋飾屬於商末周初。而其銘文卻屬於西周晚期,顯系偽銘。按真的中義父鼎,著錄於《貞松堂吉金圖》上22,器形為蹄足,口沿下飾重環紋一道,器形與紋飾皆屬於西周晚期,其銘文亦屬於西周晚期,三者是一致的。
此外,在辨偽工作中,詳細了解器物的出土情況與流傳經歷也是十分重要的,往往能為辨偽提供重要的線索。
最後,在辨偽工作中還必須正確區分偽品與仿製品。偽品乃是制假者為牟利而製作的假文物。而仿製品則是後代官府或私人為了禮儀活動等的需要而仿照夏商周青銅器製作的銅器,例如宋徽宗時仿製的大晟鍾,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而且是對古人的仿效與仰慕。仿品與作偽是有著根本區別的。
㈥ 求一篇關於青銅器鑒賞的論文,1500-2000字左右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它是紅銅和錫、鉛的合金,也是金屬治鑄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銅發明後,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青銅時代。 中國使用銅的歷史年代久遠。大約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並開始使用銅。1973年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曾出土一件半圓型殘銅片,經鑒定為黃銅。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銅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相對西亞、南亞及北非於距今約6500年前先後進入青銅時代而言,中國青銅時代的到來較晚,但卻不能否認它是獨立起源的,因為中國存在一個銅器與石器並用時代,年代距今約為5500~4500年。中國在此基礎上發明青銅合金,與世界青銅器發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國青銅器是由境外傳播而來之說。 「國之大事,在祀及戎」。對於中國先秦中原各國而言,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祭祀和對外戰爭。作為代表當時最先進的金屬治煉、鑄造技術的青銅,也主要用在祭祀禮儀和戰爭上。夏、商、周三代所發現的青銅器,其功能(用)均為禮儀用具和武器以及圍繞二者的附屬用具,這一點與世界各國青銅器有區別,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青銅器文化體系。 一般把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一、形成期 距今4500~4000年龍山時代,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從現有的材料來看,形成期的銅器有以下特點: 1、紅銅與青銅器並存,並出現黃銅。甘肅省東鄉林家遺址,出土一件范鑄的青銅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遺址發現兩件帶孔紅銅牌飾;河南省登封王城崗龍山城內出土一件含錫7%的青銅容器殘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內出土一件完整銅鈴,系紅銅;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兩件黃銅錐;山東省棲霞楊家圈出土黃銅殘片。發現銅質製品數量最多的是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齊家文化,有好幾處墓地出土刀、錐、鑽、環和銅境,有些是青銅,有些是紅銅。製作技術方面,有的是鍛打的,有的是用范鑄造的,比較先進。 2、青銅器品種較少,多屬於日常工具和生活類,如刀、錐、鑽、環、銅鏡、裝飾品等。但是應當承認當時人們已能夠製造容器。此外,在龍山文化中常見紅色或黃色陶鬶,且流口,腹襠部常有模仿的金屬柳釘,如果認為這時的銅鬶容器與夏商銅鬶,爵、斝容器功能一樣的話,當時的青銅器已經在或開始轉向禮器了。 3、一般小遺址也出土銅製品,一般居民也擁青銅製品。此外,這個時期的青銅製品多朴實無飾,就是有紋飾的銅鏡也僅為星條紋、三角紋等等的幾何文飾,絕無三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感。 二、鼎盛期: 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禮器是古代繁文縟節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青銅器最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製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用陶質的復合范澆鑄製作青銅器的和范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展。陶范的選料塑模翻范,花紋刻制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非常成熟。隨後發展出來毋需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鑲嵌的材料,第一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應用在首飾上。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鑒定,鐵刃均為碩鐵。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春秋戰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 東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出現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總結性文獻《考工記》。書中對製作鍾鼎、斧斤、弋戟等各種器物所用青銅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由於戰爭頻繁,兵器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吳、越的寶劍,異常鋒利,名聞天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鑄劍的匠師,如干將,歐治子等人。有的寶劍雖已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開成疊的紙張。越王勾踐劍等一些劍,其表面經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形成防銹的菱形、鱗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紋,異常華麗。 中國青銅器還有一特點,就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銅器用人的面形作為裝飾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鉞等,但這些人面都不是什麼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體形象,如人形的燈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體作為器物的一部分,如鍾架有佩劍人形舉手托住橫梁,銅盤下有幾個人形器足之類,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從的裝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立體像、人頭像,大小均超過正常人,均長耳突目,高鼻闊口,富於神秘色彩,應是神話人物。 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證史、補史的作用。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刻成的銘文。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制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傳流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三、轉變時期; 轉變時期一般指戰國末年至秦漢末年這一時期。經過幾百年的兼並戰爭及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政治、經濟、文化改革,以郡縣製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權性質的封建社會最終建立,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社會各領域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逐漸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體到某些青銅器,精美的作品還是不少的。如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掘獲的兩乘銅車馬。第一乘駕四馬,車上有棚,御者為坐狀。這兩乘車馬均為青銅器鑄件構成,大小與實際合乎比例,極其精巧。車馬上還有不少金銀飾件,通體施以彩繪。第二乘馬,長3.17、高1.06米,可以說是迄今發掘到的形制巨大、結構又最復雜的青銅器。 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從而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佔了主導地位。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自此以後,青銅器除了銅鏡外,可以說不再有什麼發展了,因而本網對中國古代銅器發展的研究,至隋唐為止。 追問: 復制別人的 這個我剛看過 鄙視這類團隊 回答: 我只是代表我 不代表團隊啊·········· 追問: 額 這話我喜歡 採納了
㈦ 請談談你對對青銅器的看法和感受
青銅,是紅銅與其它化學元素的合金,其銅銹呈青綠色,因而得名。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
由於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中國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遠,青銅器則是其縮影與再現。
中國境內發現的青銅器:
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銅製品是來自陝西姜寨遺址出土的黃銅殘片,經檢測為冶煉所得,距今6500~6700年歷史。
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已知的中國最古老青銅器,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經碳14鑒定距今約5000年。此刀長12.5厘米,為單范鑄成。沒有槽及環首等成熟的後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㈧ 如何鑒定青銅器
㈨ 中國青銅器的審美方式方法
生坑青銅器的保護
一、影響考古青銅文物的腐蝕損壞的因素
考古青銅器表面腐蝕很復雜,用XPS分析表面化組成,發現是一些氧化物、氯化物,這些腐蝕表層是在地下埋藏上千年的環境下形成的。其結構鬆散,孔隙分布廣,對水、氣都具有吸附作用。一旦文物出土,這個銹層暴露在大氣環境下,空氣中的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都在表面有強附作用,那麼表面不僅存在電化學,而且發生化學腐蝕和光腐蝕。從以上分析,影響青銅文物腐蝕取決於兩方面因素:即文物材料自身的特性和文物所處的環境。考古青銅文物能保存下來,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它的抗腐蝕性及所處的環境。環境中有能影響考古青銅文物腐蝕因素,如溫度、濕度、氣體酸、鹼、鹽、有機體、光等。腐蝕的產生往往是各種環境因素並存時產生的協同效應。
(1)溫度、濕度。文物在自然環境中起化學反應這就意味著文物受到損害。而化學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有關。Arrhenius經驗公式,以活化能相關溫度,反應速度表示其關系式為:log10R1/R2=52E(1/T2/1/T1)式中,R1、R2分別為T1、T2溫度時的反應速率。E為活化能:KJ/mol溫度升高10℃,反應速度成倍增長。濕度與「青銅病」:青銅器潛伏的「粉裝銹」其保存的臨界狀態相對濕度為42%RH—46%RH,相對濕度超過55%RH,氯化亞銅迅速與空氣中的水反應:CuCl+H2O←→Cu2O+HCl.隨著濕度的加大,其反應速度加快。不同相對濕度的實驗結果是氯化亞銅在97%、78%、58%RH環境中分別經2、4、24h反應生成鹼式氯化銅。而在此35%RH中氯化物是無限穩定。實驗還證明相對濕度RH為55%時,氯化亞銅將非常快地反應。然而潮濕的空氣含水率高達80%-90%以上,水分常被稱為「通用催化劑」,它不但可以促使許多化學反應發生,同時還能使有機體滋生。
(2)氣體:氧氣佔大氣含量的21%,氧作為一種氣體主要存留在存放考古青銅器的環境中,被發掘出來的考古青銅器平衡破環後,不穩定的氯化亞銅與潮濕的空氣中的水、氧相互作用會立即和新的銅體表面發生反應形成白色粉狀銹[CuCl2 3Cu(OH)2]。反應式:4CuCl(s)+4H2O+02(g)→CuCl2 3Cu(OH)2(s)+ 2HCl(aq),白綠色的粉狀銹CuCl2 3Cu(OH)2俗稱「青銅病」又叫「粉狀銹」。粉狀銹在形成初期,其顆粒度極為微小,略近於球形的銹體顆粒徑大約為0.8—1.2nm,均勻一致。此微小的粒子有兩個突出特點:基本可擺脫重力場的影響而隨空氣的流動遷移,在適當的條件下,落在其他銅器上可進行下述反應:2Cu2(OH)3Cl+Cu+6H+→2CuCl+3Cu++6H2O(酸性環境),4CuCl+O2+4H2O→2Cu2(OH)3Cl+2H++2Cl-(鹼性或中性環境)這就是為什麼稱「青銅病」像瘟疫一樣的傳染和蔓延的原因。
利用CO2、O2和H2O以及一些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微生物菌體增殖繁衍。在這一過程中,將其代謝產物逐步釋放出來,堆積在青銅表面,代謝產物有微酸性,能在漫長的歲月里對青銅進行腐蝕形成銹狀物。微生物菌體在乾燥的環境中一般是呈孢子狀態存在,一旦條件適宜,特別是環境濕度增大的條件,微生物容易隨空氣飄浮和流動在青銅器上大量滋生。這可能是「青銅病」傳染和蔓延的另一個原因。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主要來源於汽車排放的廢氣。發動機高速運轉時排放出的NOX含量高。NO2氣體在空氣中或物體表面形成硝酸、亞硝酸、硝酸鹽。加速青銅腐蝕。
二氧化硫:SO2氣體在溫度、濕度適宜的條件下腐蝕青銅器。實驗表明當RH75%-96%時青銅腐蝕速度顯著增加,這是SO2參與陰極去極化作用使鬆散腐蝕產物吸濕能力加快所致。
(3)光:考古青銅器表面緊貼基體部位有氧化亞銅存在,在光的照射下產生光生空穴和光生電子,高能量的光生空穴可以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發生腐蝕。同時在光的照射下,氧化亞銅可吸附氧,高活性的吸附氧就會沿著鬆散的孔隙向銅合金基體接近,腐蝕合金組份,使表面銹刨層不斷增厚。
二、考古青銅器銹色辯析
考古青銅器年代不同,鑄造工藝不同及所處的環境不同,形成的銹層很復雜。常見的有:黑色的氧化銅:CuO(黑銅礦);紅色的氧化亞銅:Cu2O(赤銅礦);靛藍色的硫化銅:CuS(靛銅礦、方藍銅礦);黑色的硫化亞銅:CU2S(輝銅礦);鹼式碳酸銅(有三種):暗綠色的CuCO3 Cu(OH)2(孔雀石、石綠);藍色的2CuCO3 Cu(OH)2(藍銅礦、石青);藍色的2CuCO3 3Cu(OH)2;鹼式氯化銅(有兩種同分異構體):綠至墨綠色的Cu2(OH)3Cl(氯銅礦);淡綠色的Cu2(OH)3Cl(副綠銅礦);藍色的硫酸銅CuSO4 5H2O(膽礬);綠色的鹼式硫酸銅:CuSO4 3Cu(OH)2(水硫酸銅礦);白色的氯化亞銅:CuCl(氯化亞銅礦);白色的氧化錫:SnO2(錫石)等。這些組成各異的青銅銹分為有害銹和無害銹兩種。無害銹,又稱元素銹 或非活性銹,主要為銅的氧化物、鹼式碳酸銅等。這些銹無害,又古香古色,是年代久遠的象徵。有害銹,也稱「粉狀銹」,是鹼式氯化銅、氯化亞銅、氧化鉛、二氧化錫等的混合物。
三、考古青銅器的保護
1. 考古青銅器的現場保護
田野考古現場的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引起重視。考古青銅器埋藏在地下幾千年基本是處於一種比較穩定的環境中,其腐蝕過程已經趨於平衡。青銅器出土之後,這種平衡就打破,繼而引起各種腐蝕的發生。考古現場的工作就是盡量阻止各種腐蝕的產生。因此,在現場對出土的完整青銅器進行仔細地清洗、脫水,然後存入封閉的包裝袋中運回室內。對於破碎的青銅器,特別是一些薄胎青銅器,出土時我們看到的常常已經是破爛不堪,有的已經成為碎片並與泥土混在一起,在現場文物保護中應因勢利導區別對待。
(1)對於一些容器類與泥土混在一起的青銅碎片,大多數情況仍然保存著該容器的基本外形,在清理時先用竹刀或牛角刀將外面的泥土剔去(保留容器內的泥土),當器形完全出來後,在青銅器碎片表面敷一層濕棉紙(棉紙以剛好濕透水為好)、再貼上一層干棉紙;在棉紙外面刷一層稀薄的桃膠水加固;等棉紙干後用托板將青銅碎片(連同碎片的泥土)一起取運到室內清理。
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清理,都要盡可能的早進行。在清理之前測量記錄下器物的外形尺寸(腹徑、口徑、通高等)及每一塊銅碎片的位置關系,以利於日後的整理修復。
(2)兵器、工具類青銅器。如劍、削刀等。出土時往往破碎成幾塊或腐爛成粉末,特別是當器物胎體比較薄時應先將竹刀或牛角刀細心地將器物表面的泥土去掉,然後在青銅碎片的表面貼1-2層濕棉紙,在棉紙上做厚約0.5 厘米的石膏層、等石膏基本硬化後再將器物周圍的泥土與石膏層之間相互夾緊捆紮,包裝後運回室內清理。
(3)貼金花紋青銅器。貼金花紋青銅器出土時大部分貼金花紋脫落,但在青銅器上留下痕跡。這些貼金花紋是採用金箔分塊雕刻局部圖案再在青銅器表面粘貼組成完整圖案。對於這類器物的現場保護原則是盡可能地減少接觸,從墓坑內起取時要從器物底托起,器物較大的採用托板。青銅器四周脫落的金箔要按不同的方位分別起取,與青銅器方位相對應,同時作好各種記錄。取下的金箔用細毛筆沾蒸餾水輕輕清洗泥土,然後將金箔夾在兩層棉紙之間,用三夾板夾放保存便於室內整理復原。這類青銅器的表面,現場只作局部泥土的清洗,對花紋乃至痕跡通常不作處理,以防將痕跡擦去。具體做法是用木條做成框架固定器物底部和口沿、中空,放入塑料袋中運回室內。
(4)帶有黑漆古、綠漆古保護層的青銅器。綠漆古、黑漆古是古董商對出土青銅器表面一層黑亮或綠亮似漆特殊腐蝕層稱謂,這類腐蝕層緻密光滑泛蠟光,對青銅器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這種表層,大多出現在戰國和漢、唐的銅鏡之上,在春秋戰國的兵器、先秦的鹵、壺、尊等等器具以及戰國和秦漢的銅印章等銅器上也偶爾有類似的現象出現。這類銹層美觀、古樸,是年代久遠的象徵,深受人們的喜愛。關於黑漆古、綠漆古形成的原因,中外學者進行了廣泛深入研究,較公認的研究結果認為是與埋藏環境有關。在數千百年的歲月里,地下腐殖酸長期作用是青銅器表面形成綠漆古、黑漆古的主要原因。綠漆古、黑漆古的主要成分是錫的氧化物,也含有一定量的銅的氧化物,錫的氧化物呈結晶的狀態於青銅器的表面形成緻密的銹層。
由於黑漆古、綠漆古青銅器表面的氧化物硬度不高,用竹刀都可以在上面留下劃痕,因此在現場清理時採用軟毛刷沾蒸餾水慢慢將泥土等污物洗去。用95%乙醇進行脫水,然後用棉花或棉紙等柔軟的材料包裝,避免與尖銳的物品接觸碰撞。
2. 考古青銅器的室內保護
青銅器保護的形式,可歸納為三類:機械去銹保護、化學試劑去銹保護、用化學試劑控制和改善表面結構保護。現將各種保護方法適應對象以及優缺點等分析類比如下。
(1)機械去銹
機械去銹:機械去銹一般是針對那些局部銹蝕的青銅器,其方法是藉助放大鏡或體視顯微鏡觀察,使用手術刀、鋼針、鏨子等對所需去銅銹部位進行清理,在工作中要仔細小心,不要在銅器表面留下劃痕。超聲波震動法除去有害銹:超聲波去銹最大特點是去除粉狀銹較為徹底干凈,而不損及其他銅銹。激光器清除青銅器粉狀銹:激光清除銹蝕物,主要是利用激光激勵出的巨大光能,瞬時作用在表面銹層上,使表面溫度迅速上升。因為銹層的結構疏鬆,對能量的吸收能力強,因而將銹蝕物迅速燒融、汽化,與本體分離。激光在作用過程中,還使青銅表面相變硬化,形成一種緻密的硬化保護層,對導致青銅器繼續銹蝕的外界條件,有一定的防護作用。用機械方法除銹雖然能簡單、快速揭掉銹層,但金屬部分直接裸露在大氣中,銹蝕仍是不可避免。
(2)化學去銹保護
對於大面積銹蝕的考古青銅器所採用的方法是將化學純的碳酸鈉(Na2CO3)與碳酸氫鈉(NaHCO3)以等摩爾數混合後,溶解於蒸餾水中,配製成10%-20%的系列溶液,較常用的為5%的溶液。一般碳酸銅含結晶水,配製溶液時應考慮在內。用此溶液浸泡青銅器時,有害銹(氯化亞銅)逐漸轉化為碳酸銅,其作用過程是溶液中Na2CO3水解呈鹼性:CO-3+H2O→HCO31-+HO-在倍半碳酸鈉浸泡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uCL(固) →Cu++Cl- Ksp=1.2×10-5,2cu+→Cu+cu2+,Cu2++CO2-3→CuCO3(固)↓Ksp=1.4×10-10
因Ksp(CuCO3) Ksp(CuCl),所以這一替換過程較容易發生。隨著溶液 中CO2-3和HCO-3的消耗,有害銹(CuCl)逐漸轉化成穩定的CuCO3,這時Cl-被取代而進入溶液 ,不斷更換新鮮溶液浸泡器物,直到溶液中檢不出氯離子為止,隨後用蒸餾水浸泡器物,以洗去殘留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有時為了加快洗滌速度,可把浸泡液控制在50度左右,因溫度升高促使離子擴散和反應加速度,從而增加特質的轉化速度,一般一周換兩次溶液。此方法雖然很平穩,但費時較長,有時需一到兩年時間才能完成一件器物的清洗。另外難溶的碳酸銅附著在器物表面使處理後的外觀較處理前加深加綠,改變了器物外觀。
對於小面積有害銹的器物,即考古青銅器有害銹僅僅是小斑點的器物來說,可用鋼針或小手術刀將銹斑剔除,剔去的范圍稍大於粉狀銹范圍,特別是要把產生「青銅病」的有害銹清除干凈,直至看出新鮮的青銅為止,然後用丙酮液擦洗孔穴,等乾燥後把氧化銀(分析純)粉末用乙醇或異丙醇調成糊狀,仔細擦入孔內,再把此器物置於飽和的水蒸氣中或潮濕的環境中存放一晝夜,讓氧化銀和氧化亞銅充分作用形成保護膜,同時也可用以檢驗封閉程度,若又發現新的綠色斑點,可重復操作,直至在飽和的水蒸氣中放置一晝夜後不再有新的綠色斑點產生為止。其化學反應式:Ag20+2CuCl→2AagCl+Cu2O用氧化銀保護處理的斑點,外觀呈棕褐色,與銅器的其他銅銹也能和諧一致。
(3)用化學試劑控制和改善表面結構的保護
用化學試劑控制和改善表面結構的保護其原理是緩蝕作用。在考古青銅保護研究中此技術是重要的研究對象,也是金屬文物保護技術發展的趨勢。其方法可以:1. 判斷緩蝕作用的物種,緩蝕劑與金屬作用的類型、作用基團或分子取向;2. 考察緩蝕劑的緩蝕過程及其性能,不同緩蝕劑間的協同效應和競爭吸附;3. 研究侵蝕性離子在金屬表面上行為特性及其對緩蝕的影響等。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為了不改變考古青銅文物銅銹的色調,越來越多的金屬緩蝕劑用在青銅文物上。苯駢三氮唑是一種很有效的青銅緩蝕劑,簡寫BTA,它是乳白色粉末結晶,能溶於乙醇等有機溶液中,苯駢三氮唑可與銅及銅合金形成不溶於水及部分有機溶劑的透明覆蓋膜,生成膜比較牢固,青銅器中的銅與苯駢三氮唑交替結合,形成類似Cu—BTA金屬配合多聚絡合物,而且很像高聚物的線狀結構形式,有效地隔斷金屬與種腐蝕介質的接觸,使器物得到保護。但這個綠色的不溶性的多聚絡合物能覆蓋銅器紋樣細節。不適用細小紋飾器物的保護,如錢幣、神像頭。對於細小紋樣且腐蝕嚴重,銅芯少的器物保護使用有機雜環合物5-胺基2-巰基-1,3,4-噻重氮(AMT),它是淡黃色的結晶固體。熔點燃238℃,溶於熱水和酒精。其方法是將清洗後的器物浸入0.01M的AMT的水溶液中。為了加速反應,加入幾滴硝酸(1:1)。然後將溶液加熱到60℃。這時可以觀察到器物腐蝕區有淡黃綠色的凝乳狀沉澱產生。1小時後將器物取出並用蒸餾水清洗,將此過程反復,直到沒有沉澱產生為止。實驗表明,AMT化合物和青銅病中離子化的銅形成了絡合物。這個絡合物在青銅病區以淡黃綠色沉澱形式出現。因此使得銅器除去青銅病。這個過程一直進行到青銅病完全從腐蝕產物的微孔隙和下面的金屬中完全除去。當青銅病完會除去後,AMT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均勻薄薄的多聚絡合保護膜。
考古青銅器埋藏的土壤由各種礦物質和有機酸的腐蝕產物共同組成是多相的具有離子導電性的多孔毛管膠體體系。根據軟硬酸鹼理論:「凡是能給出電子對的分子、離子或原子團都叫鹼,凡是能接受電子對的分子、離子或原子團都叫做酸。」考古青銅器上的銹蝕物分為:硬酸類Cu++和軟酸類Cu+。羅歇爾鹽絡合劑屬硬鹼類,能與硬酸型陽離子產生成穩定的絡合物。硫脲是軟鹼型絡合劑易和軟酸型陽離子Cu+結合穩定。EDTA是以氨基二乙酸為基體的有機絡全物,具有氮和羥氧兩種親核力很強的配位原子,絡合能力很強可與許多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絡合物。在緩蝕劑研究中,根據這一原理,使用復合緩蝕劑要好得多,此時其緩蝕率比簡單加和值要大得多,這種發揮各種成分作用的效應稱為緩蝕劑的「協同」效應。
採用10%硫脲+10%EDTA+10%羅歇爾鹽能有效地除去綠色銅銹,紅色的氧化銅以及與泥土混為一起的銹層。另外0.5%BTA+0.5mol/Nna2M0D4+5%NaHCO3的復合配方有較好的緩蝕效果。鉬酸鈉溶液會使金屬的鈍化膜抵禦氯離子的能力提高,並降低某些金屬點腐蝕小孔中氯離子的富集作用,隨鉬酸鈉的增加作用會越明顯。
在苯駢三氮唑中加入輔助劑碘化鉀或對氨基苯胂酸採用定量方法是很好的青銅緩蝕劑。其配方BTA0.2mol/L,APA0.005mol/l,PH=4.或BTA0.2mol/l,KI0.01mol/L,PH=6.31溶液溫度為60℃,溶劑的組成乙醇(95%)/水=2/3(體積比)。表面封護劑採用有機硅玻璃樹脂與苯駢三氮唑的混合物,其中BTA的濃度為0.1mol/L,在苯駢三氮唑中加入少量的碘化鉀,是由於碘離子優先吸附於青銅表面,引起初始電位的降低,從而導致苯駢三氮唑的吸附量的增加,多餘的KI亦可通過空氣氧化除去,不會有副作用。在苯駢三氮唑中加入少量的對氨基苯胂酸後,由於苯駢三氮唑優先吸附銅質點上,對氨基苯胂酸優先吸附於錫、鉛點上,二者相輔相成,在青銅器表面形成緻密的保護層,從而導致緩蝕率的增加。
總之,對於每件考古青銅器的處理一定要因地制宜制定保護方案,切忌一方治百病。
㈩ 怎麼樣識別青銅器呀
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硬度,不像瓦當磚瓦、甲骨陶瓷及書畫碑帖等易於破碎,而是便於長期收藏。再則青銅器皿形態各異古樸典雅,線條暢達,這也是其他古玩所無法企及的。
從器形之間看,由於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製作方法同夏、商時期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范製作,且一器一范,手工製作,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從紋飾之間看,由於同夏、商時代一樣為陶范鑄成,一范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除了個別用單范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很少見。
從銅鐵合鑄上看,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出現人工冶鐵?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因為,只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於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1990年,河南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貴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莖銅芯柄鐵劍,為銅鐵合鑄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鐵,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劍」,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冶 中華第一劍鐵實物,由此我們可以推定,中國歷史上銅和隕鐵合鑄的時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鐵與銅合鑄成器的時代至遲在西周晚期技術上已經成熟。
從鑄范種類上看,西周時期除了陶范法冶鑄外,也還延續了夏商時期用石范鑄造青銅器小件和不復雜器物的傳統。由於石范法只能製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武器類青銅器,所以到西周時期石范鑄造青銅器的方法,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在西周時期絕大多數青銅器的鑄造還是採用陶范法鑄造,只有極少數的青銅器是用石范鑄法鑄造,我們在鑒定這一類石范法鑄造的青銅器時,就要和陶范法鑄造青銅器的鑒定要點區分開來,如石范法鑄造的青銅器,存在著器形和紋飾之間相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