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滑動軸承、軸瓦、軸襯、軸套區別與作用
軸襯是裝在軸上,跟軸一起旋轉。軸瓦是裝在座上,不旋轉。
以前有很多大型的軸為達到與軸瓦配合部份高硬度高耐磨而發明軸襯,但自從有了高頻淬火和表面處理這些工藝後就基本淘汰了。
一個滑動軸承必須有軸瓦,但軸襯就不一定有了。也可以上網咨詢下洛陽匯工大型軸承
軸襯是裝在軸上,跟軸一起旋轉。軸瓦是裝在座上,不旋轉。
以前有很多大型的軸為達到與軸瓦配合部份高硬度高耐磨而發明軸襯,但自從有了高頻淬火和表面處理這些工藝後就基本淘汰了。
一個滑動軸承必須有軸瓦,但軸襯就不一定有了。
滑動軸承是由軸和軸套兩部份組成,其中軸套可以是軸瓦形式。
一般軸套(瓦)都是直接與軸裝配在一起使用。如果是液體靜壓軸承之類的還有一配供油或供氣裝置,另外還有與之配合的控制系統。
詳見《機械設計手冊》靜壓軸承篇。
軸瓦緊力也叫軸瓦預緊力,指軸瓦裝配時設定的壓向軸頸的力。
軸瓦 是滑動軸承和軸頸接觸的部分,形狀為瓦狀的半圓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銅、減摩合金等耐磨材料製成,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膠製成。其主要作用是承載軸頸所施加的作用力、保持油膜穩定、使軸承平穩地工作並較少軸承的摩擦損失。
滑動軸承是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軸承。滑動軸承工作平穩、可靠、無雜訊。在液體潤滑條件下,滑動表面被潤滑油分開而不發生直接接觸,還可以大大減小摩擦損失和表面磨損,油膜還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軸瓦和軸頸之間間隙不能太小,太小滑動表面無法被潤滑油分開而產生直接接觸,造成摩擦力增大和磨損;軸瓦和軸頸之間間隙不能太大,太大軸會發生晃動,軸頸撞擊軸瓦,破壞潤滑油膜。軸瓦和軸頸之間間隙可以通過軸瓦壓向軸頸的力來反映。在裝配時使軸瓦產生一個壓向軸頸的力,這個力就稱為緊力或軸瓦預緊力。
軸套、軸瓦、襯套都屬於滑動軸承類,軸承分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兩大類;
軸套和襯套一般可理解為同一個東西(但是一般理解襯套壁厚較薄),軸瓦一般不是一個整圓,以半圓居多;
軸套、軸瓦、襯套類的滑動軸承大多使用在中高載,中低速場合跡帶,也有使用在輕載工況。
軸承一般都使用在旋轉部件上,內孔與軸接觸,外圓與坐孔配合;滑動軸承與滾動軸承的區別是,滑動軸承內圓直接跟軸作相對運動。
滑動軸承的軸瓦需要刮削
軸瓦與瓦座和瓦蓋的接觸要求
(1)受力軸瓦。受力軸瓦的瓦背與瓦座的接觸面積應大於70%,而且分布均勻,其接觸范圍昌則角a應大於150º,其餘允許有間隙部分的間隙b不大於0.05mm。如圖1所示。
(2)不受力軸瓦與瓦蓋的接觸面積應大於60%,而且分布均勻,其接觸范圍角a應大於120°,允許有間隙部位的間隙量b,應不大於0.05mm。
3)如達不到上述要求,應以瓦座與瓦蓋為基準,用著色法,塗以紅丹粉檢查接觸情況,用細銼銼削瓦背進行修研,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4)軸瓦與瓦座、瓦蓋裝配時,固定滑動軸承的固定銷(或螺釘)端頭應埋入軸承體內2~3mm,兩半瓦合縫處墊片應與瓦口面的形狀相同,其寬度應小於軸承內側1mm,墊片應平整無棱刺,瓦口兩端墊片厚度應一致。瓦座、瓦蓋的連接螺栓應緊固而受力均勻。所有件應清洗干凈。
有兩種間隙,一是軸承和軸瓦的間隙,二是軸承徑向串動間隙。第一種間隙過大會使軸承或軸姿迅蘆瓦撞擊受傷,潤滑油壓力減小,間隙過小會使軸承或軸瓦負荷劇增,甚至燒蝕(抱瓦)。
第二種間隙過大軸承會徑向來回串動,整個機器運轉不穩定;間隙過小使機器負荷增加。
滑動軸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軸承。滑動軸承工作平穩、可靠、無雜訊。在液體潤滑條件下,滑動表面被潤滑油分開而不發生直接接觸,還可以大大減小摩擦損失和表面磨損,油膜還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動摩擦阻力較大。軸被軸承支承的部分稱為軸頸,與軸頸相配的零件稱為軸瓦。為了改善軸瓦表面的摩擦性質而在其內表面上澆鑄的減摩材料層稱為軸承襯。軸瓦和軸承襯的材料統稱為滑動軸承材料。滑動軸承應用場合一般在高速輕載工況條件下。
軸瓦長度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就可以了,一般取整數值,你也可以咨詢嘉興固潤軸承有限公司問一下。
(1)灰鑄鐵.它使用在低速、輕載和無沖擊載荷的情況下,常用的有HT15-33和HT20-40。
(2)鋼基軸承合金.常用的有ZQSn10-1磷錫青銅和ZQA19-4鋁青銅,適用於中速、高濁及有沖擊載荷的條件下工作。
(3)含油軸承。一般是採用青銅、鑄鐵粉末加以適重石墨壓製成形,經高溫燒結而成的多孔性材料。常用於低速或中速、輕載、不便潤滑的場合。
(4)尼龍。常用的有尼龍6、尼龍「和尼龍1010。尼龍軸承具有跑和性好、磨損後的碎屑軟而不傷軸頸、抗腐蝕性好等優點,導熱性差,吸水後會膨脹。
(5)軸承合金(巴氏合金)。它是錫、鉛、俐、銻等的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強度較低,不能單獨製成軸瓦,通常澆鑄在青鋼、鑄鐵、鋼等軸瓦基體上。
(6)三層負荷軸承材料.常用的有兩種:聚丙氛乙烯鋼機體復合材料和聚甲醛鋼機體復合材料。
滑動軸承因為是面接觸,軸與瓦(套)之間有間隙,用精鏜孔或對孔進行刮研處理,裡面的溝槽是油液(油脂)傳遞到瓦(套)各處並儲存,保證各處有良好的潤滑性能。
⑵ 軸承合金是什麼
巴氏合金(包括錫基軸承合金和鉛基軸承合金)是最廣為人知的軸承材料,由美國人巴比特發明而得名,因其呈白色,又稱白合金,其應用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時代。具有減摩特性的錫基巴氏合金和鉛基巴氏合金是唯一適合相對於低硬度軸轉動的材料,與其它軸承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壓入性,廣泛用於大型船用柴油機、渦輪機、交流發電機,以及其它礦山機械和大型旋轉機械等。巴氏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錫、鉛、銻、銅。其中銻和銅,用以提高合金強度和硬度。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巴氏合金可簡單地分為三類:高錫合金、高鉛合金和中間合金(合金中錫和鉛均佔有重要比例)。在所有這些合金系中,銻和銅均作為重要的合金化元素和硬化元素,而且其結構是由硬的、彌散於軟基質中的金屬間化合物組成。
巴氏合金的組織特點是,在軟相基體上均勻分布著硬相質點,軟相基體使巴氏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順應性和抗咬合性,並在磨合後,軟基體內凹,硬質點外凸,使滑動面之間形成微小間隙,成為貯油空間和潤滑油通道,利於減摩;上凸的硬質點起支承作用,有利於承載。
巴氏合金除製造滑動軸承外,因其質地軟、強度低,常將其絲或粉噴塗在鋼等基體上製成軸瓦使用。為防止成分偏析和細化晶粒,還常加入少量的砷。
按國家標准,巴氏合金可以分為錫基合金和鉛基合金兩種。鉛基合金的強度和硬度比錫基合金低,耐蝕性也差。所以客戶在使用巴氏合金的時候,通常選用錫基合金,其常用的牌號有11-6、8-4、8-8等。盡管鉛基合金的性能沒有錫基合金好,但是有許多客戶仍然選擇使用,因為它使用起來比較經濟,其常用的牌號有16-16-2、15-5等。
宜興市環宇軸瓦製造有限公司——專業製造各類巴氏合金軸瓦
⑶ 軸瓦的材料是什麼
軸瓦材料的基本要求是: 1)足夠的抗壓強度和疲勞強度; 2)低摩擦系數,良好的耐磨性,抗膠合性,跑合性,嵌藏性和順應性; 3)熱膨脹系數小,良好的導熱性和潤滑性能以及耐腐蝕性; 4)良好的工藝性。 常用的軸瓦材料有: 1、軸承合金 又稱巴氏合金或白合金,其金相組織是在錫或鉛的軟基體中夾著銻、銅和礆土金屬等硬合金顆粒。它的減摩性能最好,很容易和軸頸飽合。具有良好的抗膠合性和耐腐蝕性,但它的彈性模量和彈性極限都很低,機械強度比青銅、鑄鐵等低很多,一般只用作軸承襯的材料,錫基合金的熱膨脹性質比鋁基合金好,更適用於高速軸承。 2、銅合金 有錫青銅、鋁青銅和鉛青銅三種。青銅有很好的疲勞強度,耐容性和減摩性均很好,工作溫度可高達250C℃。但可塑性差,不易跑合,與之相配的軸頸必須淬硬。適用於中速重載,低速重載的軸承。 3、粉末冶金 將不同的金屬粉末經壓制燒結而成的多孔結構材料,稱為粉末冶金材料,其孔隙約占體積的10~35%,可貯存潤滑油,故又稱為含油軸承。運轉時,軸瓦溫度升高,因油的膨脹系數比金屬大,從而自動進入摩擦表面潤滑軸承。停車時,因毛細管作用潤滑油又被吸回孔隙中。含油軸承加一次油便可工作較長時間,若能定期加油,則效果更好。但由於它韌性差,宜用於載荷平穩、低速和加油不方便的場合。 4、非金屬材料 非金屬軸瓦材料以塑料用得最多,其優點是摩擦系數小,可承受沖擊載荷,可塑性、跑合性良好,耐磨、耐腐蝕,可用水、油及化學溶液潤滑。但它的導熱性差(只有青銅的1/2000~1/5000),耐熱性低(120~150°C 時焦化),膨脹系數大,易變形。為改善此缺陷,可將薄層塑料作為軸承襯粘附在金屬軸瓦上使用。塑料軸承一般用於溫度不高,載荷不大的場合。1常用軸承材料的性能及用途材料 牌號 [p]/MPa [v]/(m/s)[pv]/(MPa.m/s) 軸頸硬度 /HBS 備注 耐磨鑄鐵 HT300 0.1~6.0 3~0.75 0.3~0.4 <150 用於低速、輕載的不重要軸承 灰鑄鐵HT150~250 1~4 2~0.5 - - 鑄造青銅 ZCuSn10P1 15 10 15 300~400磷錫青銅,用於重載,中速高溫及沖擊條件下工作的軸承。 CuPb5Sn5Zn5 8 3 15 錫鋅鉛青銅,用於中載、中速工作的軸承,起重機軸承及機床的一般主軸軸承 ZCuAl10Fe3 15 4 12 300鋁鐵青銅,用於受沖擊載荷處,軸承溫度可至300℃。軸頸需淬火 ZCuPb30 25 12 30 300 鉛青銅、燒注在鋼軸瓦上做軸襯,可受很大的沖擊載荷,也適用於精密機床主軸軸承 鑄鋅鋁合金 ZZnAl10-5 20 9 16 100 用於750kW以下的減速器,各種軋鋼機輥軸承,工作溫度低於80℃。 鑄錫基軸承合金 ZSnSb11Cu6 25(平穩) 80 20 150 用做軸承襯,用於重載高速,溫度低於110℃的重要軸承,如汽輪機,大於750kW 的電動機,內燃機,高轉速的機床主軸的軸承等 20(沖擊) 60 15 鑄鉛基軸承合金 ZPbSb16Sn16Cu2 15 12 10 150 用於不劇變的重載,高速的軸承,如車床,發電機,壓縮機,軋鋼機等的軸承,溫度低於120℃ ZPbSb15Sn5Cu3 5 8 5 150 用於沖擊載荷 或穩定載荷 下工作的軸承。如汽輪機,中等功率的電動機,拖拉機,發動機,空壓機的軸承
⑷ 軸承合金應具有哪些性能
軸承合金一般指滑動軸承合金,用來製造滑動軸承的軸瓦或內襯。軸承是支承著軸進行工作的,當軸轉動時,軸瓦與軸發生強烈摩擦,並承受軸頸傳給的周期性載荷。因此軸承合金應具有以下性能:
(1)足夠的強度和硬度,以承受軸頸較大的單位壓力;
(2)足夠的塑性和韌性,高的疲勞強度,以承受周期性載荷,抵抗沖擊和振動;
(3)良好的磨合性能,使與軸能較快地緊密配合;
(4)高耐磨性,與軸摩擦系數小,並能存儲潤滑油,減少磨損;
(5)良好的耐蝕性、導熱性,較小的熱膨脹系數,防止摩擦時發生咬合。
軸瓦不能選高硬度金屬,以免軸頸磨損:也不能選軟金屬,防止承載能力過低。故軸承合金要既硬又軟。組織特點是軟基體上分布硬質點,或硬基體上分布軟質點。前者運轉時基體承受磨損而凹陷,硬質點將凸出於基體,使軸與軸瓦接觸面減小,而凹坑可存儲潤滑油,從而降低軸與軸瓦問摩擦系數,減少軸與軸瓦磨損。另外,軟基體承受沖擊和振動,使軸與軸瓦能很好結合,並可嵌藏外來小硬物,以免擦傷軸頸,但不能承受高負荷。軟基體是以錫基、鉛基為主的軸承合金。
軸承合金組織為硬基體上分布軟質點時,也可達到類似目的,特點是能承受高速高負荷。
⑸ 軸承合金的軸承合金的發展歷程
軸承合金是摩擦系數小的合金材料。人們習慣於把用於製造滑動軸承(軸瓦)的有色合金材料稱為減摩合金或滑動軸承合金。 錫青銅是人類應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約4000年的歷史。它具有耐腐蝕、耐磨損,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具有焊接和釺焊沖擊時不產生火花的特性;人類對錫青銅用作飢配頃減摩零件和滑動軸承使用,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時期。
最早提出軸承合金概念的是美國人巴比特 (I.Babbitt),1839年巴比特發明了錫基合金和鉛基合金用於製造滑動軸承,稱錫基減摩合金和鉛基減摩合金為巴氏合金。後來業內人士通常稱用於製造滑動軸承的銅基減摩合金和巴氏合金為軸承合金。
銅基減摩合金、錫基減摩合金和鉛基減摩合金等滑動軸承合金也被當今業內稱為傳統減摩合金。 1930年「二戰」前夕,德國為了解決銅資源緊缺和高成本的問題,開始尋找錫青銅、鉛黃銅及巴氏合金的替代品,啟動了新一代滑動軸承合金的研究。
1935年,德國經過近五年的研究,發現鑄造鋅基合金和鑄造鋁基合金的力學性能和減摩性能均可以超過銅基合金和巴氏合金。
1938年德國成功地使用鑄造鋅基合金替代錫青銅、鋁青銅和使用鑄造鋁基合金替代了巴氏合金等用來製造軸瓦(套)產品,而且裝備到軍事坦克和汽車中並取得良好的效果。
1939-1943年「二戰」期間,德國鑄造鋅基合金和鑄造鋁基合金的年使用總量由7800噸猛增到49000噸,這一變化引起了國際鉛鋅組織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1959年,國際鉛鋅組織成員單位聯合啟動了一項科研計劃,命名為「LONG-S PLAN」,其宗旨是研發一種比銅基合金和巴氏合金的性能更高、使用壽命更長的新一代減摩合金,在該計劃中將此研爛陸發中的減摩合金稱之為long-s metal。
1961-1963年間,國際鉛鋅組織成員單位率先研製出鋁基long-s metal減摩合金,牌號分別為AS7、AS12、AS20等。鋁基合金AS7、AS12首先被應用在汽車上替代了傳統的銅基合金軸瓦,使汽車的高速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促進了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在此之後鋁基合金AS20又在大、中型電動機、汽輪機、水輪機、工業泵、鼓風機、壓縮機等高速、中低載荷的工況下得到了應用,替代了傳統的巴氏合金,促進了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
上世紀70年代初期,加拿大Norand Mines Limied研究中心與美國Zastern公司合作,研製出鋅基long-s metal減摩合金ZA8、ZA12、ZA27等,並將ZA27減摩合金應用在軋鋼機、壓力機、齒輪箱、磨煤機、空調、精密機床等低速、重載的工作場合,全面替代了傳統的銅基合金減摩材料。
新一代long-s metal減摩合金的問世受到國際上廣大用戶的極大關注,許多工業發達國家都在long-s metal研發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僅美國就有數十家公司開發long-s metal鋁基、鋅基等系列減摩合金。
由於long-s metal具有優良的減摩性、較好的經濟性,在製造業領域迅速得到推廣並全面替代銅基合金、巴氏合金等傳統減摩合金,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後來人們賣梁稱long-s metal軸承合金為新型減摩合金。
美國Zastern公司技術顧問Mr.Bess在其介紹「LONG-S PLAN」文章中指出:研製經濟型long-s metal減摩合金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在傳統軸承合金能夠勝任的場合替代它們,更重要的是通過long-s技術,使long-s metal應用於銅基合金和巴氏合金在強度、耐磨性不能滿足要求的場合。
據Mr.Bess當時的預測:「long-s metal減摩合金在近期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其生產規模和銷售市場將迅速擴大,二十一世紀將是long-s metal的全盛時期。」 緣於新型long-s metal與傳統的巴氏合金皆可用於製造滑動軸承,而且製造成本遠遠低於巴氏合金,故long-s metal被國內音譯為「龍氏合金」,業內稱long-s metal為新型減摩合金,更多人習慣稱之為新型軸承合金。
1982年,國家鑄造技術的歸口單位沈陽鑄造研究所,引進了美國ASTM B791-1979標准中long-s metal ZA27鋅基合金,經過近二年的消化吸收,開發出了國產鋅基ZA27新型軸承合金,國家標准代號為ZA27-2,標志了我國新型減摩合金的發展拉開了序幕。
1985年,由時任遼寧省副省長陳淑芝女士的倡導和沈陽鑄造研究所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沈陽鑄造研究所的技術精英組成的沈陽軸瓦材料研究所,專門從事引進國外先進的long-s metal技術,以推動國內「龍氏合金」技術的發展及推廣。
1991年,沈陽軸瓦材料研究所首先在鋅基ZA27-2合金的基礎上,研究開發了高鋁鋅基ZA303合金材料,解決了ZA27-2低溫脆性等缺點,並與當年通過了沈陽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自此「龍氏合金」技術在國內各大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進行大范圍的擴散和技術交流,推動了我國「龍氏合金」的快速發展。 1990年7月,第一屆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辦,標志著納米科學技術的正式誕生,該會議正式宣布納米材料科學為材料科學的一個新分支。
1999年,納米技術走向市場,基於納米技術的產品全球年總營業額高達到500億美元;一些國家紛紛制定相關戰略或者計劃,投入巨資搶占納米技術戰略高地。日本設立納米材料研究中心,把納米技術列入新5年科技基本計劃的研發重點;德國專門建立納米技術研究網;美國將納米計劃視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中國也將納米科技列為中國的「973計劃」。
2001年,源自納米技術所衍生出來的一個技術分支---微納米應用技術。發達國家的微納米應用技術在基礎材料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並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尤其是應用微納米技術製造出的許多微晶合金材料,正在對人類產生深遠影響,已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
微晶合金是一種合金晶粒細化至微米級的合金材料,具有這種超微晶粒的合金可以實現在某一特殊方面表現出極其優異的綜合機械性能、超強的尺寸穩定性和耐磨性。
2005年,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的微納米應用技術起步。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會員單位的科研人員將微納米技術應用在特種減摩合金材料領域,先後開發出了為滿足某些單項性能有特殊需求的微晶合金材料,如航空發動機用輕體鎂基微晶合金、耐高溫的鎳基微晶合金、要求高度可靠性的銀基微晶合金等。特種微晶軸承材料不僅填補了減摩材料國內的空白,而且從材料的單項性能方面保持了與世界微晶合金技術的同步發展。
2009年,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中科院沈陽鑄造研究所、東北大學、沈陽理工大學等微納米技術應用研究領域的專家們,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研發出一整套微合金化處理及低溫急冷等聯合熔鑄工藝技術(俗稱三次熔煉工藝法),實現了經濟型微晶合金的制備;目前已有四種經濟型微晶合金材料在國內已經實現了批量生產,其中包括具有超低減摩系數的微晶合金LZA3805,具有較大PV值特性的微晶合金LZA4008,具有超耐磨特性的微晶合金LZA4205,具有良好抗沖擊特性的微晶合金LZA4510等。微晶合金可以滿足單項性能特殊要求的特性,是區別於傳統普通減摩合金的重要標志,為裝備製造業實現減摩材料的定製化生產,滿足了設備製造的個性化需求,為實現裝備製造的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0年,採用微晶合金製造的軸瓦、軸套、蝸輪、滑板、絲母等系列減摩產品,已經成功地在鍛壓設備製造行業、數控機床製造行業、減變速機製造行業、重型礦山設備製造行業、工程機械製造行業中得到了應用。
微晶合金產品以其高可靠性及穩定性成功替代傳統減摩合金和新型減摩合金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標志我國軸承合金進入了微晶合金時代!
⑹ 簡要說明軸承合金的成分和特性
又稱軸瓦合金。用於製造滑動軸承的材料。軸承合金的組織是在軟相基體上均勻分布著硬相質點,或硬相基體上均勻分布著軟相質點。軸承合金應具有如下性能: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減磨性能;有一定的抗壓強度和硬度,有足夠的疲勞強度和承載能力;塑性和沖擊韌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抗咬合性;良好的順應性;好的嵌鑲性;要有良好的導熱性、耐蝕性和小的熱膨脹系數。用於各類軸承材料。
製造軸承用的合金的總稱。對軸承材料,要求與軸表面的摩擦系數小,軸頸的磨損少,而能承受足夠大的比壓。常用的有巴比合金、青銅、鑄鐵等。[1]
用於製造滑動軸承(軸瓦)的材料,通常附著於軸承座殼內,起減摩作用,又稱軸瓦合金。最早的軸承合金是1839年美國人巴比特(I.Babbitt)發明的錫基軸承合金(Sn-7.4Sb-3.7Cu),以及隨後研製成的鉛基合金,因此稱錫基和鉛基軸承合金為巴比特合金(或巴氏合金)。巴比特合金呈白色,又常稱「白合金」 (white metal)。巴比特合金已發展到幾十個牌號,是各國廣為使用的軸承材料,相應合金牌號的成分十分相近。中國的錫基軸承合金牌號用「Ch」符號表示。牌號前冠以「Z」,表示是鑄造合金。如含有Sbll%和 Cu6%的錫基軸承合金牌號為「ZChSnSb11-6」。
軸承合金應具有如下性能:①良好的減摩性能。要求由軸承合金製成的軸瓦與軸之間的摩擦系數要小,並有良好的可潤滑性能②有一定的抗壓強度和硬度能承受轉動著的軸施於的壓力;但硬度不宜過高,以免磨損軸頸。③塑性和沖擊韌性良好。以便能承受振動和沖擊載荷,使軸和軸承配合良好。④表面性能好。即有良好的抗咬合性、順應性和嵌藏性。⑤有良好的導熱性、耐腐蝕性和小的熱脹系數。[1]
巴氏合金具有軟相基體和均勻分布的硬相質點組成的組織。典型錫基軸承合金中,軟相基體為固溶體,硬相質點是錫銻金屬間化合物(SnSb)。合金元素銅和錫形成星狀和條狀的金屬間化合物(CuSn),可防止凝固過程中因最先結晶的硬相上浮而造成的比重偏析。巴氏合金具有較好的減摩性能。這是因為在機器最初的運轉階段,旋轉著的軸磨去軸承內極薄的一層軟相基體以後,未被磨損的硬相質點仍起著支承軸的作用。繼續運轉時軸與軸承之間形成連通的微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