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為攝影師,你有哪些實用的裝備
每年都會更新或者添加一些設備,有一些使用頻率很高,有一些基本就是閑置的,我自己覺得比較實用的裝備大概有以下六種。
1、佳能5D4是我實用頻率最高的裝備,幾乎每次拍照就用,也是我的主用的機型,很多照片就是出自佳能5D4。
2、備用裝備佳能6D2這款相機其實不算實用,最多算是備用機,一般都是休息時間出去隨拍一些生活照片比較多。
3、三腳架我的三角架其實也很少用,但三角架又是一個必備的工具,我一般都很少帶因為太重了。
4、索尼黑卡5這款相機主要是變像,是一款口袋相機,主要用來替代手機拍照,對焦很快還能拍Vlog,我最常用這款相機來拍攝超級慢動作。
5、鏡頭應該是最實用的裝備了,實用頻率最高的兩款鏡頭是24-105F4二代鏡頭和人像定價鏡頭85F1.8我最常用的兩款鏡頭。
6、gopro5這款相機也便攜,主要還是用來拍Vlog,基本就是充當一個記錄儀,走到哪錄到哪裡的設備,實用頻率算是比較高。
還有一些VU鏡也是比較實用和一些攝影配件等,以上裝備我最個人最常用的攝影器材。
1.手機三腳架
小巧、攜帶方便,手機拍攝夜景的利器,直播利器;絕對會讓你在一群手機拍攝用戶中回頭率倍增
2.手機附加鏡頭
現在手機附加鏡頭效果是很強大了,微距、廣角、長焦都足夠,同樣是手機拍攝一個物體,加上了這些鏡頭,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就是專業級的
3.手機雲台
大疆OSMO mobile 2 和智雲smooth 拍攝視頻,延時攝影的利器,想像一下:如果晚飯後散步遇到日落,大家在手機拍攝,拿出你的手機雲台,其他人一看就知道你這專業的。
如果你是相機攝影愛好者,
1.攝影包加漁夫帽
背著攝影包,諸如國家地理這樣等的攝影包,戴著漁夫帽老法師的必備利器呀
2.三腳架
3.相機裝備,相機型號不說了,各種焦段的鏡頭,當打開你的時候起碼要有三個鏡頭左右吧
拍照時候最好上長焦, 你懂得
4.拍照姿勢
拍照的時候姿勢一定要妖嬈,很多攝影姿勢是對你腰、身體協調性的考驗
攝影是一個需要堅持的事情,如果做到真正的專業,需要你花時間去學習,時間。
三腳架兩個,獨腳架一個,偏振鏡一塊,相機加鏡頭。
好美的女孩。
機身、鏡頭、閃光燈就不用說了。
那麼我有顆x1.4倍的增倍鏡;還有一條功能強大的佳能原廠TC-80N3快門線;一個佳能原廠的ST-E2的閃光燈引閃器;一個600W的室外燈及引閃和架組;大黃蜂雙肩包、國際地理和白金漢單肩包;捷信和曼富圖三腳架及單腳架;唐鵝設備箱;好多組ND鏡片。
沒了。
親愛的你好漂亮呀
一個超級漂亮的模特兒
㈡ 拍攝視頻所需要的設備都有那些要專業、詳細的說明和配置,小弟感激不盡。
家庭拍攝視頻:一般家用DV機、帶攝像功能的數碼相機(卡片機或單反)。
音頻:DV機或相機上自帶的MIC,或一支額外的指向性MIC。
燈光:DV機上自帶的燈光、現場光。
其他:手持,或使用普通相機三腳架。
後期:電腦一台。如果是硬碟或快閃記憶體式DV機,電腦有USB口就行。
使用的軟體,premiere是比較基本的(當然,家庭拍攝也可以用繪聲繪影或者系統自帶的MovieMaker等等)。特效需要用到AfterEffect、maya、photoshop、fusion、nuke等軟體。
手持相機正確的姿勢是,像舉起大多數重物一樣,最好的方法是用你的雙腿來承擔重量,所以需要調整你的雙腳姿勢,以適應下面幾條原則:
用雙手握相機。其中左手握住鏡頭,同時右手握住機身並控制快門。
向前小半步並保持膝蓋微曲。這樣可以將自身重量均勻地分配在兩條腿上。
舉起相機擺出你的一般拍攝姿勢。對數碼單反相機來說就是將取景器舉在右眼前,而對於便攜數碼相機來說就是舉在臉前15cm左右眼平位置。
兩臂夾緊身體兩側。左前臂應該保持完全垂直,並且不能向前超出腳趾。一定要避免身體前傾,否則會引起相機抖動。
深呼吸,在兩次呼吸之間盡可能輕柔地按下快門。
外景內拍的操作要點:
在拍攝過程中一定要配合背景的環境光源來布燈,且盡量模仿背景的環境光效。
需要選用模擬高且背景比例合理的背景。
在拍攝過程中,人物的神態和動作要與場景相符。最好是動靜結合。
注意對細節的設計。
道具的選用要與背景相結合。道具的比例要適當,且應具有和背景相同的元素。
㈢ 攝影燈光器材種類有哪些
1、ARRI L系列LED聚光燈:可調亮度和色溫,無需色紙可調燈光色彩,低發熱,LED屏顯參數。
2、鎢絲泛光燈:3200K色溫開放式泛光燈。
3、ARRI型菲尼爾透鏡聚光燈:3200K色溫鎢絲燈,可調節聚光度,通過菲尼爾透鏡達到聚光效果。
4、Kinoflo燈光:新聞采訪和演播室最常用的的燈光,可以選配3200K色溫和5500K色溫的燈管。
5、LED菲涅爾攝像機聚光燈頭:Lightpanels出產的攜帶型Sola ENG新聞采訪燈,電池供電。
6、LED攝像機頭燈:用於近距離新聞采訪拍攝。
7、LED外拍便攜燈:亮度色溫可調,電池供電。
8、柔光燈箱:內部單一光源配合柔光罩達到柔光效果。
(3)采訪需要哪些攝影器材擴展閱讀:
攝影測光
多區域測光
多區域測光也叫評價測光,它是將畫面分割成數個區域。各自獨立運算後再整理。取得一個完整曝光值,多區域測光方式往往優先考慮被對焦的主要目標,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焦的主要目標也就是需要獲得正確曝光的部分。
有了多區域測光,即使是對攝影一竅不通的人也會輕易獲得准確的曝光效果。所以多區域測光是當前比較先進、流行的測光方式,也是當前高等級自動照相機默認的測光方式。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是大多數相機普遍採用的測光模式,應用也比較廣泛。中央重點測光意味著曝光讀數受中央區域的影響最大,受畫面四角的影響最小,通常中央重點測光對畫面中央2/3的部分比較敏感,某些相機對畫面的底部予以重視,以減少天空對景物的影響。
在正常拍攝條件下,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測光棋式,但如果畫面主體不在中央或是逆光拍攝,便有可能引起測光的誤差。
點測光
點測光又稱重點測光,是對取景范圍中的1%–5%區域測光。點測光模式用得極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況下,點測光卻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了解在何種情況下應該使用點測光,並能正確使用點測光,一方面可使主體曝光精確,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寬容度」來創造出現實中無法看到的奇妙圖片。
點測光模式適用的情況:現場光線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況,如逆光下,這種情況如果不用點測光,可能會造成需要表現的主體曝光不準,太亮時主體人物成為剪影、畫面發白沒有層次或者是太暗看不出細節。
㈣ 攝影器材有哪些
攝影器材是照相機、鏡頭及其相關附件、與攝影活動相關的各種設備、物品的統稱。包括膠卷這樣的消耗品和大多數攝影器材經營者所經營的攝影用坎肩、嫌銷攝影包等都屬於攝影器材范疇。攝影器材的范圍很廣,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機以外,主要包含各種變焦鏡頭、定焦鏡頭、閃光燈、各種用途濾色鏡、照早者數相機腳架、影室閃光燈、柔光箱、各種燈架、反光板、反光傘、外拍燈、攝像燈、石英燈等等,還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傳統攝影器材還包含暗房用的印相機、放大機、安全燈、上光機、恆溫盤、定時器等等。 彩擴機、列印機等同屬於攝影器材。
由於現在的數碼照相機已經把攝影和攝像融為一體,所以又稱為更陸首加廣泛的影像器材,包含了攝影與攝像兩大陣容。
㈤ 一般新聞攝影記者的裝備
一台單反相機,三支鏡頭,焦距涵蓋16-200,至於具體型號參數,就不贅述,當然是越貴越好。相機選什麼其實不重要,如果錢不是問題,誰不願意買專業型號?關鍵是技術要扎實,我有個NB同事,10年前用美能達300,加一支俄羅斯500mm折反頭,照樣拍甲A。只是現在幾乎所有的攝影記者都在用專業相機,普通相機在新聞現場很難取得競爭優勢,別人30張已經拍完了,你只能按三次快門的話,的確很惱火。
有些細節,很多人,包括攝影記者都不見得在意:
每天早晨睡醒,要保證至少有一塊相機電池是充滿電的。
即使你的閃光燈用的是充電電池,也要在攝影包里放上4節或者8節5號鹼性電池
閃光燈電池要4節一組,用專用的電池盒放好。
如果你有不止一個儲存卡,把他們統一收納到專用的盒子或是里夾子里,不要單獨放在攝影包外面的小包里。
采訪的時候,備用的儲存卡放在上衣胸前的口袋裡或是腰包里。不要放在牛仔褲的屁股兜里,那裡有可能已經背你的攝影包磨破了。
攝影包里放一個讀卡器,還有驅動光碟,很多縣城的網吧裝的還是WIN98
如果有空間,攝影包里應該再放兩三個可以包住你相機的塑料袋、一包紙巾、一個小巧明亮的手電筒和一個指南針。
如果你願意,還可以放一條毛巾,有毒氣的時候,不是每個消防隊都為記者提供防毒面具,到時候可以拿來浸濕擋一擋。
在攝影包里放幾塊士力架,那東西保質期很長,在城裡的時候不要吃,城裡到處可以買到可以補充體力的東西。
冬天要有一副一面有膠粒的防滑手套。
為手機配一個質量過硬的耳機,采訪的時候把手機別在腰間,置於振動。
在去采訪的路上,再次檢查儲存卡、電池。
下車之前曝光模式、白平衡設置、感光度、對焦模式應該已經設置好,閃光燈已經裝到了相機上(如果不用,你可以不開電源,但是想用的時候再去從攝影包里掏,你一定會錯過畫面)
如果是突發事件,下車之前把所有的鏡頭蓋摘下來,包括鏡頭後蓋。
任何一張儲存卡都不要拍滿,留下二三十兆的空間。
養成從取景器里看拍攝人物的習慣。
采訪的時候,不要試圖去看相機背後的屏幕,除非你對自己的曝光一點信心也沒有。
一台小數碼相機,你會發現很多情況下它比大傢伙管用,買一個合適的腰包。
到戶外用品店買那種上下兩件的雨衣,下雨的時候也可以飛快的奔跑。
吉尼富有一種相機專用的防雨罩,挺不錯的。
為拍攝的每一個事件、題材建立單獨的文件夾,註明你看得懂的文件名。
所有你不願意刪掉的照片,都要保留原始文件,發稿用復件。
刻錄備份光碟,同樣內容刻兩份。
除了光碟,再置辦合適的移動硬碟,為電腦里的原始圖片再做一個備份。
永遠不要從儲存卡上剪切照片。
關於攝影包及其他
單肩背的攝影包可以放得下你所有用得上的裝備,但是它容易滑落,很多人擠在一起拍照的時候,會變成你最大的障礙和累贅。如果你的確是鍾情於它,請把你的相機手柄超上側放在包里,這是相機可以被最迅速掏出來的姿勢,不要擔心鏡頭卡口,還沒有聽說過卡口因此歇菜。
現在流行的裝備是雙肩包+攝影腰帶,相機掛在肩上或是脖子上,閃光燈和第二支鏡頭放在腰間,備用電池、閃光燈電池盒及其他零碎放在腰包里。如果你不想花大價錢(樂攝寶那個不便宜)買這個勞什子腰帶,就弄個合適的腰包外加一個長頭口袋,也不錯。
外國出的(其實也是中國人做的)攝影包,除了價錢貴,背在身上顯得比較洋盤之外,做工、用料的確非常棒,但是國產的吉尼富、日華等等,現在也都不錯,一些專業型號,在防塵、防水、耐用度、功能上並不比洋貨差。
攝影包要那種帶有防雨罩的,外兜足夠大(可以放下相機充電器),內部隔板厚實、堅挺、組合自由度大,搭扣可以單手快速解開的,不推薦象白金漢、JEEP那種用皮帶扣的(另外價錢太貴)。
不喜歡攝影背心,尤其是印著諸如「中國攝影家協會」「EOS」之類的,其實比較讓我覺得煩惱的是,我會經常忘記把儲存卡或是閃光燈電池放在了哪個口袋,著急換卡的時候,麻煩的不得了。
㈥ 做一次正規的人物專訪需要用到的攝像器材有哪些
錄音,攝影、燈光,是基本必備的人員,如果訪談復雜,最好讓錄音可以分成多路錄制~攝版影最好能權有2個人以上,保證畫面充足,一個人拍全景+主持人特寫,一個人拍被訪談人物特寫+人物細節~,如果人多就可以拆分任務,拍的可能會更全一點,為了減少工作量最好有一個導播直接切好~然後所有機器壓上帶子錄,如果有切的不理想的還有候補鏡頭~
燈光的工作比較簡單,主要就是人物側逆光,輪廓。如果是人物的話我建議你用5600K的鏑燈,相比鎢絲燈沒有那麼熱,而且在攝像機預制的3200K上加雷登85出來的顏色還原比較柔和,色彩飽和,適合拍攝人物~
㈦ 街頭采訪需要哪些硬體設備
看你干什麼用了。錄音筆還是找支好的吧,如果現場嘈雜,單反的錄音是嘈雜的,錄音筆如果是百把元的,回來製作你會很呵呵的,相信我。要求不高的話,單反,好一點的錄音筆,反光板、補光燈、出鏡記者、攝影師,OK。
㈧ 個人做自媒體,想主要做視頻采訪這類,只有我一個人需要哪些設備,比如攝像機或者采訪類的設備呢
可以買一個帶三腳架的攝像機和外接話筒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