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秦統一後的貨幣叫什麼
秦朝統一的貨幣名稱為秦半兩。
「半兩」錢在外圓內,無內外輪廓,平背;篆書「半兩」兩個字都列在兩邊的穿孔處,錢文凸出,是李斯創作的,布局嚴謹,筆畫方正,文雅粗獷。「半兩」的錢圈有一個正方形,外面的正方形有一個圓形,既有剛柔結合,又有動靜結合,達到了對稱平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1)秦朝統一鑄造什麼貨幣擴展閱讀:
半兩錢在戰國秦即已鑄行,初為圜錢,旋即改為方孔圓錢。秦統一以後,將半兩錢推行中國。自此,方孔圓錢這種貨幣形制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秦二世即位剛一年就爆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天下大亂,私鑄蜂起。於是製作粗劣,穿孔較大,錢徑不到2厘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兩,亦稱「秦榆莢錢」也出現於市場。可見一國之貨幣可以反映國力之盛衰。
② 秦國統一後的貨幣叫什麼
秦國統一後的貨幣叫秦半兩。
秦朝半兩與戰國時期半兩面文相同,錢型基本無變化,鑄造工藝有改進。私鑄錢往往摻雜其間,有時不易辨別。官錢往往經過加工,面文篆書多取方折,字體端整,筆畫粗細均勻。
陝西、內蒙古、湖北等地秦朝墓葬和窖藏出土的秦朝半兩錢,依其大小重量約可分為三種:第一種錢徑3厘米以上,與戰國半兩普通錢大小近似,鑄行於秦朝早期。
第二種錢體縮小,錢徑3厘米以下,多在2.7—2.8厘米左右,鑄行於秦朝晚期。第三種為劣質小錢,有所謂「莢錢」者,指漢初榆莢狀小錢,有特定時間及含義,重量在3克以下,甚至1g克多。
(2)秦朝統一鑄造什麼貨幣擴展閱讀:
戰國秦錢,多隨軍事而流布,與六國商用流通者絕少,故多發現於秦軍經略六國之通路。如由秦入蜀之「金牛道」,由秦入楚之「商於道」,由秦入韓魏之「易陽道」等。故錢重而流布范圍甚小。錢型多為大錢。
秦始皇承襲先王舊業,仍用半兩錢。秦統一貨幣時,中央也曾鑄造過「重如其文」的半兩錢。這種錢的特徵是錢徑稍大,錢肉較早期稍薄,重8g左右。
隨著國勢由盛轉衰,出於市場商品流通的需要,錢幣亦隨之縮小而減重。至秦後期錢型變小,錢徑多在3厘米以下,重約3-4克。
漢高祖得天下戰亂初定,社會經濟亟待恢復,故雖承秦制仍用半兩錢,但卻以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使民放鑄。引發物價暴漲,貨幣惡性貶值,至呂後二年,又恢復八銖錢,其後又屢屢改制,雖面文為「半兩」,而各大小輕重無常。
③ 為了方便管理,秦始皇統一的貨幣叫什麼
半兩錢。
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 :「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
秦二世「復行錢」以後的半兩錢,體積明顯較前輕小。如從始皇陵T2出土的半兩錢,直徑2.7厘米,重4.1克,合秦制6銖稍強。
始皇陵北魚池村遺址出土的半兩錢,直徑在2.6至2.8厘米之間,重量在2.2至3.8克之間,合秦制3.3至5.7銖。這些錢例較秦統一不久鑄的標准錢,均減輕一半左右,但錢型較整齊,錢文小篆,字形稍長,當屬官錢,可能是二世所鑄。
秦二世即位剛一年就爆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天下大亂,私鑄蜂起。於是製作粗劣,穿孔較大,錢徑不到2厘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兩,亦稱「秦榆莢錢」也出現於市場。
可見一國之貨幣可以反映國力之盛衰。「復行錢」是秦王朝行將傾覆時採取的應急措施,敲響了「半兩錢」走向衰落的喪鍾。秦末貨幣的嚴重減重變質,與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