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詳細闡述金屬的鑄造性能
學鑄造技術,上:鑄件訂單網
1.金屬鑄造性能包括:合金的流動性、凝固特性、收縮性、吸氣性。
2. 流動性:液態合金本身的流動能力。
3. 流動性不足產生的缺陷:形成的晶粒將充型的通道堵塞,金屬液被迫停止流動,於是鑄
件將產生澆不到或冷隔等缺陷。 4. 提高流動性的措施(簡答):澆注溫度 澆注溫度對合金充型能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澆
注溫度越高,合金的粘度下降,且因過熱度高,合金在鑄型中保持流動的時間長,故充型能力強,反之,充型能力差。充型壓力 砂型鑄造時,提高直澆道高度,使液態合金壓力加大,充型能力可改善。壓力鑄造、低壓鑄造和離心鑄造時,因充型壓力提高甚多,股充型能力強。
5. 既然提高澆注溫度可改善充型能力,為什麼又要防止澆注溫度過高?
答:澆注溫度過高,鑄件容易產生縮孔、縮松、粘砂、析出性氣孔、粗晶等缺陷,故在保證充型能力足夠的前提下,澆注溫度不宜過高。
6. 合金收縮經歷的3個階段:液態收縮 凝固收縮 固態收縮。 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是體
收縮,體積減小,產生孔洞、縮孔、縮松。固態收縮是線收縮,三維方向尺寸減小,產生內應力。
7. 縮孔:(1)位置:它是集中在逐漸上部或最後凝固部位容積較大的孔洞。(2)判斷熱接
位置:畫等溫線、畫最大內接圓、用計算機凝固模擬法。(3)如何消除縮孔:順序凝固,順序凝固是在鑄件上可能出現縮孔的厚大部位通過安放冒口等工藝措施,使鑄件遠離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後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最後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
8. 熱應力:(1)熱應力使鑄件的厚壁或心部受拉伸,薄壁或表層受壓縮。鑄件的壁厚差別
越大,合金線收縮率越高,彈性模量越大,產生的熱應力越大。(2)去除熱應力的方法:採用同時凝固原則可減少鑄造內應力,防止鑄件的變形和裂紋缺陷,又可免設冒口而省工省料。
Ⅱ 鑄件嚴生鑄造內應力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減小或消除鑄造內應力
鑄件內應力主要來自:壓鑄時注入金屬材料液的氣壓和重力;可以從設計鑄件模具上進行減小內應力,要完全消除相對困難;
Ⅲ 鑄造中的收縮應力指什麼,它與內應力(熱應力,機械應力)有什麼區別
二者無區別,只是叫法不同。
在鑄件凝固末期即鑄件合金已搭結成枝晶網路骨架開始及隨後的冷卻過程中,鑄件橫截面和厚薄不同之處由於存在著溫度差而產生的熱應力。
機械應力即指在鑄件在冷卻收縮時,一般鑄件冷卻到彈性狀態後,收縮受阻都會產生收縮應力。收縮應力常表現為拉應力。受到鑄型或型芯的阻礙而引起的,這種應力是拉應力或切應力。當鑄件落砂、清理後,鑄件收縮的障礙去除,機械應力隨之消失。
(3)可以減小鑄造應有力有什麼擴展閱讀:
鑄造應力鑄造中消除
為能減少鑄造熱應力,除了力求鑄件壁厚均勻,結構合理外,從工藝上可採取以下措施減少鑄件冷卻過程中各部分的溫差:
1、在鑄件厚實部分放置冷鐵或蓄熱系數較大的型砂如碳素砂、鎂砂等,加快這些部分的冷卻速度。
2、在鑄件厚大部分附近的型砂中埋設鋼管,管內 通壓縮空氣或水進行強製冷卻; 如大型鑄件地坑造型 時,在厚實部分放置冷鐵,並在冷鐵下方再放置冷卻 器進行強製冷卻。
3、鑄件凝固後,在達到彈性狀態以前,去掉鑄件厚實部分的型砂或砂芯,使之暴露於空氣中快速冷卻,甚至吹壓縮空氣或澆水進一步加速其冷卻。
4、將內澆口開在鑄件較薄部分,使鑄件各部分的冷卻速度趨於一致。
5、提高鑄型溫度,使整個鑄件緩慢冷卻,以減少鑄件各部分的溫差。
6、確定合理的落砂規范,使鑄件在型中冷卻到合適的溫度然後再落砂。
Ⅳ 工藝中減少或消除殘余應力的方法有哪些
工藝中減少或消除殘余應力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時效和自然時效。
1) 人工時效:人工時效採用加熱保溫退火,去應力回火,振動,敲擊等方式消除應力。
其目的是消除鑄造、焊接或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應力。
2) 自然時效是將工件長時間放置室外,.工件內部應力將會自然釋放。使應力緩慢自然消除。
自然時效主要適用於消除鑄造件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