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銅佛像是澆鑄的嗎
古代金銅佛像大多是用"合范鑄造""失蠟法"鑄造。
范鑄造大多為泥范,一般的流程好象有以下六步:
一、制模;
二、熔煉;
三、澆鑄;
四、修;
五、補鑄或加鑄;
六、成品;
通常說的失蠟鑄造法,又有熔模法、拔蠟法、出蠟法等多種稱謂,原理很簡單,就是人們用了逆向思維——不是銅器很復雜,做模翻范很困難嘛,那麼就先用蜂蠟一類的蟲蠟,做出一個與計劃鑄造出的銅器一模一樣的蠟樣,由於蠟很軟,可以雕琢得很精細;蠟樣加工滿意後,再在蠟樣外面一遍遍胡塗細細的泥漿,慢慢地,蠟樣便被嚴實地包裹住了,這層厚厚的泥也就成為了外范。待整個外范晾幹了以後,便可將銅液通過注口傾瀉到范中,隨著高溫銅液的注入,彌合在泥范中的蠟模便迅速融化,化為一縷青煙消失了,銅液則占據了蠟模的空間。冷卻之後,去掉外范,與蠟模一模一樣的銅器就誕生了。
⑵ 中國最早的銅佛像是什麼時候的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婆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婆金銅佛像」。這種佛像是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台地區,婆金銅佛像仍在使用。婆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目前,在蘭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攤上常網球些好似很下的婆銅佛像,令收藏者真假難辨。 婆金銅佛像的斷代和鑒定是件比較難的事,但如能加以科學考證和分析,是會識別出真假的。下面介紹幾方法: 看造像特徵以斷代 各時代的佛像的各時代的造像特徵。這是我們斷你的主要依據。 漢和十六國時期,佛像方臉,面目平和,頭發平直,為坐式。這一時期的佛多為單的,尺幅較小。例如1989年1月,四川綿陽何家山東漢晚期崖墓出土一株銅質搖錢樹,樹幹上鑄有佛像5尊,每尊高6.5厘米,頭後有橫橢圓形光,頭頂有肉髻,雙眼微從事,兩耳較大,上唇有髭,穿通肩袈裟,右手施無畏印相,左手拳執,結跏跌座佛衣下垂呈「U」形,繞於手腕,垂於足前,這是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銅佛像了。1972年,甘肅涇川縣玉都有鄉出土一鋪帶華蓋鎏金青銅佛像,高19厘米(包括傘蓋、底座),重0.5公斤,由可拆卸的四部分組成:華蓋、背光和頭光、置於獅子蓮花座上的佛身、四足底座。小巧玲瓏,工藝精湛。筆者考證,它的鑄造和流傳到涇川的時代在公元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造型上繼承綿陽搖錢樹上的佛像特徵。 北朝(北魏以後),佛像頭為蓋碗式,長臉而瘦,高鼻大耳,閉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額發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結跏跌坐,有的盤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為點腰較矮的須彌座或為4足方座。有的頭攮 項光,有的身後的背光,皆尖,周圍作作火焰紋。北魏造像還有一顯著特點是主佛兩旁常為1至2菩薩,多為立姿。 隋唐時期銅鑄造像,頭扎蓮花冠,臉龐發圓,腮發胖,高額髻,身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下著百褶裙,垂於雙足v hmn h。座下有雙層4足高床或單層4足,項或背光為較粗的尖楣形。 宋代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發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稍有褶,掉於腿後,左手盤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佩戴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河北正定隆興寺內有大悲銅菩薩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富於宋代藝術風格。 蛤清銅佛像以刺頭居多,有的刺頭頂上有肉瘤,大耳,下頦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鑄有「ㄊ」字,披袈裟、袒胸、盤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蓮形或山形座相對前代高,底座無銼痕。銘文或於座腿前。坐姿多樣,腿或一盤一掉,或一拱一掉。宋喀巴皆戴「 」形帽。色重顯紅,金水發黃厚。 藏佛與漢佛也不一樣,藏佛胸高乳大,漢佛胸平乳小。嵌松石者多為藏佛,刺頭者皆為漢佛。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11面觀音(如圖一)就是典型的明、清藏傳佛教鎏金銅造像。 採用化學方法鑒別真假 古代鎏金銅佛像,大都局部有銹,在實驗室里作硫酸或鹽酸對銹進行溶解後根據能否分解出銅離子或雜質離子,可以斷定是做銹還是自然銹,這項工作一般實驗室里都能做。
⑶ 明清銅佛造像與香爐是用失蠟法鑄造還是陶范鑄造
原文地址:http://knowledge.shuobao.com/gudongzaxiang/qingtongqi/29290.htm
怎樣從製作角度鑒別古銅佛像 世面所見古銅佛像、佛具,早期出土器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傳世品多為隋唐以後的,明清佛像佔多數。而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造型及藏傳佛像尤為精美,著稱於世。而我所鑒的多為怎樣從製作角度鑒別古銅佛像
世面所見古銅佛像、佛具,早期出土器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傳世品多為隋唐以後的,明清佛像佔多數。而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造型及藏傳佛像尤為精美,著稱於世。而我所鑒的多為清末至民國期間各地大量鑄造銅佛像。歷代銅佛像鑒定較為復雜,本文僅針對明清佛像的製作工藝特徵,談幾點今仿與古佛像差異處,來辨別真偽的方法。
清代以失蠟法鑄造銅佛、佛具、齋器多集中在北京「外觀」、山西五台山、西藏拉薩、青海湟中、內蒙多倫、四川成都、山東濰縣、江蘇蘇州、雲南昆明與保山、廣東佛山等地。
據華覺明《中國冶鑄史論集》介紹,北京地區的民營銅器作坊,清乾隆年間有熔銅大局六處,銅鋪432座。其中聚集在安定門外「外觀」的佛作作坊,以鑄造佛像為主,到清末民國初年還有十多家、百餘名工匠,較出名的鋪號有湧泉、涌成、涌和、利生祥、恆利等。在雍和宮周邊,崇文門外的東曉市也聚集著一些古佛器作坊。北京的失蠟法鑄佛技藝多為山西牛村傳來,大概是候馬地區的春秋晉國鑄銅遺址所在地。清末至民國時期,北平的三位著名佛作藝人門殿普、林普生均為山西長治人,樊振鐸清末學徒時,他的師爺即是山西人。清至民間時期,內蒙多倫有多處造佛像場所,佛像比北京及其他地方造得好,製作工藝水平很高。在清代有名望的阿龍希、海桑岱等銅匠鋪有七家,營業的字型大小有裕和永、慶聖德等五家銅像作坊,工匠多來自山西、河北,打銅胎製作佛像最為拿手,范模鑄造用料工藝與北京相同。
傳統佛作多採用剝蠟法、撥蠟法,其方法第一步先制泥芯,用6個圓鋼筋或三根8號鉛絲紮成骨架,掛泥料塑成型芯,內芯泥料多為炭末泥與三合土;第二步貼蠟片,又稱「捏蠟」;第三步,用硬木做的「壓子」撥塑各個細部,五官、衣紋等;第四步,焊修附飾物,如背光、衣帶等附飾,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後再細刻;第五步,燙焊澆注冒口系統,大、中型鑄件加芯撐(多為手工鐵打四棱方釘或扁銅釘),小型佛像不加芯撐;第六步,掛內層約5毫米厚泥料,稠粥狀細泥,今明清佛像多見內殘留物為炭末泥,是由炭末經過籮篩的炭末、細砂、粘土組成;第七步,貼外層背料,俗稱「糙泥」。泥料有馬糞泥和紙漿泥(馬糞泥,干馬糞搓碎過篩與粘土加水拌成;紙漿泥由粘土加爐灰末、紙漿、水搗拌而成);第八步,陰干後加熱脫蠟,焙燒;第九步,埋包澆注;第十步,打碎內外范模;第十一步,毛坯經銼、磨、鏨刻紋飾,用椴木炭將銼劃痕磨拋光,再鎏金或塗泥金、貼金。
了解了銅佛製作工藝,大家就可以對照特徵鑒別真偽了。首先根據佛像外貌判定時代,再根據金色看脫金點及包漿。明清時期內地漢傳佛教造像多以鎏鍍金、貼金、上金、泥金等裝金處理,內地製造的藏傳佛像也多有採用。一般古代鎏鍍金厚,成色發熟黃,前胸、盤腿膝蓋、胳膊肘、衣擺等人手撫摸處,多為金脫落後發自內胎的氧化銅黑地子,肩彎、衣褶處多有積塵包漿。貼金、塗泥金佛像易脫落地子,行話「見肉泥金」,即佛像泥金脫落面露出的地子。元明時期有些藏傳佛像製作中在鍍完金後要做「上紅」處理,將鍍過金的佛像放在一種樹皮紅色液汁中煮,使黃金色呈紫黃金色。而現代仿做的銅佛像多為電鍍的,金層薄金色發青,露肉處脫金不自然,故意不鍍金層或磨掉,再做化學處理。電刷鍍的金色雖正,但沒有熟金感。順便提及一點,某些鍍金明清佛像的金面可散見一些微粒黑點,屬於正常。鑄佛銅合金中含有少量鉛,鉛以軟夾雜形式存於銅體中,銅表鉛微粒受存放環境影響發生化學反應,膨脹後頂破金飾面所致。再看刻銘,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一般楷書陰刻「大明永樂年施」、「大明宣德年施」,凡有鑄銘的均為後代仿器。清代宮廷造佛像始於康熙年間,乾隆時期達到高峰。六品佛樓造像通常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刻款及佛名、部屬三種款。也就是按藏傳佛教修行必經過的六個次第(階段),即般若品、無上瑜伽品父續、無上瑜伽品母續、瑜伽品、德行品、功行品———最高以大乘教般若品,上上品(又分無上陽體根本父續、陰體根本母續)、上品、中品、下品,共六品。如不動金剛像的下沿正面刻「不動金剛」,背後下沿刻「德行根本」,秘密文殊寶利佛正面下沿刻佛名,背後下沿刻「瑜伽根本」四字,其他還有「般若品」、「功行根本」等。
看內壁殘留物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首先在佛像內壁凹處找一找鑄范殘留物,如果有黑炭泥、灰色三合土屬正常,如有白色石英砂塊,必為現仿。再看支撐釘,一般多為四棱鐵釘,手工打鍛的,有些佛像採用銅釘。釘尖則多為彎曲的,這是由於鑄造後掏挖內范芯時,用硬器砸彎的。有的釘大、釘多較明顯,有的釘小量少,但也是較易看到的。有些鐵釘齊根銹斷了,用刻刀挖一下鐵銹鐵釘根子在銅內。現有做假者用多塊小疙瘩鐵銹粘在內壁上,或用一截現代圓釘嵌在內壁上,再用酸咬蝕成鐵銹狀。遇到這種有疑點情況時用刻刀挖一挖,如露出新圓釘、新銅底
⑷ 民國時期銅佛鑄造法
金屬佛像的製作一般都要經過金屬冶煉、鍛造、雕刻、鍍金、磨光、上紅等幾個重要的工序。即失蠟法和模具法。
失蠟法:用蠟製成模,外敷造型材料,成為整體鑄型。加熱將蠟熔化,形成空腔鑄范,澆入液態金屬。冷卻,就得到成型鑄件,在佛教造像中廣泛應用。
中國已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是河南淅川出土春秋晚期銅盞部件和銅禁(古代安放酒器的案形器)。戰國以後,失蠟法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用於製造鼎、印璽、樂鍾、佛像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貯器、飾件等。傳統失蠟法的具體工藝記述,首見於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元代設失蠟提舉司,專管失蠟鑄造。失蠟法在長期應用過程中,發展出多種工藝類型。明清時期,用拔塑的方法製作蠟模的被稱為拔蠟法。
模具法:「模具法」運用最為廣泛,大型佛像一般都要經過分件澆鑄,然後銜接成一個整體。首先是按照已有的實物或模型製作鑄造模具。根據模型的規格尺寸做出模具的四面木製邊板,類似一個木框。但要留下一塊活動板,便於填料後扎緊或者打開。
此後,吧捆好的木框放平,在模型四周填入類似黑色泥炭一樣的濕泥土,填到木框容積的三分之一,然後夯實。接著把木框內的其他空隙處填上同樣潮濕的泥炭質土,填到和木框的頂邊齊平。之後,把四塊木框中一塊活動的木板松開,插進一把鋒利的長刀,把裹在模型外圍的泥呸垂直切開,從呸中取出模型,好像去仁德兩爿桃核。此後,把取出模型的兩塊泥呸再合成在一起扎緊,過一天左右,再將兩塊泥呸分開,讓它完全乾透。把兩塊乾燥的泥呸模具合緊紮好,在兩塊模具介面處留一個圓形開口通往模心,便於澆鑄金屬。如果是鑄造整體佛像,最好是把澆鑄口留在佛像的底座部位,保持佛像表面光潔。凝固在泥呸模心的金屬塊就是完成的金屬藝術品鑄件,最後用「摟子」把鑄成的佛像的面部輪廓、眼睛、衣飾等略加修飾,並把鑄像的表面磨平擦光。
⑸ 正定這尊中國古代最高大的銅鑄佛像是怎樣建成的
鑄造碑文記載,建造銅佛時,掘地基「至於黃泉」,用礓礫、土石、石炭和土分層打結,留「海子」(底座)深6尺,長40尺,寬 40尺,海子內栽七根熟鐵柱,每根由七條「鐵筍合就」,上面用鐵條固定,海子內澆鑄生鐵。佛像分七次鑄接而成,「第一度先鑄蓮花台座,第二度鑄至腳膝,第三度至臍輪,第四度至胸臆,第五度至腋以下,第六度至肩膊,第七度至頭頂」。這是一尊千手千眼佛,中空泥芯與外范用鐵條連接固定,銅佛表面塗漆,臉和某些部位貼金。
翻譯過來就是先做成鋼筋混凝土的地基,然後用澆鑄法一層一層的完成,這是我國古代鑄造大型器物最常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