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RBC航空航天方面的軸承有什麼特點
1、特點:滑動軸承為滑動摩擦,其接觸面大、結構簡單、體積小、承載能力強、抗振性好、但摩擦系數大、易發熱、需要充分的潤滑,適宜低速重載。滾動軸承為滾動摩擦,與滑動軸承相比,其接觸面小(球軸承為點接觸、滾子軸承為線接觸)、摩擦系數小、發熱少;磨損少、精度保持性好;適宜較高的轉速下運轉。但承載能力稍差、抗振性較差。
2、軸承(Bearing)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並保證其回轉精度。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准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雜訊較大,價格也較高。
Ⅱ 航空渦輪發動機軸承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製造業當中,航空航天業的工業標准最為嚴苛,為了保障安全性,避免重大的經濟損失或事故發生,在飛機或是其他航空飛行器上使用的儀器、部件,甚至軸承零件的使用標准都是極為嚴格的,但是GGB的一款軸承DU便是一款通過聯邦航空條例標准,能夠應用於飛機的製造!
Ⅲ 為什麼中國不能生產高端軸承
1、我國軸承產業技術落後是與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密切相關,全國軸承企業技術人才在年齡結構上普遍存在斷層現象。
2、軸承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可作為一個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實力的重要標准。當今世界科技、工業強國無一例外是軸承研發、製造強國。我國之所以是工業大國而不是工業強國,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軸承產業大而不強。2012年我國軸承產業銷售額達1420億元人民幣,生產的主要是中低端軸承,而高端軸承則主要依靠進口。
3、高端軸承成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
目前,以航空發動機的軸承為例,我國正在全力研發航空發動機所需的關鍵部件之一的軸承,這是一條沒有其他選擇的道路。軸承雖是零部件,但它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對主機(如航空發動機)的精度、性能和可靠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軸承技術的落後給我國工業各行業帶來嚴重的影響。民機所用航空發動機雖可以從西方引進,但西方不會把航空發動機中配置的高端軸承單賣給中國,以防止中國正在研製的航空發動機裝上引進軸承而成為其競爭對手。這一短板如果得不到解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發展必將受到嚴重的制約與影響。
4、軸承巨頭壟斷漸成事實
新中國成立之初「156項」工業化奠基項目中專設兩個軸承項目即現在的洛軸集團和哈軸集團。2010年7月1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洛軸時提出「建成世界一流的軸承研發生產基地」。然而在幾年前這家企業甚至有被國外同行收購的危險。目前,高端軸承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基本上被世界四大軸承巨頭即美國鐵姆肯、日本NSK、瑞典SKF,德國舍弗勒(FAG)所壟斷。2006年,德國舍弗勒(FAG)一直企圖並購洛軸集團,雖說洛軸集團當時身處嚴重虧損的困境,但卻被舍弗勒視為未來的潛在對手而欲「吞並」。
而另一家更小的軸承企業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的圓錐滾子軸承領域的龍頭企業,相對於鐵姆肯來說是典型「輕量級」選手,兩家企業卻打了十多年的官司。十多年前,甘肅海林被鐵姆肯以所謂低價傾銷的指控告上美國法庭,2002年,海林在美贏得了美國商務部「永久性反傾銷稅率」的裁定。而在中國市場上,據海林公司副總經理何克鴻介紹,美國鐵姆肯公司每年出口到中國的軸承產品數量在遞增,而平均價格卻在遞減;目前該公司的產品在中國的售價低於其在美國的售價,也低於在其他地區的售價,屬於傾銷行為。為此,中國軸協發聲支持,這是首次就中國海林公司申請調查美國鐵姆肯公司在中國涉嫌傾銷一事的正式發聲。
如何遏制中國軸承產業向高端軸承領域邁進的勢頭可能已成為世界軸承巨頭對中國軸承產業遏制戰略的重中之重。
5、軸承技術人才青黃不接
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1年發布《機械基礎件、基礎製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簡稱「三基規劃」),但卻忽視了與「三基」相關的技術人才的培養,這方面軸承產業是個典型。
我國軸承產業技術落後是與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密切相關,全國軸承企業技術人才在年齡結構上普遍存在斷層現象。眾多企業軸承專業的技術人才斷層現象首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養上岀現斷層,因為這段時間原有的七八家工科院校的軸承專業以所謂發展「寬口徑專業」為名而被裁減合並到綜合性機械工程專業中,成為依附於機械專業的一門課目(專業課),軸承專業畢業人數急劇減少。
現在河南科技大學軸承專業成了全國僅存的「獨生子」,迄今為止該校已為全國軸承行業培養了近2000名本科生和碩士生。這些學生絕大多數已成為軸承行業的技術骨幹,河南科技大學被業內人士譽為「中國軸承行業的黃埔軍校」。但該校軸承專業每年僅提供60多名的畢業生,遠遠不能滿足全國上千家軸承廠的需求。
6、加強軸承研究教育迫在眉睫
日本軸承巨頭NSK,其總部竟有1800個研發人員,這是中國軸承同行不敢想像的。在許多外行人看來,軸承是種結構簡單的零部件,有必要配備這么多研發人員嗎?其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軸承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低端軸承,而高端軸承技術復雜程度是低端軸承無法相比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認為,高端軸承研發涉及材料、油脂及潤滑、製造、設計、軸承製造裝備、檢測與試驗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還涉及接觸力學、潤滑理論、摩擦學、疲勞與破壞、熱處理與材料組織等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
盧院士這番話表明了高端軸承技術的極端復雜性,其難度非常大。這同時也說明為軸承專門設置一個工科專業是很必要的。而一個學綜合性、寬口徑的機械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盡管也學過數十小時的軸承課時,但如此短的學時,只學到了軸承這門高深學問的皮毛,如這樣的本科生投身軸承行業,幾乎等於從頭開始學,那就太費時間,勝任工作時間太長,用人單位還得進行費時費力對其進軸承專業知識的大量培訓。
如前文,高端軸承的短板,並不僅僅存在於航空發動機領域,在高精密機床設備、高速鐵路、儀器儀表等領域,這種短板依然存在,也只有我們加大在高端軸承研製上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中國才能實現由軸承大國到軸承強國的根本性轉變。
Ⅳ 為什麼高鐵中國造不了軸承就像戰斗機造不了發動機一樣。。。。
1 鋼的質量和國外差別。
2 工藝上國產軸承在熱處理達不到高鐵要求的標准,製造流程工藝和世界知名品牌也有一定的差距。
3 體制上 創新能力和技術 得不到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國內目前350km/k的高鐵軸承 正在研發中,已經進入實驗階段,真正的能用於高鐵估計還需要幾年。新的高鐵的設計時速已經達到了500km/h,國內的高鐵軸承還處於追趕階段。
Ⅳ 為什麼有的人說飛行器設計專業前景不太好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國內航空工程類高校有關專業的培養機制以及國內航空工程院所的分工,普通人可能不太了解,老鷹航空從下面幾點來說明一下吧:
1、本科階段飛行器設計專業屬於大類培養;
航空工程類高校,比如西工大、北航、南航等,一般在旗下的航空學院框架內開設飛行器設計本科專業,其實更准確的說是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學制四年。第一年基本上都是公共基礎課,比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高等化學、英語、毛概等等;第二年也差不多,電工學、機械制圖、軟體基礎、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數理統計與概率論、線性代數等等,基本上還是以公共基礎課為主;第三年則開始進行專業基礎課,比如航空概論、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飛機結構設計、飛行器總體設計、人機環境與工程等等;第四年則進行專業選修課培養,依據學生的自主選擇,在總體設計、結構設計、飛行性能、氣動等四個專業方向中選擇一個作為選修方向,一方面為了和本科畢業之後的工作相結合,另一方面則可以和日後的研究生學習結合起來。
在這種模式之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本科階段就是泛泛而學,尤其是本科畢業之後就工作的學生,學到的都是一些入門知識,更專業的工程知識只有到單位才能解除到了。
2、研究生階段趨向細分;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的學生在大三下學期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考上或者擁有免試保送資格就可以在大四畢業之後就讀研究生專業了。研究生教育是分專業方向的,報名的時候就已經選定了,飛機設計一般囊括四大塊:總體、氣動、結構、性能。其中各個塊之內又可以繼續細分成不同領域,每個研究生在2-3年時間里只是在一個細分領域中學習一些科研技能而已;而這種科研技能和工程技能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當然如果日後攻讀博士,更是會進一步細化和深耕,這就不多說了。
3、研究所工程設計工作也是碎片化的;
國內中航工業旗下各大主機設計研究所/院,基本上也是按專業進行劃分的。大一點的單位一般會設置有總體所、氣動所、結構所、強度所、性能所、人機環境保障所等,即使進入到總體所工作,也不過是普通的工程師而已,乾的都是最基礎的計算與分析工作,只不過各個單位各個專業所使用的軟體不太一樣而已。學校教的東西都不夠用,經歷過一兩個型號項目的歷練就基本上差不多了。況且待在總體所,未來也未必就能夠成長為總設計師。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在絕大多數航空工程院校都是屬於基礎性質理論教學,不能期望一個本科畢業生畢業之後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航空工程師,那還差得遠。尤其是那些新開設航空專業的高校,比如復旦、交大這些,往往更是專注於力學的理論教學,航空工程經驗教學遠遠不如西工大、北航和南航三所航空院校。可能這樣才會有題目那一問吧。
——問題就回答到這里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近些年隨著我國神州系列載人飛船陸續升空,還有嫦娥四號的成功登月,航天成了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而與此相關的航空航天類專業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接下來我就把這類專業詳細講一下。
首先從名稱上能看出,這類專業其實是包含「航空」與「航天」兩大方向的,在很多人看來覺得兩大方向很相近,其實航空與航天還是有較大區別的。
簡單區分的話就是「航空」研究的在大氣層內的飛行器,像平常我們坐的波音飛機、直升飛機、飛艇等。
而「航天」研究的是航天器在太空、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航行活動,像宇宙飛船、衛星、空間站、深空探測器運載火箭、還有戰略導彈武器等等。
如果仔細區分的話,可以從飛行環境、動力裝置、升降方式、飛行時限、飛行速度等很多方面區分,這里就不贅述了。當然不管航空器還是航天器都可以叫為飛行器。
在2019年到2020年的本科專業中,我看了下航空航天類專業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等專業,這些專業都是相輔相成的,甚至有不少大學都是按照大類招生的。
「航空航天工程」這個是個總括性的專業,學的比較廣,像後邊幾個專業的內容都會涉及一些。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的話主要就是將飛行器設計出來,含飛行器總體設計、機構設計、飛機外形設計、部件設計等。
「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的話主要是在設計的基礎上將飛行器製造出來,這個專業最對口的工作是在飛機或航天器製造車間里做工藝員,設計人員給你圖紙後,你把這圖紙變成工藝流程,再給下面的工人去生產。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主要就是研究飛行器發動機的。也就是飛行器最核心裝置——動力裝置。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專業主要研究載人飛行器的生命保障系統,最簡單的就是像民用飛機上的供氧設備,在萬米高空上,將稀薄的空氣經發動機壓縮到人類可以正常呼吸的壓強,然後將壓縮的空氣引入機艙的空調系統。復雜點的研究像宇航員穿的宇航服如何能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下保障宇航員的生命安全等。
學習內容
航空航天類的專業屬於高精尖的專業,所以學習內容會涉及眾多知識領域。綜觀這幾個專業,主幹學科都會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等。如果仔細比較各個專業的話,根據專業針對性不同,學習內容還是有差別的: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的核心知識會有:結構力學、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總體設計、飛行器結構設計,設計方面課程多些。
「飛行器製造工程」的主幹學科還包含機械工程。核心知識的話會多一些機械制圖、機械設計與製造、材料力學、計算機輔助飛機製造等課程。
「飛行器動力工程」的主幹學科還包含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心知識還會有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空氣動力學、傳熱學、自動控制原理、航空發動機原理等課程。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的核心知識還包含傳熱學、氣體動力學、航空航天生理學、工程熱力學等。
具體各個專業的課程的話報志願以前你可以參考一下各個大學網站上的課程表,看看有沒有你搞不定的課程,從我個人觀點來看,這幾個專業課程的安排是適合聰明、嚴謹、理科綜合素質強的人學的。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的話,很多人覺得范圍比較窄,其實我自己感覺就業途徑還是較多的,就業方向同樣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航天方向、一個是航空方向。
一、航天方向的話:
航天方向的主要就是去航天院所了,從航天一院(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二院(地空導彈研究院也叫長峰集團)、航天三院(飛航導彈研究院也叫海鷹集團)、航天四院(也叫航天化學動力研究院)一直到航天十院等,每個航天院還下設很多的研究所和工廠,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航天 科技 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其實這兩個集團下屬的各研究院、所、事業部基本就是中國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了,也就是說,航天大部分型號產品都是他們研製的。
二、航空方向的話:
1.學的不錯的話可以到各大航空製造廠或飛機部件製造廠做研究、設計、生產的,像哈飛、沈飛、西飛、成飛、貴飛等。
2.當然也可以去軍工廠里參與飛機的生產,也可以去部隊做地勤。
3.也可以去民航公司工作,在各個航空公司地勤,通常說的機務。
4.也可以到飛機維修公司,像廈門太古(兼山東太古和四川太古)。
只不過總體上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的進研究型的單位多一些,比如研究所,研究院,設計局。而飛行器製造工程的就業方向更多會去像飛機製造廠、航空公司的機務等。飛行器動力工程的話,一部分在研究所、一部分在機場做機務,去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的人比較多。
另外由於航空航天學的很多技術成果已經應用到民用生產中,特別是像通信、氣象、電子、 汽車 、空調等領域。所以很多這些領域的公司也都比較青睞航空航天類專業畢業的學生,這也就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一些選擇。
另外我把所有的航空、航天院所及研究單位都匯總了一下交給事事懂教育了,大概有幾百個單位,你有興趣可以問他們要上多了解一下。
就業情況
這類專業就業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本科基本都是到國有企業,碩博可以進研究所,待遇的話就要看工作單位所處位置了,每個地方待遇都不同的,不同的崗位工資也不一樣,但總體來說還不錯,因為是國企多,所以工資雖然不算最高的,但福利加起來就很可觀了。
匯總一下的話,國內的航空航天企業一線的企業薪資較高,本科生月薪一般都四五千以上,研究生入職時年薪在80000到100000之間,過兩年會有提升,不過工資上漲的比較慢。二線企業的工資可能沒有這么高,但福利待遇也都不錯。
一般就業率都是不錯的,只要學的好些可以接近100%的。
周圍同學情況
就以我們班來說,就業形勢就很好的,我們班同學大部分都是簽的中航集團或者解放軍的一些工廠,因為寫這個專業也不是我一個人寫出來的,還有西工大、哈工大、南航、清華、廈門大學的一大幫朋友一塊討論的,所以他們學校的就業情況也大致都知道,基本上這些學校的就業率一般都在90%以上,可能那百分之幾沒就業的是在大學里不學習最後畢不了業的。
發展前景
在我看來,在能數的過來的這些年,這類專業前景必然非常好,為什麼這么說,看看近幾年中國航空航天的動作,航空正在做的大飛機,航天正在朝載人探月發展,另外未來的資源爭奪可能會面向於太空資源,甚至於未來戰爭都會是空天一體的,而中國已經認識到這方面了,國家肯定就需要這方面的人才,而且是高水平的人才,那你覺得會沒有前景嗎?
學校推薦
要我推薦大學的話就是兩北兩工大加南航。也就是西工大、哈工大、北航、南航四個大學、外加上北理工。可能很多人覺得我為什麼不推薦清華、北大什麼的,說清華北大等大學的名氣更響亮,但在我們業內看來,這類專業里清華也排不到一流。你如果認識我們行業的人也可以咨詢一下,看看他們同意不同意我的觀點。
北航的話主要是地理位置優越,近年網羅了很多優秀生源,但北航分數高的嚇人,性價比比較低。
西工大雖然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但前身是老軍工,有極其深厚的師資力量,業內公認度極高。現在我國列裝的、在研的所有機種如殲10,殲轟7,殲20等的總工大部分是西工大畢業生。因為地域問題所以分數不是太高,也就是用地域換好學校吧。
哈工大的話博士碩士流動站數量很多,哈工大是國防科工委的老大,大家也都是公認的,「神舟」的總設計師和技術人員小一半是哈工大的。
南航在東南沿海省份的認證率比較高,你如果想在南方工作,南航也挺好。
至於說具體西工大、哈工大、北航、南航四個大學哪個更好,這個就沒必要計較了,當然還有別的一些學校我可能沒有列舉,你自己有意向的話就打電話問下。
注意事項
1.航空航天近幾年很熱,然後大家都覺得這是個高大上的職業,都搶著報,但你要確定你是真喜歡還是好虛榮,這個行業不是你進去了就能分配到飛船、探月的任務,很多人也都會成為航空公司機務的。也就是說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行業,不是高高在上的。報志願以前這些你都要考慮好,千萬別滿腔赤誠的進入了這個行業,結果發現不是如自己所想。
3.有人會擔心航空航天類專業將來畢業都要到艱苦的偏遠地區工作,事實上現在在北京、上海、西安、青島、沈陽等大城市也有很多的航空航天研究機構。
4.報考航空航天類專業將來不是當飛行員或航天員,而是培養技術人才,所以這類專業對身體條件並沒有特別的要求。
5.另外,航空航天類專業要求學生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對力學、數學功底、物理功底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數學、物理成績優異,且具有較強邏輯思維能力、有獨立研究能力的學生更適合選擇這類專業。
6.航空航天研究類專業的研究方向是 科技 前沿,這不僅僅是知識的應用過程,更是一個科研的過程,因為僅用已有的知識是遠遠不足的,研發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開發新技術了,這些科研難題不是普通大學的學生所能解決的。所以想到好的航空航天單位工作,首先要有高學歷,而且一定要名校才有較大的可能。當然如果你確實對航空航天研究感興趣而不幸現在沒足夠的分數能考上名牌大學,別急,還有機會。將來你可以考研究生,然後再考博士考進去。
7.飛行器製造工程這個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很少去攻讀這個專業的碩士「航空宇航製造工程」,因為就業面有問題。我身邊北航、西工大、南航、西交大的一談起這個專業,都表示相對其他幾個專業來說還是稍有點差距的,因為畢竟「飛行器製造工程」和控制系統、設計等關系都不是非常密切,甚至更多的是機械類的內容,所以選的時候自己考慮清楚再選。
8.基本上這類專業將來找到工作後一般就穩定了,但是發不了大財的,想發大財的就去中財,去上財,讀這類專業註定是為國效力的了,而國家只會保你溫飽且衣食不愁,但不保你發大財。
9.航空航天類專業的招生有的是按小專業招生,有的是按航空航天類招生然後到了大學再具體細分。然後還會有航天、航空等具體的方向,比如我們學校就分5系航空方向和15系航天方向,所以你在報考時,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了解一下專業方向。
只有航空報國,沒有航空掙錢一說。行業高大上,效益一般般。造飛機跟開飛機(飛行技術專業)不一樣,飛機設計製造業在經濟方面收效很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窮人家孩子慎選。
唉,說多了都是淚!我一個老鄉NPU5081的,莘縣的,研究生畢業後就杳無音信了。好想能再遇到他喝個酒。
一個型號的飛機,往往是一代甚至幾代設計師辛勤勞動的結晶。不是短平快的事,所以短期內看不到開花結果很正常。但不是坑。
本人西工大材料系畢業,和飛行器設計相關專業相似!畢業後就業的企業大致相當!但是他們一般去到企業的設計部門,我們一般去的是製造部門!我們工作相對艱苦,他們相對高端一點!但是畢業幾年後的機會反而製造部門相對多一些!其實這類專業能進國內幾個大型國有企業收入1萬元左右(畢業5年),隨著工齡增長其實收入增長微乎其微!人家互聯網,計算機,房地產,營銷,策劃等相關專業,隨著工齡的增長!收入可以有大幅度增長!然而我們這類專業!苦逼一個!
如果認為這是坑,那麼很多理工類專業,但凡基礎專業都是坑。可是我們要搞應用型專業嗎?本科的所謂應用專業,真能應用嗎?
這樣的專業很有發展潛力,怎麼成了坑吶?!真不知道從哪得到結論!
不知道你所謂的坑從何而來?是畢業後工資低?工作環境差?還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果可以,請詳細說一下,我也漲個見識!
據我所知,將飛行器設計所屬專業類來講,航空航天類無論是軍工國防,還是國民經濟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坑從何來?
從美國對華實體清單高校可以看出,13所高校無一不是力學,機械,控制,計算機,航空航天等專業在全國排名絕對靠前的高校,這些專業為國家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高端人才,為國防事業添磚加瓦的基礎學科!這些專業從字面上看可能與飛行器設計無關,但他與飛行器設計的後續環節密不可分!飛行器設計的後續專業如此重要,為何作為最前端的設計會是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