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電影都需要什麼工具
1、攝影機
拍電影不能沒有攝影機。一開始都是從借或租攝影機起頭。 只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其實索尼a7S II和松下GH5這類較便宜的選擇就足夠了。如果還想高檔一點,那麼佳能C200和松下EVA - 1是相當吸引人的機器。
2、鏡頭
選擇鏡頭可能比選擇攝影機更加自由,不同的項目需要不同的焦段、景別。需要在套件中有幾個備用的,比如一個50mm的鏡頭和一個85mm的鏡頭,但是也可以去探索更多的鏡頭世界。
可以從Canon(佳能)、Samyang(三陽)、Sigma(適馬)和Tamron(騰龍)等品牌的一些基本概述開始,然後進行橫向對比比較——比如攝影設備租賃等網站平台提供的變形鏡頭測試,或者在老式電影鏡頭庫里感受一下不同的鏡頭帶來的獨特品質。
3、三腳架
一定要購買一套性能很好的三腳架和液壓雲台,因為它可以適配很多攝影機,並且還能用好幾年。最終選擇都要確保它有一個液壓水平裝置,不要買阻尼式的平衡裝置。液壓水平裝置無論是傾斜、還是平衡狀態,水平平衡儀中間的小液體珠都會讓你更准確地識別攝影機水平平衡狀態。
4、麥克風
如果說畫面對影片的影響重要,那麼音質則是第二個影響觀眾對影片評價的因素。 如果想搭配一支指向型槍式話筒(槍麥)(可能連接到一個吊桿或c-stand)和一個無線領夾麥(包括一個發射器和一個接收器)。
5、錄音機/混音器
建議用戶購買一個獨立的錄音機(不連接到你的相機上),來管理各種音頻通道。不過這對於運動競技和紀錄片製作者來說是不太需要的。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要確保有本地XLR輸入和高質量的信號線來保證音頻的正常收錄。
2. 影視工作室後期製作的設備需要哪些
攝像機.現在全國基本的都是190P
電腦.
xp系統
.三台
監控器
...專用的機箱.
音箱.網上的牌子很多麼...
調音台
...
錄音機..
DVD..
視頻採集卡
...
3. 拍攝電影需要哪些設備
拍攝電影需要哪些設備
拍攝電影需要哪些設備
最佳答案
1,剪輯用的電腦,一般來說得兩台至少吧。
2,還有攝像機,你可以用專業數碼的攝像機(俗稱DV)成本會低很多,但是效果肯定不如成本昂貴的膠片攝影機啦,不管你是用哪一款的,一台估計肯定是不夠的,當然是越多越好。
3,如果是膠片攝影機的話,膠片當然不能少,很貴的哦。。。唉,心疼。
4,這些之外,還有燈光,音響,這是當然的啦,拍電影沒燈光音響怎麼行。。專業方面的東西,可能不太了解,得去請個燈光師和音響師來跟你詳細解說。
5,如果你的電影夠——離奇或者夠大製作的話,還得有特效,什麼是特效呢,就是拍一些驚悚或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效果的時候,需要的特效製作,不過這個是用電腦可以完成的,只需要一個特效師,在電腦里製作特效的軟體就行了。
4. 入門級電影拍攝大概需要什麼樣的攝像、錄音器材
電影打燈的器材有:燈、燈架、電纜、配電箱,還有控制光的濾色片、反光板、黑旗、絲網、柔光布等器材,以及撐大面積布料的各種框架,還有一些如沙袋之類的輔助器材。
打燈的操作很簡單,有點電工常識,有幾把力氣就可以干。大家之所以覺得它高深,是因為它能沒譜地用增加很多東西,架勢很鋪張很裝逼 ,比如場面大點你能一下用上十來盞燈,而攝影機撐死也就三四台,攝影組的排場遠趕不上燈光組。但打燈的技術含量比攝影差遠了,要不攝影指導怎麼能領導燈光組呢。 在講DV拍電影的照明器材前,先了解一下專業的器材,看看電影行業都用什麼東西,然後再看咱們DV如何借鑒並解決照明器材。照明的關鍵器材就是燈,電影用的燈其實跟你家廁所里的燈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都是外面一個鐵殼,裡面放個燈泡,頂多再安塊玻璃,不騙你,真的。下面我們把燈的種類掃盪一遍。菲涅耳燈(Fresnel,菲燈)
就是下圖這幾種,這種燈是拍電影用到最多的。它外面是個鐵殼,裡面有個燈泡,前面是一塊「菲涅耳透鏡」,燈頭上有幾塊鐵皮擋板(專業名稱叫遮扉),用來調節光照的范圍。之所以叫它菲涅耳燈,就是因為它的那塊透鏡;這塊透鏡的作用跟凸透鏡類似,它也有焦點的,當光源在透鏡的焦點上,透鏡就能把光源匯聚成平行光;當光源不在焦點上時,透鏡射出的就是擴散的光。菲涅耳燈屁股後面有個調節燈泡位置的旋鈕,可以調節燈泡到鏡片之間的距離,從而調整光的擴散角度。菲燈發的光是所有燈中最硬的,能照出非常清晰的影子,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探照燈。
燈具除了按種類命名外,還按照功率命名。比如菲燈,最小的有100W、200W、300W不等,上去有650W、1KW、2KW、5KW、10KW。如果一個燈的名字叫2K、5K,說的就是燈的功率。每種功率的燈對應的燈泡是固定的,1K的燈只能裝1K的燈泡。燈的功率越大,它的體積就越大,5K以上的燈一個人就玩不動了,所以打燈很大程度上是體力活。
下圖從左到右,第一個是菲燈的正面,第二個是菲燈的背後,第三是者名的阿萊菲燈,外觀特好認,頭尾藍中間白。第四個是HMI菲燈。
菲燈按色溫分成兩種,一種是白熾菲燈(上圖左邊三個),裡面就是個白熾燈泡(鎢絲燈或石英燈),發的光跟家用燈泡一樣,是黃光,色溫3200K左右。另一種菲燈叫HMI菲燈,它用的不是白熾燈泡,而是汞燈泡(HMI燈泡),這種燈泡發藍光,色溫5500K左右,跟白天陽光的色溫一樣,因此這種燈俗稱太陽燈;汞燈泡不能直接使用市電,必須由整流器供電,因此這種燈都帶有一坨沉重的整流器,一個燈配一坨,搬運使用都很麻煩。因此有時為了省事,直接在普通菲燈前面放置一張藍色濾色片,把黃光變成藍光來用。 PAR燈 PAR燈很像汽車的車頭燈,它由一個燈泡和一個反射碗構成。它的燈泡不能移動,但你可以在它前面加玻璃,比如加聚光的、擴散的、漫射的、或者什麼玻璃都不加,直接開口用。這種燈結構比較簡單,功率普遍不大,而且經常被用於組成PAR燈陣(Brute)。PAR燈陣就是由若干個PAR燈組成一個矩陣,用於大面積照明。PAR燈的光也是硬光,但沒有菲燈那麼硬。
PAR燈在外形上跟菲燈的最大區別是它的前部呈發散傘狀,因為它有一個反射碗,不像菲燈前後一般粗。PAR燈也有白熾型和HMI型,HMI型PAR燈同樣要帶一坨整流器。下圖中就是幾種PAR燈,形狀各異,但都反射碗和玻璃,下中是一個整合的PAR燈泡,真的跟車頭燈沒什麼兩樣哈,右下就是由PAR燈泡組成的燈陣。
敞口燈(Open Face)
顧名思意,敞口燈就是沒有玻璃也沒有透鏡的燈。一個鐵殼加一個燈泡。由於這種燈沒有聚焦能力,發的都是軟光。
上面是三個敞口燈。第一個叫紅頭燈(Redhead),有個反射碗,中間放個1KW白熾燈。第二種叫黃頭燈(Blonde),結構跟紅頭一樣,比紅頭大一點,裡面放的是2KW的燈。這兩種燈都是發黃光。這兩種燈用得比較普遍,塗成特殊的顏色為了方便識別。紅頭和黃頭直譯自其英文名,中文沒什麼特殊含義,但其英文原意是指女人,redhead是指棕發美女,blonde是指金發美女。拍電影干粗活的都是幫爺們兒,工作辛苦枯燥不搞點葷的多沒勁啊,因此很多電影行話都跟女人有關,久而久之倒成了正式名稱,呵呵,八卦一下。不過德國人就比較死板,第三個燈是阿萊的紅頭燈,可他還是塗成「阿萊藍」,太沒幽默感了 。敞口燈沒有HMI型,都是白熾燈,都是發黃光。
軟光燈(Softlite)
下面這種燈的燈泡直接看不見,躲在燈殼的下方。它以燈殼的圓弧形白色內壁作為的反光面,把燈泡的光反射出去,因此出來的光非常柔和,非常軟。這種燈主要用來給陰影里的部分補光,讓陰影里的細節能呈現出來,同時又不會造成新的陰影。
大鍋燈(skypan)
下面這種也是一種敞口燈,它就是一口大鐵盆子,裡面放個大燈泡,這種燈叫大鍋燈(skypan)。大鍋發的光類似陽光,軟硬適中,因此專門用來模擬太陽和大面積照明。鍋燈全是大燈,一般都是10K。由於鍋燈的燈泡大而外露,磕磕碰碰容易損壞,因此這種燈不在室外使用。
熒光燈
熒光燈是90年代之後開始流行的燈具。它耗電少,壽命長,不發熱(上面那些燈都灰常灰常熱,天氣冷時開盞黃頭燈可以當電爐取暖)。它的燈管跟我們家用燈管的主要差別是發光頻率,因為熒光燈不像白熾燈,白熾燈是恆定發光,而熒光燈是頻閃發光,只是我們人眼無法察覺罷了。普通家用熒光燈發光頻率是50Hz,跟市電一樣,而拍電影用的熒光燈發光頻率在25KHz以上,幾乎就是恆定光。最者名的熒光燈品牌是美國的Kino,它最先發明影視熒光燈,因此熒光燈的外號也叫Kino燈。熒光燈都是軟光,有冷光燈管也有暖光燈管。
氣球燈
氣球燈是新型的燈,近幾年在電影業中大量使用。它不但可以用於大場景照明,比如照亮樓房、街道、樹林、禮堂等;同時還可以給被攝主體(如演員)打燈,它發的光很軟,很均勻,給人打光非常討好。氣球燈其實就是個燈籠,外面一個燈籠皮,裡面放幾盞燈,燈籠皮起的就是柔光布的作用。有些燈籠充氦氣能升起來用,有些只是充空氣吊著或支著用。氣球燈有冷光也有暖光。
LED燈
這是近兩年出現的燈,由一大堆LED組成。由於LED的發光面積和亮度都比較有限,一般在細部特寫時進行照明,或做小面積補光用。
電影用的燈主要就這么幾種,一點都不高科技。以後大家看幕後花絮,應該能說出說出那些燈的名字,這樣你就能冒充影視圈人士去泡姑娘了 。下面有一些片場照片,一個號碼對應一種燈,有興趣的同學玩玩對號入座游戲。
5. 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器材
膠片、高清、標知清、錄音筆、挑桿話筒、小滑軌和跟焦器。微電影發展於2007年,主要是指時長較短但製作方式與電影相似的營銷作品。第一部微型電影是2010年根據微小說《一觸即發》所拍攝的同名作品,該作品雖以類007故事為藍本。
更多關於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器材,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ecd2b161610074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6. 拍微電影需要哪些器材
單反一台、挑桿話筒一個、錄音筆一隻。
一、錄音筆、挑桿話筒
如果用單反拍微電影,聲音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單反具備錄音能力,但功能太差。
話筒不行,又沒有降噪、防風等功能。
所以拍同期聲的話,必須配挑桿話筒、錄音筆。
實際上錄音筆是必要條件,可以說如果沒有錄音筆和挑桿話筒就沒法拍微電影。
但想拍出電影風格的畫面,還需要很多的附件。
二、小滑軌
小滑軌可以說是微電影拍攝利器。
從用途來說,小滑軌已經脫離了軌道的范疇,有了自己的用法。
功能與傳統的軌道已經不同了。
用小滑軌可以完成傳統軌道的跟功能、推拉鏡頭功能。
還可以完成部分小搖臂的功能
例如將軌道斜側鎖定,可以完成升降拍攝……
三、小斯
拍微電影的話,小斯坦尼康當仁不讓。
有了小斯你可以拍出手提長鏡頭風格。
當然用這玩意你的有臂力,還得練功的說。
四、跟焦器
少啥也不能少了跟焦器。
沒了跟焦器,別說跟焦了,聚焦都費勁。
可以說是拍微電影的必備品。
五、小搖臂
如果從影視劇拍攝的角度看,小搖臂是必備品。
不誇張的說,在影視劇中一半鏡頭離不開小搖臂。
六、遮光斗
關於遮光斗,一直很有爭議。
有些朋友認為很有用,另一些則認為是「樣子貨」.
實際上遮光斗在控制雜光方面確實很有用,但這要看的質量要求標准。
如果要求畫質精確,就得用遮光斗。
七、軌道
如果有條件,還是帶上軌道吧。
穩定、可靠!
如果你拍一個微電影,有這些固然好。
沒有,也沒關系!
其實微電影的概念就是「拿起來就拍」……
7. 影視後期製作需要哪些硬體設備和軟體
影視後期需要軟體
1、首先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影視後期,
影視後期,就是影視後期製作。一般都是指是對拍攝完的影片或者三維軟體製作的動畫進行後期處理,包括剪輯、合成。但是影視後期更多的是後期合成。
2、後期合成的內容有:加入一些科技感的元素,加入HUD效果,跟蹤字幕效果,加一些特效元素,比如粒子效果,加入光效等。影視後期還包括調色,更高級一些的就包括幕布摳圖,特效合成製作,現在很多電影的製作就會用到藍綠幕摳圖進行後期製作。影視後期還有最基礎的工作:加字幕、加音效、背景音樂等。
3、影視後期會用到的軟體有很多,如:premiere、edius、FinalCutPro、SonyVegas、Mencoder、VirtualDubMod、AutodeskSmoke等。還有進行特效製作的軟體,比如最常見的有AE,全稱AdobeAfterEffects。但是目前後期製作一般都需要對三維動畫軟體C4D有了解,因為很多三維動畫都是需要三維信息進行合成的,還有一些MG動畫也需明局要用到三維軟體,所以學習影視後期的小夥伴,需要對C4D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4、用到的硬體
常見的硬體就是電腦,談哪最好是PC電腦,對於硬體的要求的話,一般i7處理器可以滿足一般的需求,但是做影視後期對於內存要求會高一些,建議不低於16GB。其實現在PC都很普及了,一般的剪輯後期,基本都可以滿足。但是涉及到電影以及高端的影視後含槐碼期特效製作,對電腦要求就比較高了,小編的電腦是i9處理器,RTX2080ti,內存32GB,目測已經夠用,但是遇到很多特效的鏡頭還是會卡頓的。
影視後期調色用的最多的硬體應該是達芬奇調色系統了,但是比較貴,有感興趣的可以網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