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銅脫臘鑄造與銅翻砂有什麼區別
銅脫臘鑄造,一種精密鑄造方法。而銅翻砂是先將下半型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緊實刮平,下型造完,將造好的砂型翻轉180度,放上半型,撒分型劑,放上砂箱,填型砂並緊實、刮平,將上砂箱翻轉180度,分別取出上、下半型,再將上型翻轉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等待澆注。這套工藝俗稱--「翻砂」。清朝末年,三鎮的爐冶坊一般 為銅鐵翻砂,主要生產日用品,如水煙袋、湯罐、鼎鍋等。
B. 請具體介紹一下精鑄和翻砂!
簡單點說吧
精鑄:先做出蠟件(也就是最後鑄件的樣子),然後在蠟模上掛漿料,粘砂子,使其在蠟件表面形成一個結實的殼,然後加熱,把蠟排掉,把鋼水倒入空殼里,冷卻後振碎殼,就可以得到想要的鑄件。
翻砂:也稱砂鑄,先用木頭做出鑄件的樣子(通常選用的材料是木頭,也有用金屬型的),把木型埋在砂子里,再把木型取出,這樣砂子就型成了一個型腔。把鋼水倒出型腔里,冷卻後就是所需的鑄件。
比較:精鑄件表面質量高,尺寸精確,砂鑄件表面質量差,尺寸不如精鑄件精確,但成本比精鑄低。
C. 什麼是翻砂
「翻砂」也稱為鑄造
鑄造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在汽車製造過程中,採用鑄鐵製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約佔全車重量10%左右,如氣缸體、變速器箱體、轉向器殼體、後橋殼體、制動鼓、各種支架等。製造鑄鐵件通常採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為主,並與粘結劑、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粘合強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狀並能抵禦高溫鐵水的沖刷而不會崩塌。為了在砂型內塑成與鑄件形狀相符的空腔,必須先用木材製成模型,稱為木模。熾熱的鐵水冷卻後體積會縮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按收縮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應加厚。空心的鑄件需要製成砂芯子和相應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鑄造也稱為「翻砂」)。在製造砂型時,要考慮上下砂箱怎樣分開才能把木模取出,還要考慮鐵水從什麼地方流入,怎樣灌滿空腔以便得到優質的鑄件。砂型製成後,就可以澆注,也就是將鐵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澆注時,鐵水溫度在1250—1350度,熔煉時溫度更高。
崑山鑄造廠肯定很多的.
D. 如何鑒別銅爐的鑄造工藝翻沙和失蠟法各有什麼特點
看錶面,翻砂的表面粗糙,失蠟的表面光滑,因為照片看不出來,你可以依據老式的自來水龍頭作為參考,表面光潔和龍頭差不多的是失蠟的,反之為翻砂的
E. 紅沖和翻砂有哪些區別
重力鑄造
重力鑄造是指金屬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鑄型的工藝,也稱重力澆鑄。廣義的重力鑄造包括砂型澆鑄、金屬型澆鑄、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泥模鑄造等;窄義的重力鑄造主要指金屬型澆鑄。
翻砂
「砂型鑄造」
時先將下半型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緊實刮平,下型造完,將造好的砂型翻轉180度,放上半型,撒分型劑,放上砂箱,填型砂並緊實、刮平,將上砂箱翻轉180度,分別取出上、下半型,再將上型翻轉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等待澆注。這套工藝俗稱--「翻砂」。
鍛造
對坯料施加外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改變尺寸、形狀及性能,用以製造毛坯、機械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是鍛造與沖壓的總稱。
紅沖
「紅沖」實際上是一種熱擠壓工藝,因為在沿海一帶製造工業中,特別是管道五金生產行業,如果有人說到「熱擠壓」,能立即理會其意義的人不多,如果說到「紅沖」二字,那麼內行人就知道了它是什麼樣的工藝?什麼樣的模具?生產哪種產品?另外,「紅沖」這個名稱和實際的加工比較貼近的關系和比別的名稱叫的響的緣故,所以令人容易接受。
F. 翻砂鑄造
傳統鑄造就是把金屬加熱熔化倒入砂型或模子里,使凝固成為器物。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指將固態金屬溶化為液態倒入特定形狀的鑄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鑄金屬有:銅、鐵、鋁、錫、鉛等,普通鑄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樹脂及其他輔助材料。特種鑄造的鑄型包括: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鎂砂、鋯砂、鉻鐵礦砂、鎂橄欖石砂、蘭晶石砂、石墨砂、鐵砂等)。
因為跟砂子打交道,所以鑄造俗語成翻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