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壓鑄鋁件常見不良現象有那些對應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1、常見的不良現象有:有產品表面起皺和起皺。
根據羅啟全《壓鑄工藝及設備模具實用手冊》第一章:
表面起皺:產品表面形成的不規則褶皺,主要出現在壁較薄的前段部分。
起皺:鑲件附近的圓柱狀部分,表面的皮膜出現起皺現象起皺的表面部分,根據發生狀態有差異。
2、解決方法
根據羅啟全《壓鑄工藝及設備模具實用手冊》第一章:
表面起皺解決方法:排氣徹底,清除多餘的脫模劑。調整高速高壓區的位置以防止溶液降溫;
起皺解決方法:對模具進行預熱,在設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生產是很重要的,將模具溫度設定在適當的范圍。
壓鑄機設計規范
壓鑄件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壓鑄件壁厚、壓鑄件鑄造圓角和脫模斜度、加強筋、壓鑄件上鑄孔和孔到邊緣的最小距離、壓鑄件上的長方形孔和槽、壓鑄件內的嵌件、壓鑄件的加工餘量七個方面 。
1、鑄造圓角設計規范
通常壓鑄件各個部分相交應有圓角(分型面處除外),可使金屬填充時流動平穩,氣體也較容易排出,並可避免因銳角而產生裂紋。對於需要進行電鍍和塗飾的壓鑄件,圓角可以均勻鍍層,防止尖角處塗料堆積。壓鑄件的圓角半徑R一般不宜小於1mm,最小圓角半徑為0.5 mm。
2、壓鑄件內的嵌件設計規范
首先,壓鑄件上的嵌件數量不宜過多;其次,嵌件與壓鑄件的連接必須牢固,同時要求在嵌件上開槽、凸起、滾花等;再次,嵌件必須避免有尖角,以利安放並防止鑄件應力集中,鑄件和嵌件之間如有嚴重的電化腐蝕作用,則嵌件表面需要鍍層保護;
最後,有嵌件的鑄件應避免熱處理,以免因兩種金屬的相變而引起體積變化,使嵌件松動。
3、壓鑄件壁厚的設計規范
薄壁比厚壁壓鑄件具備更高的強度和更好的緻密性,鑒於此,壓鑄件設計中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在保證鑄件具有足夠強度和剛性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減少壁厚,並保持壁厚具有均勻性。
實踐證明,壓鑄件壁厚設計一般以2.5-4mm為宜,壁厚超過6mm的零件不宜採用壓鑄工藝生產。壓鑄件壁太厚、壁太薄對鑄件質量影響的表現:如果設計中鑄件壁太薄,會使金屬熔接不好,直接影響鑄件強度,同時會給成型造成困難;
壁太厚或者嚴重不均勻時,容易產生縮癟及裂紋,另一方面,隨著壁厚的增加,鑄件內部氣孔、縮松等缺陷也隨之增多,同樣會降低鑄件強度,影響鑄件質量。
② 澆口高怎麼也調不下去怎麼辦
方法:降低熱流點溫度加快段射膠速減低段射膠速度(加慢速射膠距離)加保壓壓力間
澆口也稱為進料口,是指從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澆注系統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在金屬鑄造中指澆注時金屬液進入鑄型的入口和通道。常常泛指澆注系統。
作用在於利用緊縮流動面而使進料達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進料流動性良好;粘滯加熱的升溫效果也有提升料溫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畢後澆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進料迴流以及避免型腔壓力下降過快使成型品產生收縮凹陷的功能。成型後則方便剪除以分離流道系統及型件。
③ 鑄造工藝流程
砂型鑄造的主要流程有:
模具生產部分:按照圖紙要求製作製作模具,一般單件生產可以用木模、批量生產可以製作塑料模、金屬模,大批量鑄件可以製作模板。
2.混砂階段:按照砂型製造的要求及鑄件的種類不同,配製合格的型砂,以供造型所用。
3.造型(制芯)階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鑄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鑄件的內部形狀)、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裡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鑄造中的關鍵環節。
4.熔煉階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屬成份配好化學成份,選擇合適的熔化爐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態金屬液(包括成份合格,溫度合格)
5.澆注階段:把合格的融熔金屬注入配好模的砂箱里。澆注階段危險性比較大,要特種注意。
6.清理階段:澆注後等融熔金屬凝固後,把型砂清除掉,打掉澆口等附設件,就形成了所需要的鑄件了。
(3)鑄造中的澆口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總體概述
製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鑄造砂和型砂粘結劑。最常用的鑄造砂是硅質砂。硅砂的高溫性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則使用鋯英砂、鉻鐵礦砂、剛玉砂等特種砂。為使製成的砂型和型芯具有一定的強度,在搬運、合型及澆注液態金屬時不致變形或損壞,一般要在鑄造中加入型砂粘結劑,將鬆散的砂粒粘結起來成為型砂。應用最廣的型砂粘結劑是粘土,也可採用各種乾性油或半乾性油、水溶性硅酸鹽或磷酸鹽和各種合成樹脂作型砂粘結劑。砂型鑄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結劑及其建立強度的方式不同分為粘土濕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種。
粘土濕砂
以粘土和適量的水為型砂的主要粘結劑,製成砂型後直接在濕態下合型和澆注。濕型鑄造歷史悠久,應用較廣。濕型砂的強度取決於粘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粘土漿。型砂一經混好即具有一定的強度,經舂實製成砂型後,即可滿足合型和澆注的要求。因此型砂中的粘土量和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工藝因素。
以型砂和芯砂為造型材料製成鑄型,液態金屬在重力下充填鑄型來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於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製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
砂型鑄造所用鑄型一般由外砂型和型芯組合而成。為了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常在砂型和型芯表面刷一層塗料。塗料的主要成分是耐火度高、高溫化學穩定性好的粉狀材料和粘結劑,另外還加有便於施塗的載體(水或其他溶劑)和各種附加物。
粘土濕砂型鑄造的優點是:①粘土的資源豐富、價格便宜。②使用過的粘土濕砂經適當的砂處理後,絕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③製造鑄型的周期短、工效高。④混好的型砂可使用的時間長。⑤砂型舂實以後仍可容受少量變形而不致破壞,對拔模和下芯都非常有利。缺點是:①混砂時要將粘稠的粘土漿塗布在砂粒表面上,需要使用有搓揉作用的高功率混砂設備,否則不可能得到質量良好的型砂。②由於型砂混好後即具有相當高的強度,造型時型砂不易流動,難以舂實,手工造型時既費力又需一定的技巧,用機器造型時則設備復雜而龐大。③鑄型的剛度不高,鑄件的尺寸精度較差。④鑄件易於產生沖砂、夾砂、氣孔等缺陷。
粘土干砂型製造這種砂型用的型砂濕態水分略高於濕型用的型砂。
粘土砂芯用粘土砂製造的簡單的型芯。
④ 鑄造鋁合金錠AC3AM澆口位置存在縮松和松孔,如何解決
有縮松都是表明溫度高,解決辦法無非兩種,降低澆口位置溫度或提高澆口位置的補縮包溫度
⑤ 對剛澆注完的鑄件,應如何進行處理
如下:
1、操作工自檢,鑄件有沒有明顯的缺陷。
2、自檢後的鑄件擺放在指定的位置,需要擺放整齊。
3、檢驗員對收件鑄件進行檢驗,檢驗合格,進行下步操作。
4、對檢驗合格的產品,進行去除澆冒口;需要檢驗員和班長監控去澆口質量。
5、對清除澆冒口的鑄件,進行毛刺清理;需要檢驗員和班長監控清理質量。
6、鑄件進行「噴丸」等其他操作。
鑄件是用各種鑄造方法獲得的金屬成型物件,即把冶煉好的液態金屬,用澆注、壓射、吸入或其它澆鑄方法注入預先准備好的鑄型中,冷卻後經打磨等後續加工手段後,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鑄件歷史
鑄件應用歷史悠久。古代人們用鑄件作和一些生活用具。近代,鑄件主要用作機器零部件的毛坯,有些精密鑄件,也可直接用作機器的零部件。鑄件在機械產品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如拖拉機中,鑄件重量約占整機重量的50~70%,農業機械中佔40~70%,機床、內燃機等中達70~90%。
各類鑄件中,以機械用的鑄件品種最多,形狀最復雜,用量也最大,約占鑄件總產量的60%。其次是冶金用的鋼錠模和工程用的管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工具。
⑥ 鑄造中澆注前後需要做哪些工作
1.澆注前的准備工作
澆注前應做好澆注的檢查准備工作,以確保澆注的順利進行。檢查的內容如下:(1)估算鑄件的質量,以熔煉相應質量的金屬液,避免金屬液的短缺或浪費。
(2)預熱澆包,以免金屬液產生噴濺。
(3)確定鑄型位置和澆注次序。
2.澆注過程式控制制
為了避免鑄件產生質量缺陷,必須對澆注過程進行控制,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澆注溫度、金屬液凈化和澆注速度。
(1)澆注溫度:澆注溫度應在合理的范圍內,過高則金屬液的收縮大,易產生熱裂和縮孔;過低則金屬液流動性大,易產生澆不足、冷隔缺陷。根據合金種類和鑄件結構等確定合理的澆注溫度(不同的合金澆注溫度請查閱有關手冊)。
(2)金屬液凈化:澆注前除去金屬液面的熔渣,並在金屬液面覆蓋一層保溫劑後靜置,以使熔渣上浮。
(3)澆注速度:以規定的澆注速度澆注,澆口杯中應始終保持一定高度的金屬液。
3.凝固時間確定
鑄件凝固結束後,應及時卸除壓力(壓鐵、箱卡),以免鑄件收縮受阻產生裂紋。鑄件的凝固時間可用公式T=KR2計算,其中R為鑄件計算厚度(CM),T為凝固時間(MIN),ϕ為形狀系數(扁板ϕ=10,圓柱體ϕ=0.16,球體ϕ=0.477),K為系數。鑄件澆注完畢到卸荷的時間間隔也可以依據鑄件壁厚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