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戰國時代的三孔布錢是什麼銅造的
戰國三孔布的材質是青銅,實際上從先秦到明代嘉靖年間,銅錢的材質基本上都是青銅,嘉靖開始以黃銅為材料。
戰國時期刀、布、圜幣基本上銅含量在60%以上,鉛含量20%左右,錫含量10%以下,屬於鉛銅合金。秦漢指隋唐的銅錢,銅含量增加一般在80%,鉛含量4%—12%,錫含量10%以下,屬於鉛錫青銅。宋代以後因銅材缺乏,銅含量降為在60%—70%,鉛含量20%以上,品質下降。
幣將此古泉名珍收入囊中,也創下古錢拍賣的新紀錄。
戰國時期趙鑄幣三孔布是由圓首圓肩圓足布發展演化而來,因其首部與兩足各有一圓形穿孔,故名之為「三孔布」,是現今錢幣界公認的古泉名珍之一。對於三孔布的鑄造國別,學術界歷來爭議頗多,主要有趙鑄、中山鑄、秦鑄三說;根據其出土區域、地名、形制等因素考證,目前泉界大多傾向於趙鑄說較確。三孔布是先秦貨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除存世罕見外,主要是採用「朱(銖)兩制」紀重。三孔布分大小二等幣值,大者一兩,小者十二朱(銖)。據出土報導資料載:1983年,在山西朔縣北旺庄露天煤礦工地八號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枚「宋子」小型三孔布,其背文「十二朱」,首部有數字「一」;通長55毫米,重6.8克。宋子是古邑名,戰國時為趙地,在今河北趙縣東北。從現存文獻資料上看,這枚宋子三孔布,是目前唯一有準確考古出土記載的實物,其意義重大,彌足珍貴。
⑵ 三孔布幣是黃銅就是假的嗎
三孔布是戰國時期布幣的一種,圓首圓肩圓足,因首部與兩足均有一孔而得名。除三孔這一特點外,背文尚有「兩」或「十二朱」以銖兩為單位的計重,這在先秦布幣中是絕無僅有的。有關三孔布的最早記錄來自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金石名家初尚齡所著的《吉金所見錄》。以後歷經百餘年至今,三孔布已陸續發現不同地名30餘種,種類雖多但每一品種均寥若晨星,不少為僅見孤品。而關於三孔布國別、年代等問題的討論、研究也從未停止過,目前學術界主要存在三種觀點:
第一種認為三孔布系戰國後期秦佔領趙國城邑後所鑄,即秦鑄。主要依據是三孔布採用銖兩制計重,而當時在錢幣上採用銖兩計重的只有秦國,且鑄量稀少,因此推測為秦滅六國過程中佔領趙國城邑後「暫時出現的圓錢與布錢的混合型鑄幣」。
第二種觀點認為是戰國中期中山國鑄幣。主要依據是考證出的三孔布地名主要集中在公元前四世紀中山國疆域內。據平山縣中山國墓出土銅器銘文,中山曾趁燕國內亂之際攻取燕國「方數百里,列城數十」,說明這一時期的中山曾一度比較強大,有鑄造精美錢幣的可能。
第三種觀點認為是戰國後期趙國鑄幣。主要依據是三孔布形制類似趙圓足布,且分大、小二等,文字製作也為三晉風格,已考證出的三孔布地名要麼屬趙,要麼先屬他國而後屬趙。這也是目前得到較多認可的一種觀點。
最近還有一種新的觀點認為三孔布可能是一種的信用支付工具,並不是流通貨幣,這似乎可以解釋三孔布鑄工較精、品種多而數量少的原因,但戰國時期的商品經濟是否發展到有出現信用貨幣的可能性尚待商榷。
因為有此種種疑點,三孔布的身世越發顯得神秘,引人探究。
從三孔布的存世量、綱目地位及成交價格來看,無不彰顯了其作為「古錢幣之王」的顯赫地位與非凡價值,是眾多藏家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華夏古泉網現藏有「宋子」三孔布一枚,為小型布,目前僅見2品,第一枚於1983年4月在山西朔縣北旺庄漢墓中發現,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為首次有確切出土記錄之三孔布。第二枚現藏於北京華夏古泉藝術品有限責任公司,通長53.4mm、肩寬約26mm,重6.5g,面文「宋子」,背文「十二朱(銖)」,背首有數字「十七」,可能表示冶鑄爐次或范次。范線、文字清晰,通身綠銹,文字書寫放逸不羈,與第一枚「宋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