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鑄造材料有哪些
常用鑄造金屬
1.灰鑄鐵
2.球墨鑄鐵
3.可鍛鑄鐵
4.鑄鋼
常用鑄造有色金屬
1.黃銅
2.錫青銅
3.無錫青銅
4.鋁合金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1] 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Ⅱ 銅鑄造的模具是什麼材料
銅鑄造的模具是銅合金,關於 新鄉市海山機械 銅合金的介紹是,銅合金(copper alloy
)以純銅為基體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所構成的合金。純銅呈紫紅色﹐又稱紫銅。純銅密度為8.96﹐熔點為1083℃﹐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和耐蝕性。主要用於製作發電機﹑母線﹑電纜﹑開關裝置﹑變壓器等電工器材和熱交換器﹑管道﹑太陽能加熱裝置的平板集熱器等導熱器材。常用的 新鄉市海山機械銅合金分為黃銅﹑青銅﹑白銅3大類。
Ⅲ 工藝與特點,閥門材料代號和鍛造閥門和鑄造閥門的區別
鑄造閥門和鍛造閥門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鑄件是材料在模具中整體澆注成型,它的應力分布均勻,對受壓方向沒有限制;
而鍛件是由同一方向的力打壓而成,它內部的應力就有方向性,不同方向上的強度有所不同。
在材料,壁厚相同的情況下:
鍛件在強度和晶相結構上要優於鑄件。
對閥門來說,相同磅級、相同材料的鑄件閥門的壁厚要厚於鍛件。
鑄件對於鑄造工藝的要求比較高,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做出比較復雜的形狀,閥門本體結構以及流道都是不規則的,鑄造可以一次性成型,只要工藝過關,可以鑄造出大口徑的閥門本體。
鍛件的緻密性比較好,但是對於太復雜的流道和外形無法一次成型,往往需要模塊化進行,分開鍛造再焊接在一起,由此鍛件的尺寸受到一定限制。往往難以加工出復雜,流線型的流道。閥座口徑相對固定,適應各種要求的能力稍差。
許多廠家會同時採用鑄件和鍛件的結構。
無論是鑄件,鍛件。在加工時,都有可能產品缺陷:
鑄件的主要缺陷表現在沙眼,氣泡等;
鍛件的主要缺陷表現在大晶粒,冷硬現象,裂紋,龜裂等。
另外,焊接工藝也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
實際上不少時候鑄件和鍛件的材質牌號雖然不同,其實是一種材料。例如,最常用的碳素鋼材料中的WCB和A105的成分基本相同,只是因為加工方式的區別造成其金相結構的差異,而形成兩個牌號。